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生逢1966 >

第5章

生逢1966-第5章

小说: 生逢1966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瑞平回到自己房间的时候,突然感到一阵轻松。他可以不再为爸爸担忧,那就可以想一想对过的女孩。 
蓓蓓走进弄堂的背影激起了瑞平的许多彩色的回忆。一年以来,对窗只有汪家好婆一个人,乌清清的。今天对窗有了一个女孩,那扇窗就成了有生活味道的一个画框。 
小时候,他和汪蓓蓓就这样趴在窗口互相说话。当年蓓蓓说的是一口上海郊区的乡下话。瑞平经常迁就蓓蓓,因为蓓蓓是要发脾气的,发了脾气就会来一点恶作剧,例如把一支粉笔装在糖纸里面,扔给瑞平。瑞平等对方一生气,就咯咯地赔笑。长乐路有三所小学,蔡小妹因为叔叔是志愿军烈士,就进了公办的“长一”。瑞平上了破旧的长二,蓓蓓上了在坟地上建设起来的长三。大同坊有口诀:“长一大老板,长二拖地板,长三棺材板。”他们隔窗对望时,蓓蓓可以叫瑞平“拖地板”,而瑞平不能反讥蓓蓓“棺材板”。蓓蓓一抹眼泪,瑞平就经常要吃爸爸的“毛栗子”。小妹在长一用功,成为少先队的大队长。瑞平的学校教育质量不行,不过瑞平一直在余子建榜样的鼓舞下,也是品学兼优的中队长。因为长三是一所游泳学校,蓓蓓一直泡在水里,最后被漂白粉将头发染得稀少发黄。汪家好婆有一天狠心对蓓蓓的老师说,我家的蓓蓓不再游泳了。好婆在雁荡路上去寻找那些小小的张贴,结果他找到了“英语”和“舞蹈”。当瑞平和小妹高分考进了68中时,小小的但是很精致的蓓蓓也考进了68中,他们又坐在同一个教室里了。   
生逢1966 4(3)   
游泳使蓓蓓有了一个俏美灵活的腰肢,不游泳使蓓蓓的头发乌黑发亮。英语使她从乡下人变成了外国人,舞蹈使她知道了自己的挺拔和美丽。她有一对顾盼生辉的眸子,微微内收的嘴唇,一对可爱的酒窝浅得刚刚可以觉察。蓓蓓穿一件有绿色园点的泡泡纱连衫裙,将辫子分成六支,在欢迎大会上跳了一个新疆舞,把全体土头土脑不见世面的学生们镇住。当年小学不学英语,蓓蓓在初中第一堂英语课上,将二十六个字母写得龙飞凤舞,当场被那个教会学校毕业的“外国老太”任命为课代表。当时的男生没有谈论女生的习惯,但是班级全部少男不由自主要瞟向蓓蓓。有人竟然对瑞平有一点妒嫉,在小队会上,就说瑞平曾经和蓓蓓一起上学,他们“小资产阶级”地“好煞脱了”。更具有失落感的是女生,在班级里,女生的统一武器是“不睬伊”。而回了家,就都去央求妈妈买一条有那种泡泡纱裙子。整个初一,全班的视线交叉的焦点就是汪蓓蓓。那种眼光,混合着羡慕、妒嫉、好感、可怜、厌恶、欣赏。全班其实都认可了蓓蓓的美丽,但是拒绝接受她的美丽。最美丽的女孩以后有了一个绰号“妖怪”。其时,正好全国正在流行着经典的绍兴大板《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白骨精就是一个绝色的妖怪。 
汪家好婆一时在本弄非常得意。 
正好“阶级路线”成为68中的主流,校长余国祯号召全校所有的班级里,工农子弟都能成为中心人物。于是在初二上,蔡小妹就出现了。小妹当年已经有一米七十,因为男生的发育要比女生晚,所以,太高的女孩总是一开始就被淘汰。小妹成为全班最瞩目的人物,是在雷锋的名字出现的时候。瑞平还记得,1963年4月3日,学校明天正要举行春季运动会,突然一场暴雨,将操场变成了一片汪洋。雨过天晴,全校学生望洋兴叹。有一个人卷起了裤脚,赤着脚,走进了水中,蔡小妹单薄的身子,在操场的水塘中留下了倒影。她找到了阴沟盖子,用双手将它翻开,然后就弯下腰用手掏着堵住阴沟的泥沙。孟右派匆匆赶来,他本来计划要在晚上清除积水的。他拿了工具冲进水里。不料,愤怒的同学们将他推开,数十双脚赤着踩进了积水。操场的四个阴沟盖子全部被翻了起来,小妹带头,一把一把从地下的沟里往外面掏着树叶和泥沙。一时校广播站响起《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 
