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故事的故事-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亨元没有发现"人中"有更多的缺点,表示同意谈下去。肖力说:
"如果你真有诚意的,那么我告诉你她家的地址,下星期天,你直接到她家去谈谈。我转告她:那天不要外出。"亨元允诺。
又过了一个礼拜,他遵约兴冲冲地来到东林镇寻找"人中"的住址。在最闹猛的中山街鞋帽商店隔壁,有一条小弄堂,进弄堂不远有一幢旧色楼房,这是"人中"的家。
她父母见亨元来到十分欣喜。虽然没有带什么礼物,他们仍然招待得很热情。"人中"的母亲忙着要烧点心给女婿候选人吃,他劝阻无效,恭敬不如从命。
在楼下客堂坐了一回儿,“人中”邀他到楼上闺房中深谈,亨元随着她格支格支登着木楼梯进入她的房间。
房间因家具不多,显得很宽敞。窗户面北,可以看到对面的街道。她不无得意地说:"房屋是祖传的,这一间就留给我们办事体用,不必到外面租房子了。"
说着说着,其父也走上楼来。这是个瘦瘦小小、戴着一付深度近视镜的中年人,谈吐很激动。亨元后来知道,他吃过一年冤枉官司而有些神经质。
他说:她是他第一个女儿,也是他最抱有希望的女儿,另有一子一女,儿子尚小,小女儿去黑龙江建设兵团了。
他坦率地向亨元交底:"我的情况谅你也知道。。。。。。希望你慎重考虑与我女儿的婚事。"此时,亨元还不知道他倒底有啥问题,经他自我介绍后,倒引起了警觉。
回到枫林后,他想起三年前在朱山搞四清时结识的县中女工作队员晚霞,就是曾大胆地表示对他发生兴趣的那位知行中学女教师。
她对"人中"的情况一定有所了解,何不写封信去问问她,借此可以说明,这几年来没有忘记她,也是一种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方式。
晚霞的回信很快就来了。除说了一些冠冕堂皇的祝贺词之外,对"人中"的家庭情况有一种欲言又止的味道。
亨元见问不出什么,也就把这件事暂搁下。匆匆回到震泽,准备向阿判等人报告自己找对象有了进展,籍此证明,凭自己的能力完全能找到合适的对象。
恰巧围墙也回到家中,父子等人听了亨元略带美化的介绍,认为百闻不如一见。亨元只得写信给"人中",请她立即寄张玉照来,以便与他的家里人间接见见面。
不久就收到了回信,信笺之外附了一张七寸黑白照片。文字中有一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态;照片上倒很大方,脸部大特写,让你们看个明白。
阿判看了连连称赞这个姑娘长得不差;围墙和陈三看了不置一词。两兄弟避开大哥在楼梯旁戚戚私议。亨元感觉到他们正在模仿"人中"面部的某种缺点做鬼脸。
仔细看看这张照片上的人似乎鼻子短了些、"人中"长了点,不够协调,心里对她的感情冷了不少。
亨元从震泽回枫林后,他继续对"人中"的家庭背景进行调查。"东大"一起毕业的还有一个叫华叶的同学在东林镇派出所当户籍警,平时较少联系。现在需要去拜访一下。
华叶夫妻两人住在一间小楼上,家具陈设简单,他对亨元说:"我不主张添什么家具,现在备战时期,打起仗来,拔脚就可以撤退。"
东林镇派出所所长经不起造反派冲击,躲在上海家里不来上班了,华叶充当了临时负责人的角色。对老同学的来访倒很热情,没什么架子。
由于担任过户籍警之故,对"人中"父亲的情况了如指掌。其父本身成份就不好,解放初期为维持生计设摊卖药,由于药品来路不明,被人民政府判刑一年。
在那个红色年代,只要被监禁过,无论时间长短,都是永世不得翻身的,所以华叶劝亨元说:"这门亲事对你政治上是有影响的,你要慎重考虑。"
他本来就不是最想与"人中"谈下去,有了家庭背景的口实,向对方说一声"拜拜"就不会显得很尴尬,亨元写信给肖力,以考虑自己的政治前途为由,对“人中”只能“忍痛割爱”了。
亨元几次谈朋友都没有成功,年岁已近"而立",着急得很。要求几位姐姐再出出力,帮助物色对象。
盆子从一九六八年起到吴江邮电局当话务员。不久她给亨元寄来了一张照片,是她的同事小楚。这位姑娘过去他曾在吴江见过一面,也是两个姐姐存心介绍给他的。
小楚也很有诚意,一邀就来到瓜子家中,坐在房内床沿上,默默地让亨元察看。这位近视眼先生没有看清楚她的脸部,却觉得脚似乎短了些,身体好象横向发展。
