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石油风云[美] >

第21章

石油风云[美]-第21章

小说: 石油风云[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选举日之前,民主党人大肆宣扬大企业向共和党提供竞选经费,其中包括阿奇博尔德和H。H。罗杰斯捐赠的十万美元。罗斯福命令归还这十万美元,并在宣传中向每一个美国人作出“公平施政”的许诺,这句话后来成了他的口号。这笔钱究竟是否归还是另一个问题。司法部长菲兰德。诺克斯后来告诉罗斯福的继任人威廉。霍华德。塔夫特说,1904年10月的一天,他走进罗斯福的办公室时,听到总统在口授一封信,指示将捐款还给标准石油公司。   
    “为什么,总统先生,钱已经用掉了,”诺克斯说。“他们无法归还了——没有钱了。”   
    “嗯,”罗斯福回答说,“反正这封信放入档案中也好看些。”   
    1904年罗斯福竞选成功之后,他的政府紧接着发起了对标准石油公司和石油工业的调查。结果导致了对托拉斯控制交通运输提出了严重的批评,由于罗斯福本人也对标准石油公司进行谴责,加重了批评的份量。很明显这种压力是冲着标准石油公司而来的,所以阿奇博尔德和H。H。罗杰斯于1906年3 月匆忙地赶到华盛顿拜访罗斯福,要求他不要对标准石油公司提出法律起诉。“我们告诉他说,我们已经几次三番地被调查过、被报道过了,”阿奇博尔德在同罗斯福会晤以后写给另一位董事亨利。弗拉格勒说,“但是只要别人能忍受,我们也能忍受。他耐心地听取了我们该说的话,我想他是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总统不会不受影响的。”   
    起诉阿奇博尔德是在欺骗他的同事——也欺骗自己。因为在1906年11月,罗斯福的政府在圣路易斯联邦巡回法院对标准石油公司提出起诉,指控这家公司以阴谋限制贸易罪违犯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诉讼进行期间,罗斯福煽动公众的愤怒情绪。“过去六年通过的诚实经商的每一项措施都遭到这些人的反对,”总统公开地宣称。私下他又告诉他的司法部长说标准石油公司的董事们是“这个国家最大的刑事犯”。国防部宣布它不向企业联合体购买石油产品。更绝的是,民主党长期参加总统竞选的候选人威廉。詹宁斯。布赖恩宣称,为了国家的利益,最好是把洛克菲勒投入监狱。   
    标准石油公司认识到它必须为生存而战斗了。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政府现在要使标准石油公司“出一身大汗”。正如一位经理写信给洛克菲勒时说,“政府已经开始了一场深思熟虑的运动以图摧毁公司及与之有关的每一个人,他们为了达到目的用尽了手段。”为了自卫,标准石油公司聘请了一支由有才能的律师组成的庞大律师队伍,其中不乏美国法律界非常知名的人士。政府方面领头的律师是公司事务律师弗朗克。凯洛格,这个人二十年后当上了国务卿。诉讼经历了两年多时间,出庭作证的人多达四百四十四人,提交的证据有一干三百七十一份。全部记录有二十一卷一万四千四百九十五页。最高法院法官称之为“浩繁的文件……包含了大量相互矛盾的证词,涉及复杂的数不清的商业交易,跨越的时间幅度近四十年。”   
    与此同时,标准石油公司还受到其他的起诉控告。阿奇博尔德对司法和行政当局发动的攻势偶尔也试图故作轻松。“在我短暂一生的近四十四年来,”他在一次大型宴会中对听众说,“我曾经在美国、在首都华盛顿市和在外国竭力阻碍石油及其产品的商业贸易。朋友们,我是在向你们倾吐心中的机密而作了这样的供认,同时我也怀有强烈的信念,相信你们不会把我解送到公司局去。”但是尽管他卖弄言辞,他和他的同事毕竟忧心忡忡。“联邦当局是在竭尽其力地反对我们,”他在1907年暗自写道。“总统任命了法官兼任陪审团审问这些公司案件……我不认为他们能吃掉我们,虽然他们可能成功地煽动一群暴徒来搞破坏。我们要尽一切努力来保护我们的股东。除此之外,我或任何人都不可能再说什么了。”   
    同年,在另一件案子中,有一位名字很容易记住的肯尼索。芒廷。兰迪斯联邦法官——他后来成了一位职业棒球队的首席管理人——以违犯法律收受回扣的罪名对标准石油公司处以极重的罚款。他也痛斥标准石油公司的律师“故作傲慢”,同时又对“处罚不当”表示遗憾。当送信的男孩把法官的决定送给洛克菲勒时,他正在克利夫兰市和朋友一起打高尔夫球。洛克菲勒打开信封看了内容,就把法院的通知塞进衣袋。然后打破沉默开腔说,“好了,先生们,我们继续打吧?”在场的一个人禁不住问道,判决的罚金是多少?   