余国祯感慨万分,他在第二天的运动会第一枪发令前号召向初一(5)的蔡小妹同学学习。他说,蔡小妹的行为,说明了工农子弟对毛主席无限的爱,以及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坚强决心。蔡小妹当天在女子丙组200米决赛中第一个冲过终点,全场响起雷鸣一样的掌声。学校征文《在学习雷锋的日子里》,很多同学将这个小女生写在了作文里。因为考进68中的全是本区最优秀的学生,一个班上有二十五个大队长,所以小妹仅仅分到了一个中队劳动委员,她做了很多的好事基本上师出无名。现在她已经和雷锋联系在一起。她入了团,成为本班的团支部书记。不过,没有人嫉妒她,因为小妹能做到的,人家未必能做到。她第一个到校,为所有的同学擦桌子。她和每一个要求入团的同学谈话。她每天都在学校做完作业,将所有的书全部背出才回家。她是班上最贫困的学生之一,但是,当有人比她更贫困的时候,她还能省出钱来偷偷帮助人家。最后,她还是68中初中女篮的主力。一个暑假,转战上海全城,拿到冠军的奖状。人们再一次没有注意到小妹的秀气,她在烈日之下打球,已经无私无畏地将自己晒成黄老师一样的黑炭。   
生逢1966 4(4)   
小妹其实没有和谁争夺什么,抓尖要强的蓓蓓却感到一种痛苦的失落。足智多谋的汪家好婆就说:“你是有海外关系的人。怎么和工人的小孩去比!”好婆用那苍老的手指,在蓓蓓左右手心都写上了两个字,蓓蓓的腰便往上挺了一挺。初二一开学,男生和女生就看到了蓓蓓带上了一副近视眼镜,眼镜使她的的双眼皮和妩媚的大眼含蓄深邃。蓓蓓的聪明使她很快成了班上成绩最好的女生。她很少说话,她的嘴唇抿在一起,便有了一点古典的樱桃小口的美。 
对面的灯光亮了起来。瑞平看到好婆和蓓蓓在一起。两个人全部是眼睛红红的,已经有了一席别后流着长泪的互相倾诉。好婆一定是等到用手绢擦干净泪水之后,才闻到了蓓蓓身上的莫合烟和羊膻味。当对过的窗帘已经拉上,蓓蓓的身影在窗帘上变幻着,水声和呜咽一同传来的时候,瑞平想到了诸如“一个时代结束了”这样的话。 
蓓蓓的时代,不如说是小妹的时代更为贴切。初三(5)班是当年全市的“雷锋班”。那个时代的青年如果在“雷锋班”中生活过,一定会到今天一直无比自豪。比如有一个星期天,淮海路上全是自己班上的人,他们打着红旗,唱着歌走出68中校门,用自己家带来的各式各样的扫帚,为淮海中路拂去树叶和垃圾。本班从来不用安排值日生,早上为同学擦桌子是一种义务,越来越早到的学生,站在校门口一面等待开门,一面一起复习“Imperialism will not last long”。每一节上完,没有等老师说“Class is over”,就有好几个同学从座位上突然弹起,为了抢夺那个黑板擦子。如果你生了病,最好还是坚持上课,要不然,傍晚你家会有连绵不断的同学来敲门为你补课。小妹在雷锋班里如鱼得水,她这个团支部书记名副其实。在这样的为人民服务的幸福时光里,班上出身好的一半人已经是光荣的团员,还有一半的人事事时时要找团员谈心,希望接受组织的考验。当时的孩子真的有那样的真诚,一种庄严的责任让每一个中学生感到,他们做的每一件好事完全是和毛主席一起在关注着无产阶级的江山天下。 
妖怪突然感到,新疆舞不行了,英语也不行了。她于是闷闷不乐。而小妹,正在这时来关心她了。蓓蓓就说:“我也是要入团的。”小妹就一口答应:“只要你符合团员的标准。” 
因为她曾经是一个妖怪,所以当她来到凡间的时候便很不易。全班先是认为她和大家格格不入,后来又怀疑她入团的动机不纯。只有小妹一如既往,她知道妖怪需要一个石破天惊的过程才能来到人间。 
在一次班会上,小妹宣布,下面,由汪蓓蓓同学和大家交流学习毛主席著作的体会。因为这样的发言不可多得,瑞平一字一句全没有忘掉。   
生逢1966 4(5)   
同学们: 
我出身在一个有海外关系的家庭里。我从小就没有见过我的父亲。我是在上海郊区长大的。来到上海不久,妈妈又去了香港。父母在香港开着一个店铺,是资本家。 
我一直跟着祖母生活。我已经去世的祖父属于资产阶级,祖母耳濡目染,资产阶级思想非常浓厚。她对我的教育,其实是在和无产阶级争夺革命后代。以前,我总是认为,祖母对我的教育,是为了我好,是为了我的前途。现在我明白了,正如毛主席说的那样,在阶级社会中“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我祖母的一言一行,全部打上了资产阶级的烙印。 
说到这里,汪蓓蓓高举两只小手。 
