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秘闻-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事是我在军统局一次午餐时,听戴笠对毛人凤说的。)
赫尔利在中美所的活动
1944年冬,中美所重庆特警训练班成立后,美方派来很多特务教官,帮助训练
搜集情报。行动技术、指纹鉴别及警犬、警鸽等通讯侦查等特务技术。1945年夏,
为了加强中美特务合作,中美所副主任梅乐斯向戴笠建议,邀请当时美驻华大使赫
尔利到重庆特警班讲话。戴笠报告蒋介石批准后,由梅乐斯前往美大使馆邀请赫尔
利于6 月28日下午到磁器口中美所重庆特警班检阅和讲话。戴笠指定军统局副处长
以上、中美所组长以上的干部参加。我当时也参加了。赫尔利到该班后,先举行检
阅仪式,检阅该班第一期学生(计有学生600 人)后,即对他们讲话,大意是:
“贵我两国是并肩对日作战的盟国。戴将军与我国情报合作,在对日作战上,是很
有贡献的。现在我们的共同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快要被盟国军队打垮了,贵国将
来战后的主要工作是:恢复战时创伤从事经济建设和修明内政的问题。我国愿意在
打垮日本帝国主义之后,帮助贵国恢复和建设。至于修明内政问题,必须有统一的
政令和良好的法制与警察制度,我国也愿意尽可能地帮助贵国办理。你们将来都是
执行法制的警务人才,是贵国的栋梁;希望你们努力学习,以便将来负起建国的重
大任务。”从赫尔利的讲话中,可以看出美帝于涉中国内政的凶恶面貌和为国民政
府培植特务警察的目的,是准备在击溃日军之后,利用他们镇压中国人民,以便它
通过国民政府来奴役中国人民。
赫尔利在检阅和讲话后,由戴笠和梅乐斯等陪同到中美所重庆特警班及中美所
各部门视察。晚间,戴笠在重庆特警班大礼堂盛宴招待赫尔利,我也参加作陪。席
间戴笠和赫尔利频频为美总统杜鲁门和蒋介石的健康和“中美友谊”干杯。这是赫
尔利在中美所活动的情况。
柯克与戴笠勾结的内幕
1945年秋,日寇投降后不久,戴笠因中美所副主任梅乐斯的介绍,与美第七舰
队司令柯克上将相识。他们勾结的内幕如下:(一)蒋介石的阴谋和戴笠的野心1945
年10月间,国共两党在重庆举行谈判签订(双十协定》。在这个协定中,国民党同
意取消特务机关。但在签订这个协定的同时,却秘密指示戴笠计划将军统局撤销后
化整为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将军统局原主管的军事情报业务包括军统局
派在国民党军队中的谍报参谋在内,划归军令部第二厅(以后改为国防部第二厅)。
(2 )将军统局原主管的警察行政业务,划归内政部警政司,而将该司扩编为
内政部警察总署。
(3 )将军统局所掌握的特务武装部队——军事委员会别动军、忠义救国军、
交通巡察总队及交通警备司令部所属各团等合并改编,成立交通部交通警察总局,
除以大部分特务武装部队成立交警总队外,并拟掌握海军部,以一部分特务武装改
编为海军陆战队。
(4 )军统局的首脑部分,准备在司法行政部之下,成立一个调查室以为掩护
(此事后因中统局争夺作罢,以后改为国防部保密局)。
我听到毛人凤说,戴笠以陈诚、胡宗南等都握有雄厚的武力作为后盾,而他只
有一些特务,恐一旦蒋介石死了,无所依归,在国民党陆军方面没有基础,不能与
陈、胡抗衡。当时陈绍宽所主持的海军总司令部已无军舰,戴因为和美海军情报部
门的特务勾结,梅乐斯答应向美海军部接洽,以一部分军舰援助国民党,劝戴来主
持海军,并以中美所所训练武装的特务部队的一部分改编为海军陆战队。因为柯克
是美海军上将,在美海军中很有地位,所以介绍戴笠和柯克认识。戴笠以他自己在
海军中的资历不够,拟找国民党海军“宿将”曾以鼎(是戴笠的亲信、中美所主任
秘书潘其武的四舅父,即曾流隽的四弟)出任海军部部长,戴和桂永清分任次长
(那时桂任驻英武官,新由英回到重庆,住在戴笠的公馆),由桂在海军部负实际
责任;该部所属的舰队和陆战队,由军统掌握运用,以作戴的后盾。这是戴的野心。
(二)戴笠和柯克勾结的情况戴笠经梅乐斯介绍与柯克认识后,在青岛招待柯
