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推销麻辣烫-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跑起路来,开始时倒是逞能,可没跑上几百里就没劲了,又是大口喘气,又是浑身是汗。这种劣马,消耗是少,容易满足,但是爱逞能,没后劲,不过是个驽钝之材啊!“
宋高宗明白,岳飞以马为题劝自己要珍爱人才。虽然其中隐寓着忠告和批评,但只是暗喻,没有明说。他欣然接受说:”你说得好极了,要得到好马,就要珍爱它们啊!“
可见;自然而巧妙地引入环境因素;更能切合演讲的场合;形成心心相通的同感和相互感染的情绪氛围。
第二部分 锦心绣口 左右逢源 第7章 学会演讲的艺术 (2)让演讲贴近听众
一次成功的演讲;除了具有真实的现场感之外;还必须从听众角度进行思考与分析。要做到这一点;演讲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每一个演讲者都希望自己的演讲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如果演讲者能站在听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那么这样的演讲往往更能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第一;设身处地为听众着想
在演讲中;演讲者设想自己处在听众的地位或境遇中;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听众的心理需要;从而使演讲者与听众的心理相容;使自己的演讲让听众听得进;能接受。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时在答谢宴会上的祝词中说:
昨天;我们同几亿电视观众一起;看到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奇迹之一——中国的长城。当我在城墙上漫步时;我想到了为了建筑这座城墙而付出的牺牲;我想到它所显示的在悠久的历史上始终保持独立的中国人民的决心;我想到这样一个事实;就是;长城告诉我们;中国有伟大的历史;建造这个世界奇迹的人民也有伟大的未来。
由于在座的都是中国官员;因此尼克松着重赞扬了中国人引以自豪的长城;既博得了好感;也淡化了两国政府的原则分歧所造成的阴影。演讲还围绕“长城”借题发挥又说了几段话;使“拆除我们之间的城墙”这个并不轻松的话题显得轻松。
二是演讲者的引导;使听众身临其境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演讲者与听众所处的地位不同;因此;他们各自认识事物也往往是不同的还因为他们缺乏对对方的生活经历与情感的体验。如果演讲者能引导听众身临其境;那么就能深刻地了解对方;从而达到彼此心灵上的沟通、;感情上的融洽、;行动上的一致。
有一个慈善家;他发动他的朋友们去募捐;供建教堂用。
募捐的情形是很困难的。在一次动员会上;有一个朋友准备放弃这项工作;打断了他的演讲;引用“”十扣柴扉九不开“这句古诗;来说明募捐困难的情形。”十扣柴扉九不开’真是把募捐困难的情形形容得活灵活现。
可是这位慈善家把这同一句话;以另外的角度去解释它。同样的话;就得到完全相反的效果。他说:“不错;我们现在的情形是‘十扣柴扉九不开’;可是这也是说十扣柴扉有一扇会开。那么;我们要敲开十扇门;只要努力一点;多敲几十个门就是了。”
于是他把这句“十扣柴扉九不开”发展成“百扣柴扉十扇开”。鼓舞了他的朋友们;完成了募捐。
三是演讲者从听众的假设出发;达到与听众的共识。
古希腊有一位著名的无神论哲学家;叫伊壁鸠鲁。一天;他对凡个相信神的人雄辩地证明神的不存在。
他说:“听你们说;世界上有神的存在对吗?”
那几个信神的人鸡啄米地连连点头说:“是的是的。”
伊壁鸠鲁说:“那么;神只能有这么三种可能性:神或是愿意但没有能力除掉世间的丑恶;或是有能力而不愿意除掉世问的丑恶;或是既有能力而且又愿意除掉世间的丑恶。”
神;到底存在不存在。哲学家先不结论;而提出了关于神的解释的三种可能性;使对方首先承认其中的某一论题;进而一一推论。
伊壁鸠鲁又说:“如果神愿意而没有能力除掉世间的丑恶;那末;它就不算是万能的。而这种无能力;是和神的本性相矛盾的。如果神有能力而不愿意除掉世问的丑恶;那么;这就证明了它的恶意;而这种恶意同样是和神的本性相矛盾的。如果神愿意而且有能力除掉世间的丑恶(这是唯一能够适合于神的本性的一种假定);那末;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世问还有丑恶呢?”
