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风雨-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的信箱是oceanamity@126。。谢谢各位帮忙.深蓝在此致谢了.
二十三章 禽兽不如
陈留大火,烧的朝廷各路诸侯焦头烂额,胆颤心惊。秦骏乘势自立为王,天下为之震动。
洛阳城犹如遭到了一次九级地震的洗礼。
大殿上,汉天子龙颜大怒,一脚踢翻了龙案。不顾大臣反对下旨强行改动汉朝建国以来制定的征丁役制,强征长安,洛阳,司隶地区的民夫四十万,务必一举剿除贼匪秦骏。
大太监,十常侍头领张让借机狠狠的参奏了大将军何进一本。何进因剿匪不利,有负圣恩,被革除大将军一职,削去武平侯爵位,免为庶人,罢职归乡。
张让,赵忠借机推举心腹蹇硕担任大将军一职。太尉曹嵩保奏了自己的养子曹操为骁骑校尉。太傅袁槐借机也举荐了自己的侄子袁绍为平虏校尉。
汉灵帝一一准奏。同时加封蹇硕为羽林军统领,负责皇城守卫。曹操,袁绍为西园校尉,编练新军。加封西凉刺史董卓为征虏将军,镇守虎牢关。派黄门奉旨催促武威太守征西将军马腾加紧行军,进驻汜水关,拱卫洛阳。
同时下令各路刺史、太守返回治下,征集军马,再讨贼寇。
虎牢关
“主公,属下有要事禀报”
李儒在帐外小心翼翼的轻声探问道。
“进来吧”
帐内传来董卓沉闷略带点喘息的声音
李儒掀起帐帘的一角,先向帐内悄悄的视探了一下,见董卓没有不高兴的意思,低头走了进去。通常在这个时候董卓的大帐内都会有美女侍寝。而董卓也不喜欢在淫乐的时候被人打扰,尽管李儒是他的心腹谋士。董卓杀人是从来都不会心慈手软的,也从来不分心情好坏。董卓的残暴在西凉是出了名的,不过,董卓的大方同他的残暴一样也是声名在外。挥金如土,动辄对士兵都能赏赐千金。所以董卓虽然凶狠残暴,西凉军士却依旧很拥戴他。
(注:在汉代,“金”是钱币的计量单位并不是指黄金。)
果然这一回也是和上次一样,一个美女正坐在董卓熊貔一样壮大的身躯上,蛇一般前后蠕动着赤裸光滑的肉体,娇小的翘臀上下起伏的迎送着董卓的下身,小嘴儿里发出“呵呵,啊啊”的淫荡叫春声,胸前的两个柔腻的粉兔正在有节奏的上下跳动着,另一个一丝不挂的小女孩儿嘴里正含着一颗水果在给董卓喂食。
诱人的淫乱靡烂场面让李儒觉得有些口干舌噪,内火上升,强咽了一口唾沫,镇静一下心情,哑着嗓子低声道
“主公,东面和西面都来信了。”
阴光闪烁的小眼睛却不停的偷窥着床上的两个尤物。
“噢?!”
董卓闻言坐起身来,粗大的手臂一挥将正跨坐在下身的侍女拨落到地上,侍女娇弱的身躯立刻飞了出去,额头重重的撞在了铺着毛毡的地面上,忍不住低低的痛呼几声。
董卓不悦的皱了皱眉头,冲帐外喊道
“侍卫!”
话音未落,几个高大精壮的西凉军士冲了进来,持枪而立。
董卓指了指吓的瘫倒在地的侍女露出一丝残忍的笑容,毫无怜香惜玉之心。
“归你们了,玩死她。”
“谢主公赏赐!”
几个大汉,喜出望外,立刻单膝点地,行了个军礼。随即淫笑着狼一样扑向了赤裸的羔羊,扯着侍女柔软的长发向帐外拖去。侍女早已吓的昏厥了过去,不一会儿帐外传来那个女子的惨绝人寰的哀鸣,呻吟、呼救声和侍卫发泄着兽欲,宣淫的嚎叫。直到最后再也听不到女子的任何声音。只听到有个侍卫不满的咕囔着
“他妈的,这么快就死了,老子还没干呢,算了,趁着还热乎,将就着上吧。哦,哦,奶奶的死了弹性还这么好,活着的话得啥滋味儿?操!”
董卓身边的小女孩儿早以吓的面无人色,就连李儒都不由的身躯抖动了一下。
“禽兽,不,禽兽都不如。”
李儒心中暗想。
董卓毫不在意的看了看身边面色惨白几乎要昏过去的小侍女,淫荡荡的捏了捏她的胸部还没发育成熟的半大粉桃
“小娘们,下回就轮到你了,滚吧。”
小侍女惊恐万状的连衣服都没顾的穿就逃出了大帐。外面又传来一阵淫亵,龌龊的淫笑声,口哨声和女孩儿恐惧的走了调儿的惊叫声。
“好了,李儒,东边的信上是怎么说的?”
