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武王传奇-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文吉道:末将的祖父是新罗国长胜将军金庚信。
大野勃道:原来是金庚信的后人。五十多年前,金庚信配合薛礼灭了高句丽国,确实是有些名气的。那好,本王就看在你爷爷的份上,给你一次机会。从现在起,让你吃饱喝足,养好精神,来和本王比试一下,如果能逃过三招,就放你回去。你看如何?
金文吉道:这样就算死在王爷手中,也不失先人体面。末将愿意应战。
大野勃把金文吉连人带马带回营中,给他供足饮食,让他恢复体力。次日,金文吉就来向大野勃求战。
大野勃笑道:你体力恢复了么,可不要说本王乘人之危恃强凌弱。
金文吉道:末将归国心切,不敢耽搁。
大野勃和金文吉并马来到营前空地上,放开战马,各站一边。
金文吉道:王爷有言在先,末将三招之内不败,就可以归国。
大野勃笑道:你记得很清楚。本王绝不食言。
金文吉一心求胜,把刀一举,大叫一声,便催马向前,使出力劈华山的狠着,向大野勃劈来。
大野勃大吼一声,把长枪向上一迎,只听铛的一声响,就把金文吉的手臂震得发麻,那柄大刀已经飞出三丈之外。金文吉心中惊慌,只怕那长枪要挑向面门,急催战马住前奔逃。跑出百余步,不见身后有声,才勒马回头。
大野勃勒马在原地叫道:名将之后,快拾起战刀,再来战。
金文吉拾起战刀,催马回来,说道:末将已经进了一招,这次请王爷出招。
大野勃吼声如雷,催马向前,使出一个泰山压顶,把长枪向金文吉头上砸去。金文吉急忙运足力气,举刀来迎。刀枪相遇,火星四溅。金文吉两臂酸麻,招架不住,刀杆就往下沉。大野勃的枪尖顺着刀杆滑了下来,只听扑的一声,就把金文吉战马的臀尖剌穿了一个洞。那马疼得浑身发抖,一屁股坐了下去。金文吉仰面跌落在地。
大野勃等金文吉爬起来,勒马问道:给你换一匹战马,你还敢斗吗?
金文吉拾起大刀,应道:还有一个回合,我岂能放弃?
大野勃给他换了战马,说道:名将之后,你只有一个回合的机会了,务必使出看家本领,否则本王将没有理由饶你不死。
金文吉两招失手,懊丧已极。按照约定,他必须三个回合不败才能有活路,现在他已经连败了两个回合,再斗下去也是胜数极少。对方却仍然给他第三次交手的机会,那分明是在戏弄他。金文吉既羞又恼,心中暗想,这一回合我必须使个诡计,反败为胜,才能死里逃生。他把手中大刀虚晃一下,眼看大野勃挺枪来迎,却突然把刀往旁边一摆,回手来了一个秋风扫落叶。大野勃的长枪迎了个空,料到会有横切腰斩的招式跟来,就来了个蹬里藏身,再顺势使出一个海底捞月,把长枪从下往上斜剌上去。金文吉横刀扫了个落空,却见对手那枪尖从下往上斜剌过来,暗叫一声不好,急忙把刀一丢,就势脱蹬离马,自行败落,重重地摔在冰雪地上。
大野勃看着在地上痛苦挣扎的金文吉,问道:本王可以杀你三次了,你还有何话说?
金文吉两手撑地,坐着应道:我承认是你手下败将,无力再战,只求一死。
大野勃笑道:你想以死来换个忠义不屈的好名声,本王岂能上当。放你回去给新罗王金兴光带个口信,以后不得再放猪崽子们出圈来乱跑。如果还想来战,就派个比你强十倍的人来,免得本王不忍心痛下杀手。
金文吉羞愧已极,无言以对,爬起来跨上战马,向大野勃拱手施了一礼,再打马向南而去。
大野勃望着金文吉逃走,回头对部下命令道:把猪崽子们的兵器和战马运回南海府去向大内相报捷。本王要回敖东城去了。
大野勃匹马单枪返回敖东城。
第七十三章 僧魂归宝塔 日舰攻新罗
南海府都督高德武遵照三王叔大野勃的命令,在大内相乌知古的指导之下,安排灵车运送释仁贞遣体。
这时渤海国三位相国有两位不在京城,只有右相高海清上下照应。武王有任何决定,都是通过高海清来传达和贯彻。高德武派出的快马将释仁贞灵车抵京时间报到右相府。右相高海清知道释仁贞既是和尚又是亲王,灵柩及遗体安葬事宜都要由王室决定,便急忙进宫向武王请教。
武王知道当年二叔大祚新是因罪出家做了释仁贞和尚,也知道释仁贞是接受了先王大祚荣的重托,出使日本国去沟通友好的。现在武王对这位早已和王室断绝关系的二叔已经没有多少感情,对他的后事如何处理并不关心,可是他却很关心释仁贞在日本国有何建树,回国来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
武王听了高海清的禀报,当即降教道:释仁贞的后事应该由正觉寺来安排。不过近来太妃曾多次询问释仁贞的行踪,好象很关心他的状况,你去请示一下太妃,看她有何指教,如果有教,就按太妃懿教办理。灵车到京时,你率百官去迎一下,要注意了解一下便释仁贞是否留下遗言。
这日灵车到了敖东城,高海清率领文武百官,出城十里隆重迎接。正觉和尚也率领正觉寺僧人,一起来迎。
高海清见到高德武,急切地问道:高都督是否知道释仁贞临终有何遣言?
