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励志]困难是我们的恩人 >

第7章

[励志]困难是我们的恩人-第7章

小说: [励志]困难是我们的恩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试第三条,重返校园。他告诉自己:“Iamnothing;Iamnobody;Iamgoingnowhere。”他到图书馆内查到了自己发展的大学,认定美国哈佛、耶鲁和英国牛津的管理学院最适合自己。于是,潘杰客把精力用在了入学论文上。六个月后,这三所大学的管理学院同时录取了他。潘杰客选择了哈佛。 
潘杰客所有的成功,都与他的那种目标确定后全力以赴、做事绝对专注是分不开的。举个例子说,1997年,当潘杰客从哈佛管理学院毕业后,参加了奥迪在美国和欧洲的国际人才招聘,从数千名应聘者中胜出,成为唯一被聘用的人,在去奥迪工作前,潘杰客从来没有接触过汽车专业,但他到了奥迪公司工作后,上上下下的员工对他的评价却是:“这绝对是一个汽车专家。”原来,就在被聘用前后,潘杰客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阅读汽车方面的知识,很短的时间就把自己培训成了“汽车专家”。2001年初,潘杰客放弃了奥迪中国大区首席顾问的身份,加盟凤凰卫视,出任凤凰资讯台《财经在线》主持人。作出这样的选择,同样是他在对自己进行了分析,觉得奥迪已不能给他提供一个足够的施展舞台,而电视将是未来的传媒之王后决定的。契机也源于2000年7月的一个晚上,出差在外地的潘杰客在宾馆看电视时,发现国内的电视节目可视性实在不强,制作理念也相当落后。但这却促使他转而一想,这不是也意味着中国的电视业潜力巨大吗?他开始考虑自己能不能转入这行业。潘杰客说:经过认真思考,我认为像自己这样有国内外高等教育的背景,有在中国、美国、欧洲的多种工作经验,有文化交流经验的人,应当是目前传媒业主持人中所需要的。而且,我在下决心辞职前,还专门请了国内的电视专家交谈,发现自己对中国电视的看法与他们都不谋而合,这使我更增加了信心;另外就是,我的哈佛同学和校友中很多人都是各国政府、商界的高层,这是别人不易得到的资源。”2000年10月,潘杰客放出了自己想进军电视界的消息,几家国内大电视传媒纷纷找上门来。几经对比,潘杰客选择了将于2001年1月1日开播的凤凰卫视资讯台。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看准了凤凰走的国际化线路。而且,凤凰同意了他的请求:除了做主持人,他可以不放弃在清华大学的兼职教授和山东省东营市市长助理的职务。“做兼职教授可以使我具有敏锐性和前瞻性;做市长助理,可以让我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我都不愿放弃。” 
潘杰客总结说:“过去人们常常说到顾此失彼,那表示一种很被动的情况。但我看来,顾此失彼完全可以是主动的——主动地失彼是为了顾此。如果我不主动离开奥迪,就不可能在凤凰台实现梦想。”也许,这正是潘杰客在人生职业规划中的独特之处:在顶峰处寻找新的起点,不断地超越自我。 
阅后感悟 
阅读重点推荐: 
“潘杰客总结说:‘过去人们常常说到顾此失彼,那表示一种很被动的情况。但我看来,顾此失彼完全可以是主动的——主动地失彼是为了顾此。如果我不主动离开奥迪,就不可能在凤凰台实现梦想。’也许,这正是潘杰客在人生职业规划中的独特之处:在顶峰处寻找新的起点,不断地超越自我。” 
“从我自身的经历来说,我觉得如果说大学时代的主要任务是学好基础课、学好英语、学好计算机的话,那都是次要的。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一个人要自己去寻找自己要做的事,自己寻找任务。大学生应该自己去发现、分析和决定自己的未来,从自己的爱好、潜力去考虑,然后专注、投入地去做。” 
你觉得还有哪些可以作为阅读重点呢?不妨将它找出来。 
编者心声: 
变换过多种身份的潘杰客,对自己人生进行了规划,他在大学时就有着独特的观点,“一个人要自己去寻找自己要做的事,自己寻找任务。”走向社会时,他不断给自己订下新的目标,一步步迈向了成功,青少年朋友们,我们是否也应像他那样,不断超越自己呢?要敢于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只有不断地积累,不断超越自我,人生才会有质的飞越! 
你同意我的观点吗?你一定还有更深更好的感受,请赶快记下你闪光的想法,时时提醒自己,将来你必成大器。   
 
