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演义-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木儿商量,也先帖木儿也觉得哈麻对自己有些好处,不要迁谪哈麻。脱脱暂将此事搁了,等收拾东南盗贼后再来理会。
脱脱领几十万大军南下,旌旗千里,金鼓震野,兵马之盛,十年未见。十一月,兵临高邮城外,与张士诚大战数日,士诚不敌,败退城中。
却说脱脱围攻高邮之时,分兵数万人去攻六合。六合守将是孙德崖和曹四七。德崖情急之中,在军中找了一位与朱元璋相识之人,速遣他去滁州求救。那使者避开元兵,半夜潜行到了滁州城门下。
元璋听人报城外有人叩门,说是从六合来的,推测六合情急,骑马赶到城门,隔门与来客说话,听出是旧相识的声音,说道:“我已将兵权移交给了郭元帅,请在城外稍候,容禀主帅再说。”元璋急急来到子兴府上,子兴已睡,听是元璋来了,不知何事,披衣出来。元璋说了来由,话未说完,子兴大叫道:“孙德崖这厮也有今日,本帅不开门,令来人回去,不然,我亲手射死他!”元璋没有想到岳父突生怒火,心中焦急,劝说道:“岳父,来人跑了大半天,未被官军捉了已是万幸,他又饥又渴,不如先开门放他进来。”子兴大怒道:“不准放人进城。孙德崖那厮在濠州害我,仇还没有报,你竟为他说情出兵,用心何在!”元璋很委屈,扑通跪下叩头,流泪道:“我再愚蠢,也不会为仇人出兵。只因六合城小兵少,又围了多日,没有救兵一定会破,六合破了,官兵移师西向,定取滁州,而后又必取濠州,那时我们都没了安身之处,岳父,元璋岂是为孙德崖想,是为滁州与濠州想,如何能以小憾而坏了大事!”子兴听了,觉得十分有理,半天不说话。元璋继续说出利害,子兴听后口气温和多了,没好声气地一挥手,说道:“你去办罢!”他回房睡觉去了。
元璋令人打开城门,让来使进来,命伙夫给他热了些饭菜,让他安睡一晚,出兵与否要到明天五更才有分晓。来使叩头哭泣道:“六合全城性命,全赖将军一人。”
天微微亮,子兴令人在城中吹画角,诸将披挂整齐,赶到子兴大帐中,肃立两厢。诸将早听说丞相脱脱挥师南来,一路聚集着各路官兵,到了高邮号称百万,都有些畏惧。子兴于是点将,有任天和、张华、赵虎、李七之辈,令他们出战。任天和等人出班奏道:“主帅,小将近日祷神,神说出兵不吉,主帅千万不可出兵。”子兴平时深信鬼神,凡事都要看皇历,择良辰吉日,听诸将说不吉,他也糊涂了,不想以主帅之尊逼他们出战,万一战败,白白折损自己的兵马,因此不勉强诸将出战。子兴看了看元璋那一厢站着几十条汉子,好象个个威猛异常,问道:“元璋,本帅令你领兵前去,不知你意如何?”他想如果元璋也不愿意出兵,此事就了结了。
元璋出班道:“末将愿去!”
子兴没有到想元璋如此爽快,忙说:“诸将都求过神的,都说不吉,你也求神一回,如是大吉,你就出兵罢,如果不吉,还是别出城。你手下的兵将虽善厮杀,但官兵有百万人,不可小觑。”
元璋笑说:“能不能行事,当按实情,何必祷神哩。请主帅给兵一万,我立即出城去救六合县。”
子兴见元璋执意要去,实在看不准去救好还是不去救好,一时无话,从案上拿了一支令箭,扔在地面。元璋拿了令箭,点起一万兵马,令徐达为中军,耿炳文为先锋,其余皆留守滁州。
耿炳文领前部走在半里路,元璋与徐达在中军,忽见前面人马惊散,有喽罗来报:“前面遇袭。”元璋与徐达领兵马前去相助,遥见一小队人马冲过耿炳文军阵,元璋高呼:“来者何人?”当头是一个后生,十七八岁,纵马疾来,说道:“我去滁州投军。”
元璋道:“为何要冲乱我们行军队伍?”
那后生道:“据说滁州有急,我们赶去相助,你们的军马太多,挡了大路,有所冲撞。”
元璋道:“我便从滁州来,那里平安无事,官兵要攻六合,那里最急,六合来人请我们前去相助。”
那后生道:“朱元璋在么?”
