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世界首富100位人物发迹史 >

第21章

世界首富100位人物发迹史-第21章

小说: 世界首富100位人物发迹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沃森在此扎下了根,一干就是几十年,到1940年,他担任了公司的总裁。
当时,雷明顿…兰德公司在计算机技术上处于领先的战略地位,堪称计算机产业中的最初领袖。IBM在技术上至少比它落后5年。
面对如此强大的竞争对手,IBM是发展前景莫测的电子计算机,还是继续生产利润可观的打卡机?是安于现状,还是奋起直追?IBM内部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沃森的儿子小托马斯·沃森独具慧眼,经过深入分析论证之后,深信到一定时候,计算机一定会有巨大的市场,不仅会广泛用于实验室、办公室、银行和天文台,也可以用于工厂。
作为副总裁,好胜心强的小沃森不甘心在计算机领域屈居第二,他积极主张开发新产品,赶超时代潮流。父子俩为此争论得面红耳赤。
虎子历史记录性的投资50亿美元
小托马斯·沃森是1914年出生的。从小,老沃森就常带他去参加IBM的各项活动。12岁时,小沃森就在IBM的一次销售会议上,发表了颇具见解的讲话,显示出过人的才识。1937年在布朗大学毕业后,他就来到IBM,担任曼哈顿地区的推销员,取得了出色的业绩。1946年6月,小沃森当上了公司副总裁,时年32岁。
1952年1月,78岁的老沃森因为年事已高,决定退居二线,38岁的小沃森正式接任IBM公司的总裁职务。
小沃森上任后,颁布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尽快研制出计算机,力争赶上并超越雷明顿…兰德公司。当年年底,IBM生产的第一台国防计算机终于问世了。
这台体积巨大的IBM701被运到纽约,安装在总部大厦的底楼。150名知名的科学家和商界领袖参加了盛大的开机典礼。之后,小沃森又推出应用于会计系统的IBM702电子计算机,用于雷达防空网络的Q…7计算机。两年之后,IBM已经与雷明顿…兰德公司并驾齐驱。虽然在实际安装方面,雷明顿…兰德仍略占上风,但IBM的订单却比雷明顿·兰德多出1倍,仅702型的订单就达50台。
在这场竞争中,IBM第一次获得了胜利。小沃森接着利用技术领先的优势,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研制出体积小、用途广且价格适中的新产品来。1954年,IBM开发出650型小型电子计算机,每月的租金只有4000美元,使一般的学校、银行、保险公司都能用得起。就这样,全美很快就掀起了一股650型小型计算机热。
第38节:财散则人聚财聚则人散
作者 : 张剑
同时,他们还推出IBM703、IBM704、IBM705等系列产品。到1956年,IBM已经遥遥领先,远远地把雷明顿…兰德公司甩在后面。
电子技术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是集成电路的发明。1964年1月,IBM对外宣布,它的360型系统电子计算机制造成功。它是第三代计算机的佼佼者。
小沃尔森对此投入的研制开发经费,远远超过美国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的20亿美元,堪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私人企业投资。360型的订单堆积如山,创造了IBM前所未有的创业新纪录。到1966年底,IBM装配360型计算机8000台,公司年收入超过40亿美元,纯利高达10亿美元,这是小沃森一生中最辉煌的一页。
1970年下半年,小沃森心脏病发作,出院后工作常感力不从心。年仅57岁的他,为了事业决定让位。董事长由非沃森家族的利尔森接任。这一年,IBM公司的年营业额已达75亿美元,比起他刚接任公司总裁的1952年,公司利润又翻了10多倍。
IBM的董事长又换了几茬,而公司在计算机业的霸主地位却始终屹立如山。2000年,IBM公司的全球营业收入达到880多亿美元。
024财散则人聚财聚则人散
中国台湾首富蔡万霖的致富传奇
