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渤海国武王传奇 >

第35章

渤海国武王传奇-第35章

小说: 渤海国武王传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大门艺防范得十分严密,可是百密也有一疏,终于有一天大门艺到河南府衙去听取朝迁发来的指示,耽搁了时间,就让随行的卫士先去休息,归来时天色稍晚,只有一名卫士跟随,让剌客有了下手的机会。四名武功高强的杀手一拥而上,先把卫士杀死,再围住大门艺疯狂进攻,要把大门艺乱刀砍死。大门艺自幼跟着父亲大祚荣学练武功,虽然没有象张雨生和大野勃那样得到父王的秘传,却也不是等闲之辈,对付四个杀手还是不成问题。
大门艺抵住杀手的进攻,大喝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何剌杀本将军?
杀手们索性扯去面罩,向大门艺说道:我们是驸马张文休派来的,要替基下取你性命。这也是王命所使,身不由已。请二王爷不要见怪。
大门艺好言劝道:你们既然是渤海人,应该知道本王爷的威名,不要说你们只有四个人,就是四十个,也奈何不了我。我劝你们赶快收手,回去告诉张文休,我和张家无怨无仇,请他不要助纣为虐。
杀手们叫道:二王爷不要说梦话了。箭已离弦,岂能收回。剌客哪有不见血就回头的?王爷如果是条汉子,就不要逼我们动手,自已了断了吧!
大门艺冷笑一声,骂道:你们不想活了,本王爷就成全你们。来吧,谁先送死?
四名杀手一齐攻上来。大门艺就和杀手们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杀。这四名杀手虽然是从禁卫军中选拔出来的,不是什么武林高手,可是经过张文休十天的指点,武功长进,攻击能力也是非同小可。四个人四把刀舞得象四面墙一样把大门艺围在当中,渐渐缩小了包围圈。
大门艺自恃武功高强,不把四名杀手放在眼里,一把单刀神出鬼没,一心要把杀手们置于死地。可是斗了三五十回合之后,大门艺觉察出杀手的功夫与自已有些相似,这才醒悟到是张文休教了他们仙功道法。大门艺心中忿怒,暗暗骂道:张文休将仙功私传外人,是背祖叛师,天理难容,你张家必遭报应。
双方斗到夜深。四名杀手越战越勇,志在必得。大门艺孤掌难鸣,渐渐有些招架不住,臂上和腿上已经中了好几刀,血染衣衫,处境十分危机。
洛阳是大唐的东都,治安归河南府管辖,夜晚的巡逻盘查一向很严格。这时有一队河南府的衙役巡逻过来,发现有人打斗,就围了上去。火把下映出那是四对一的格局,被围攻的正是河南府重点保护的大门艺。巡逻的官兵就一拥而上把剌客奋力拿下。
河南府对这些渤海郡派来的剌客不能擅自处理,就押送长安,交刑部发落。刑部知道这件事涉及到皇帝亲自过问的大门艺事件,也不敢自作主张,就上报给皇帝。
玄宗皇帝听说渤海郡有剌客来剌杀大门艺,心中暗暗好笑,想必是大武艺已经黔驴技穷了,才出此下策,便降旨道:大武艺不再上表索要大门艺,却派剌客来剌杀,这是把公开纠缠变成了暗中捣乱。朕就将计就计,也不公开揭穿他行剌的伎俩,只把剌客削去耳朵,放回渤海郡,让他反省悔改。命河南府对大门艺严加保护。以后他再派剌客来,一律照此法处理。
四名剌客剌杀不成,反被削去耳朵,狼狈逃回渤海郡,向张文休哭诉行剌失败过程,请求宽恕。张文休把他们拘禁起来,再来向武王请罪。
武王闻报恼羞成怒,向张文休降教道:行剌失败,反遭羞辱,要这样的剌客还有何用?将他们密秘处死,免得传扬出去让天下人耻笑。
张文休遵教将四名剌客密秘处死,对其家属则谎称因公牺牲了,给予抚恤。
武王不肯甘心接受行剌失败,遥望西南,暗暗发誓道:叛贼不除,孤王不甘。皇帝不义,孤王难平。此仇不报,何以为王!孤王誓杀叛贼大门艺,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第六十四章 明皇略施辱 武王大点兵
    渤海郡武王大武艺,因为叛臣大门艺逃亡事件,和大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经过了几个回合的较量,派遣使节交涉和派遣剌客暗杀都不能奏效,最终走上了靠战争来解决的道路。
这时武王大武艺已经登位八年,一大批新人位列朝堂,大内相乌知古、左相张雨生、右相高海清,都是武王一手提拔起来的辅政大臣,三省六部官员也都是按照武王的用人标准选拔上来的年轻一代,这些官员意气风发,不惧艰险,都坚决支持武王向大唐抗争。
渤海军在先王大祚荣时期曾大败李楷固于天门岭。此后十余年没有大战,实力如何已经难以确定。武王登位后,经过伯力城一战,打得黑水军望风而逃,举国上下对渤海军的实力都充满自信,非常渴望再有一场大战来炫耀军威。武王的潜意识里更有一种要在治国和治军上全面超过先王的念头。现在面对大门艺事件,百官同仇敌恺,纷纷支持武王向大唐讨个说法,武王就下定决心要和大唐兵戎相见,要创造一个比天门岭大战更辉煌的战绩。
这日朝会,武王宣教道:先王归附大唐以来,渤海郡对大唐忠诚不二,可是大唐皇帝却不能信守前番之约,先是纵容倪属利吉讨封,后是纵容大门艺叛国,孤王已经忍无可忍。大唐皇帝如此行事,就是欺我渤海郡不敢反抗。孤王就要给他一个教训。现在奚人和契丹人都盼望本王振臂一呼,向大唐宣战。这也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孤王决定,联合奚人和契丹人,向大唐发动一场悍卫藩属郡国尊严的战争。众官对此有何建议?
