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异时空-中华帝国 >

第9章

异时空-中华帝国-第9章

小说: 异时空-中华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时,许步冀在谯郡,尚衡在彭城,贺兰进明在临淮,皆拥兵不救。城中日蹙,巡乃令南霁云将三十骑犯围而出,告急于临淮。霁云出城,贼众数万遮之,霁云直冲其众,左右驰射,贼众披靡,止亡两骑。既至临淮,见进明,进明曰:“今日睢阳不知存亡,兵去何益!”霁云曰:“睢阳若陷,霁云请以死谢大夫。且睢阳既拔,即及临淮,譬如皮毛相依,安得不救!”进明爱霁云勇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去坐。霁云慷慨,泣且语曰:“霁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馀矣!霁云虽欲独食,且不下咽,大夫坐拥强兵,观睢阳陷没,曾无分灾救患之意,岂忠臣义士之所为乎!”因啮落一指以示进明,曰:“霁云既不能达主将之意,请留一指以示信归报。”座中往往为泣下。    霁云察进明终无出师意,遂去。至宁陵,与城使廉坦同将步骑三千人,闰月,戊申夜,冒围,且战且行,至城下,大战,坏贼营,死伤之外,仅得千人入城。城中将吏知无救,皆恸哭,贼知援绝,围之益急。
尹子奇久围睢阳,城中食尽,议弃城东走,张巡、许远谋,以为:“睢阳,江、淮之保障,若弃之去,贼必乘胜长驱,是无江、淮也。且我众饥羸,走必不达。古者战国诸侯,尚相救恤,况密迩群帅乎!不如坚守以待之。”茶纸既尽,遂食马;马尽,罗雀掘鼠;雀鼠又尽,巡出爱妾,杀以食士,远亦杀其奴;然后括城中妇人食之;既尽,继
以男子老弱。人知必死,莫有叛者,所馀才四百人。
癸丑,贼登城,将士病,不能战。巡西向再拜曰:“臣力竭矣,不能全城,生既无以报陛下,死当为厉鬼以杀贼!”城遂陷,巡、远俱被执。尹子奇问巡曰:“闻君每战眦裂齿碎,何也?”巡曰:“吾志吞逆贼,但力不能耳!”子奇以刀抉其口视之,所馀才三四。子奇义其所为,欲活之。其徒曰:“彼守节者也,终不为吾用。且得士心,存之,将为后患。”乃并南霁云、雷万春等三十六人皆斩之。巡且死,颜色不乱,扬扬如常。生致许远于洛阳。
巡初守睢阳时,卒仅万人,城中居人亦且数万,巡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前后大小战凡四百馀,杀贼卒十二万人。巡行兵不依古法教战陈,令本将各以其意教之。人或问其故,巡曰:“今与胡虏战,云合鸟散,变态不恒。数步之间,势有同异。临机应猝,在于呼吸之间,而动询大将,事不相及,非知兵之变者也。故吾使兵识将意,将识士情,投之而往,如手之使指。兵将相习,人自为战,不亦可乎!”自兴兵,器械、甲仗皆取之于敌,未尝自修。每战,将士或退散,巡立于战所,谓将士曰:“我不离此,汝为我还决之。”将士莫敢不还死战,卒破敌。又推诚待人,无所疑隐;临敌应变,出奇无穷;号令明,赏罚信,与众共甘苦寒暑,故下争致死力。
张镐闻睢阳围急,倍道亟进,檄浙东、浙西、淮南、北海诸节度及谯郡太守闾丘晓,使共救之。晓素傲很,不受镐命。比镐至,睢阳城已陷三日。镐召晓,杖杀之。
风信子语:张巡绝对是能比得上岳飞的名将,不但是个优秀的军事家,而且忠义无双,在粮食快要吃光的时候,都不肯突围,心中只考虑国家利益,忘记了自身的安全。唉,可惜啊,在那个黑暗的独裁社会制度下,似乎越忠义的人死得越快啊。
论帝制
    非常奇怪,网上有许多兄弟非常具有牺牲精神,宁死不当皇帝,真的很不明白。
比如《命运的抉择》等,(这都是偶收藏的好书,很喜欢看),主角孙露辛苦拉起一帮势力,眼看着越来越强,有当皇帝的实力了,但她却去为
即将灭亡的明却做嫁衣,搞不懂,一来明是从内灭亡的,是亡于农民起义军,说明这个朝代已经被人民抛
弃,是历史的垃圾,只会是负担,不会得到人心的支持。二来所谓的南明,既无粮又无兵,支持它能得到
什么呢?牺牲自己的子弟兵,却为那些终日吸老百姓血的家伙,值得吗?
就算不谈这些大道理,仅仅从自身利益来看,都是不可理解的,自己当皇帝多好啊,起吗没人能用皇帝诏
书这种正统来杀害自己,要知道在古代正统思想还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出个小错误就有可能导致抄家灭族
的后果,那时所有跟孙露有点关系的人恐怕都难逃一死。难道害怕女人皇帝?胡扯淡了,武则天皇帝的时
候也没见有多少人绝食抗议啊?至于造反的,除了几个失势的李家皇子皇孙,真没看到有其它人的。更何
况,武则天的势力是李唐来的,属于篡夺皇权,就这样都没几个人反对,更何况孙露的势力都是自己一手
拉起来的呢。退一万步说吧,就算怕女人当皇帝不好,那扶持孙露的老公总可以了吧,什么毛病都没了吧