    “最高的罚金,我想是——二千九百万美元,”洛克菲勒回答说。然后他思索了一下补充说,“等到偿付这笔罚款时兰迪斯法官早就死了。”出其不意地说完这句话之后,便若无其事地继续进行他一生中打得最好的一次比赛。事实是兰迪斯法官的判决后来被推翻了。   
    后来,在反托拉斯的主要诉讼案中,联邦法院于1909年以有利于政府的方式判决标准石油公司应该解散。当时西奥多。罗斯福已经离开总统的职位,从非洲猎兽旅行回来在白尼罗河上听到了这个消息,很是高兴。他说这个裁决“是我们国家为维护正当经营而赢得的重要胜利”。标准石油公司迫不及待地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诉。由于有两位法官已经过世,最高法院不得不把这个案子又审问了两遍。金融界和工业界都紧张地期待审判结果。最后在1911年5 月一天的下午,这天下午使人感到时间过得特别的慢,大法官爱德华。怀特含糊不清地说,“我要宣布美国反对标准石油公司案件的第398 号判决书的结论。”闷热压抑得使人昏昏欲睡的法庭大厅顿时苏醒了过来,人们竖起耳朵想听个究竟。参议员和众议员们也都挤到法院大厅。在随后的四十九分钟,大法官怀特说话的声音有时低得无法听见,以致坐在他左边的一位法官不得不几次欠身过来提请他提高嗓音以便让大家听到他重要的发言。大法官引用了一个新原则——根据谢尔曼反托拉斯法,阻碍贸易的行为必须依据“理智的法则”。也就是说只有当“阻碍”是不合理的并触犯了公共利益才应予以处分。本案件的阻碍贸易的行为显然是不合理的并已经触犯了公众利益。“在对这段有问题的时期(自从1870年以来)进行研究以后,”大法官宣称,“一切公正无私的人都无可避免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商业发展和组织方面的杰作很快就产生排斥他人的意图和目的……把别人的贸易权利排挤掉从而达到主宰别人的目的。”最高法院维持联邦法院的判决。标准石油公司应予解散。   
    董事们沮丧地聚集在百老汇大街26号威廉。洛克菲勒的办公室内寂然无声地等待判决的消息。阿奇博尔德绷紧了面孔,对着自动收报机仔细地听着。当判决的消息传来后,大家都震动了。没有人事先想到最高法院会作出这样毁灭性的决定;法院规定标准石油公司在六个月之内解体。“我们的计划”要被司法命令砸碎了。办公室内死一般的沉静。阿奇博尔德轻声地吹起口哨,少年时代他在泰特斯维尔泥泞的路上收购石油时也是这样吹口哨的。现在,他走到壁炉架前思索了片刻之后开口说,“好啦,先生们,生活就是这样一次接一次地折磨人。”说完他又吹起了口哨。   
    解散法院判决以后,一个重大的问题摆在标准石油公司董事们的面前,这就是解散公司的问题,怎样拆散这样一个庞大的盘根错节的帝国?这个问题简直太大了。标准石油公司承担的运输量是宾夕法尼亚州、俄亥俄州和印第安纳州石油产量的4 /5 以上。美国原油的3 /4 是它提炼的;它拥有全美国油灌车的一半;销售的煤油占国内市场的4 /5 以上,占出口量的4 /5 以上;美国铁路所使用的润滑油有9 /10是它提供的。还有一系列的石油副产品——包括三亿支七百种不同类别的蜡烛。它甚至有自己的海军——七十八艘蒸汽轮船和十九艘帆船。这么多东西如何打散?百老汇大街26号一片沉默,外面的谣言则沸沸扬扬。最后公司在19if年7 月末宣布它的解散方案。   
    标准石油公司被分解成几个独立的实体。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原先的控股公司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几乎拥有净产值的一半,后来成了埃克森石油公司——而且在各公司中一直居于领先地位。居第二位的是拥有净产值9 %的纽约标准石油公司,后来成了莫比尔石油公司。还有标准石油(加利福尼亚)公司,后来成了切夫隆公司;俄亥俄标准石油公司,后来成了索亥俄公司和英国石油公司的分公司;印第安纳标准石油公司,后来成了阿摩科公司;大陆石油公司,后来成了科诺科公司;以及大西洋公司,后来成了大西洋富田公司的一部分,最后又成了太阳石油公司。