武王话音刚落,朝堂上就欢腾起来,百官精神振奋,喜形于色,好象只要渤海国的大军一动,大唐的军队就会土崩瓦解。尤其是那些武将,一个个摩拳擦掌,都想上阵立功。
左相张雨生奏道:高王开国以来,渤海郡象长白山一样矗立海东,无论大国小国都不敢轻视。大门艺逃亡事件使郡国尊严受到伤害,不仅基下不能容忍,百官无不义愤填膺。基下既然决心开战,臣愿身先士卒请命出征。
大内相道乌知古奏道:和大唐多次交涉均告无效,臣以为此战已不可避免。可以先和奚人和契丹人联络,约定起兵时间,共同起事。
右相高海清奏道:既然要打,就要全力以赴。臣以为应该海陆并进,陆路取河北,海路取山东,再会师攻河南,直逼大唐东都洛阳,生擒大门艺。
武王对此战必胜充满信心,但他还是清醒地认识到渤海军还不具备切底打垮唐军的能力,还不能与大唐争天下,他没有忘记告戒将领们要有理有节。
武王向百官宣教道:此战关系重大,务必要名正言顺,师出有名,才能让天下人为我呐喊助威。此战的目标就是活捉叛臣大门艺归案,就叫做捕叛擒贼之战。命左相张雨生为大元帅,率五万人马,会合奚人和契丹人,海陆并进,直取洛阳,捉了大门艺便即刻收兵,绝不许贪功恋战。命张文休为左路先锋,从都里镇出兵海上,取山东攻洛阳。命大乙夏为右路先锋,会合奚人和契丹人,从陆路取幽州攻洛阳。大唐山东和河北两面受敌,必然应接不暇,我军可望速胜。
众官应道:基下决策英明,臣等誓死效命。
张雨生领教,到各兵卫点齐人马,在敖东城外列阵誓师出征。武王亲临教场为将士们送行,勉励将士奋勇向前,为国争光。一时间,渤海军同仇敌恺,声势大振。
张雨生率五万人马开到辽阳城外设下中军大营。营中竖起两杆大旗,上书八个大字,一面是誓雪国耻,一面是捕叛擒贼。大元帅张雨生升帐,众将分列两边。
大元帅张雨生点将:左路先锋张文休听令!
张文休出列应道:末将在。
张雨生传令道:你率二万五千人马往辽东半岛挺进,到都里镇集合水帅战船,立即渡海作战,先夺登州,再攻齐州,直取洛阳。
张文休应道:末将遵命!
大元帅张雨生再点将:右路先锋大乙夏听令!
大乙夏出列应道:末将在。
张雨生传令道:你率二万五千人马往冀北挺进,派出快马去和奚人契丹人联络,相约攻下榆关,再取幽州,直逼洛阳。
大乙夏应道:末将遵命!
张雨生道:本帅已将五万人马尽数分配给你们,既没 有后备援兵,也没有运粮部队。你们必须发扬我军游击作战的优良传统,轻装上阵,就地筹粮,大刀阔斧,奋勇向前。大唐地域广阔,五万人马攻进中原,就象辽河水流进汪洋大海,必须紧张凝聚,才能掀起波澜。你们务必力战速战,攻下幽州和齐州之后,要马不停蹄,人不下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奋力突击,直扑洛阳。生擒叛臣大门艺者记头功。
张文休和大乙夏应道:末将谨记!
