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中等生的60个细节-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山如今已经是大一的学生。有谁知道,他在初中时只是个毫不起眼的中等生,但从初中二年级后半学期开始,他的成绩就开始稳步提升,到高中一年级时,他已经是班上学习成绩最优秀的学生了。
一位搞教研工作的老师曾问小山:“你每天晚上都学得很晚吗?”
“不,一般晚上10点左右我就休息了。”
“你课下做的习题多吗?”
“也不一定,有时多有时少。”
第六章 方法指导:提高中等生成绩的7种方…
“你平时玩得多吗?”
“当然,足球、篮球、乒乓球,我样样都玩儿。”
“那么,你觉得自己学习成绩的提升,关键是抓住了哪一点?”
“最重要的?”小山愣了一下,想了想说道:“其实也很简单,说来你可能不信,我主要是课堂上注意认真听讲,不管别的同学在干什么,也不管课堂秩序有多糟糕,我都不会随意开小差,总是紧紧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按老师说的去做。大概就是这样吧。”
小山看似平淡的话语,道出了学习的全部诀窍。
事实上,在每堂课45分钟的教学中,几乎集中了老师90%以上的知识精华,只要把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全部掌握,也就抓住了绝大部分的知识要点。
在当前的教学中,老师不仅要讲授课本知识,而且还会适时地把多年来积累的学习经验和心得大量地融入课堂中来。尤其是一些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特级教师,他们都是各自学科领域里的专家,因此他们所掌握的一些知识是在教材里找不到的。因此,只要学生在下面稍不留神,就会跟不上后面的节拍,甚至损失更大。
另外,老师每堂课的设置都有其强烈的目的性。许多中等生总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听课,自己不喜欢或者认为不重要的课就不爱听。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每次考试完毕,老师都要评讲试卷。对此种课程,小夏就非常厌烦。特别是在讲到自己已经做对的题时,小夏更是一点儿兴致也没有。但是,有一次小夏突然发现,其实老师评讲试卷的目的并非是简单地公布一下答案,而是要向大家讲述几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同时启发学生把握技巧、举一反三。从那以后,小夏上课再也不敢分心了。
在每次课前,老师都会精心地准备教案,他在课上讲的每一句话都是有用意的,所有的内容都是极度浓缩的精华,是对知识的总结和升华。即使学生在台下漏掉了1分钟——可能在这1分钟里,老师正好讲到了学生的知识死角,可能有学生的理解的难点或者不懂的知识点。因为老师的讲述总是一次性的,不可能经常翻来覆去地讲,那么这些知识也许就没有机会恢复了。
有句话说得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如果把这句话用在课堂上,那是再恰当不过了。因此,作为中等生家长,要想提升孩子的学习水平,就必须首先让孩子做到认真听讲,抓住课堂的分分秒秒,最大限度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
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是保证他课堂集中注意力的关键
中等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头天晚上没有睡好觉。过度的疲劳,使孩子在上课时精神不佳、昏昏欲睡,当然就无法保证听课的质量。
孩子不按时休息,一方面是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另一方面是因为过于贪玩浪费了太多做作业的时间而影响了正常的休息。
因此,家长一方面要约束自己不要在孩子休息时打扰孩子,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养成按时睡眠的习惯。一般来说,小学生家长要保证其每天晚上至少10个小时高质量的睡眠,初中生父母要保证孩子9个小时的睡眠,高中生要保证不少于8个小时的睡眠。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对于提高孩子听课质量,提升孩子的成绩都非常重要。
方法二:让孩子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做好课前的各种准备。比如,在课前做好预习,准备好学习用具、尽快进入听课状态等。
第六章 方法指导:提高中等生成绩的7种方…
这一点很重要。许多学生都有丢三落四的毛病。比如,上课铃响过后,某同学才突然发现忘记带笔了,或者课本找不到了,或者作业本已经用完了……当他为这些事情而忙乱时,老师的讲课已经开始了,那么至少在最初几分钟之内,他的精力都无法集中到听课上来,听课质量自然会大打折扣。
对于经常犯这些毛病的中等生,家长可以让孩子把应带的物品写在一张小纸上,放在文具盒里或者显眼的地方。这样每天上学之前,先看一看它,照着单子准备用具就可以了。
另外,在上课之前,学生应该将与该课程有关的教科书、笔记本、练习册和各种必需的用具都放在恰当的位置,这样一上课,他马上就可以进入到集中精力听课的状态中来。
方法三:引导孩子学会听课
有家长可能会说:“孩子那么大了,难道还不会听课吗?”
