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氏军史评论-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樊梨花本可以为自己的婚姻选择一条更为平坦的路,她与白虎关的总兵杨藩两人已经有了婚媒之约,虽然杨藩长得没有薛丁山那么帅,但那是一种平凡而合乎逻辑的爱情,一个真正很爱很爱她的人哦~~
在婚姻问题上樊梨花与父亲樊洪发生了强烈地争持,盛怒之下父亲在教训不听话的女儿时,走路没走得稳,跌了一交,倒在了樊梨花亮出来的宝剑之上,把老命给搭上了。闻讯赶来的两个哥哥不问青红皂白就要找樊梨花放对,本来就没什么感情的三兄妹上演了一出同室操戈的悲剧。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樊梨花为了自保力杀两兄。
另一方面,樊梨花把守的寒江关成为了军事上无法逾越的屏障。为了过关,薛仁贵请出上柱国程咬金来为薛丁山保媒。樊梨花传令三军,倒戈开关,立意降唐。唐军兵不血刃,雄关唾手而得。这就为樊梨花的婚姻打上浓重的政治、交易婚姻的印痕,樊梨花能幸福吗?
在洞房花烛夜,没有浓情蜜意,只有刀光剑影,弄清了樊梨花弑父兄的真相的薛丁山终于逮着理了,拔剑就砍,可见他对樊梨花没有什么感情,最后夫妻两人上演了一出全武行。这就叫强扭的瓜不甜!
女怕嫁错郎,伤心欲绝的樊梨花带着一颗伤痕累累的心回转黎山,她只想问师傅一个问题,是不是真的有姻缘天注定呢?
黎山老母给樊梨花讲了一个金童玉女的故事,这里面充满了夙命与因果循环。找到了些许籍慰的樊梨花回到寒江关等待着薛丁山的回心转意。
樊梨花努力地工作着,破掉烈焰阵,救出了薛丁山,可是薛丁山认为樊梨花“不忠不孝”再次拒绝了与她夫妻和好的机会。可笑的是这里刚拒绝,那边又陷身在洪水阵,再次需要梨花姑娘救命。
程咬金三请樊梨花把薛丁山又给救出来,这回唐营众将都一致认为这对冤家夫妻应该可以破镜重圆了。薛丁山也没词了。
在补办洞房花烛时,又出问题了,起因是梨花姑娘回黎山途中收了一个小帅哥薛应龙作为干儿子,薛丁山吃开干醋了,“我哪来这么大一个干儿子?长得比我还帅?不是想给我带绿帽子吧?”
薛丁山命人把薛应龙推出去斩首,一番的抢白把樊梨花气得半死,虽然后来有薛仁贵主持公道,这一回,对于薛丁山樊梨花是彻底地死心了,她要出家做尼姑了。一个女孩从追求爱情到要出家做尼姑这期间的心路历程确实发人深省。
因为是圣旨赐的婚姻,如果樊梨花出家,老薛家一门都得吃不了兜着走,为了顾全大局,樊梨花返回寒江关带发修行。
这段感情直到又附加上政治色彩才有了转机,唐军推进到白虎关,被杨藩杀得大败,薛仁贵中箭而亡(系薛丁山误射),唐高宗御驾亲征,将薛丁山贬为庶民,诰封樊梨花,只有请出樊梨花才能赦免薛丁山的罪过。
于是《征西》这部书就有大快人心,著名的《薛丁山三请樊梨花》的段子。
第一次去请,薛丁山是步行去的韩江关,他那心态还没有调整过来,以为不就是我老婆,我到那里喊一句,她就得跟我走。结果被樊梨花吊起来打了五十皮鞭,然后被乱棍轰了出来。
第二次去请,薛丁山是七步一拜上韩江关,每走七步,就跪到地上叩一个响头,到那里连人家的面都没见着,随从说他来晚,人家梨花姑娘已经被他给气死了,下辈子再见吧。
第三次去请,薛丁山是三步一拜上韩江关,每走三步,就跪到地上叩一个响头,然后守灵夜哭,情真意切,这才感动了樊梨花出来跟他见面,夫妻是破镜重圆。
看完三请樊梨花的故事的第一感觉就觉得这薛丁山特贱。第二感觉就是如果不是樊梨花太有利用价值,没有皇上的圣旨,薛丁山与樊梨花的爱情会怎么样?第三感觉就是樊梨花会不会真的就幸福了?
