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权论-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达成的行为标准是格格不入的。
作为其血缘和观念的直接继承者,美国人民无疑和欧洲大家庭紧密相连。更有意义
的是,日本也是如此,日本加入欧洲文明系统充分显示了它的优秀品质,因为诚心诚意
地实行这种转变实是一件不易做到、要求有很大决心的事。日本没有忽视或贬斥它自己
的种族特点和历史传统,与此同时它明智地看到了外来事物的优点并将其纳入了自己的
操作制度和思想体系之中。如果仅仅是明显的物质进步构成了日本发展的全部内容,日
本业已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只会让人有所不安。最好能认识到,日本已在逐渐的演变过程
中对于浸渗着我们的理性和道义的观念显示出了开放态度。我们可以考虑一下是否在日
本看不到适合芥末种子生根、发芽直至长成大树的土壤。看到日本的变化,亚洲大陆的
国家也会寻求依靠同样的变革力量以使自己新生。
日本的转变是我们条顿祖先的经历的重现,对后者产生影响的是罗马的政体和基督
教。今天的欧洲文明给日本及我们带来的种种好处使人可以合理地认为这种文明并没有
进入政治和道德的衰败状态之中。这种衰败曾发生在罗马身上,而在当时已开始扩散的
基督教也未能明显地对其起到抑制作用。所以,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勃勃生机不仅没有减
弱,反而还正向好的方面发展,这对于我们和日本在亚洲发挥作用是再好不过的。不过,
和日本物质面貌的巨大变化相比,基督教世界的观念对日本的渗入还为时不长,因而也
就尚未达到完美的地步,从而可以独立地发挥影响。因此,日本仍需要借助人人可见的
物质成功来促进、鼓励对外来观念的吸收。这些观念就潜藏于物质表层之下,通过努力
才能认识、理解它们;不过只有依靠长期实践和新思想的变革力量才能使其能真正为我
所有。为此,日本必须虚怀以待,不是迫于外来压力,而是发自内心地愿意。如果日本
这样做,它会得到欧洲各国政府的善意对待。后者并不想在日本看到一个它们自己的翻
版——这只会是一个虚假的模仿,而是希望曾使我们受益无穷的力量也能让一个亚洲民
族从里到外获得新生。究竟是什么使一个国家不同于另一个国家?欧洲国家的持续、稳
定的发展显示了以下两个因素:一是国内的进步与个人的完善;二是对外来影响的积极
反应,缺乏这一点即使不表明衰败业已开始,也预兆着它的即将到来。
在日本,目前也仅在日本,我们看到了亚洲对欧洲文化的欢迎。如果可以根据所结
的果实来判断一棵树,那么在这种欢迎态度之中我们也可看到日本人民在实现最能增进
其幸福的条件方面的巨大希望。这个条件就是个性自由,它和适当的法律约束相结合就
能够满足增进普遍福利的需要。从日本的使其接纳性与大陆上的亚洲人迥然不同的特性
中,我们或许可以发现岛国环境的影响,它促进了一种强烈的民族个性的演进。在同样
的环境中,还可找到一种令人振奋的力量。凭借这股力量,日本已经采纳并从中受益甚
多的新的政治制度可以在其他亚洲国家中得到扩展,从欧洲的发展中学到很多的日本也
会成为亚洲的榜样。只有岛国地位带来的安全和孤立才能使一个国家具备很强的个性,
而这比其他的品质对一个国家更具影响。不应将个性强等同于僵滞不前,更不能将坚定
和偏执混为一谈。但亚洲国家根深蒂固的社会保守倾向则是消极有害的。石头尽管可以
是坚硬无比,但风化却能使它趋于脆弱。石头没有生死也不用开花结果,但侵蚀却使它
们处于自我变化之中。
尽管在所有欧洲大国以及美国和日本都同样关注着中国,当前形势的紧迫十分明显
并且限制了列强为共同目标而采取行动,然而依然一清二楚的是,一直为各国所执行的
政策只不过在表面上看来有些偏离。在本质上,局势并无什么决定性变化。北京政府的