至此;“神根本不存在”的结论虽然没有说出来;但也就不言而喻了。
因为有了前面三个无法辩驳的前提;这个结论使那几个人有神论者纵然有万张嘴也难以否认了。
总之;由于听众有不同的性别、;年龄、;种族等自然特点;也各有情感、;意志、;趣味等心理特点以及文化、;教养、;境遇等社会特点;因此在演讲时;一定要目中无人;心中有人;面对听众;用他们乐于倾听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
第二部分 锦心绣口 左右逢源 第7章 学会演讲的艺术 (3)演讲的入破点题
演讲需要一种立体的思维,才能展现出滔滔雄辩之风
所谓立体的思维;是指人不应该只习惯于单向思维;更要有意识地懂得和运用双向思维、;多向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等;在快速反应的前提下;这种种思维方式的运用就会形成一种立体的辩论;从而具有一种厚重的“势”;展现出雄辩之风。
因此,我们在选定一个演讲题目之后;首先应当考虑的;便是这个题目如何进行结构。结构是演讲的组织构造;是演讲者依据主题对材料进行组合编排而成的框架。演讲由哪几部分组成;哪个部分讲什么;怎样讲;都可以归结为结构问题。
结构问题关乎演讲的成败;我们可以用“解题”的方式——入题、;破题和点题来解决;抓住了与入、;破、;点题相关的“字与义”;也就抓住了结构的关键;演讲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一、;辞明而义见。
入题要快而曲毫无疑义;欲使听众尽早进入自己规定的主题;就必须重视入题的速度和方式两方面的安排。既要“开门见山;一针见血”;这就是“快”;又要有逻辑上的悬念、;起伏和跌宕;以收到“文似看山不喜平”之效。欲达到这样的效果;概括地说;应注意灵活地运用如下几种主要方式。
一是开门见山;以期迅速将听众带入规定情境和思路中去。
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起初草稿上是从马克思夫人的逝世说起;进而才进入自己的题目。在客观和冷静的叙述中;难于将听众迅速地引领入规定情景。因此;恩格斯对此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在后来的定稿中;他采用单刀直入的入题方法;直接讲马克思“停止了思想”、;“永远睡着了”;这样就迅速将听众引入到沉痛和肃然的既定情境之中;比原稿那种缓慢的节奏强多了。
二是讲究悬念和曲折;以引起听众的关注。
前面我们强调入题要快;并不是说所有入题都以“开门见山”这样“直”的方式为佳。其实;有时候入题更需要讲求一定的曲折和委婉;尤其要讲求一点逻辑悬念;方才有利于入题的引人入胜。因此;有时候;我们不妨多用一点言辞;以悬念抓住听众心理;引起他们的注意和重视。有一篇叫做《人呵;认识你自己》的演讲;主讲人给自己划定的题目是“人与社会和自身的关系”;可是一开始;演讲者并不直接挑明这个题目;而是先援引恩格斯的话;讲了个“司芬克斯之谜”的引子:“大自然——司芬克斯向每个人和每个时代提出了问题……”;继而话锋一转;问道:“那么人类呢?人和人类社会有什么难题呢?”最后他自己答道:“人类面对着的有三大难题:人生、;社会和人自身。”这就是“转折式入题”了;它使自己的入题显得有些跌宕;有些波澜甚至悬念;一点也不平铺直叙;自然能引起听众的关注与兴致了。
三是用强烈的反差来引出自己的题目;以期在人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这主要指以对比、;对照和映衬之类的修辞手法;来引领和导入自己的话题。
有一篇名为《论男子汉》的演讲;一开始;演讲者的话似乎跟一般的谦辞没什么两样;颇有离题之嫌。因为;他一口气就洋洋洒洒叙说了四个“为难”之处——我一点也不明白主办者的意图何在;这使我感到为难;这是我遇到的第一个困难。今天;我是第一次来到你们学校;一切都是陌生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人容易有一种不适应的感觉;这是我遇到的第二个困难。况且;刚才前面的几位同学又作了精彩的演讲;热烈的掌声可以作证;这给我增加了压力;算是我遇到的第三个困难。不巧得很;我本想凭手中这么一张卡片作一次演讲;却忘了戴眼镜了;想把它放在桌上偷偷地看几眼也不成了;这就是我的第四个困难。乍一看;这开场白颇有些饶舌的味道;岂料到;那演讲者讲罢“第四个为难”之后;话锋突然一转;便进入自己早已拟定的题目了——但是;我并不胆怯;相反;我充满了信心。我相信;既然我站到了这个讲台上来;我就必定能够鼓起勇气;竭尽全力;让自己体面地走下台去!因为;我选择了这样一个演讲题目——《论男子汉》!