当然,只要不存在生理障碍,任何一个学生都会听课。可事实上同样是坐在一间教室里,同样的老师来讲课,不同的学生听课的质量会有高下之别,这就是听的方法问题了。
家长要引导中等生在听课时紧紧跟上老师的思路,也就是其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具体过程。无论是学习中还是考试中,解题思路都是最核心的知识要素。一般来说,不同的课程、不同的题型,都会有不同的解答思路。因此,学生一定要紧紧跟上老师讲课的步伐,不能有丝毫遗漏。
每节课有每节课的重点,如果学生能够抓住这些重点,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做好这一点,学生必须抓住每节课刚开始和快要结束时的几分钟。因为在开始课程时,老师总会回顾一下上节课的主要内容,讲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而在即将结束时,老师如果有富裕的时间,也会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一个简单扼要的概括,这时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是精华中的精华,学生对于这些重点必须着重把握。
当然,这并非说老师在课堂中间讲的知识就不重要。相反,老师在课堂中间的讲解同样也要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为了便于系统掌握,老师一般会对自己所讲的内容进行一些梳理。对于一些重要的步骤,老师经常会用“一、二、三”等方式列举出来。这就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方便,在课堂上,学生要特别注意这些大标题。当老师反复地强调这些知识时,学生要格外用心去听,才能随时跟上老师讲课的节奏。
这些道理虽然是老生常谈,但十分必要,家长一定要耐心地把这些道理讲给孩子,并在孩子放学后对他的听课情况进行抽查,作为监督。
细节32 课堂认真记笔记非常有必要
不少中等生认为,上课只要听讲就行了,没必要记课堂笔记,反正课本上什么都有,只要认真听就可以了。
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据调查显示:在上课45分钟的讲课中,没有哪个学生能够全部记住老师讲的内容,绝大多数的学生只能记住75%。如果过48小时后再来测试听课的效果,则只能记住10%。而记课堂笔记则恰好弥补了这点不足,使听课的效率大幅提升。事实上,对于同一时段学习材料,做笔记的学生比不做笔记的学生成绩要高出许多。
有道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中等生在听课时记笔记,对于提高其听课质量大有帮助。
首先,记笔记有助于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要想在听课的同时记好笔记,中等生就必须跟上老师的讲课思路,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内容上,光听不记则有可能使注意力分散到学习以外的事情上。
第六章 方法指导:提高中等生成绩的7种方…
此外,记课堂笔记有助于中等生强化记忆和课后复习。在课堂上,老师传授的知识点很多,如果不记下来,很容易忘记。要想把一些转瞬即逝的要点变为自己长久的知识,笔记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记笔记还可以帮助中等生积累资料,扩充新知,使其掌握的知识更加完整、更加系统化。通过记笔记,中等生将自己的知识、信息和资料不断地积累到一起,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大大提升其综合思维的能力。
记笔记竟然这么多的好处,因此,家长一定要让中等生养成课堂记笔记的好习惯。若持之以恒,他们的学习水平必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教孩子有选择地记笔记
中等生记笔记时,千万不要把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事无巨细地全部记下来。那样做是不现实的,也没有必要。在记笔记时,家长一定要让中等生学会有所选择、有所取舍。
笔记的内容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家长应当通过谈话的方式,让孩子明白。
1。 学习中的重点、难点。记笔记时,学生既要注意老师讲解的知识体系,更要注意抓住讲解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记下关键节点。要注意记下老师反复提醒的、应注意的问题和强调容易出错的地方,记下基本概念的要点,基本原理、定理、规则等的主要论据、论证方法、运用范围及运用时要注意的问题等。对于这些知识点,中等生要特别留意,及时做好记录。
2。 老师补充的,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点。老师在课堂会根据需要,随时将自己的一些经验和心得补充到授课中来。这些内容对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都是非常有用的。因此,中等生必须做好详细的记录。
3。 解题思路。解题思路是老师分析问题和推导结论的过程,其中集中体现了老师的思想方法。要告诉孩子随时记下老师解题的思路,学会老师分析问题的方法,既可以少出错误,又有利于启发自己的思维,打开更多的思路,提高解题的能力。
4。 典型事例和重要例题的参考要点。对典型案例的记录,有助于加深对重要内容、定理、公式、概念的理解,便于课后的对照复习。记下参考答案要点,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查找,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提高复习的效率。
5。 没听懂的问题。因为老师讲课时面对的是全体同学,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完全接受。因此,家长要告诉孩子,当遇到自己听不懂的问题时,应该及时地把它记下来,以便于课后请教同学或老师,把问题弄懂、弄通。
6。 听课时随时产生的疑问、想法或体会。听课时,孩子也经常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出现在脑海里。对于这些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要让孩子随时记录下来,留待课后展开进一步深入地探讨。
7。 对本节课的归纳总结。这些内容往往是经过老师筛选、浓缩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如果能够准确而有条理地记下来,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方法二:家长要引导孩子在记笔记时务求实用
许多中等生虽然笔记写了不少,但成绩并没有什么提升。其实,即使是同样一个班里同学来记笔记,内容和质量也会参差不齐,学习效果自然高低不同。
比如:有的同学不讲究统一的格式,记得密密麻麻,看不清哪里是重点哪里是非重点;有的同学笔记内容繁杂,泥沙俱下;有的同学记得的时候只求速度,内容残缺不全,字迹潦草;还有的几门课程的笔记写在同一个笔记本上,所标的符号、层次不清。这样的笔记不仅无助于中等生的学习,还可能为他的学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第六章 方法指导:提高中等生成绩的7种方…
笔记应该最大限度地有利于记忆、理解、消化、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因此,要提醒孩子,在做笔记时应该随时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多想一想自己记的东西、记的方式,是否更有利于日后的记忆与复习。
此外,一般情况下一门课应让孩子单独准备一个笔记本。笔记字迹要工整清晰,这样才能保证复习时知识点的正确无误。
方法三:告诉孩子,以“听”为主,以“记”为辅
记笔记有时也会妨碍课堂听课效率,不少学生整节课的时间都在忙着记笔记,这样做容易错过老师讲的一些重要内容,无益于提高听课的质量。告诉孩子,在做课堂笔记时,要正确处理好听课与做笔记的关系。
事实上,掌握知识最重要的还是课上认真观察,专心听讲。家长要引导孩子将重点放在课堂听讲上,千万不要死记硬背笔记上的内容和结论,否则就是舍本逐末。换句话说,记笔记只是帮助中等生提高听课质量的一种手段,但绝不是学习的目的。
因此,中等生在上课时一定要以听讲、思考、理解为主,以记为辅。因为只要是自己真正理解的知识,在以后翻阅笔记时,看到几行字就可以回忆起主要内容。所以,中等生应尽可能做到边听、边思考、边记笔记,使三者保持高度地协调一致。
方法四:让孩子课后及时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