蔡万霖,台湾竹园人。蔡氏的事业以保险和营建为主,他的霖园集团以国泰人寿和国泰建设为两大支柱。此外,蔡家还持有不少房地产。以蔡万霖、蔡万才为代表的蔡氏家族是台湾最大的金融资本家。蔡万霖是当今台湾第一巨富(1800亿新台币),曾任台湾国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霖园关系企业集团核心人物,1987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世界富豪排行榜,蔡万霖首次进入世界亿万富翁前10名之列,此后连续多年在全球十大富豪之内;2004年《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排行榜显示,霖园集团的掌门人蔡万霖以46亿美元排名全球第96位,有〃聚财之神〃的美名。台湾首富蔡万霖的赚钱韬略
蔡万霖独特的经营策略
1扎实经营稳扎稳打,不浮躁,不急进,强调质量并重。蔡万霖接手〃国泰人寿〃时,公司管理开始出现弊端。面对出现的问题,他及时刹车,首先将以往规定每年50%的增长目标降为30%,并成立售后服务部门,结果业绩大大提高。还有一件小事也可以看出这种经营特色,他的〃三井〃公司在闹市中投资兴建楼房时,每一辆从工地开出来的车都必须保持轮子不带泥土,以保持街道的整洁。在他的许多投资施工现场,管理之严谨,都令建筑界诚服。
2人人都是小富翁。〃财散则人聚,财聚则人散〃,是蔡万霖的座右铭。而蔡万霖更形象地制作了一个口号:〃人人都是小富翁〃,出手奖赏下属,大方之至。1986年他拿出4亿元股票,供科长级以上员工入股,这就等于每位入股者白赚100万元。其公司的年终奖金,几乎年年都在相当于6个月以上的工资,经济效益紧紧拽住了员工的心。
3〃一毛钱也不能拿〃!此举在于严明纪律,杜绝贪污。蔡万霖在全公司选调精明强干之才到各地检查,凡被查出挪用公款者,一律革职。在〃国泰人寿〃供职的员工都知道:〃跟他做事,一毛钱也不能拿〃。他对儿子的管教也以严厉闻名,3个担任国泰关系企业副董事长的儿子,若晚上外出应酬,都不敢回家太迟,因为父亲会〃搬张椅子坐在门口等候他〃。
4中高级主管3年轮换。此举在于提高经营效率,防止营私舞弊及拉邦结派。他曾在8年中,更换了3个总经理,为公司创造了充满竞争的氛围。蔡万霖根据自己多年经验,总结了如下的〃四大经营〃口号:
经营脚踏实地,工作精益求精;
注重商业道德,讲究职业良心;
重视保护权益,负起社会责任;
加强员工福利,兼顾股东利益。
蔡万霖的管理企业之道:精、狠、准。
蔡万霖经营管理企业有精、狠、准三诀,注意人才培养,强调管理纪律。他不但对员工要求非常严格,而且对自己的要求也很严。平时,他坚持到办公室上班,生活素来简朴。他还经常到各公司检查督促工作,但不喜欢应酬和出头露面。从〃国泰人寿〃初创到现在,一直沿用〃黄埔式训练〃,即每年将招进的大专毕业生,任储备干部,分配到各地进行培训或做业务监督工作,采用类似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对员工进行正规化的管理。如每天早上八点半,各部的员工都要做早操、喊口号,高唱〃国泰之歌〃,以振奋员工士气。
蔡万霖的聚财秘诀:〃国泰房产,只租不卖〃
蔡万霖在经营上非常有〃眼光〃,当他看准台湾的保险业必有一番大发展时,便毅然决定以〃十信〃这只〃金鸡〃跟他的侄子蔡辰州交换〃国泰人寿〃的股份,并迫使他另一个侄子蔡辰男退出〃国泰人寿〃的股份,此后使〃国泰人寿〃的资产和营业额迅速突破2000亿元(新台币),囊括了台湾30%以上的人寿保险市场。1981年,由于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及台湾当局种种措施的限制,使台湾建筑业陷入箫条,许多相当规模的公司纷纷倒闭,但蔡万霖却审时度势,采取特惠购房办法,突破逆境,使他的公司在同行业中房屋销售最佳,获得台湾〃建筑界巨人〃之誉。最近几年,蔡万霖看准台湾土地资源有限,大肆经营房地产,拥有的土地比25年前增值100倍,坚持以兴建大楼为支柱,在台湾各地兴建的办公大楼有一百几十栋。特别是蔡万霖对所建的高楼大厦坚持只租不卖的策略,使他的财富滚滚而来,仅房地租金收入每年就高达台币10亿多元。蔡万霖的〃三量〃名言及经商奥秘:
要做企业家,就要用〃三量〃,这是蔡万霖的名言。所谓〃三量〃,即胆量、肚量与力量,三者缺一不可。
