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热血红军 >

第91章

热血红军-第91章

小说: 热血红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总笑着说:从你的话里,我看的出你不是一名普通的抗联战士,我们自我介绍一下。我是邓萍,原红一军团副参谋长,原红军第三方面军新疆红军第二集团军司令员,现是中国红军第三方面军总参谋长。吴总:我是吴兆华,原红三方面军骑兵师师长,现在是红军第三方面军新疆红军第五机械化集团军司令员。刘总:我是刘雄武,现任第二集团军司令员。

    高大黑瘦汉子:报告各位首长,我是东北抗联副司令员李兆林,敬礼。

    邓总摆摆手说道:不,应该是我们先向你们敬礼,敬礼。总部人员集体向这个高大黑瘦汉子敬礼。

    礼毕,邓总:现在介绍一下你们的情况!

    高大黑瘦汉子:苏方建立了两个驻屯所。驻屯所有南北两个。北驻屯所位于距伯力东北75公里处的雅斯克村,位于黑龙江边,能与外界联系,非常隐蔽。简称A营。先期过境整训的第二路军总部直属部队、第三路军三支队,约300余人驻扎。南野营位于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与双城子(沃罗什诺夫)之间一个被当地人称为蛤蟆塘的小地方。因其靠近沃罗什诺夫城,故也被称为B营。抗联第一路军警卫旅和二、三方面军500余名将士驻B营。现在我们都在被监管中,不敢异动。

    邓总:命令全军,扑向雅斯克村。途中分兵,开往海参崴B营,将我们的将士接到赤塔。

    参谋:“报告,刘总来电,人员已经接回,与海参崴地面防守部队相遇对峙,请示打还是不打”。

    邓总:不打,留着他们防御鬼子,另外与苏俄太平洋舰队距离很近,会有大的损失出现,命带人撤回。

    两天后,800余名抗联战士站在百万红军战士前面。一个个面黄肌瘦,头发凌乱,穿着邹邹巴巴的军装,苏俄士兵穿戴的军装,领口的徽章已被撕掉,撕口出呈现污渍,看的出来已经撕掉很长时间了。

    一声高亢的,洪亮的,浓厚的声音响起:敬礼

    轰轰擦。

    两个步兵战士集团集体挥臂敬礼,唯一的骑兵军刀斜指敬礼,坦克部队的车长炮手们站在坦克前面敬礼。

    邓总上前一步大声说道:同志们,他们就是我中华民族的英雄,中华民族的骄傲,他们在东北斗争环境极其恶劣,生活生存几位艰苦的条件下,牵制了70余万日军不能南下,与其进行周旋。他们常年啃树皮、吃草根,甚至把皮带都煮了吃掉,仍然不改抗日救亡的革命初衷,他们是我们中国红军学习的榜样,是红军战士学习的楷模。

    硕果仅存的800抗日勇士热泪流淌,这是梦么?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部队么?是,是啊!他们是红军,是中国红军,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部队,不会错。有的勇士使劲搓着自己的眼睛,注视着威武雄壮的红军将士;很多勇士安奈不住心中的喜悦,忘情的扑向红军战士又哭又抱又看又笑。红军战士们看着和叫花子差不多的抗日勇士们,就和看见自己的亲人一样,白山黑水之间,你们永远是我们的战友,永远。后代画家将此情此景作画,名为《相逢的泪水》,生动地刻画出抗日勇士与红军战士当时的心境。