张亚勤:成功是自信的争取(1) 
   
凌志军 
克林顿在任美国总统时曾给他写信,说他“是一个灵感的启示”。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瑞曼德·比克赫尔茨,曾由衷地赞叹:“他真的是全世界的财富”。他叫张亚勤,微软亚洲研究院院士。 
如果回到5岁以前 
张亚勤的“起跑线”是山西的一个小城。 
“我在妈妈跟前撒娇的时光结束得特别早,我在两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童年几乎都是在晋南一个小城的外婆家里度过的。我上的第一所学校就像农村小学一样。” 
外婆是亚勤的第一个老师。“她经常告诉我要独立,不要依赖别人。”像大多数孩子一样,亚勤小时候也爱看连环画。看不懂就要外婆讲,外婆却说:“你要认字,认了字就不用求别人讲。” 
妈妈和继父住在太原,外婆住在运城,奶奶住在西安,伯父住在北京。张亚勤从记事的时候就在这些城市之间跑来跑去,从来都是独往独来。“我印象里小时候就是到处跑。”他还记得7岁那年坐着火车走了一千多公里,去西安寻找奶奶家。到达西安的时候天色漆黑,还下着雨,却没有人到车站来接他。他独自一人摸到奶奶家,也不害怕,还觉得本来就应当如此。他在多年以后回忆说,“我从小就很独立。” 
每次走进一座陌生的城市总是住在别人家里,虽然都是亲戚,可毕竟不是妈妈。他小小年纪,就能体会寄人篱下的感觉,知道克制自己的欲望,不敢任性,还有意地把自己好的一面表现出来,甚至尽力去理解别人的想法。 
“寄人篱下,有一种很难受的感觉,但这对人的性格培养是有好处的。”他这样叙述自己的童年,“我小时候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就是把自己放在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位置上。那些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下长大的孩子,小时候学不到这一课,长大了还是要学的。因为他们不可能一辈子都得到别人无微不至的呵护,也不可能在任何地方都处在众星捧月的位置上。” 
成功是自信的争取 
1978年春天的某个早上,亚勤像往常一样要去上学。 
就在打开家门的一刹那,他的语文老师冲进来: 
“快……快……快看。” 
老师的手上摇着一张报纸。直到多年以后,亚勤还能记得,那是一张《光明日报》。 
吸引他的那篇文章很长,里面说,合肥有个中国科技大学,大学里有个少年班。“那天晚上我兴奋得都没睡觉,”亚勤后来回忆,“我已经把上少年班当做自己的目标了。”这个高中一年级学生当即决定,第二天早上就跳到高中二年级去,还决定4个月后去参加夏季高考。 
老师还是用那句话鼓励这个孩子:“只要能通过考试,你就跳吧。没人拦着你。” 
亚勤于是开始实现他的计划。他进了高二的尖子班,废寝忘食。“那是我一辈子最用功的一段日子,真的是为了那个目标。”他这样说,“一个人要是有了自己的目标,就会有一种再苦再累也心甘的感觉。” 
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看上去一切顺利,却不料灾难突然降临:他得了肝炎,不得不停学,住进医院,饱受病痛折磨,发热,虚弱,满脸黄疸色,无法开动他的大脑,想要看看书也非常艰难。但是,对少年班的渴望支持着他,他不肯放弃。“我就是想试试,失败了也是一次练习。要是不考,不就等于是考了0分吗?” 
他在医院治疗了1个月,又在家里休息了1个月。等到能上学的时候,高考已经开始了。 
考试结果比中国科技大学的分数线差10分,尽管如此,还是超出人们的想象,他可以上山西大学。那也是一所重点大学,而且是太原人心中的圣殿。 
周围一片祝贺声,但亚勤很不开心。他心中的圣殿在合肥。 
老师再次给他带来希望:“上一次考试是全国统一高考。你不是想去少年班吗?那是另外一次考试,马上也要开始。” 
亚勤大喜。 
新一轮考试的结果是:语文和政治都很差,但数学却是满分再加20分。他不仅把所有数学考题完成得滴水不漏,还把加试的一道题也做出来了。那是一个平面几何题,而他是全国考生中唯一解出这道题的人。阅卷的老师们被惊呆了,都说太原出了一个“数学神童”。 
“其实这是过高地估计我了。”亚勤后来回忆这件事情的时候笑着说,“这个题正好是我做过的。我不比别人聪明,如果我没做过,我在考场上肯定做不出来。没有人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做出那个题。” 
可是考官不管这个,只管结果。亚勤后来如愿以偿,进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一句话影响一生 
12岁那一年,亚勤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 
少年班上,亚勤是这群孩子中年龄最小的一个,这让他更多了几分得意。母亲也很高兴,但她从来没有在儿子面前流露过,也几乎没有当面夸奖过他。有一阵子,他成为记者追逐的对象,但是他把大部分记者都拒绝了。因为母亲不许他接受采访,说他和别的孩子没有什么两样,不让记者把他的名字登到报纸上,还对他说:“名声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迄今为止母亲的教导无数,不知为什么只有这句话最符合亚勤的心思。 
亚勤觉得少年班的日子和他在太原上中学的情形差不多。直到有一天,一件小事让他发生了重大变化。 
事情是从一个作家的出现开始的。这位作家从北京来到合肥,想要采访这一群“神童”。看到亚勤不愿意谈自己的生活,于是对他说:“我们一块儿散散步吧。” 
那个下午,这一大一小在校园周围走着,一边走一边聊,谈啊谈,不知不觉中,两个人已经走得很远,走出了校园,走进乡下的田野。夕阳西下,天边一轮红日,彩霞漫卷,把亚勤的脸都映红了。 
作家说:“知道吗?比起你的同伴来,你的基础还很差。” 
“这人怎么不说好话?”亚勤心里不高兴,不禁争辩道:“我是凭本事考进来的。” 
“不错,”作家点点头,似乎被这个孩子的自信打动了。他忽然站住,转过身来,眼睛正视着亚勤,“可是,你才刚刚开始,究竟能不能成功,还要看你以后的路怎么走。” 
说完,他把手从亚勤的肩膀上拿开,转身离去。 
亚勤一个人留在那里很久。“以后的路怎么走?”他一再问自己这个问题。 
“这次改变在于我的内心。”很多年以后亚勤回忆起这个故事的时候说,“我越来越感觉到他是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劝告。从那以后,每次遇到问题,我脑海里就浮现出他那双眼睛,好像电影一样。每次我得意的时候,就会有个声音让我平静下来:你才刚刚开始,以后的路怎么走?”   
 
