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开国大典6小时 >

第26章

开国大典6小时-第26章

小说: 开国大典6小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晚抵此。我们商定,今晨由聂先去找张谈,获得傅的态度,请示中央决策后,林再出面
作出具体答复。
    聂荣臻于当天上午乘车来到八里庄,先后与傅方代表燕京大学教授、民盟北平负责
人张东苏,华北“剿总”少将处长周北峰面谈。张东苏说,傅要他谈情以下几点:(1)
平、津、塘和绥远一起解决;(2)平津以后能有其他党派的报刊存在;(3)政府中要
进步人士参加;(4)军队不要用投降或在城内缴枪的方式解决,可调到城外整编的方式
解决。
    如同意这些条件,由双方拟定具体办法。聂荣臻听完这些意见后,要他们先休息一
下,并约定次日再谈。
    当天下午,林彪、聂荣臻将谈判情况上报中央军委。中央军委于1月9日凌晨复电,
除了第一条平津问题先解决,再解决塘沽、绥远问题以外,其余各条原则同意。
    1月9日,遵照军委指示,林彪、聂荣臻等一起从孟家楼来到八里庄,同周北峰、张
东苏会谈。
    周北峰除先转达了傅作义的上述四点外还提出:“新保安、张家口作战中被俘人员
要一律释放,宽大处理,不作战俘看待。对军队的行政文职人员和工勤人员给予生活出
路。对傅部所属军政人员过去的罪行,不予追究,由傅负责。”
    林彪的回答干练明确:所有军队一律解放军化,所有地方一律解放区化。按照这一
总的原则,首先解决平津两市的问题:由傅作义将军下令把军队调出平津两城,开赴指
定地点,采用整编方式,改编为人民解放军。对傅作义不作战犯对待,保全他的私有财
产,并在政治上给他一定的地位;新保安、张家口的被俘人员一律释放;对傅作义的部
属参加起义人员一律不咎既往,凡愿参加工作的,都可留下安排适当的工作;愿还乡的,
发足路费,填发证明,资遣返乡,并通知地方政府不予歧视。
    聂荣臻着重讲了当前的形势与傅作义的出路问题。他说:傅作义将军除了按此办法
解决平津的国民党军队还有可能为人民做件好事外,别无出路,希望傅作义将军早下决
心。
    这样双方的意见渐趋一致,谈判暂时休息,以后又谈了一次,形成一个《谈判记录》。
    遵照中央军委指示,在谈判中还特别说明1月13日以前,天津守军必须出城接受改编,
并把这一天作为傅方答复的最后时限。
    在《谈判记录》上专门写了这一条,《谈判记录》由周北峰带回北平城。
    1月13日,傅作义的全权代表邓宝珊以及周北峰来到五里桥。第二天,聂荣臻与邓宝
珊、周北峰进行会谈,他开门见山地说:“上次谈判中规定13日为答复的最后期限,因
傅方一再拖延时间,玩弄花招,今天我军已开始进攻天津,这次再谈就不包括天津了。
对天津因战争所遭受的损害,应由傅方完全负责。对北平应照原改编方案,迅速提出具
体实施步骤。”
    这次谈判,对方的态度有了新的变化,邓宝珊提出所谓过渡时期,军队的改编用人
民和平军名义,解放军让出南苑机场和成立联合政府,傅作义拟将华北全部担子交邓宝
珊负责等等条件,都被聂荣臻一一拒绝。
    聂荣臻强调:“部队开出城外在指定地点改编,以免北平再遭炮火的毁坏,是再好
不过的办法了。”
    邓宝珊问:“你们要打天津了?”
    聂荣臻说:“我们已经下达命令了。”
    邓宝珊对固守天津非常自信,认为解放军不可能在短期内攻克天津。据说傅作义对
固守天津也非常自信,并对警备司令陈长捷曾有过指示:“你们打好仗,就好办,要能
打才能和。”
    邓宝珊说:“天津恐怕30天你们也打不下来。”
    聂荣臻说:“对天津傅作义只有下令停止抵抗,放下武器,否则我们非打下来不可。”
    这次谈判,没有结果而散。
    这次谈判一结束,聂荣臻在向军委的报告中,再次明确提出:“如能够攻下天津,
要迫使傅就范,争取北平不战解决的可能。”
    天津战役开始了。聂荣臻在驻地收听天津广播电台广播,只听里面在不停地大喊:
“林彪将军注意,炮火很激烈,老百姓伤亡很多,请停止战斗,重新谈判。”
    15日,不到两天,东北野战军攻克天津,共歼敌13万人。
    对于天津这个砝码,傅作义是十分看重的。他1927年在直奉战争中守涿州一举成名,
解放战争初期从解放军手里夺取过归绥、张家口等重要城镇,现在努力抓住天津这个砝
码,一直到最后一瞬。打下天津后,梁必业与陈长捷有这样一段对话:我们都把你们包
围了,你们怎么不往海上撤?
    大哥不让撤。
    我们都打进来了,你们为什么不突围?
    大哥让再看一看。
    “大哥”——傅作义也。
    守过涿州的傅作义万万没有料到防御体系完备,工事构筑坚固的天津只守了29个小
时。这对他实实在在是个很大的震动。
    打下天津的第二天,即1月16日,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从宋庄来到五里桥,与邓宝
珊等人再次会谈。林彪首先指出:“现在整个形势都对我们有利,死守北平是不可能的。
但为保障北平城居民及城市不受损害,我们仍希望和平解决,但不可再拖时间。”
    傅作义当然还有放手一搏的筹码。但结果他也是十分清楚的。傅作义毕竟是爱国的,
不忍心毁灭北平。于是,他作出了明智的选择。
    1949年1月21日,《关于和平解放北平问题的协议》正式签署。
    1月22日起至31日,傅作义部的2个兵团部、8个军部、25个师共25万人全部开出北平
城,接受改编,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完整的北平回到了人民手中。
    毛泽东见到傅作义时曾说:你是北京的功臣,应当奖你一枚天坛那样大的奖章。