把这个印象讲给瓜子听,大姐也有同感,于是就否决了。盆子为此事忿忿不平,她认为小楚是长得很漂亮的,最主要是品德端正。
在"青黄不接"的当口兄弟向她要求寄张照片来,无非想弥补那天未看清脸部的遗憾。
小楚这张照片,真是一个美女的形象。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圆圆的脸庞,衣着得体,几乎使亨元惊呆了。如果没有瓜子的第二封来信,他肯定选中小楚作为终身伴侣了。
瓜子的来信说:已经从湖滨公社共青大队找到一位品貌不差的姑娘,只不过是农村户口,希你慎重考虑。
唯美主义的兄弟此时对女方的经济条件或社会地位可以不计较,他认为瓜子审美观点比盆子强,既说品貌不差,肯定符合自己的要求。
于是就把追逐目标转移到湖滨姑娘身上,一面写信去索要照片,一面想象着她的花容月貌。亨元见异思迁的行为使自己两头都没有落实:
盆子见照片寄去后大兄弟没有回音,就此罢手;瓜子认为他以貌取人,考虑问题不慎重,也没有进一步为他牵线搭桥。
第三十二回
有缘婚姻定向无奈离多聚少洁癖莫坐其床糊涂裤裆失防
这时发生了一件事,决定了亨元的婚姻方向。
由于学生两派争斗尚未结束,他和何西和皮旦仍然与枫中其他教师一样住在枫林小学对面的那幢三层楼房中。
有一次,他调查毕业生的政治情况从外地回来,发现西隔壁大房间内传出歌声和笑声,而其他各间宿舍的门都紧闭着,包括亨元和何、皮等人的房间。
他估计"七教员"也在梁夫、云霞夫妇的那个大房间内。虽属两派,但在军宣队的督促下,大家都在作好"大联合、大团结"的准备。
为了拿钥匙开门,(钥匙只有一把,由基本上不出门的皮旦保管)亨元闯进了对立派的大房间,歌声嘎然而止。
十来个人的眼光不约而同射向这个不逐之客,而他除了看到室内有一架不知从哪里抬来的脚踏风琴外,还有几位对面枫林小学的女教师。
都在二、三十岁年纪,其中一位更显得年轻和秀丽,还有一付苗条的身材,使亨元不由地多看了几眼。
为了不打扰他们活动,他取了钥匙就离开了房间。
后来从皮旦口里得知,为了切磋对毛主席诗词的理解,枫林小学几位女教师是枫中两派中的语文教师邀来的。
虽然彼此文化水准有差异,但小学女教师能歌善舞,是中学教师所不及的,而当时毛泽东诗词都谱成了歌曲,唱好歌曲与理解歌词有一定的联系。于是,又从对面小学借来了风琴,大家引吭高歌一番。
经历过几次恋爱波折的亨元对自己的终身大事开始采取现实的态度。晚上,在床上盘算:如果能与白天见到的那位年轻女教师"拍拖",倒是很合适的。
从条件上说,自己是中学教师,又是党员,对方小学教师,顶多是团员(枫林小学的党员只有三名,都是干部,亨元认识)居高临下追求之,不无成功可能。何况,小学就在对面,接近她是很容易的。
就在他打着如意算盘的时候,那位女子竟然悄悄地走进白天热闹过的大房间。双方对话的声音竟然能从墙壁透进他的耳朵,原来,他们继续在漫谈对毛主席诗词的理解。
不久,同属教工总部的青年语文教师陈林也进了那房间,陈林比亨元小几岁,虽然相貌平平,却是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对古典诗词有一定根基,所以参加谈论更为热烈。
神经过敏的亨元猜测他们深夜挤在一起,不纯粹是对毛泽东诗词的共同爱好,各人怀有不同目的:陈林尚未婚配,正是找对象的年纪。
这对夫妇也许借机做红娘,既讨好同一派的青年以增长自己的势力,又在枫林小学教师中提高自己一派的地位,一箭双雕,手段高明。
那位苗条女子见识不广,如果重才不重貌,被陈林花言巧语所迷惑,很容易上他们的圈套。他越想越急,越想越气,盼望他们早点结束。
看看手表,一个小时过去了,谈兴仍然很热烈;两个小时过去了,来客仍无告辞之意。直到午夜十一点五十九分,才听见苗条女子轻盈的脚步声从大房间走出来,在三层楼走廊里回荡。
次日,亨元对何西和皮旦诉说昨夜隔壁房间的动静,派性仍然很浓厚的皮旦完全同意他的分析,认为这是梁夫和云霞夫妻俩为扩充自己的势力所搞的政治联姻活动。
小无锡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反其道而行之,亨元也有条件去追求枫林小学的那位苗条女子,如果追到手,他俩的计谋就完全破产了。这番话说到了亨元心炊上。
于是把龙昌、亦华、秀娴等人请来,提出了帮助亨元接近苗条女子的设想和理由。大家闲着无事,既然对这一派有利,又能够解决亨元的终身大事,何乐而不为?