书里面对于樊梨花婚后的感情生活没有做更多的讲述,我这里也不去妄自揣猜她的幸福与否。
樊梨花的爱情最终有了一个比较完满的结局,但是姻缘并非如书中所言,是由上天来注定的。一个人如果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坐着等待天下掉馅饼下来,那是等不到的,因为我们永远也指望不上,哪位皇帝会去给你心仪的人颁布圣旨,让他(她)来找你。
(本文系彭志文原创,版权所有)
<;东汉演义传>;中的三杰
明朝金川西湖谢诏编集的《东汉演义传》 (又名《东汉十二帝通俗演义》)讲述的从王莽篡位起,光武帝刘绣建立东汉,至信都关老太后封臣结束的故事。其中有“岑彭马武对花刀”、“马武大闹武科场”、“贾复昆阳拖肠大战”等等故事。现在著名的评书大师连丽如正在推出最新的评书版本,我这里只根据原本的《东汉演义传》评选出该书武功最高的三杰,为什么只选三杰呢?因为这三个人相对于其他武将而言,那武功要高出一大截来。
■ 《东汉演义传》中武功列第一的是武状元岑彭。;人称";三手大将";,棘阳人,身长九尺,面如紫玉,目若朗星,一表人才,头顶金凤盔,身披上黄金甲,外罩绛红战袍,坐驾赤兔马,惯使一柄青龙偃月刀,有万夫不挡之勇,活脱脱一个关公的前世(看来本书的作者也是深受三国的影响),属于二十八宿中的尾火虎星君。王莽科场选俊英,令选硬弓三张,连断两把。再拽第三张,连发三矢,俱中红心。帝大喜:“真将军也!”马上就要钦点为武状元。接下来岑彭艺压群雄,数合后就标打大将景丹于马下;数合后一招刀里夹鞭,击败猛将盖延;数合后箭射上将坚谭;大战列第二的马武二百回合夺取了武状元,然后积极地参与到王莽对农民军的镇压中去,和刘绣开战,大战李轶约二十余合,岑彭诈败而走。李轶赶上,被岑彭一箭射于马下。刘縯跃马追赶,被岑彭展起金标,打中刘縯左背。三合击败杜郎,杀却刘氏家属三百余口。
作为与刘绣有不共戴天的仇人,最后岑彭被刘绣收降,可见光武帝有罕见的容人之量,真心地爱才。所以天下英雄纷纷依附。
“也曾在昆阳匹马单刀,杀苏伯可片甲无存,一鼓而取其城。”岑彭被他的敌人赞誉为“当世勇将也!”
岑彭参与了围剿铜马。十个回合杀败铜马,最后被重兵围困的铜马向光武帝请求投降。
在蜀中,岑彭与王元约战十合,王元抵敌不住,败阵回走。岑彭赶上,周宗出马截祝共战三合,岑彭展起金标,望宗背后一打,落于马下。王元行巡急出,挺住恂宇,扶宗上马,回入本阵。
岑彭大战蜀将侯丹约战十合,侯丹败走,岑彭赶上,大喝一声,斩于马下。
可惜这么一位无敌的悍将最后在蜀中彭亡(地名)被刺客亡奴刺死。
■ 《东汉演义传》中武功列第二的是武丑马武。人称武瘟神花刀太岁。属于奎木狼星君下降。南阳胡阳人也,字子张,身长九尺五寸,面如活蟹,须若钢针。穿青锦袍,披青龙铠,座驾青骢马,擅使一口青龙(青铜制)刀,有万夫不当之勇。在武科场恶战岑彭二十余回合,王莽提出不用比了,直接封你为武榜眼(第2名),马武予以拒绝,武无第二,继续与岑彭大战50回合,马武用暗器红锦套索,也不能擒岑彭。王莽下旨,不用比了,岑彭第一,马武第二,王莽解释的理由是本来两人差不多,不分上下,但马武长得比较丑,没有岑彭帅,所以第二。
马武很不满:“陛下何言!武略选试,并非以貌取人。早知如此,吾致死亦不来也!”王莽大怒把马武轰出武场,马武提反诗反出京城,遭到王莽的通缉。这一事件在当时轰动全国。
马武耿耿于怀,后来一直死嗑着岑彭,即使是后来两人同保了光武帝刘绣。在京剧中有著名的折子戏《取洛阳》,《白蟒台》等讲的就是马武与岑彭争功的故事。
马武在演义中的其他主要战绩:大战上将邳彤(此将亦为云台二十八将之列,可惜书中关于他的单挑事例较少,不予选入。)五十回合不分胜负;马武单挑王梁,约战十合,王梁败走;马武战铜马约十合,马武撞入阵中,正合、庞萌二人,交马斗无三合,庞萌败走;马武约战两合,提起青铜刀,望庞萌脑后一砍,削为两段。
据说这位武丑马武在医学上还有一定的贡献,发现了车前草的治疗尿血症的功能。