张亚勤:成功是自信的争取(2) 
   
唯一的满分 
1986年,张亚勤来到美国,他在中国科技大学读完本科,又取得硕士学位,然后去了美国的乔治·华盛顿大学。 
“实际上,他有机会去麻省理工学院,”他的导师瑞曼德·比克赫尔茨博士在14年以后这样回忆当年的学生,“可是我和他相处不到一个星期,就意识到他非常特殊。他极其聪明,异常勤奋。他的知识远远超出自己的专业,这一点从一开始就十分明显。我立刻让他参与项目,试图将他留住”。 
张亚勤就这样留在瑞曼德·比克赫尔茨博士身边了,后来发生的事实证明这是明智的选择,不仅因为瑞曼德·比克赫尔茨是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一个杰出的科学家,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更因为他对待一个杰出学生的那种态度。他了解张亚勤,“毫无疑问,他是最好的学生,给他讲课和提供指导,对我来说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在我的记忆里,在获取博士资格的通信考试中——这是非常难的考试,他是唯一获得满分的人。” 
当时张亚勤给自己的定位就是科学家。到1994年时,他已经在权威学术杂志上发表了上百篇论文。就在这段时间,张亚勤被聘请到桑纳福多媒体实验室,首先担任项目经理,后任部门主管,1997年被提升为多媒体实验室主任。这是中国人在这个研究领域所担任的最高职位,在这个工作中,桑纳福多媒体实验室创造了数百项新技术,申请了数百项专利,而其中五项最重要的技术和专利,都是由张亚勤直接创造的。 
微软中国之路 
1998年3月,世界首富美国微软公司的董事长比尔·盖茨先生来到清华大学。在发表完演讲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