克,对柯克极力逢迎,投其所好。柯克喜欢玩女人,戴笠就找一些女人陪柯克吃喝
跳舞玩乐。戴笠并在青岛成立军统局青岛站,派梁若节为站长,专门在青岛与柯克
和美海军人员联络,供给他们情报。我听梁若节说,柯克在青岛时,每星期三到青
岛市来,由他陪同柯克吃喝跳舞。因为每逢星期六晚和星期天,其他美海军人员出
外活动的多,柯克怕他的部下看了不好,所以每星期三或星期四出来活动。柯克对
戴笠极为赏识,常在梁面前夸奖戴的为人爽快,做事有魄力。
1946年3 月中旬,戴笠与柯克相约到上海会晤,研究美方援助国民党政府的舰
艇有关问题。柯克定于3 月17日抵达上海(我是听毛人凤说的,戴于行前电告毛)。
所以戴笠在这一天由北平到青岛转飞上海。飞机在南京戴山的山顶失事,戴笠被烧
死了。
戴笠死后,国民党政府海军总司令由陈诚兼任,桂永清以副总司令代理总司令。
蒋介石之所以叫桂永清掌握海军实权,与桂和戴笠一道勾结柯克不无关系。
美蒋特务的特种技术合作
程一鸣
1941年,美国太平洋舰队想了解台湾海峡的气象,要求蒋介石提供台湾海峡的
气象情报。军统局在福建省沿海的敌伪占领区,都设有秘密电台,每日专拍发敌伪
的情报,也拍发福建沿海台湾海峡的气象情报,军统局把每天的台湾海峡的气象情
报供给美国海军。美国海军认为这些情报对美国海军在太平洋和日军作战有很大的
价值。
1941年12月7 日,日本的空军偷袭美国的海军基地珍珠港,给美国海军重大的
打击。事前,军统局已侦获日本空军偷袭珍珠港的阴谋,向美国透露过有关这方面
的情报。美国海军司令部认为中国的情报是捏造来企图挑起美日战争,因而置之不
理。后来美国的海空军经过这次严重的打击,遂决定和军统局加强合作。1942年4
月,美国海军部派梅乐斯来重庆和军统局合作,成立“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简
称“中美合作所”,设在重庆市的磁器口钟家山。该所纵横20多华里,包括渣滓洞、
梅园、松林坡。白公馆、五灵观等地,划为特区,不准他人进人,军统特务亦须持
有通行证始准出人。这个合作所,除了戴笠、梅乐斯的住宅外,建有能住1000多美
国特务的宿舍、办公厅。餐厅、跳舞厅、大礼堂,还有军火库、仓库、监狱等等。
在美国特务中,有美国海军战略局的特务,也有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特务。主办过两
期特务训练班,中国学员1800名。其中训练骑术用的马匹,是我在兰州购买送到该
所的。还有警犬、通讯鸽等。
1942——1945年间,蒋介石曾亲到该所检阅两次。美国特使赫尔利去阅兵时,
我也在场。美国海军上将金开德和柯克,曾到过该所视察。
1941年1 月,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长叶挺被扣,囚禁在该所的
监狱里。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一夜之间,蒋介石将该所监狱里的共产
党人、进步人士和革命青年300 多人尽行屠杀,其中有中国共产党党员97人。
中美合作所的组织,主任戴笠,美方主任梅乐斯;参谋长李崇诗,美方贝乐利
;秘书潘其武,美方史密斯。下设九个组,由中美双方的人员任组长。中美合作所
的业务,主要是和日军进行特种作战和心理作战,侦测日军无线电台的方位移动,
研译日军的电讯密码,偷听日军无线电话的对话和广播的内容,取得日军的确实情
报。
该所为了和日军进行“特种战争”,设有三个大队,分驻安徽朗县、湖南衡山
县和河南临汝县。
除了在沿海设立气象通讯站外,还在我国西北兰州、宁夏。五原设有气象通讯
站。并在安徽、湖南、陕西、绥远、福建、浙江、江西等省,分设十二个中美训练
班,先后调训军统局的忠义救国军、别动军的武装特务三四万人。
抗日战争结束,1946年春,蒋介石准备发动内战,美国联邦调查局在美国为军
统局训练一批交通警察警官,如军统局高级特务郑锡麟、鲍志鸿、乔家才等。
1949年,国防部保密局逃往台湾。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美国中央情报局
为了搜集中国大陆的情报,派庄士顿上校到台湾台北市和保密局合作。在台北市厦