元璋道:“在下正是。”那后生勒住马,跳下来,拜倒在地,说道:“小人姓邓,单名一个愈字,虹县人,父兄先后都死了,我娘也改嫁了,无所牵挂,听说郭主帅招了各地许多人马,我们特意从盱眙来投军,望将军收留。”
元璋大喜,下了马,扶起邓愈,说道:“你来得正好,我们同去解六合之围。”
第十章
第十章
百万军中临阵易帅 五十里外相机解危
瓦梁垒在六合城的南面。此垒近似山城,三面皆山,山上多乱石杂树,易设伏兵。只有一面为城墙,形势险要,而去六合的近路当从城中经过。
官兵大部仍围在高邮城外,只分三万人马去攻六合。元璋才到瓦梁垒,官兵从高邮派来的援兵一万五千人也赶到了。黄昏时,官兵猛攻瓦梁垒,城上相持多时,垒中西南看看守不住,邓愈领了众兄弟来助,勇猛异常,元兵不敌,忙鸣金收兵。元璋令人连夜修复坏墙,砍木采石,堆积在城头,以备再战。次日早上,官兵再攻,打到中午,双方力竭,官兵又暂退却。次日清晨又打,一连打了四日。元璋估计官兵一时不会退去,垒内存粮支持不了多时,徐达献上一计。
元璋依徐达的计策,令兵马都躲在房舍中,备好干粮,让城中妇女倚门而望,屋内遍置弓手。官兵见城上兵将都不见了,十分惊异,抬巨木来撞城门,城门竟未上闩,一撞就开了,城内空洞洞的,官兵们惊疑起来。主将令三千人马小心地摸进城门。城内关门闭户,空无一人,听不到半声鸡鸣狗叫,静得让官兵发慌。官兵缓缓地进了数十步,突然看见前面街道边有几间房屋开着门,站着许多妇女,那些妇女们见了官兵,一只手撑在腰上,一只手指着官兵,齐声破口大骂,嘈杂一片,将几千元兵吓了一跳,惊愕不已,不敢再向前走。主将哪里见过城头不设防,城中不布兵,却有十几个妇女骂街,担心城中有诈。妇女越骂越凶,还捡石子扔过来,官兵发慌,急令人马退出城外,妇女见官兵竟然退却,追到城门前大骂。官兵在城外半日里却不见一个兵追出来,越发疑惑,不敢再进城去,只得退避城外半里,安下营寨,兵将们怔怔地遥望城内。
次日,元璋令垒中兵士站到城头,插满旗帜,齐声呐喊。元将更弄不明虚实,不敢再来攻打,还担心城外有救兵赶来,只得撤退。围困六合的官兵见援兵不至,又听说滁州的盗贼赶来相助,忙绕道退回高邮。元璋将垒内牛畜与妇女聚集一处,走在前面,由徐达领着,壮健兵马守护两侧,元璋与邓愈居中,耿再成在后,缓缓出城。官兵不知虚实,不敢引兵来追。元璋领兵马连同牛畜与妇女,回到了滁州。
未过数日,高邮元兵又遣另一大将领兵马到滁州来,约有一万五千余人。子兴着了慌,元璋从容道:“元兵人数不及城中兵马,不必担心,我可领兵出城与他们交战。”元璋与耿再成领了一万精悍士卒出了城,元璋领八人伏在进入滁州必经的山涧丛林的道旁,令再成领两千多人与元兵交锋,再成佯败而走,元兵不知是计,数千人马追了上来,到了山涧内,元璋令伏兵发箭,元兵一时大乱,滚鞍下马,抱头四窜。徐达、花云、邓愈等人在滁州城内鼓噪而出,声喧十里,元兵大恐,惊惶退却。元璋夺了几百匹战马,捉了几百元兵。回到城中,子兴大喜,诸将也颇自得,可元璋却毫无喜色,召徐达、汤和、善长、冯用、冯胜、邓愈、邵荣等人共议。元璋道:“此战只是小胜,官兵势力尚强,我担心他们会增兵来攻。”
冯用道:“在下有一小计,不知将军以为可否?”