“我们现在甚至要把勤杂工都派出去领导这些公司了。”标准石油公司的一位职员酸溜溜地评论说。这些新的实体虽然各自为政,管理部门也分开,然而一般地都尊重各自的市场,维持各自原来的商业关系。但是后来各公司都在各自的地盘内迅速发展,相互间也渐渐开始竞争起来。解散过程中法律方面的失察延缓了这种竞争。百老汇大街26号没有人过问商标和招牌的所有权问题。所以新出现的公司都以老牌名出售产品——诸如“完善牌”石油,“红王冠牌”汽油等等,严重地限制了公司的竞争力。   
    社会舆论和美国的政治制度迫使竞争回复到石油的运输、提炼和销售中去。但是,如果这条巨龙死了,那末托拉斯解散所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对于标准石油公司来说时代的变化太快了;它控制企业的制度太僵死——特别是对在下面基层干事的人,解散以后,他们有了自主行事的机会。“年轻人一直盼望的机会现在来到了,”印第安纳标准石油公司领导人回忆说。新公司的经理们现在获得了解放,他们可以不必再为每一笔五千美元以上的资本开支或五十美元以上的医院捐款而请求百老汇大街26号批准了。   
    技术的解放托拉斯解散引起的后果之一是技术革新从百老汇大街26号僵硬死板的控制下获得意想不到的解放。印第安纳标准石油公司行动特别迅速,在提炼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关键时刻促进了处在襁褓时期的汽车工业,从而保存了美国石油的最重要的市场。   
    原先的提炼技术只能从每桶天然原油中提炼出15%到18%的天然汽油,最高也只能达到20%。这在汽油因为容易爆炸和燃烧几乎没有销路的情况下,是无足轻重的。但是以汽油为动力的汽车迅速增加、情况发生急剧变化的时候,石油业中有些人已经看出,汽油的供应很快就会非常紧张。   
    在那些有先见之明的人中,有一个叫威廉。伯顿的人,他是印第安纳标准石油公司的一家工厂的厂长,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化学博士,也是美国工业界中少有的几位科学家之一。他是在1889年进入标准石油公司的,当时是他除掉了利马原油含有的“臭鼬气味”。1909年时,即法院判决标准石油公司解散之前的两年,威廉。伯顿预见到即将到来的汽油短缺,指导他所领导的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博士组成的研究小组着手进行提高汽油产出的试验。他作出的这个重大决定未经百老汇大街26号授权,也不通知芝加哥的印第安纳石油公司子公司的董事。他告诉他小组里的科学家们说,这次要试验各种设想,其目标是“裂变”——或分解——那些较大的不合需要的碳氢化合物分子,使之变成可以产生汽车汽油的较小的分子。   
    试验遇到了许多死胡同。但是科学家们最后进行“热变”试验——将价值很低的粗柴油同时处于高压和高温之下,其温度达到650 度以上。这种做法是空前的,很危险,科学家们非常谨慎。在这之前很少有人知道粗柴油在高温和高压的情况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锅炉工拒绝操作,科学家们必须冒着很大危险登上烧得很热的蒸馏塔堵塞漏气的缝隙。伯顿的想法经过试验证明可行;粗柴油产生出一种“合成汽油”,一桶原油可以提炼出45%的可用的汽油,效率提高了一倍多。“这种热裂变方法的发现肯定是现时代的一大发明,”一位研究石油工业的学者写道。“其结果是,石油工业将是第一个通过化学来进行革命的大工业。”   
    发明是一回事;把这项技术革新商品化又是另一回事。伯顿曾经向纽约的标准石油公司总公司申请一百万美元,建造一百座进行热裂变的蒸馏塔。但是百老汇大街26号不加说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