暴行和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遭受的不幸(指义和团运动。——译注)只不过以一种令人
吃惊的方式显露了潜伏在表层之下但为人所知的可能。更无可置疑的是东方无论就国家
还是个人而言没有什么变化。今年在中国发生的事件一千年以前也可能在东方发生,因
为东方一直止步不前。在我们身上也可能发生同样的事情,将人人潜藏的残忍之性暴露
于世。不过,和五百年以前相比,在我们这里,这类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小得多,而且更
不会得到宽谅,也不可能是属于政府以及我们社会中更具理性的部分的行为。它们更多
地是包藏在漠视之中的恐惧的产物,这种漠视即使在文明基督教国家的最落后的地区也
不完全罕见;不过,和古旧的、停滞的亚洲相比,这种漠视在这些地区的分布要窄得多,
也没有成为自政府以下的整个社会的普遍氛围。
尽管最近在中国发生了某些事件并对各国的行为产生了暂时影响,决定着各国政策
的根本形势并没有改变,这是因为它主要取决于中国之外的从东到西的全球范围之内的
状况。目前,共同遭受的不公正对待使各国为其荣誉不得不对中国的罪行采取切实的、
步调一致的反击行动,并要求得到永不再犯的保证。在采取这些行动之时,为通过实施
正义的惩罚来达到当前紧急局势下的共同目标,各国中止了利益竞争,并用共同的方针
遮掩了政治分歧。不过,一旦这些成为过去,各国又肯定不会对那些原先被更急迫的局
势所取代,而今又继续存在的事实视而不见。尽管如此,各国不无裨益的是不忘记过去
的经历,显然它有力地教导我们,相互对抗和利益冲突仅仅是事实的一部分。在当前形
势下,欧洲各国已认识到了它们在亚洲的利益是一致与冲突并存。这一致性就体现在各
国需要把亚洲国家纳入基督教国家的大家庭中,且不是诉诸于外部的锁链,而是通过内
部的进步。从思想和实践两方面看,这个设想完全具有切实保护各国利益的意义。它所
针对的是遥远的未来,其目标不是一个幻梦,而是和一个不断地因具体事态而调整的一
般过程相一致的。
美国政府不仅体会到了,而且最近还用书面形式说明了以下两个相互补充、但表面
上看来又相互矛盾的两个认识:一是必须强调我们的权利,保护我们的利益不受侵犯;
二是尊重中国政府以及中国的独立。这和下面这个看法完全一致:我们有责任以我们的
满腔同情和必要的积极帮助,而不是无道理的干涉来协助中国政府和人民改造并重新规
定他们国家的生存状况。美国政府发表上述内容的声明颇具意义,因为尽管该声明无疑
针对了最近的事件,但它的主要意图是表明不干涉中国的态度。该态度是对我国人民长
期以来的普遍倾向的强调,不过根据近来的新情况对其作出了具体的职责和政策规定。
在美国的立场中,可以看到超越过去和当前的理性的理想主义和务实才能的良好结合。
后者使前者能够充分考虑到当务之急,并为它们所修正。这就象在前方出现一个未经标
记的浅滩时,水手转舵绕其而行;等到看见了深水区时再按自己要去的方向恢复航向。
上述这些表明了美国的领导者的英明才智,从而使我们能对未来充满信心。不过,
对于实际上还是领导者们行动的最终认定者的普通大众来说,仍有必要对近来动荡年代
中的事件予以特别关注。通过考察当今时代的种种迹象,我们可以马上知道它们给予了
我们什么机会并从而赋予了什么任务。我们需要履行这些责任,不仅为了我们自己,也
为了子孙后代,我们和他们之间是受托人与委托人的关系。我们的领导者在行动之时不
可能无视人民的普遍意愿;而如果这些意愿和现实情形紧密相连,领导者就必须努力如
实地了解现实;并根据种种表现估测变化趋势。这是一个双重过程:一是观察现实,二
是得出合理的推论。正是从这个过程中得到的知识和实际结论规定了国家决策的大致方
向。如果有了这些,国家的举措也就有了保障,也就可以放心地让政府去处理日常事务,
而一个得到了人民的坚定支持的政府在这个世界上将无比强大。包括我们在内的一般大
众常常被人抱怨反复无常,不过这不是因为我们在本质上就变幻不定,而是因为现实常