〃以壮行色〃是蔡万霖重要的经商奥秘。他和他的哥哥蔡万春一样,都遵循这样的原则:宁可住大饭店的小房间,也不愿住小饭店的大房间。如要谈公事,就到大厅去,〃以壮行色〃这是他的经商奥妙。
8岁农家子取道经商路
蔡万霖,1924年出生在台湾苗栗一个自耕农之家,经历长期艰苦生活的磨炼后,白手起家。8岁时起就跟兄长蔡万春到台北从贩卖蔬菜、大米、酱油,开杂货店逐步发展起来,后来靠经营〃一元钱就可以开户〃的〃十信〃存款公司迅速发迹,进而经营金融、保险、信托等业务,其中最为荣耀的是国泰人寿保险业。由于他的聪明才智和善于经营,他的企业集团不但成为蔡氏家族的〃领头雁〃,而且迅速跃居于台湾诸公司之首。
第39节:大财团都在炒地皮
作者 : 张剑
在为了谋生从小打工的情况下,蔡万霖没有接受过完整的现代教育,在老松国小毕业后,考入台北成渊中学夜校(今博爱路中信局现址),白天打工,晚上读书,并完成高中学业。
当时的蔡万霖,就非常注意招工广告,有机会就去应征。一天,他在台北火车站看到日本轮船公司台北分公司招工广告,便报名应征,却因个子太矮未被录取。但蔡万霖并不灰心,仍不断寻找工作,终于在罗斯福路一家砖瓦厂找到了一份工作。他十分珍惜,努力工作,获得工厂老板的青睐,给他的工资较其他人为高,并说这个矮个儿小伙子将来一定有出息。还真被他言中了。
后来,他与哥哥蔡万春、弟弟蔡万才及林顶立等人共同成立国泰产物保险公司、国泰人寿公司、国泰建设公司等,建立了以〃国泰〃为标志的蔡家天下。不过,蔡家大权一直掌握在哥哥蔡万春手中,蔡万春成为蔡家的代表,其他蔡家兄弟在社会上的声望也不很大。只是1979年分家后,蔡万霖才脱颖而出。
1979年分家时,在蔡万春的主持下,通过家族成员相互交换股权,蔡万霖取得国泰人寿、国泰建设、三进工程与国泰汽车工业等4家公司,并以国泰人寿保险公司为核心组成一个新的集团,当初也称国泰人寿集团,后来才改为霖园集团。1979年年底,集团4家公司资产总额高达168亿元,营业收入119亿元,已是台湾大财团之一。其中,国泰人寿保险公司一直居同业龙头地位,同年度保险新契约突破2000亿元,有效期约2285亿元,维持50%左右的市场占有率。国泰建设公司也一直是台湾最大建设公司,业绩辉煌,先后兴建住宅2万余户,博得〃房屋总汇〃之美誉。三井工程公司于60年代初成立于云林县,为甲级制造厂商,因经营不善于1975年改组为国泰关系企业的一员。1964年成立的国泰建设公司以〃产权清楚、按图施工、如期交屋、永久服务〃四大保证为经营宗旨,获得社会好评,已是台湾第五大建筑业公司。在蔡万霖的率领下,他的企业虽不多,却每个都是盈利颇佳的企业,在不到10年时间里,发展成为台湾第一大财团。这不能不承认蔡万霖高明的经营手法。在长期的创业与经营过程中,蔡万霖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经营哲学与方法。他讲,自己之所以有今天这样庞大的事业与成就,是因为生活严谨,自奉节俭,理财有方。
对于集团金母鸡的国泰人寿保险公司每天上100亿元的营业额,如何运用颇有学问。蔡万霖对于公司巨额营业额,采取分散经营方式,以降低风险,他将所得资金的1/3用于贷款,赚取利息;1/3投入股票市场,并凭他高超的股市操作技术,赚取可观利润;1/3投入房地产。目前霖园集团以保险、金融与房地产业为主体事业,主要关系企业有国泰人寿、国泰建设、三井工程、第一信托、东泰产、物保险等公司、霖园集团公司数量虽少,营业额却最大。
蔡万霖的聚宝盆
蔡万霖于1979年接手该公司董事长后,发展更为迅速。该公司将人身保险业务推广到台湾的各个角落,设置了很多分支机构,远及澎湖岛。目前公司名下有100多栋大楼分布在全省各地,除供自己的企业使用外,其余出租,年租金就达数十亿元。1985年起,该公司一直是台湾第一大民营企业。
不过80年代中期以前,台湾只有少数几家人寿保险公司,国泰人寿公司也具有垄断性质。1987年,台湾开放外国保险公司设立后,人寿保险公司迅速增至30多家,竞争十分激烈,国泰人寿也面临巨大压力。其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从最高峰1982…1983年的60%降为1995年的427%,但仍不影响国泰人寿的龙头地位。
国泰人寿公司在经营上确有过人之处。蔡万霖强调〃重视保护权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