    勇士们的情绪稳定下来,邓总转向800勇士:同志们,你们辛苦了,你们是优秀的华夏子孙,你们无愧于民族勇士,人民英雄称号,中国人民会永远牢记你们做出的卓越功勋。

    赤塔,今天晚上大联欢,中国红军为抗日联军洗尘。第二,五集团军身背英雄团之名的领导,身负功勋表彰的将士与800壮士齐聚一处,共叙往今。

    夜晚,高升的月亮慈爱地看着进入梦乡的800勇士。

正文 第十七章 东北民主抗日联军

    清晨,洗涮一净的800勇士精神抖擞,斗志昂扬。

    赤塔城外,全军集合。

    邓总站在高墙之上:现在我宣布中国**中央委员会,与**,中国红军第三方面军命令。

    **中央及**命令:东北抗日联军,改称中国**东北抗日民主联军,命令发布之日起,归属中央领导,联军司令员周报中,政委李兆林。

    中国红军第三方面军命令:东部各个集团军补充补全东北抗联建制兵员,扩大其队伍,壮大其实力,吴部暂时驻扎赤塔。邓部驻扎伊尔库斯科,发展巩固内西伯利亚地区。

    邓总宣布完命令走下高墙,吴总登上高墙:现在全军听令,自愿加入东北联军的向前起步走。

    轰轰轰

    二个集团方队集体前移。

    邓总,吴总互相看看,对方眼睛里全是笑意。全是铁血豪情的好兵,好男儿。

    吴总:现在我宣布出列部队,

    第二集团军第二军第二师

    第二集团军第三军第三师

    第二集团军第四军第四师

    第二集团军第五军第五师

    第五集团军第五骑兵军第三师

    第五集团军第五骑兵军第五师

    现在我按照中国**中央委员会及**命令开始整编部队。中国**东北抗日民主联军司令员:周保忠,政委:李兆林,副司令员:魏思诚(原三军三师长)下辖东北联军5个军。抗联老战士打散,编入各军教导师,教育全军,整训全军。

    第一军军长周保忠(兼职)下辖五个师50000人,由第二集团军第二军第二师与第二集团军第三军第三师合编。

    第二军军长成克强下辖五个师50000人,由第二集团军第四军第四师与第二集团军第五军第五师合编

    第三军军长孙思诚下辖五个师50000人。由第五集团军第五骑兵军第三师与第五集团军第五骑兵军第五师合编

    教导旅旅长李兆林2500人(教育全军扩充部队骨干)。

    吴总宣布完命令,东北抗日民主联军司令员周报中、政委李兆林、副司令员魏思诚等原东北联军委员上前敬礼,致意,与两个集团军总部人员握手,感谢。

    “天下红军是一家,都是党的队伍,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为国家民族,为党再立功勋”,邓总说完向他们敬礼。

    待划出部队集结完毕之后,各军首长与部队指挥员见面,敬礼,互相认识之后来到邓总、吴总身边。

    邓总:你们先驻扎漠河地区,必要时候可以进入西伯利亚中部地区,第五集团军总部将暂时驻扎在赤塔。你们在大兴安岭地区继续开始革命游击战争,发展壮大队伍,但不宜与敌碰撞,现在时机不到,等待党的命令,再大举进攻,收复东北河山。

    周保忠:是,邓总指挥。

    中午时分,东北抗日民主联军出发了,迈着坚定不移的脚步,向白山黑水挺进。

    英雄的抗联部队继续着他们的荣光,不断的袭击牵制日军,继续书写抗联的传奇故事。');

正文 第十八章 伊尔库斯科

    伊尔库斯科。

    第二集团军全军进入伊尔库斯科,第三军将士又住进了自己打造的木屋。伊尔库斯科小城驻扎保护铁路安全的铁道兵警卫部队。邓总大度的让全军处居城外,总部安置在城外大木屋。第三军将士又忙活开了,这回事忙活着百万大军居住的木屋。

    城内铁道兵警卫团团长来到总部,团长战战兢兢地请邓总等总部人员进驻伊尔库斯科。邓总温和地说:你们工作比我们辛苦,你们的工作非常的重要,这里百万大军的吃穿用度全依靠铁路,而铁路的安全需要你们来保卫,不要有什么想法和顾虑,安心居住,扎实工作,就是对革命,对红军的最大贡献。见到这个团长和政委还是很紧张的样子,邓总笑着说道:“我说的全是心里话啊!同志哥。来,我领你们去我的住所看看,好让你们放心噢!说完,邓总带着他们来到一处木屋前,推开屋门道:请进,欢迎你们到我家做客,哈哈哈。

    木屋里,非常干燥清洁。屋子里有个小火盆散发着温暖。团长和政委伸出手感受一下屋子里的温度,又摸了摸床铺上的棉被,枕头后,团长立正说道:“总指挥,这样屋门就放心多了。您放心,我们会保护好铁路安全的”。

    邓总点点头说:“嗯,我相信同志们能很好的完成工作。你们也要注意战士们的生活,这里离乌发很远,很多地方需要你们两个注意。”

    伊尔库斯科火车站。

    一批批队伍从列车上下来,然后整齐队伍,在第二集团军领路人员的带领下离开,几天功夫,这个小小的火车站,下来160万大军。到达伊尔库斯科的是第三集团军,奉总部命令,全军来到伊尔库斯科。