■ 《东汉演义传》中武功列第三的是姚期。人称赛霸王,属于井木獬星君。(也有人把姚期的武功列第一的,东汉初三杰的武功本来就是伯仲之间。)姚期东汉初河南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据说他有勇有谋,他的脸也长得很有特色,京剧中姚期专门有一张独一无二的脸谱。开始跟从刘秀在河南击破王郎,任虎牙大将军参与并镇压起义军。刘秀即位后,封安成侯,任卫尉。演义中姚期头戴黄金盔,身披锁子连环甲,手舞一杆丈八蛇矛枪,座驾是一匹骆驼神骥。他多次救过光武帝刘绣的命,刚一在战场上亮相就显示了绝伦的箭术,铉响箭到,一箭射中高万的左目;数个回合就杀败王立。当然他最出彩的还是与岑彭交手六十合,不分胜败。观战的文叔见二将头上各现本像,原来岑彭属尾火虎星君,姚期属井木犴星君。
接下来他的战绩是:姚期二十合杀败甄阜;一箭射死巨无霸;十个回合杀败赤龙;没几个回合杀败张美、李献二人;大战上将邳彤二十合,不分胜负;力托千斤闸救驾一次。桓法钦驾雾正起,被姚期一箭,射落于地。
虎口再次救驾,书中记载:费明日:“为汝反汉,自立为君,圣上着我来拿。”光武闻言,遂下马请罪。庞贵持刀忙欲近杀,光武跪伏受死。姚期在旁奋怒,跃出大喝一声,骂曰:“贼臣谁敢持刀杀人?”挺起长枪,跃马直取费明、庞贵二人。交锋都无两合,忙走不禁。邓禹曰:“果乃贼臣之计,非姚期将军在旁,则主公几乎休矣!何能复乎?”
( 本文系原创撰写,版权归作者彭志文所有,文中观点系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谈狄青的“跨国婚姻”
清朝的玄幻小说家李雨堂先生等撰写历史演义小说《五虎征西》又名《五虎平西珍珠旗演义狄青全传》叙述狄青、张忠、刘庆、李义、石玉五虎将出征西夏的过程。书中主人公狄青的一段“跨国涉外婚姻”被作为整部书的重头戏,讴歌表彰,浓墨重彩地大书特写了一番,与其他同类小说的局限于塑造英雄,叙述史实有着很大的区别。《五虎征西》里的“跨国婚姻”其实从侧面也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闭关锁国政策的不满与反抗,李雨堂先生能有如此魄力,委实令人啧啧称赞他的过人胆识与想象力。
虽然《杨家将》里也有过对涉外婚姻的描写,但书中作者对涉外婚姻完全是一种否定态度,杨四郎娶辽国铁镜公主、杨八郎与北国二公主成亲等都被认为是离经叛道,当事者本人不旦要受良心谴责,也很难得到人们的谅解。
《五虎征西》则不一样了,女一号单(shan)单(shan)国的赛花公主是作为一个武功(法术)名列第一的角色来刻画的。
赛花公主本名叫做双阳,年方十八,因她貌美超群,宛若娥嫦下降,故名赛花公主,是庐山圣母的徒弟。她拥有乾坤索、锁阳珠、镇妖球、五龙绦、混元瓶等八样宝贝。
狄青奉旨征西,误入单单国,因为误会而交兵,连破三关,斩杀秃天龙、秃天虎与乌麻海等人。单单国也不好惹啊,番王派出赛花公主前来迎敌。赛花公主生擒四虎,战阵上遇到狄帅哥,那狄青长得太帅了!现月龙驹,定唐刀,马前马后百步威风。“年方弱冠,颏下无须,堂堂一表,白袍相衬锁子黄金甲”公主看呆了,严重失态,完全忘了在战场上了。
一番对白后误会就说清了,本来应该就没什么事了,但赛花公主醉翁之意不在酒,她对狄青已经是一见钟情了,两人半真半假就交上火了,赛花公主的法术与武功比狄青那不是强一点点,于是就把这位帅哥给生擒了。
得胜回来以后,赛花公主就有更多的机会与意中人近距离接触,她作开春梦了,这仗也没心思打了,赛花公主流水押解着狄青返回单单国的都城。回国以后生怕情郎被杀,赛花公主完全站在狄青的角度,对他入侵单单国的行为进行百般辩解。书中刻画的这位“外国女孩”对于爱情的追求是活灵活现,跃然纸上,让人如同亲眼所见一般。
因为这种“跨国婚姻”在思想上人们还是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包括作者在内他首先得说服他自己,于是书中搬出了老套的宿世良缘之类的理由,赛花公主师傅庐山圣母与狄青的师傅也加入到这一场涉外婚姻的外交斡旋之中,还请来一大堆的重量级的媒人。
狄青的态度是由拒绝到动摇,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