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天真做人,世故做事 >

第11章

天真做人,世故做事-第11章

小说: 天真做人,世故做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这位特殊的病人手中时,她不敢看,因为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去她的全部家当。
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
“医药费——一满杯牛奶
霍华德?凯利医生” 


C篇 倾听沉默
言语的利刀
有形的利刀捅伤身体,
言语的利刀刺伤心灵。

有一个脾气很坏的青年。
一天,他父亲给了他一包钉子,要求他每发一次脾气都必须用铁锤在他家后院的栅栏上钉一颗钉子。
第一天,男青年共在栅栏上钉了37颗钉子。
过了几个星期,由于学会控制自己的愤怒,青年每天在栅栏上钉钉子的次数逐渐减少了。
他发现控制自己的坏脾气比往栅栏上钉钉子容易多了……最后,他不随便发脾气了。
他把自己的转变告诉了父亲。
他父亲又建议说:“你如果坚持一整天不发脾气,就从栅栏上拔下一颗钉子。”
经过一段时间,青年终于把栅栏上所有的钉子都拔掉了。
父亲拉着他的手来到栅栏边,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但是,你看一看那些钉子在栅栏上留下的那些小孔,栅栏再也不会是原来的样子了。
当向别人发脾气时,你的言行就像这些钉子一样,会在人们的心灵中留下疤痕,你这样做就好比刺向了某人的身体,然后再拔出来。无论你说多少次对不起,那伤口都会永远存在。
“其实,口头上对人们造成的伤害和伤害人们的肉体没什么两样,有时甚至更甚。” 


C篇 倾听沉默
擦净心灵
扫尽地上的灰尘,屋子才干净;
擦尽心灵的灰尘,心灵才亮敞。

老人病危。回光返照时,让儿子拿来一个旧皮箱,从皮箱里拿出一件黄色的旧呢大衣,撕开衣角的线道,取出一块银元。
六十年前,老人在汉阳城里开书店。
一个年轻人来买书,因为书店里只剩一本,所以老人便向买书人多要了一块银元。
从此,这块银元常被老人托在手上,沉重得如同托着一座大山。
开了五年多书店,老人只做了这么一件亏心事,而且只是一块银元。
尽管如此,仍让他日夜不安,他决心退回这块银元。然而,六十年过去了,他无缘了却这桩心愿。
生命终结之际,老人给儿女留下的遗嘱是:一定要找到那个买书人,买书人不在了,找到他的后人也行,务必把这块银元退回去,他才能安睡在九泉之下。
离开人世时,老人的最后心愿是,擦掉心灵上的那一丝灰尘。
三个儿女料理完老人的后事,坐下来研究怎样实现老人的遗愿。
他们惊讶地发现,这竟是一块无法退回去的银元,因为老人没有留下那个买书人的姓名,或许老人也不知道?
深陷悲痛之中的三个儿女,此时才深刻地悟出老人留下的又一个遗愿——让儿女在世上干干净净地做人。
人生在世,需要不断地为心灵除尘,自省、自责、自悟、自重……
擦净心灵,既是一种自我重塑,也是一种品德纯化;既是对从前的一种跨越,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追求。
传说,著名高僧一灯大师藏有一盏“人生之灯”,灯心镶着一颗历时五百年、在千尺海下育出的硕大的夜明珠。
得灯者受到珠光普照,便会品性高洁,备受世人敬重。他的三个弟子跪拜求教,怎样才能得此稀世珍宝。
一灯大师说,世人可分三品:时常损人利己者为下品,因其心灵已落满灰尘;偶尔损人利己者为中品,心儿红白相浸,如立悬崖之边;终生不损人利己者为上品,情清心洁,为世人所敬。
人心本是水晶之体,容不得灰尘缠绕;所以,红尘中人常要擦抹,方可进得品位。
大师给三个弟子各发一本“良知簿”,嘱其分头下山化斋与世人交往时凡做损人利己之事都要详细记下来,每记一笔视为心灵除尘一次。十年后持“良知簿”回来见他,由大师亲阅评鉴宝灯得主。
十年后,三人回来见大师,门人告知说大师出游需耐心等待。
在等待大师的日子里,三人不断地看自己的“良知簿”,回味上面记下的大大小小的损人利己行为,后又相互传阅,相互评鉴,进而反思,自责。
终有一日,三人忽然醒悟,那盏“人生之灯”本就挂在自己的心里。心灵没有灰尘,就能华光闪烁……
人的心灵是一座“库房”,每个人的所言所行,不管是否愿意,都要一次不少地真实地存放在里边。
面对世人,敢敞开自己心灵“库房”的门窗,经得起他人的查看,人的一生就能高挺着自己的脊粱,活得堂堂正正。
人生最完美的结束,不是拥有多少金钱和物资,也不是创下多少家产大业,更不是如何威名远扬,而是在走的时候,能带着一颗干净的心,那样,生命之灯便永不熄灭。 


