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凤开新元之孟丽君传奇 >

第67章

凤开新元之孟丽君传奇-第67章

小说: 凤开新元之孟丽君传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飞凤听着,苦笑道:“大夫,您说的话倒是有理。但是我们一味欺瞒她,告诉她丽君小姐会回来;等到她清醒时候问起,我们又该如何回答?只怕到时候,她会更难过啊。心里更难过,又怕发生什么不好。”
严李氏略怔了怔,终于笑了起来:“原来你们担心这个。少夫人熟读诗书,怎么不知道好人自然有老天保佑的道理?丽君小姐肯定会化险为夷的,跟你们肯定会一家团圆的,我老婆子却是敢肯定。”
章飞凤不想严李氏说出这等强词夺理的话来,不由苦笑道:“多谢大夫的吉言。请这边开方。”
送走严李氏,章飞凤回转身来,就看见丈夫那若有所思的眼神。不由对丈夫苦笑道:“这大夫倒是与母亲说得来。但是,她这样瞎搅和,只怕到时候母亲的脑子会给她搅更乱了。”
孟嘉龄却是没有应和她的话,只问妻子:“你听见那严李氏的最后一句话了吗?她很肯定的告诉我们说,丽君妹子一定会回来,一定会化险为夷!”
章飞凤实在想不到丈夫居然会将一个老婆子的安慰言语当了真,当下忍不住抱怨道:“你难道也糊涂了不成?”
孟嘉龄看着妻子,终于将话说出了口:“也许,她说的是真的。她与母亲七搅八缠,很可能句句都是实话!”
章飞凤一脸震惊:“你凭什么这么判断?”
孟嘉龄向周围看了一眼,看着妻子:“你不能将这些话泄露出去,连父亲那里也不行——我昨日见过郦君玉了,郦君玉与我们妹子——除了黑瘦一些之外,没有很大区别!”
章飞凤真被这个消息惊呆了。好半日,她才想了起来:“我记起来了,今天在郦府附近,我碰到的那个书童,很像是荣兰!”她的声音又尖又利,孟嘉龄急忙用手捂住妻子的嘴巴,低声呵斥道:“你要叫得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不成!”
孟嘉龄在桌子边上坐下,说道:“我们可以在家里等了——母亲情形很不好,想必那个严李氏很快就会传话给郦君玉知道。郦君玉如若真是我们妹子,那么明天,她一定会让严李氏再来给我们母亲看病。如若等七八天后再来……那么,郦君玉很可能……不是我们妹子。”
章飞凤也缓缓坐了下来:“那么,明天后天,我一步也不走出家门,就在家里等。”
镇南大捷(上)
    昨天感冒了,郁闷之一。昨天晚上学生家长请客,推脱不得,郁闷之二。学生家长叫来一桌子好菜,全是海鲜,只有一两样可以入口,三个小时之后饿着肚子回家,郁闷之三。虽然只吃了两片牛肉三棵青菜一小碗青菜泡饭,夜里却起来拉肚子,丢了半条性命,郁闷之四……
————————————————————
但是孟嘉龄与章飞凤显然是奢望了。一直等了七天,严李氏才第二次登上家门。韩夫人已经渐渐清醒,与严李氏又说了很多闲话。话题当然还是孟丽君。严李氏反反复复几句话:“您是有福气的”“您身体好起来,才能见着女儿”“您女儿可不是一般人物呢”,却也哄得韩夫人大为欢喜。章飞凤再用言语去试探,严李氏却又不漏一丝口风了。
其实听了严李氏传来的消息,孟丽君苏映雪荣兰三人就再也坐不住了。特别是苏映雪,韩夫人对待她如同亲女一般,听说韩夫人居然得的是神智不清的毛病,怎么能不着急!
三个人当中,孟丽君反而是最冷静的。不是她不关心自己的母亲,而是因为她清楚自己探望母亲之后会发生的事情。但是,跟原著不同,母亲情况的严重,出乎自己意料。
而这病,自己就是最好的药。
心里交战了半日,孟丽君终于决定——第二日傍晚,自己亲自去一趟孟府。不过她告诉自己: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没有想到,刚呼唤备好轿子,就看见淳于镇拦在轿子面前。
淳于镇的话很简单:“我听说韩夫人生病的消息了。我也接受过柳正风的请托,在这三个月里保证你的安全。既然严妈妈认为不是什么大病,大人行事还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于是,孟丽君就折回来了。好歹熬了七日,才请严妈妈再过去。好在这七日里,孟府那边也没有传来什么不好的消息。
又过了半个月,韩夫人身体已经大好。听着严李氏的汇报,孟丽君的心才完全放下来。严李氏告诉说:“韩夫人他们看样子已经开始怀疑了。尽管我也没有漏多少口风,但是孟府,我们还是少去的好。”
孟丽君当然颔首。送走了严妈妈,见映雪还在书院未曾回家,就想去接她。没有想到,还刚迈出家门,就看见荣兰健步如飞的奔跑进来:“公子,好消息,镇南大捷!”