董卓变态的发泄完了被李儒半路打扰的兴致后,意犹未尽的斜靠在床塌上,眯者眼睛品位着刚才的快感,随口问道。
“主公,东边秦骏来信说,此次各路诸侯被烧的损失惨重,虽然还未到伤筋动骨的地步。但是短期内是不会有什么动静了。希望主公能够暂时的按兵不动,等他们攻占了官渡之后再有所动作。”
“恩,西边呢,怎么说?”董卓点了点头,接着问道。
“西边张让来信说,他们以经掌握了羽林军,皇城的宿卫尽在手中,等候主公您的下一步消息。同时大将军何进已经被免除了爵位官职,由蹇硕顶了职缺。各路诸侯也被遣回治下去招兵买马,整顿军备去了。皇上又新组建了一个西园军,由袁槐的侄子袁绍和曹嵩的养子曹操担任骁骑校尉和平虏校尉,编练新军。
“哦,是这样,那么李儒你觉得怎么样呢?”
“属下以为现在情况对您非常有利,皇帝强召新军,虽然数量庞大,无非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一年半载的根本就没有什么战斗力,各路诸侯都回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短期内也不会准备周全,顾不上洛阳这边,除了西北的马腾还有点儿麻烦之外,其余的已经不在话下。属下以为现在的耽误之急是尽快的让秦骏他们离开河南的地方到河北去折腾,这样幽州刘焉,并州丁原和冀州的韩毓就会自身难保了,如此主公才好混水摸鱼。”
“我们具体该怎么办?”
“主公,皇上不是命您严守虎牢关么?我们就任由秦骏折腾吧,只要跟秦骏打好招呼,让他象征性的走个过场,您就好交差了。”
“那西北马腾该怎么办呢?”
“这个容易,马腾远道而来,粮草不多。我们只要切断了马儿的粮道,马家军必然是不战自乱,属下自然会让他马家变成卧槽马。嘿嘿”
李儒眼中闪着阴险的光芒。
二十四章 为天下先
广宗
张角乐呵呵的看着秦骏写给他的书信。
“臭小子,这么快就当王上了,也不和我商量商量。看来是我老了,没有进取心啦。现在的年轻人真是…”
张角弹了弹手里的信,笑道:
“燕儿,明天回去,告诉骏儿,我过几天会亲自给他道贺,我得准备点儿象样的彩礼送去,怎么着也不能扫了咱们大秦天王的面子,噢,对了,既然骏儿称王了,是不是也该娶个王后了,这几天我得为他物色人选了,呵呵,毕竟我也是他的王父么,父母之命,媒妁之约,小子,我就不信别的管不了你,这事儿我还做不了主…”
张角洋洋自得的捋着花白的胡须自言自语的说笑着。
“是呵,王父圣明,大哥是该娶上一门亲了,省得他整天跟几个侍女鬼混…”
张燕一脸笑意,顺嘴奉承道。
中牟
秦骏正在和贾诩说话,突然间打了个寒战
“我靠,不会是有人在背后咒我吧?”
秦骏把汉朝天子到各路诸侯,挨个的编排了一顿,就是忘记了自己在这个世上的至亲,后背还是发冷。
“算了不想了,可能是感冒吧。”
秦骏心里给自己胡乱找了个借口。
“军师,现在我军还处在四处漂泊的境地,为何要骏早早的称王呢?这个好象有点儿不大和情理吧?”
秦骏一直以为,以贾诩的智慧,那天突然的当着所有将士的面强逼鸭子上架必然有他背后的深远图谋。
贾诩淡定从容的回道:
“王上,臣其实那天也是临机之举,想王上先是在广宗大破卢植,皇甫嵩部十万,后计取陈留,硬撼董卓西凉军,再火烧陈留灭了各路诸侯兵马三十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等威风,天下几人耶,如不乘机称王、造势,今后再寻时机恐机会难得。如此可大鼓将士之心,涨我军士气,灭汉廷威风,使天下诸侯怀有异心者蠢蠢欲动,使汉庭再难如臂指使,如此搅乱时局,我军当可混水摸鱼,趁热打铁,于王上下一步计划十分有利。”
“哦,是这样。”
秦骏轻轻的敲着帅案,心中暗暗的盘算着,
“称王后所产生的这些影响自己也能想到,仅仅为了这些大可不必玩“逼宫”这种套数,贾诩如果只是想到这些,似乎和他的三国第一毒士的名号有点儿不符,难不成…?”