常有不同的表象,从而使人有着不断变化的认识和心绪。对此的解决办法只能是通过努
力的思考以切实地认识现实。
那么这些现实总而言之又是什么呢?在当前世纪结束之际,形势的发展已使世界商
业成为了所有强国的竞争所在。一些国家或许不敢奢想成为商业霸主,但每一个国家都
希望增加或至少保持自己在商业收益中的份额,而这不仅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能
力,也取决于在尽可能广泛的世界范围内进行自由交换的能力。在商业竞争中,多数国
家对它们的自然资源状况都不感到满意,而一些国家在这方面则有着明显的优势,如美
国就有着丰富的原材料和对其的使用能力。这样,从纯粹的商业角度看,各国在起跑之
时就优劣分明了。由自然资源状况决定的差异相对是不易消弥的,且不会因人的急迫心
情而改变。于是不少国家就企图通过扩张领土并在所把持的地区内建立自己的商业优势
来促进繁荣。这样做或需要进行赤裸裸的兼并,或需要培养起压倒性的政治势力;而这
两者都意味着使用强制性的力量,从而会激起抵制,因为其他国家不愿自己的权利为强
力所剥夺。这样竞争就转化为了冲突,不是商业竞赛,而是陆上或海上的军事力量成为
了斗争手段。
在欧洲和美洲区域内,总体而言,领土占有状况已经定形并有所保证,而且任何可
能的疆界变化都不会明显改变全球商业态势。澳洲大陆也已被占据,其周围海中岛屿的
政治归属也被文明国家间的安排所确定。非洲大陆除了极少的例外地区也处于同样的状
况之中,该大陆的商业关系由业已在那儿有着稳固且不受挑战的权利的国家所操纵。不
过,在商业上,居民的稀少和落后使非洲无足轻重。
因此,现在只剩下亚洲了。前文已经从世界政治的角度探讨了亚洲的形势,对包含
在不同的结论中的讨论结果应在此作一总结,以便能更好地推进我们的考察,尤其是围
绕着美国政策的考察。如前所述,亚洲地区目前处于政治动荡之中,从而容易受到外来
影响而深刻改变;在地理上,它大体位于北纬30度至40度之间,在这条六百英里宽的地
带中,有着亚洲土耳其、波斯、阿富汗和包括大部分长江流域在内的中华帝国的绝大部
分。在上述两条纬线的南北,英国和俄国分别握有主宰性的、稳固的政治权力。由于商
业控制所领先的军事力量的性质,这两个国家一个主要以陆地为根据,另一个以海洋为
依托。同样已经指出的是,倚仗政治侵渗而不是与其相反的纯粹商业竞争在远东谋求商
业控制的基本问题正左右着海权与陆权之间的对抗。在亚洲大陆范围内,就亚洲的问题
而言,军事力量的作用典型地体现在了俄国和英国身上。这两个国家分别拥有世界上最
大的陆军和海军,他们发展商业的手段也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个主张自由贸易,另一个
则主张通过绝对地废止他国权利或取得超乎一般的特权来实行独占。
还曾提及的是,亚洲大陆之外的其他一些强国——包括美国的领土状况使它们就军
事力量而言属于海军国家,而且在一般政策而非正式同盟的意义上是和英国站在一起的。
它们和英国无论在目标上还是在实现手段上都十分类似;而且,和英国一样,由于地理
上的遥远和在世界其他地区有着关键利益,它们也缺乏在中国内陆充分使用军事力量的
能力。这个缺点尽管早已存在,但如今得到了更令人信服的印证。不过和欧洲相比,美
国受到的影响小一点:因为经由最短的航路,美国离东亚更近;因为凭借对美国的防御
至关重要的海洋,我们更能自如地采取对外行动;因为我们的财富巨大且日益增长;也
因为我们在亚洲有着菲律宾这个根据地,它处于海上,和中国离欧洲一样地遥远,对我
们的防卫具有意义。不过,太平洋的和南非至英国问的距离一样长的宽度使我们不容易
在东亚进行军事行动,这必然促使我们尽可能地避免这样做。日本虽然离亚洲大陆很近,
但它有限的幅员、人口和财富必然会使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