这一喜非同小可,急忙问话:“什么时候的消息?”
却听一个清朗的声音接口:“就是方才的消息。不敢停留,就先来告诉义弟。”
孟丽君大喜,笑道:“原来是义兄。”
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郦君玉的义兄韦勇达,也就是卫勇娥。在吹台山上的时候,韦勇达不敢轻信郦君玉的说辞,要求与郦君玉结成异姓兄弟。后来韦勇达来到京师做将领,也与郦君玉保持联系。不过文官武将关系太密切总是会引来谏官的说辞,尽管两人都还是一介芝麻官,但是为了谨慎起见,两人来往不是很密切。但是因为有吹台山劝降与叩阕两事,两个人已经互视为莫逆。
郦君玉中状元、成亲之时,韦勇达也曾亲自上门道贺。但是那时候郦君玉家里贺客盈门,哪里有时间作深谈?后来皇帝要选将领去征安南,韦勇达也曾通过皇太孙殿下委婉陈情,希望得到去安南的机会。但是当时皇甫长华身份已经泄露,皇帝一心想要留下韦勇达做人质来牵制皇甫长华,就没有答应。想起这些,孟丽君心里就有些歉意。
今天是韦勇达第三次登门,孟丽君焉能不喜?急忙请进,询问详情。
韦勇达笑:“我也是刚见到兵部的奏折。这一次,王华兄却是立下大功了。因为王华兄其实是义弟举荐,所以就先来给义弟贺喜。”话语里却有一丝羡慕之意。
孟丽君不解:“皇太孙出征到今日也不过二十来日。虽然兵贵神速,但是算算时间,也该是刚到镇南关啊。怎么今天就传来大捷的消息了?”
韦勇达笑道:“是啊,我也听到这个消息时候也产生过这样的疑问。却原来,是那位王华将军的主意。才出城二十里,他就禀告皇太孙殿下说:‘我朝此番选将出征,声势浩大,安南定然早有防备。前番所定的兵策,虽然完善,但是知道的人多,不能防备消息不泄露。末将现在有一奇袭的计策,望大元帅批准。’”
……
铁穆知道,原来所定的兵策,虽然不见得能迅速见功,却是稳扎稳打,拿下安南是三个手指捏田螺的事。现在要他改变出征计划,他却未免有些迟疑,还有一些忐忑。
皇甫少华见大元帅的神态有些迟疑,也知道大元帅心里所想。当下毫不迟疑,说道:“望殿下早做决断。末将愿立下军令状,如若半个月之内不拿下镇南关,末将愿拿全家性命以殉。”
全家性命?你的全家,现在也只有皇甫长华与你两个人而已。你们家还有一个老母亲,却是匿居在湖广,找不到下落的。
听皇甫少华说得斩钉截铁,利落无比,铁穆却只有苦笑。当下温言道:“副元帅果然有把握,又何必这等说话。你先将你的计划说出来。”要杀皇甫长华,铁穆还真舍不得呢。当然这个皇甫少华,也是有孝心的人,杀之亦是不祥。
孝心与忠心看起来是两回事,其实是一回事。只有孝顺父母的人才会真正忠于君主。那些天性凉薄、对父母感情淡漠的人,任何君主都不放心使用。而皇甫兄妹,为了失陷在安南的父母,不惜冒险接近自己,求取救父的机会,这就难得了。
“末将带领五百精兵,混迹商贾之中,快马加鞭,十日之内,就可以到达镇南关。然后稍作修整,抄小路绕到关前隘的后面。”说这话的时候,皇甫少华脑海里,掠过的是先生写给自己的一个故事——吕子明白衣渡江。
“关前隘?”铁穆眼睛在地图上搜索。
“关前隘在镇南关内约八里处,东西两面高山夹峙,中间为宽约两里的隘口。”皇甫少华指点着地图上位置,“末将率领五百人先绕道上了西面的高山,然后偷偷接近关前隘。如今盛行西北风,只要一把大火,就可以将关前隘内的守兵熏得够呛。”
“不妥。”铁穆一口否决,“虽然有天时相助,但是山火不是关内大火。虽然烟呛难受,却不能令士兵失去战斗力。你才带领五百人前去,敌众我寡,无异于送死。”
“烟尘之中,末将还会加一些作料。”皇甫少华言语恭敬,但是说话的那个语气神态,铁穆却隐约见到了另外一个人的影子——郦君玉?是的,这个郦君玉,对人的影响还真是大呀。却听皇甫少华继续说道:“臣在郦大人家中读书的时候,曾见过郦大人笔记。郦大人曾经告诉说,云南山中,长有一种草药,烧成烟雾,人嗅多了,就会手足酸软,浑身无力。”