这样《论男子汉》特有的“勇气”之题目;便同一开始的“胆怯”与“为难”形成鲜明对比和反差;巧妙、;贴切而又风趣盎然;听来令人解颐。这样的入题;不是做到了“辞明义见”和“曲径通幽”的完美统一了吗?
二、;辞约而旨达
破题要确而奇演讲中;入题并不等于破题;二者的区别在于:入题只是引导进入设定的题目或论点的方式;而破题则是提纲挈领地进入各个论据或阐述的要点之中。这就好比说;它们二者一个是树冠;一个是树冠下的主枝。破题的意义在于;可以决定“主干”的发展方向;让听众对自己的演讲能初见端倪;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可见;破题对听众在不知不觉中跟随自己的思路走;是关乎演讲成败的又一重要环节。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CNN记者企图以婚姻来类比中国的和平统一问题;朱总理则直接反击:“你讲的这个例子很风趣;但是跟我的讲话风马牛不相及……你讲的这个例子是《婚姻法》规定的;它是不合法的;我讲的是《国际法》;是合法的。”
大致说来;要做到破题的明确与出奇的有机结合;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立一定句并加以强调;来作为破题的“标志字符”或“标志语符”;以期引起听众的注意和重视。
《论男子汉》的演说中;作者为了论述“男子汉”最突出的特征——勇气;故意使用了“勇”的对立物;即一个“难”字来作为破题的标志字符——当然;这个标志字符也不是凭空而来的;且听他是如何表述的——刘晓庆说;做女人难;做一个名女人尤其难。我说;做男人难;做一个男子汉尤其难也!但男同胞们是欢迎这个“难”的;正因为其难;才富于挑战;才能显示勇气和力量;因此令人神往。
二是用语义的转折、;对立等手法来制造“波澜”以实现破题的目的;并给人以警醒、;新颖的意境和感受。
道格拉斯在《谴责奴隶制的演说》中;入题时使用了提问的方式:“为什么今天邀我在这儿发言?我和我所代表的奴隶们;同你们的国庆节有什么相干?”接下去他没直接指出“废奴”这个主旨;而聪明地选择了“国庆”;以及和这个与全体美利坚公民欢乐气氛相反的心情的词儿——“凄凉”来破题;一开始就引起了听众的同情。他在叙述了国庆意义后这样说道——但是;情况并非如此;我是怀着一种与你们截然不同的凄凉心情来谈及国庆的。我并不置身于欢庆的行列;你们巍然独立只是更显露出我们之间难以度量的差距。
三是使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来破题;以期给听众以随和而亲切、;警醒又奇特的感觉。
丘吉尔在担任首相时发表的就职演说就用了两处设问来加以论述;当然也可以看作是为破题而设立的标志语了。他说——你们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要说;我们的政策……这就是我们的政策。你们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回答:胜利——不管一切代价……也要赢得胜利。
当然;破题的方式还有不少;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用尽量简约、;明确的言语标志符号去吸引听众;以便朝自己拟定的方向去理解、;接受自己阐述的内容。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