元璋道:“冯先生请说。”
冯用道:“元将多是蒙古人,横蛮鲁直,素少机心,将军令人款待其帅,令几位年长者如此如此说……”
元璋大喜道:“冯先生真我军中之诸葛孔明也。我看此计可行。”
元璋令人准备许多牛肉和酒,着几个老者将所获元兵的战马和士卒送到元兵大营,兵士十分惊异,忙引老者去见将帅。那将帅有五十六岁,看相貌象是一个蒙古人,正在喝酒割羊肉吃,帐中满是膻腥之气。老者颤巍巍地进了帐,跪拜道:“大将军容禀:滁州城主老病,行不得远路,谨遣老汉前来犒军。现归还所夺兵士和战马,略备牛酒,伏望收纳。滁州城中多是良民,所以结聚,是防备各地盗贼来掠城,都无反心。将军领大军来攻,破城定当屠杀,民固畏死,与将军交战,实不得已。请将军抚存我等老民,城中愿意供给一切军需。眼下高邮巨寇未灭,非各路军马并力猛攻不可,将军为何不攻巨寇分精兵来攻良民?”那将帅听了,只是半信,嚼着羊肉道:“果真如你所说?”老者叩头道:“老汉句句是真,不敢欺瞒大将军。”那将帅心想,如果再战,失卒丢马,主帅恐怕会责罚,不如借此休兵,也有脸面。身旁几员大将说其中有诈,不可退兵,将帅便问:“如若不是良民,岂肯还马?诸将曾见过恁样盗贼么?”诸将无话。那将帅即日下令挥师他去。
元璋见大军竟然自行退却,惊异起来,叹息道:“冯先生端的料事若神。”
冯用道:“岂敢,不过一时侥幸而已。”
元璋道:“冯先生不必过谦。依我看,徐达的计用得拙,冯先生的计用得巧,拙巧皆得其妙,二人真文武奇才也。”
元兵一去,元璋才敢松一口气。子兴忽静中生动,觉得元帅的名称尚微,自知平生才能不过如此,没有什么大志,很羡慕赵均用做了淮鲁王,他也想据滁称王,与赵均用平起平坐,不再被他小觑了。子兴给元璋隐约说出了这个想法。元璋心想岳父此时称王,恐怕多有不妥,婉劝道:“岳父,愚婿不是不赞同称王,只是滁州太小,区区一个山城,舟揖不通,商贾不集,又无形胜可据,做了王,反而引起官军注意,一旦大军来攻,难以坚守。若来日攻下大城,愚婿自请岳父封王。”元璋一半为子兴想,一半为自己想,话却说得十分周全。子兴听了,一时默然,他不好意思硬说要做王,叹息几声,只好罢了。
过了些天,子兴晚上做梦都想当王,梦一醒来,饮食不安,象生病似的。元璋问:“岳父是不是身体不适?”
子兴道:“我身体尚安好,只是心里不快意。我还是先封个王,滁州虽然小,并不妨碍。”
元璋知道子兴的脾气,他任性不任理,一旦执拗起来,有理也说不服他,既然说不服他,就拥戴他好了,让他过足瘾。元璋请城中的裁缝参照历代礼服,赶做了一套王服。元璋在城中给子兴举行封王庆典,子兴身着王服,受城中军民朝拜,规模超过赵、彭二人封王之时。元璋还大摆酒席,率诸将前来拜贺子兴。子兴喜气洋洋,做了滁阳王,遂了他平生大愿。子兴封了王后,第一件事便是升元璋为总管,升徐达、汤和为镇抚。
子兴做了几天滁阳王,城内城外无大事,而高邮城外铁蹄铿锵,征尘暗日,旌旗遮天,别是一番景象。脱脱意欲一举平高邮,令东南盗贼闻风丧胆,方知天兵厉害,然后迫使各地盗贼招之即降。
高邮城墙始筑于北宋开宝四年,淳熙年间又建四座门楼,正门城楼名奎楼,最为高大。登高一望,城外形势尽收眼底。城墙周长十里又三百一十六步,高二丈五尺,城头宽一丈五尺。四周皆有濠堑。士诚占了城池后,修缮北宋城墙,清理濠沟,还加修内城,做为十年之计。士诚没有想到丞相会亲领大军前来,声势赫然,地动山摇,坐在城内深殿的交椅上,都感到青砖地面微微震动。
士诚召谋士王敬夫、蔡彦夫、叶德新这三个村儒,阴阳师李行素,左丞兼女婿潘原明,元帅严再兴及大将苏同佥、李伯升、吕珍、宋兴祖、李清等人共谋。王敬夫与叶德新主降,说朝廷多番招安,都未答理,此时天兵临城,不如就此降了,以保全城池,也不失富贵。左丞潘原明及吕珍、严再兴等大将皆主战。士诚没个主张,跺脚叹息,忽有人来报:“元兵攻城了!”
脱脱头戴凤翅襆头,上垂一朵红缨,身穿黄金锁子甲,外披一件猩红战袍,骑一匹赤焰战马,来到高邮城前,身边文臣武将如云:参议龚伯璲、刑部主事庐山、客省副使哈剌答、枢密副命使秃坚不花、通政院使答儿麻失、中书参知政事帖理帖木尔、淮南行省右丞蛮子、淮南行省左丞乌古孙良桢、中书平章政事月阔察儿、知枢密院事咬咬、宣徽使黑厮、中书平章政事搠思监、也可扎鲁忽赤福寿等等。
脱脱先令数万人攻城,打探虚实,双方在城头上打到申牌时分,脱脱鸣金收兵。此时城内已经乱哄哄一片,张士诚的兵将人心惶惶。脱脱用手中的马鞭指点高邮道:“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