高德武道:释仁贞死于海上,只有静一和尚知道详情。相爷最好去问他。
静一和尚一脸悲戚,正和正觉大法师诵经念佛。高海清不便上前打扰,只好暂时不问了。
高海清安排好释仁贞的灵柩,立即来向武王禀报道:释仁贞灵柩已经安置在东牟山脚下的灵堂中。
武王急切地问道:可打听到他临终有何遗言?
高海清禀道:据高德武讲,释仁贞是由日本和尚静一护送回国,因为新罗国见死不救,冻死在海上。临终状况只有静一和尚能说清楚。静一和尚现在和正觉大法师正忙着给释仁贞做超度法事,臣不便打扰。
武王沉思了一会儿,说道:释仁贞的后事就让太妃去决定。你把释仁贞在日本国的活动情况尽快打探清楚。
高海清遵教而去。
太妃高贞玉得知释仁贞不幸去世,不禁老泪纵横,就把大祚新犯下的叛国之罪一下子全都勾销了,发自内心地为这位兄弟痛悼悲哀。自从大祚新犯罪之后,高贞玉和弟媳侯淑英已经不再来往,现在高贞玉却破格地亲临大乙夏的府上去安慰弟媳。患难与共的妯娌久别重逢,回想起营州的苦难和东归的艰辛,不禁抱头痛哭了一回。自从高王去世之后,太妃高贞玉便归依佛教,经常到正觉寺向正觉大法师请教佛学,现在觉得处理释仁贞的后事应该遵循佛家规矩,就把正觉大法师请到王宫来商议。
正觉大法师应召来到王宫,太妃问道:释仁贞是高王的同胞兄弟,按王室规定应该安葬在六顶山墓地。可是他已经出家做了和尚,就该服从佛门规矩。我对佛门规矩不很熟悉,请正觉法师指点迷津?
正觉和尚说道:按佛门规矩,和尚圆寂,可以葬于寺后,不修坟茔,建塔为记。释仁贞可按此办理。
高贞玉就发出太妃懿教,请正觉寺按佛门规矩为释仁贞选址安葬。正觉法师就在寺后建了一座灵塔,把释仁贞的遣体安放在灵塔下面。一切葬仪都由正觉大法师主持。
葬礼之后,武王把右相高海清召到宫中,问道:释仁贞在日本国的活动调查得怎样了?