当我积极要求进步的时候。祖母在我的手上写下了四个字,在左手上写的是“用功”,在右手上写的是“沉默”。这是何等的反动!用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无产阶级建设社会主义吗?不是,是为了要我做资产阶级接班人,到香港那个资本主义世界去寻找出路。沉默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我有一颗不被学习雷锋热潮感动的心,如同封建士大夫所说的那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一心要走自私自利的资产阶级的腐朽没落的独木桥。当时,爸爸妈妈从香港来信要我离开革命的大熔炉到香港这个花花世界去,并且答应我,让我在香港上大学。 
我能去吗?我坚决不去。我要做革命事业接班人,争取光明的前途…… 
男生女生纷纷在议论汪蓓蓓对家庭的认识到底是真还是假。几乎一致的观点是:妖怪有三十六变或者七十二变,美丽的蓓蓓又在变了。 
幸好,校长的又一个战略决策帮助汪蓓蓓开拓了思路。他动员“有志青年到新疆去”。上一年,上海到新疆几乎全是没有考进大学和高中的社会青年,所以,余校长要把最优秀的青年送到新疆去,68中可以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典型。他动员一批学生不参加高考就直接到新疆去。这样高校就和农村尖锐对立,68中无中生有创造了一个坚定不移地站在农村一边的机会。一个集体典型需要对有典型意义的个体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全校成绩最好的学生全部在校长的视线之中。高三的一位团委副书记,已经连续三年夺得全校第一的桂冠,又是学生党员。校长就对他说,党现在需要你第一个站出来。于是他来不及和父母通报,就贴出了一张大字报。 
第二张决心书毫无疑问是蔡小妹同志的。 
人们非常意外,第三张决心书是妖怪也就是汪蓓蓓同志的。她引用了毛主席的诗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瑞平是和小牛一起贴出决心书的。瑞平的表现一向很好,不过,他没有和自己的家庭划清界线的举动,所以一直没有入团的机会。现在他决心到新疆入团了。很快,“雷锋班”所有人全部报了名。   
生逢1966 4(6)   
全校报名风起云涌。学校每天都在广播喇叭中播放《我们新疆好地方》。当时全校最流行的小说是《军队的女儿》,最流行的电影是《年轻的一代》,68中掀起了一股“新疆热”。上山下乡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好像68中将全部搬到新疆去。 
小妹、蓓蓓和瑞平全部报名去了新疆,大同坊的68中毕业生就是百分之一百决心到新疆去。然后他们的家长,石库门的小市民百分之一百到学校去无理取闹。妈妈说的是,我只有一个儿子。校长就说,生儿子不是给家庭传宗接代的,每一个孩子全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小妹妈妈说,她的叔叔已经牺牲在朝鲜了。校长就说,那么小妹就更应该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蓓蓓的好婆到学校说了一通广东话,大意是蓓蓓走了,只有我一个如何生活。校长就说,我也一个人生活,不是过得很好?校长永远是那样温和慈祥地接待着一个又一个心事重重的家长。在校长绵里藏针的语言面前,家长们败得落花流水。 
一个细雨纷飞的下午,班级里突然少了很多的人,老师说下午的课改为自修。瑞平做完了一道弦切割圆的题目之后,抬头看见班上留下那二十来人几乎全是成分不好的学生,没有一个团员。他更奇怪的是,成分不好、不是团员的汪蓓蓓也没有留在教室里。这里似乎有很多秘密。 
第一个秘密课后就揭晓了,一位外国元首访问上海,周总理和他一起乘坐敞篷车在上海巡行,车队徐徐经过淮海中路,转向茂名南路,然后进入到锦江饭店。68中那些没有自习的同学全部手持鲜花,站在茂名南路路口,夹道向贵宾欢呼。另一个秘密在下一个星期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