门街设立中美联合办公处,简称联公处,刘镇芳任处长。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冲绳岛
也为保密局训练一批特务。同时,美国要求蒋介石支援侵朝战争,设立大陆工作处,
由国防部次长郑介民兼任处长,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合作,在台北市郊区北投,设立
中美办公处(公开名义西方企业公司),企图在中国大陆进行特种战争。
1955年,国民政府设立国家安全局,美蒋特务合作成立中美情报会报,由此产
生一个中美情报协调中心,设在台北市信义路三段。这个庞大的美国特务机关,以
美国海军通讯辅导中心为掩护,向蒋特提供金钱、物资、技术的援助;以台湾为空
中侦察中国大陆的基地,侦察中国大陆的军事设备,摄取大陆的地形地物。从1958
—1964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击落从台湾起飞的间谍飞机有RB57A 型、B17 型、RB57D
型、RE10lC型、pV-7 型、U -2 型共10架。
从公审周佛海看蒋伪合流
刘子瑛
公审大汉奸周佛海,算得上一件轰动一时的时事新闻。笔者当时是国防部军事
新闻通讯总社的新闻记者,曾有机会列席一次公审旁听。
1946年10月间,报纸上发表了要开庭审判周佛海的消息,地点在南京红纸廊朝
天宫。事先向各机关发出了旁听证,拿到旁听证的人可进入朝天宫最后进的正厅内,
开庭审判就在那座大厅内进行。大厅外和大门外都安装有扩音喇叭,没有旁听证的
群众,则聚在大厅外或大门外仁听播音。
一个薄雾浓云的阴云深秋天气,新凉初透,早饭刚过,人们从市区各个角落来
到朝天宫。厅内外,院子里,以至大门外,人群拥挤,等候着开庭审判。
约莫上午8 时左右,大门外开来了押送周佛海的囚车,周逆被武装法警从囚车
上押下走向大厅。周逆一路低着头,垂着手,走到被告席。他穿着一件新灰布薄棉
袍,灰白头发略显蓬松,眼皮浮肿,面色蜡黄。大厅正中上座首席是最高法院特别
法庭庭长石美瑜,两旁列坐陪审及工作人员。周逆的辩护律师章士钊和章的助理律
师及随员列坐大厅左上方。新闻记者和党政机关代表散坐大厅左右两侧,有的仁立
在左右两廊。
审判是由检察官以“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的主文开始起诉,叙述了周逆
从组织“低调俱乐部”破坏抗战,到随同汪道精卫叛国,组织伪政权,投靠日本,
反抗本国的一系列罪状。周逆对所列举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但他着重辩解,诡
称他“通谋敌国”是“图谋保卫本国”,而不是“图谋反抗本国”,在“保卫”二
字上大做文章,曲尽狡赖诡辩之能事。接着他还滔滔不绝地宣扬他那一套“曲线救
国”的投降谬论,列举1941年以后四年间与重庆方面军统戴笠和第三战区顾祝同等
许多往来事实,为己辩护洗刷,说是“效忠党国,有利抗战”。尤其滑稽的是,他
还自我表功,说他组织了十几万税警团部队,在沪宁一线保护京沪国道,阻止新四
军进入上海、南京等地,重庆方面曾给予赞许等等,要求法庭对他减轻判刑。周道
提出两个主要人证:一个是军统局长戴笠;另一个是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对
戴笠的死,周道十分惋惜,当庭失声痛哭地说:“如果戴笠不死,可以替我作证。”
经过复审,最后宣判对周佛海处以无期徒刑,监禁终身。不久,周逆病死在南
京老虎桥监狱中。
回过头来,我们再从周逆的公庭对簿来追溯一下周佛海的汉奸历史始末,掀开
这一汪浊水,更可露出在蒋、敌、伪合流下的一堆污泥。
早在抗日战争前,周佛海就是国民党CC系的大将,曾任过一段时期的蒋介石随
从秘书。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他已是国民党中央委员、中宣部代理部长、委员长侍
从室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