    3.毛泽东赞赏王稼祥的意见

    定都问题,毛泽东与王稼祥在西柏坡有过一次谈话。
    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谈话。
    这是一次定都的基调谈话。
    1949年元旦刚过,冬天的太阳照耀着西柏坡,整个村庄呈现出暖融融的气氛。从各
个根据地来的人不断地到此看望毛泽东,毛泽东也十分乐意接待这些客人,他认为这是
了解情况,推动全国工作的大好机会。
    于是,毛泽东那座土墙围成的小院里客人络绎不绝。
    刚送走了徐向前,小院里又走来了文质彬彬的王稼祥和夫人朱仲丽。
    王稼祥当时是东北局城市工作部部长。他与毛泽东的个人交情很深。漫漫长征路上,
王稼祥与毛泽东共论革命发展前景,共同研究红军脱困的策略方针,并与其他中央领导
同志一起,拥护毛泽东出来指挥红军,他本人也成为遵义会议后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的一
员,成为毛泽东的得力助手。
    王稼祥夫妇一进屋,毛泽东立刻起身相迎,十分热情地说:“稼祥,来来来,快坐
下,今日我有件大事要向你讨教。”
    说完递上一支烟,解释道:“这是正宗美国货,骆驼牌,陈毅同志送来的,是战利
品。陈毅同志说,美国人不远万里,飘洋过海送到中国,又承蒋介石转送给我们,盛情
难却,不抽对不起人喽。”
    二人同时开怀大笑。
    王稼祥给毛泽东点上烟,接着点燃自己的烟。
    王稼祥是位知识分子型的革命家,一双聪慧的大眼睛在镜片后一闪一闪,漾出一丝
笑意,他专注地望着毛泽东。
    “稼祥呀,我现在总在考虑,今后我军作战,夺取敌人的大城市已成为重要的目的,
我主张能和平解放的,尽量和平解放,这可是一个大问题呀。”
    王稼祥当即说:“主席考虑得很对,和平解放大城市,意义很重大,不仅能迅速瓦
解国民党政权,而且能保护大量工商业,为我们建国后经济建设做准备。”
    毛泽东点点头说:“还有一层意义,就是避免中国人流更多的血,中国人民为自己
的解放事业流的血实在太多了。”
    毛泽东接着说:“我刚才同徐向前同志谈山西作战问题,看看能不能找到和平解放
太原的办法,徐向前同志说,阎锡山很顽固,我们曾采取多种方式争取和平解放太原,
还动员阎锡山的老师进太原做说服工作,结果阎锡山竟不顾师生情谊,把这位八十多岁
的老秀才杀了。”
    说到此,毛泽东的脸色沉了下来。
    “阎锡山这么顽固,看来太原不打不行了。”
    王稼祥的声调也有些沉重。
    在中国大势已定的情况下,和平、兵不血刃地保留大城市确实至关重要,中国需要
建设、需要发展,大城市打烂了,建设发展就没了依托。因此,毛泽东此时十分关注和
平问题。
    毛泽东说:“我想如果全国有一半,或者一半以上的城市和地区能够和平解放,那
就会大大减少牺牲,就会为建国后的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就会……好了,今天我们
先不谈这个问题。刚才我说了,正有一件大事要向你讨教呢。”
    说完,毛泽东又点燃一支烟。
    毛泽东的谦虚,使王稼祥有些不自然,他笑着连说“不敢当”。
    毛泽东弹一下烟灰,很郑重地说:“我们很快要取得全国的胜利了,我想听听你的
意见,我们的政府定都何处?”
    不等王稼祥回答,毛泽东又说:“历史上,历朝把京城不是定在西安,就是开封,
要不就是南京、北平。我们的首都定在哪里合适呢?中央虽有个考虑,但还没有最后定
案。”