“世界上有这等草?”铁穆忍不住微笑:“郦君玉知道的可真不少。不但知道救人的药,还知道害人的药。”
皇甫少华见铁穆神态之间,隐约有讽刺之意,却也拿捏不定主子的意思,只好继续说道:“郦先生告诉我说,害人的药也可以成为救人的药。想当年,华佗先生研制的麻沸散,却又救了多少人?郦先生说华佗的药方虽然已经失传,但是他却不相信后人没有办法重新将它研制出来。他关注到这种草药,是因为这个原因。”
这就是为郦君玉做辩解了。铁穆听得明白,不由颔首,笑道:“这个人又将自己当医者了。”话语里却有一丝赞赏。
镇南大捷(中)
    “末将带领精兵,化妆成药材商人,一路收购草药。等来到镇南关附近的时候,药材收购也应该差不多了。元帅带兵缓缓后行,做出怯懦畏战的样子,以吸引镇南关敌军的注意力。那么,末将所遇危险,其实有限。”
“那也就是说,依靠着那药,我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拿下镇南关?”铁穆听皇甫少言之灼灼,似乎是很有把握的样子,不觉兴奋的追问。
皇甫少华微微一笑:“元帅。您却不能轻信毒药的作用。”
铁穆真真不解:“你不是说毒药有用么?”
皇甫少华细细分析:“毒药是有用,但是元帅也要考虑到药量与药效的问题。末将一路南行,虽然化妆成药材商人收购药草,但是能收购到的药草数量,其实有限。再加上镇南关关前隘地方,虽然狭窄,却还有通风之路,风吹药散,其实达不到很大的效果。”
铁穆这下子终于生气了,皱起眉头,不语。
皇甫少华急忙告诉:“但是药材却可以起到扰乱军心的作用。关键在元帅所率领的前面的大军。而末将所做的,就是给大军准备一个最好的突袭时间。”
铁穆的兴致又上来了:“那关键是我们一明一暗两支军队,要设计好接头的时间。你带领精兵,每日行军多少?我带领大军,每日又走上多少里?”
两人计算好时间,又确定了接头方式,铁穆又想起一个问题来,笑道:“你虽然只带领五百精兵,却也是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未免招人注意。还是要分散出来为佳。”
皇甫少华恭敬禀告:“末将正欲禀告此事。末将一人带领数百人马,未免引人注意。所以还要请元帅分派一些将领给末将,好将队伍分散开来。”
铁穆见他神情,就知道他心里已经有合适人选,不由笑道:“你要哪些人做你副手,只管说来。”
皇甫少华告诉:“末将五百人马,至少必须分成五支或者六支队伍。一支商队百余人或者七八十人不等。而同一支队伍中,或者假扮商人,或者假扮伙计,或者假扮镖师,或者假扮与商队搭伴行走的路人,总是要比例适当。那这领头之人,绝对要聪明谨慎。所以,而且要绝对忠诚。所以,末将思忖半日,也只得出这么几个人选。”当下将几个名字报了出来。第一个是王浩,第二个是王安国,除此之外,又报了三四个名字。
铁穆微笑道:“全都许你就是。今天晚上宿营时候,就可以决定行事了。”
皇甫少华大喜。
铁穆看皇甫少华策马直趋自己原先所在的前锋,目光里却忍不住流露出沉思的神情。
王浩,王安国,那都是郦君玉一系的人啊。
冬季的天气本来干燥,容易发生山火。当镇南守将被外面灼热的热浪逼醒的时候,元朝的军队已经陈列在镇南关前。
谁也没有想到,原来一路上磨磨蹭蹭的大元皇太孙,会在这个晚上,半夜急行军数百里。外面的喊杀声传来的时候,里面的安南士兵还在睡觉。他们原先以为,大元朝廷军队到来的时间,起码在三天之后。
但是更让人惊慌的事情发生了。这次山火,烟雾似乎特别浓;被呛了几口之后,很多人发觉自己手足开始酸软。士兵里发出了惊惶失措的声音:我们中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