C篇 倾听沉默
爱的深度
劳动,使人富有尊严;
给予,使爱变得深沉。

这个冬天,有一种忧伤常在梦中将我弄醒。
我隐约听到,一种歌唱的声音,像是电影中黄河边上的号子,那嗓音,浑厚而饱满,但里面的伤感掩藏不住——起初我不知道他在唱什么,接连几天,只要这个声音一响,我便本能地爬起来,有一种远去的东西被唤回来似的,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这天早晨,暖暖的冬阳照满阳台。我立在窗前,似乎在等待什么。
已经有几天没听到那样的嗓音了,我有一点担心那个声音可能已经远去,我可能再也听不到它了。
此念还没下心头,忽然,那梦一样的声音从时间深处响起。
这一回,我拉来妻子,请他辨别到底那人唱的是什么。她凝神细听,原来那人唱的是磨刀的号子,抑扬顿挫的,音乐感很强。我也终于听清了,他唱的是“磨——剪子咧,抢——菜刀——”
我转身就到厨房,拿起菜刀,匆匆地穿上衣服,赶紧下楼去。我欢快地小跑着,口里哼着歌儿。
出了小区门口,我终于看到了那个磨刀人——他正坐在那条长凳上,中等身材,很壮实。他笑着,方脸,黑里泛着红,眼睛也笑着,看上去有四十岁。我打量打量他,想象着那样的嗓音如何从这样的喉咙溢出。
“磨刀啊?”“磨刀。”
简短的对话后,我开始询问他的来历。
他真的来自黄河边,祖祖辈辈以磨刀为生。他所唱的调子,是他爷爷传下来的“磨刀调”。
在老家,只要听到这个调子,村民们都会拿刀出来,让他磨。他有两个磨刀石,一个粗磨,一个细磨,就绑在他的长凳上。
他边磨边兴致勃勃地与我说话,他说,现在已经很少有这样的手艺人了,也很少有人愿意耐心地磨刀。他觉得还是干这个开心。靠自己的劳动养家,不伸手向别人讨,感到很踏实。
看他认真磨刀的样子,我的心中升起一种感慨:劳动真的使人富有尊严。
刀快磨好了,他左瞧右看,又拿到耳边敲一敲,听了听,口里不住地赞叹:“好使!好使!”他的职业自豪感洋溢在眉眼之间。
我笑着谢过他。忽然,他面露难堪之色,低声说;“我看你人挺亲的,就不瞒你说吧。”接着他有些迟疑。
“你说。”我鼓励他。
他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蓝色外套,破旧,汗迹斑斑的,好像很久没有洗换了。
我一下了全会意了:“你等等,我呆会儿就来。”
我急匆匆地跑上楼去,妻子正在看书。我将磨刀人的事说了,一向对我“行善”表示不屑的她,忽然放下手中的书,跟着我翻箱倒柜起来。
她说:“送这条,还有这条。”
我全傻眼了。“这可都是我的好衣服啊!”我说。
那件方格子西裤还是我的心爱之物,况且平时她是不喜欢将衣服送人的。她说:“送东西就要送好的。”
一股莫名的幸福的异样感觉涌上心头。此刻我发现我是如此地爱她,只因为她这个被我漠视多年的细节,她说她尊重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的人。那个磨刀人,她见过,她喜欢他的“磨刀调”,他的认真做事的态度。
一个女人爱一个男人,只要一个触动她心灵的细节。
我将自己的四条裤子和两件纯棉上衣装进一个塑料袋里,噔噔噔地下楼去。
当我把满满的一袋衣服放在磨刀人面前时,他还在认真地磨着另一把刀。
他稍停了一下,眼热热地说道:“谢谢哦,谢谢。”我付了磨刀钱,转身走了。
不知过了几天,当那熟悉的“磨刀调”响起时,我循声望去,发现那个磨刀人身上蓝色的外套没有了,他身上穿的是我的白色纯棉外衣和方格子西裤。
我心中不知涌起什么感觉,我的衣服穿在别的男人身上,穿在一个陌生人身上。啊,因为这个陌生的磨刀人,让我相信:给予别人爱,我们会彼此爱得更深…… 