高海清禀道:臣已打听到,释仁贞在日本国的活动非常成功。和他同船来的静一和尚就是日本国天皇的使节。
武王大喜道:这真是天助我也。眼见大唐国借了新罗国的刀来杀我,我却苦于借不到外国的刀来杀他。现在好了,释仁贞从日本国借来一把刀,正好为我所用。你要尽快安排静一和尚来觐见
高海清禀道:静一和尚已经向我报号,急于要觐见基下。
武王兴奋道:既然如此,你立即请他来宫中相见。
静一和尚到敖东城之后,就住在正觉寺中,只盼释仁贞的葬礼之后,能尽快见到武王,好转达圣武天皇交办的重要使命。这天见右相高海清来请,静一和尚立即进宫见驾。
武王向静一说道:释仁贞在日本国八年,多蒙静一法师多方关照,孤王深表谢意。
静一和尚向武王禀道:释仁贞法师归国途中遇难,贫僧深感痛惜。释仁贞向日本国天皇转达了渤海郡愿与日本国互通友好的信息,圣武天皇十分赞赏。此番贫僧前来,就是受圣武天皇委托,来向武王基下表达敬意。天皇希望渤海郡和日本国能够联手制约新罗国。
武王闻言,心中大喜,欣然应道:孤王也正有此意。目前渤海郡正与新罗国交战。三王叔大野勃已将新罗国主力大军三万人马拖到长白山脚下。日本国若能出兵攻其南部,必会使新罗国土崩瓦解。
静一和尚道:贫僧在南海府见到三王叔大野勃,知道他正要去和金文吉决战。这正是圣武天皇盼望的佳音。贫僧愿乞武王基下国书,即刻回国奏报天皇,以期两国联手攻打新罗国。
武王道:静一法师所言,正合孤王之意。请稍候一二日,孤王备好国书和礼品,派使臣随法师一同去日本国晋见天皇。
静一和尚退出之后,武王兴奋地对右相高海清说道:这真是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天教日本来助我,还他一个釜底抽薪。大唐能让新罗军来攻我,我也能让日本军来攻新罗。这就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等到孤王和圣武天皇瓜分了新罗国,那大唐皇帝就只能求和了。此事关系重大,必须选一名忠诚机智的人来做赴日使节。
出使外国是一件荣耀的事,特别是中下级官员获得破格提升的一条捷径。上次派往大唐的使节乌召度,是大内相乌知古推荐的自家兄弟,回国后从五品中级官员升到二品高官。这次大内相和左相都不在京城,右相高海清就抓住时机,向武王推荐自已的弟弟高其德。武王自然批准。
五天后,渤海郡使节高其德携武王国书出使日本。静一和尚随高其德同船归国。
高其德和静一和尚身负重大使命,渡海登陆,再马不停蹄,直奔日本国都城去见天皇。急迫之状不必细表。这天到了京都,静一和尚立即到太宰府报号,说渤海国使节请求早日觐见天皇。
日本国和新罗国的海上争端正愈演愈烈,大臣们纷纷要求圣武天皇下令出兵惩罚新罗国。圣武天皇也已下定决心要以武力和新罗国见个高低,却迟迟没有发布诏命。这位天皇深知新罗国是大唐国的忠诚藩属,战事一开,新罗国肯定要向大唐国求援,日本国就要和大陆上的大帝国发生对抗,胜败很难预料。如果静一和尚出使渤海国取得成功,就可以借助渤海国的兵力来牵制大唐国,击溃新罗国就易如反掌了。正在圣武天皇日夜盼望静一和尚出使渤海国消息的时候,静一和尚回国了,而且带来了渤海国的联络大使。圣武天皇得到太宰府的报告,喜出望外,立即在皇宫举行隆重欢迎仪式,接受渤海国国王的国书。
渤海国武王大武艺致日本国圣武天皇国书的大意是:
山河异域,国土不同,延听风猷,但增倾仰。伏惟大王,天朝受命,奕叶重光,本枝百世。武艺忝当列国,滥总诸藩,复高丽之旧居,有夫余之遣俗。但以天涯路阻,海汉悠悠,音耗未通,吉凶绝问。亲仁结援,庶叶前径,通使聘邻,始乎今日。新罗缩居半岛,乃蟹虾之小邦,竟敢北逆于渤海,东忤于日本,却不知亡国之期将至。武艺已将其倾国之兵困于大同江北,天皇出奇兵击其南,必能大获全胜。瓜分新罗,此其时也。
圣武天皇接到渤海郡武王的国书,就象凭空得到天兵相助一般,意气风发,信心百倍,立即颁布攻打新罗国的命令,派遣大将军渡岛纠夫为征讨大元帅,向新罗国开战。
渡岛纠夫率领三万名将士,乘五百艘战船,从长崎港出发,向新罗国开去。到了新罗国近海,部将建议:斩蛇先斩头,擒贼先擒王,我军应该直取新罗国首都金城。
渡岛纠夫却说道:攻打金城,只能吓跑他的国王,却不能消灭他的主力。打胜仗的标志不在于占领敌人首都,而在于消灭敌军的主力。我军首先要争的是海上控制权。消灭他的海军主力才是上策。传令下去,全军向新罗国最大的港口釜山港发起攻击。
一时间,釜山沿海炮火连天。新罗国海军的主力确实驻扎在釜山。日本海军的突然袭击,打得新罗国海军措手一及,日舰第一轮炮火过后,就有数十艘新罗国战船被击毁击沉。新罗国海军大将军李志默仓促应战,怎奈战场上的气势已经被日本海军抢占了,新罗国海军只有招架之功,没有反击之力,仅仅打了三天,新罗国海军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弃港而走。日本国海军乘机登陆,占领了釜山。
新罗国王金兴光接到海军大将李志默的战报,得知日本国兵舰突然来犯,已经攻占釜山。金兴光大惊失色,急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二王子金思兰奏道:日本国海军已经在釜山登陆,必须有一支强大的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