右路军先锋官大乙夏以两位兄弟大胡雅和大琳堂为副将,以十八岁的长子大元义为偏将,率领二万五千人马向辽西奔去。过了辽河,派出快马去催促奚人和契丹人发兵。
奚人酋长李大甫和契丹酋长娑固早已做好攻唐的准备,只盼渤海郡武王早日起事。现在得到渤海郡起兵攻唐的消息,怎能不兴奋异常。他们自恃有些惯于劫掠州县的骑兵人马,早已急不可待,也不等渤海郡兵到,就各自发兵向河北进犯,抢先去掠夺人口粮帛。一时间河北北部狼烟四起,各州府县招架不住,官兵纷纷败走,百姓纷纷逃亡。
因为奚人和契丹人在前面吸引了唐军,右路军先锋官大乙夏一路畅通无阻,一直开到榆关城外,与先期到达的一万奚军和一万契丹军会师。大乙夏立即请奚人酋长李大甫和契丹人酋长娑固来商议军情。
大乙夏向两位酋长道:我渤海军中军大元帅有令,兵临榆关,务必速战速决。你二部既已先期到达,就请和我部一起攻关。
奚酋李大甫道:我部骑兵人马不善攻关,恐怕会误了大事,愿为渤海军作后援。
契丹酋娑固道:强攻榆关,未必有利,不如绕道前进,直取幽州。
大乙夏见这两个酋长都不肯攻关,知道他们只想到平原上劫掠,不愿在险关前拼杀,留他们在身边也是无益,还不如让他们分兵去侧翼搔扰,既可以减轻我军正面之敌,又可以替我军筹集粮草,解除我军的后顾之忧。
大乙夏打定主意,就顺水推舟,向两位酋长说道:三国人马汇合,已怪唐军构成强大压力,攻关和略地可以兼顾,我们就分兵行动。本将军率本部人马攻打榆关,两位酋长率本部人马去劫掠粮草。你们以为如何?
两位酋长只想发战争财,不想打硬仗,当时爽快应道:这样最好。渤海军的粮草就由我们包下来。
大乙夏道:战场上时间就是胜利。我们立即分兵行动。
奚人和契丹人到四外州县去打劫。大乙夏率本部人马 开到榆关城下,发起进攻。
榆关又称山海关,依山衔海,地势十分险要,是大唐东北方的边关重镇,也是平卢节度使薛泰管辖区域内最重要的关口,城池既高又厚,易守难攻。薛泰派驻榆关的总兵官是河北名将许钦澹。许钦澹骁勇善战,曾在营州和平州一带与契丹和奚人大战百余场,杀敌无数,威名响亮。现在率一万人马驻守榆关,是守卫大唐东北边疆的一根柱石。他手下有两员猛将,一个是他二十一岁的儿子许之开,一个是他十八岁的女儿许之元。许钦澹给子女起这样的名字是对玄宗皇帝开元年号的纪念。这两兄妹年令不大,武功高超,协助父亲镇守榆关,把这榆关经营得象座铁壁铜墙,使奚人和契丹人十年来不敢南下。这回许钦澹不仅要对付奚人和契丹人,而且要与渤海郡二万五千铁骑对阵,势必要有一场恶战。
右路军攻打榆关胜负如何暂且不表,我们先看看左路军的动向。
渤海军左路军先锋张文休,从父帅张雨生手中接了军令,担起从海上出击的重任。他自幼跟着父亲学武,学的是高王大祚荣传授下来的仙功道法,不仅武功超群,而且熟知兵法奥妙。他领了军令,立刻想到渡海作战的难点在于登陆战役,如果强攻硬打,会有很大伤亡;如果事先安排下间谍做内应,就会易如反掌。他出了中军大帐不是急于去点兵开跋,而是先向部将密授机宜。
张文休把弟弟张文凯召来,悄悄布置道:我部渡海作战,第一道险要就是登陆之战。右路军与我同时开跋,消息传到长安,至少要十天时间。大唐朝廷向各地督抚大帅下达命令,又要十天时间。二十天之后,河北山东各府都会接到战报,做好迎战的准备。我们必须要在此之前把间谍安插到登陆地点做内应。
张文凯道:大哥所言极是。登陆之战是我军成败的关键。不知登陆地点选在何处?
张文休道:山东沿海各城当中,我最熟悉的是登州。十年前为了互开马市,我曾奉高王之命前去探查过,对那一带海岸地势记忆犹新。登州是开放的马市,各国商人往来不绝,正可以让我军的间谍乘机混入。这次的登陆地点就选在登州。
张文凯道:既然要在登州登陆,就要马上向那里派出间谍,要等各部人马集合再出发,就可能来不及。
张文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