    又是几天,小站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被积压的物资挤爆的危险,还好物资很快地又被运到城外。

    伊尔库斯科城外。

    第二集团军作战室。邓、杨、刘等首长在开小范围会议。

    杨总:我来的时候,总指挥已经向我传达,将我部40万部队划归第二集团军,40万部队我已经着手准备完毕,请邓总接收。

    刘总:感谢总指挥,感谢杨总指挥,这次赤塔战役我军损失过大,让你们担忧了。

    邓总:中国红军是一家,第二集团军要迅速恢复全盛水准,我们即将开始一次光荣的征战之旅。

    刘、杨等待邓总继续说下去。邓总笑着说道:一切等待总指挥到来揭晓。

    大家笑了。过了一会,邓总:我们应该修建一个机场,物资不能单独依靠铁路运输。刘、杨点头表示同意。杨总:这里地处中西伯利亚,与外蒙接壤,离内地距离很近,我们应该把这座城市成为一个向四外辐射的中心城市,具体努力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城市、交通枢纽,将来发展的空间巨大。

    邓总赞许地点头。

    第三天,部队开始进行调整。

    第三集团军两个军的战士进入第二集团军,补充到牺牲巨大的各师各团;同时,第三集团军将运来的一个汽车军连同辎重交给第二集团军,第二集团军整体实力陡地一振,恢复四成。

    第二集团军进行全面调整,高级以下各级指挥员出现很大缺失,遂向邓总汇报。第三集团军调集基层骨干进入第二集团军担任各级指挥员。第二集团军整体实力恢复六成

    乌发新城总部。

    在美国,只要有钱有人,就没有什么办不成的事。犹太基金委员会很快发来电报,物资已经购置完毕,请示进乌路线。总部去电,走印度路线,经过帕米尔高原进入五国区域,有部队接应。

    大量繁重物资在印度受到英军刁难,但很快被美人士解决,几经周转抵达五国边境。新疆地方部队第一军,第二军接应,带领坦克、装甲汽车、自行火炮和大量的弹药组成的运输车队向乌发方向行驶。中国空军进入一级战备状态,雷达部队将触角伸遍苏哈边境。钱主任散发德军将支援中国部队大批武器弹药消息传出,混淆间谍视线。运输车队在哈撒边境轻轻转了个小弯进入一处小镇,搭乘火车朝着中西西伯利亚小城伊尔库斯科开去。购买的500架飞机停落在乌发机场,中国红军的金库也到了枯竭的边缘,再苦再难也不能向中央伸手,陈总知道后,立即将银行的500吨黄金划出400吨上交总部。

    伊尔库斯科。

    小镇又迎来一批装备和一批特殊的客人-美国犹太人。

    坦克、速射机炮、装甲汽车、自行火炮和弹药,两集团军平分。

    第二集团军实力恢复到全盛时期的八成,第三集团军实力又上一个新的台阶。运输车队与愿意加入中国红军的犹太人留下,编进队伍。此次押运负责人与基金协会人员乘坐火车去乌发,然后转乘飞机回国;基金会人员在乌发受到热情接待,并签订了一份新的清单-工业清单。

    现在第二集团军的急务是继续修造更多的木屋供应挤挤巴巴的大军居住。第三集团军的急务是修建伊尔库斯科飞机场,初夏的土地还是那么坚硬,几锹下去就能触到冻土;机场建设速度缓慢。邓总了解到情况后,立即电告西平陈总,调动一批工程机械车辆设备进入伊尔库斯科。五天后,一批设备车辆进入伊尔库斯科小站,等待已久的官兵笑逐颜开,带着司机们驾驶车辆就往机场驶去。杨总看到高大沉重的机械车辆,决定修建比计划中还要大上几倍的大机场。

    机场每天都能以看得见的速度延伸。陈总调拨的钢筋水泥混凝土运至,这里机场不是大,而是往好里建;跟随过来的还有空军司令部人员,前来指导机场建设。

    一个月后,司机师傅们走了,设备留下来了,他们留下一群学成的徒弟,这批设备留着建设伊尔库斯科小城,杨总的主意。

正文 第十九章 因为有你

    犹太基金协会物资代表走了,拿着一份任何一个美国人都羡慕的物资购置清单离开乌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