但是,同是语文教师的亦华华对苗条女子不如那对夫妻这般熟悉,倒是龙昌夫人于英(枫林公社小学语文教师)知道一些她的情况:
对方名计萍,未婚单身,在枫小女教师中是属于年纪轻的,从上海某师范学校毕业还不到两年。至于是否有男朋友,则不得而知。
亨元想起参加四清工作队回来,担任初三乙班班主任,为了搞一次年级性的文艺活动,曾经打了介绍信到枫小去借鼓、号等乐器。
说由少先队总辅导员保管,七转弯八转弯从一间办公室里找到了她,是一位白衬衫束在西装裤内的年轻女教师,纯洁无邪的气质及其身材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
现在想想,她就是目前自己要追求的苗条女郎。亦华说,化学教师裘星交际很广,对枫小的女教师熟悉,不妨请他出面介绍一下。
裘星是介于他们这派和另一派的中间人物,他若肯出面,其效果特佳。
亨无去找裘星。裘星的态度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种好事自己是愿意做的,但计萍中师毕业不久,年龄太小,与亨元不相配,而且人家的要求是很高的。
言下之意,你不要自不量力。见亨元没有反应,恐伤了他的自尊心,又婉言相劝:
"我看小学教师呒啥好,还是找医院里的女护士吧。枫林医院的丁娟,我比较熟悉,可以帮你去说说。"
亨元对丁娟的情况也略有所知,是位年近三十的老姑娘,相貌平平,但有两个优点:一是出身好;二是大学毕业生,现在已是正式医师。
但他重貌不重才,见裘星不能为自己与计萍牵线搭桥,就转向亦华和于英,要她们打听一下计萍是否已有对象,以便确定"战略"方向。
不久,消息来了,说她原先是谈过恋爱的,还是国际海员,可是不知什么原因,现在吹了,正值感情断层之际。
亨元顿时信心大足,一面拜托亦、于两人去说合,一面修书一封寄去。
这虽然是一封求爱信,但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是不允许写什么风花雪月的。简单扼要表示自己对计萍的好感,重点放在自我介绍上:
一、生在姑苏城里,父亲是邮电局职工,现已退休,母亲故世;
二、曾就读于江苏省一所名牌中学,毕业于东华大学法学院;
三、现在是枫林中学政治教师,每月工资五十二元五角(在小镇上可算是高薪阶层了);
四、中共正式党员。
他自我感觉良好,充满着信心等候佳音。不久,果然收到了计萍的回信,文如其人,字迹秀丽、洒脱。回信说:
虽然彼此接触不多,对亨元还是有一定印象的。印象不差,故愿意与他谈朋友。不过以前谈过的那位国际海员尚未彻底了结。
主要原因,母亲思想不通。但父亲是坚决支持她与他断交的,所以这件事很快就能解决。
性急的亨元,见求爱信已经成功,马上向他的”派友“报喜。亦、于两人虽然答应他去说媒,却尚未付诸行动,听说他已发动了"闪电战",惊叹他的直率和大胆。
接着是讨论怎样安排他和苗条女子的初次会面。决定由亦华向她发出邀请。地点:龙昌夫妇宿舍。时间:晚饭后。
到了约定时间,皮旦和何西推推搡搡把亨元拥进那宿舍。计萍早已正襟危坐在亦华和于英之间,看来她们已谈谈说说一歇了,见亨元进来,龙昌风趣地进行了介绍。
其实介绍是多余的,亨元早在信中把自己的基本情况讲得很清楚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评价他。一个不拘小节、富有进取精神的书生,活灵活现地摆在苗条女子面前。
大概同他们这派交往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