C篇 倾听沉默
磨难
人的容颜往往和磨难成反比,
人的魅力往往和磨难成正比。

旱育秧
去年五月,去乡下办事。意外发现农民兄弟都把小秧苗育在旱地里,这让儿时在农村长大的我颇感不解。
于是,我便请教了当地的农技人员,了解到这是国家近几年推广的水稻“旱育秧技术”。
它减少小秧在苗期的用水,培养它的耐旱性能。在移栽到大田后的生长期中,便能减少水的灌溉量,节约宝贵的水资源。
而且小秧在育苗期一直处于缺水状态,到了大田遇到充足的水分,便能迅速地扎根、生长,获得高产。
而以前的水秧苗,由于在秧池里用水充足,生长条件好,移栽到大田后,一时无法适应新的环境,扎根和生长的速度慢,产量和效益远远比不上旱秧苗。
种水稻要从育秧开始,培养它的耐旱性,以后才能长得快,长得壮,取得高产,获得丰收。
对于人来说,同样也要从童年时代起,多吃苦,多受累,培养良好的性格爱好,树立正确的做人准则,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如此,在长大后才能够顺利地走好生活中的每一步。
搁田
听农技人员讲,在水稻的拔节孕穗期还有一个“搁田”技术。
那就是反复将水稻田里的水排尽,让稻田干透几次,来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的活力,以适应水稻中后期的生长需要,获得丰收。水稻搁田讲究因苗而异,但无论苗如何,都要多次轻搁。
水稻的拔节孕穗期也就相当于人的青年时期,根系的活力正如我们获取知识的能力。
我们知道,丰富的知识是取得成功的关键,而这些都依赖于我们获取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我们在平时,特别是在青年时期进行积累和锻炼。
虽说,我们不必为了经历苦难而放弃正常的生活,日日去做苦行僧。追求美好舒适的生活,是人生的目标。
但我们不能因此而一味沉湎于其中,而应该像对水稻进行搁田那样,时常让自己从舒适的环境里走出来。
每过一段时间,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给自己一次机会,寻找一个新的环境,到一些新的领域里去尝试,锻炼自己接受各种知识的能力,拓宽知识面,调整知识结构,丰富人生阅历,以实现更完美的人生。 


C篇 倾听沉默
法不责众
人人都可拥有的,人人都不拥有;
人人都应负责的,人人都不负责。

1964年3月,在纽约的克尤公园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美的谋杀案。
一位年轻的酒吧女经理,在凌晨3点回家的途中,被一不相识的男性杀人狂杀死。
这名男子作案时间长达半个小时,当时,住在公园附近公寓里的住户中有38人看到或听到女经理被刺的情况和反复的呼叫声,但没有一个人下来保护她,也没有一个人及时打电话给警察。
事后,美国大小媒体同声谴责纽约人的异化与冷漠。
然而,两位年轻的心理学家——巴利与拉塔内并没有认同这些说法。
对于旁观者们的无动于衷,他们以为还有更好的解释。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他们进行了一项试验。
他们让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以一对一或四对一两种方式,与一假扮的癫痫病患者保持距离,使用对讲机通话。
在交谈过程中,当那个假病人大呼救命时,事后的统计数据出现了有意思的一幕:在一对一通话的那组,有85%的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而在有四个人同时听到假病人呼救的那组,只有31%的人采取了行动!
这样,对克尤公园现象有了令人信服的社会心理学解释,两位心理学家把它叫做“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更简单地说,就是“旁观者效应”。
他们认为,正是因为一种紧急情形有其他的目击者在场,才使得每一位旁观者都无动于衷,“可能更多的是在旁观者对其他观察者的反应,而不可能事先存在于一个人‘病态’的性格缺陷中。”
用这个效应试想一下媒体曾报道过的小孩子落水事件。
旁观者甲本想下水救人,又有些犹豫,他在想其他目击者乙、丙等人的反应。
转念一想,这么多人都看到小孩子落水,总会有几位下去救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