想到这儿,秦骏苦笑道
“军师,还记得我曾和您说过,我敢和天下诸侯为敌,却不能和天下士人为敌么?如此岂非是将骏彻底的摆在了以尊汉室为正统的天下士人的对立面上了么?这,这个好象有点儿不妥吧?”
贾诩平静的摇了摇头,似乎早就料到秦骏会有此问。
“王上,如果您不称王,在天下士人的眼里就不是叛逆了么?”
“噢。”
秦骏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汉室衰微,宦官当权,内戚,宦官两党相挣,百姓流利失所,饿殍遍野,百姓造反理所当然。可是为何在此大乱下各治一方的诸侯没有借机自立?王上可曾想过?”
“为何?”
秦骏挺直了身子,目不转睛的盯着贾诩这个深不可测的古往今来赫赫有名的智者。
“观望。”
贾诩淡定的扔出两个字。
“观望。”
秦骏似乎明白了贾诩话里关键的所在。
“对,观望。”
贾诩接着说道。
“汉室虽然衰微,但是百年的余威犹在,汉室正统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诸侯被压制以久,虽有异心,但是不敢轻举妄动,恐招来天下共讨,以一地之力如何能抗天下?这是其一。
自高祖以来,汉室一直是税负清减,除武帝时大规模的对匈奴用兵之外,国内一直比较平静,国策一直是治内而威外,对内压制诸侯,对外宣扶四夷。诸侯不敢妄动乃是人心向汉,恐尚未自立以是人心涣散,试问无百姓支撑,能长久否?这是其二。“
秦骏很是赞同的点了点头。
“那么,其三呢?”
“其三,是天下士人的悠悠众口。
自汉武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术已经深入天下士人之心。尊王重道。视汉为王道。”
“军师,既如此,骏称王岂不是背道而驰?”
秦骏十分不解,不由的打断了贾诩的话。
“非也!”
贾诩从来都是面无表情的脸上露出一丝高深莫测的笑容。
“国安则士心所向,国乱则士心所往。”
“怎么讲?”
绕了半天圈子,终于要进入正题了,秦骏摆正了身子,目不转睛的盯着贾诩,听他会说出什么样的惊天之语。
一向淡定从容的贾诩站起了身,不无感慨的说道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可有不灭之江山,不亡之天下?商汤伐夏桀,周武讨商纣,哪怕是商传三十二王,周兴八百年又如何,江山亡于无道啊,有识之士又怎不晓得其中的道理。汉室正统又怎样?!无道亦亡!!”
突然贾诩的声音高亢而凝重
“恒、灵二帝昏庸无道,至使中涓猖乱,荼毒生灵,残害百姓,流离失所,易子而食,诩虽铁石心肠亦为之不忍。难道士人都是瞎子,视而不见?!有识之士不过是以待天时而,汉室将亡,气数以尽。百姓揭竿而起,诸侯蠢蠢欲动,天下大乱将至,有识之士莫不在暗中则主而侍,一展胸中抱负。如果哪个饱学之士还死抱着汉室正统的想法,庸俗之流,王上到也不必在意。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天道也。天君立地称王,无非是给天下有识之士一个投奔的理由,为自己正名,难道非得让宵小之辈喊我等为贼寇?要知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王上破贼兵,举义旗,打的汉室威风扫地,此乃上承天意,下顺民心。如今立号大秦。讨伐无道,名正言顺!王上占天时,占人心,占道义。于情于理,天下有识之士定然望风来投!
如此称王之举又怎是与天下士人为敌?再者,各路诸侯哪个不是在观望,死心塌地的忠于汉室的又有几人耶?只要有人能登高一呼,莫不侍机而动。诩前日之举无非是为王上锦上添花而。”
秦骏猛的站起身来,眼中精光四射,仰天长笑
“亡秦者汉,亡汉者亦秦。我秦骏当为天下先!”**************************
为感谢读者厚爱,今天下午四点左右在更新一章。敬请关注
二十五章 壮士来投
秦骏一直以来为天下士人的“人心所向”问题困绕不堪,贾诩的话使秦骏烦闷的心情豁然开朗,不由的拍着贾诩的的肩头连声大笑道
“慰我心者,先生也,解我惑者,先生也。先生真经天违地之大才也,有先生在天下黎民何其幸也!哈哈哈哈…”
其实秦骏的潜台词儿是“东风吹,战鼓擂,贾诩在手我怕谁。有你贾诩在何愁天下不入我手。”
贾诩连忙谦虚道
“王上,天下贤人高士何其多也,诩不过泛泛之流。今后如有能人大才来辅佐王上,,还望王上应允贾诩隐退让贤。”
秦骏眼珠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