    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王稼祥的神情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
    王稼祥曾经认真地考虑过这个问题,但他还是试探地说:“是不是定在北平?”
    毛泽东大感兴趣说:“噢,谈谈你的理由。”
    王稼祥颇似学者,侃侃而谈:“依我看,现在国民党的首都南京,虽然自古称虎踞
龙盘,地理险要,但是只要翻开历史就会知道,凡建都金陵的王朝,包括国民党都是短
命的。这样讲,带有历史宿命论的色彩,我们是共产党人,当然不相信这一套。但是,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南京离东南沿海太近,从当前的国际形势看,这是它的很大缺陷,
我们定都,当然不能选在南京。”
    毛泽东默默地点头。
    王稼祥又接着说:“再看西安,它的缺陷是太偏西。现在中国的疆域不是秦汉隋唐
时代了,那时长城就是边境线,现在长城横卧于中国的腹地,地理位置上已不再具有中
心的特点。特别从经济的角度看,东部沿海和江南具有明显的优势,是经济中心,这样
一来,选西安为都也不适合。”
    毛泽东表示赞许。
    王稼祥由于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谈起来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他接着说:“黄河
沿岸的开封、洛阳等古都,因中原经济落后,而且这种局面不是短期内能够改观的,加
之交通以及黄河的水患等问题,也失去了作为京都的地位。”
    毛泽东一笑相应。
    那么,哪里可以定都呢?
    王稼祥沉稳地说:“我认为首都最理想的地点是北平。北平位于沿海地区,属于经
济发达圈内,而且扼守连结东北与关内的咽喉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可谓今日中国
的命脉之所在。同时,它靠近苏蒙,无战争之忧,虽然离海近,但渤海是中国内海,有
辽宁、山东两个半岛拱卫,战略上十分安全,一旦国际上有事,不至立即使京师震动。
此外,北平是明清两代五百年帝都,从人民群众的心理上,也乐意接受。考虑到这些有
利条件,我的意见,我们政府的首都,应选在北平。”
    毛泽东听完,甚感欣慰,笑着说:“稼祥,你的分析,正合我意。看来,我们的首
都,就定在北平了。蒋介石的政权基础是官僚资本,因此定都南京。我们的政权基础是
人民群众,因此,我们定都北平。”
    不过,在毛泽东与王稼祥谈话之时,北平尚在傅作义手中,没有和平解放。但他们
十分清楚,北平的解放只是个时间问题。
    王稼祥兴奋地说:“我们的胜利,比预想的要快,我相信,我们很快就会进北平的。”
    是的,很快,毛泽东就率领中共中央机关进驻了北平。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进京出发这一天,仍坚持工作到凌晨3时多才睡下。为此,
周恩来嘱咐警卫战士让毛泽东多睡一会儿。
    快10时了,卫士才轻轻唤醒毛泽东。
    临上车前,周恩来笑着问毛泽东:“主席,没有休息好吧?”
    毛泽东笑着回答:“休息好了,睡四五个小时,精神就很好了。”
    毛泽东看一下周围的战友和警卫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