再看看国家利益,如果孙露自己或老公做皇帝,那么就算有遭一日,儿子或孙子争权(象武则天一样)
,那起码政策不会变啊,要知道,如果没当皇帝,朱氏一旦夺权成功,由于中国固有的株连制,所有的改
革派都会人头落地,更糟的是,孙露所有的政策也会当成异端彻底打倒。而腐朽的闭关锁国政策会重新抬
头,中国的资本主义革命就会完全失败,重新回到鸦片战争的旧轨上来。
这些同志们总以来带着先进的民主思想回到过去就能建立一个民主国家来,唉,真是太天真了,让我
们来看看历史吧,所谓的民主思想其实并不先进,至少在公元前的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那么这么“
先进”的思想为什么反而会被落后的封建帝制打败呢。其实太简单了,在《异人傲世录》中科恩在接收奴
隶军团时问副官“奴隶最想要什么?”“自由”副官脱口而出。“不,不,想要自由那是高级的奴隶,绝
大多数只是想吃饱穿好而已”,民主更是如此,生产关系还不够发达,不能保证所有人的吃饱穿暖、不能
保证教育需求,不能保证卫生需求等方面时,民主只能放在第二位甚至第三位了,这正是因为只有当人类
前进了资本主义社会时,经济相当发达,冻饿而死这种事极少发生,有时物资甚至超出需求时,人们才会
进一步的要求权益---也就是民主。
即便是当了皇帝,李志远也不会马上完全推行民主,原因非常简单,没有人需要的东西,就算推行一
时,最终还是要灭亡的,所以李志远只会做那些能促使人民需要民主的事。
通过这些分析,《中华帝国》的主角李志远同志深刻认识到当皇帝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坚决要走以皇帝为
核心的发展道路。:-)
回到过去是件不容易的事
    现在网上架空历史的书越来越多,大多都写得非常好(比俺强),不过,对于在古代生存多数略过不提,俺一时没事,跟大伙倒点苦水,在古代生存可不容易啊。
第一,语言不通,没写错,就是语言,诸位看官要是不信,自己去上海,浙江,广东试试看,几天之内是肯定学不懂当地语言的。而在古代,没有标准普通话。所以一开始都是连比带划的,要想真正的交流至得过一些日子。
第二,生活习俗不通(习俗包含方面太多,所以分列几条),在古代非常讲究“礼”,即便是在现代,国人也是众所周知的虚礼极多的人,不相信吗?我们经常能听到邀请,“到我家吃饭吧?”,要是你傻乎乎的应了,指不定得罪人呢,这种邀请只是一种客套。在古代,这样的客套更多了,一不小心就得罪人,所以要想快速取得身边人好感并不容易。
第三,婚丧嫁娶、迎接、送别在古代都有相当严格的礼仪规范,比如什么时候去,穿什么样的衣服,行什么样的礼,太复杂了,现代人谁懂呢,要是不一小心犯错,被人轻视都是小事,被误以为恶意才麻烦呢。
第四,宴席更是复杂,光座次就累死,什么主座、上座,首席、次席,俺是肯定不懂的,不知道谁懂?而且那个时候的人都很虚伪,明明按地位该他坐,总是要死命推辞一番,即便坐下也是一副惭愧的样子。这么复杂的事。你哪能弄明白他是谦虚还是虚伪。要是你领会错了,他坐到不合适的位置,别看他满脸笑容,心里正想怎么报复你呢。
第五,称呼复杂,古人称呼方式无论是称对方还是自称都有一套体系,名字是无论如何不能说的,那跟骂人没区别,一般来说,地位相同或平辈称字,低于对方的话,最好不要称字,只能称别号或者官职,甚至是籍贯。称呼错误的话很容易招来敌意的。
第六,拜访投贴也有规矩,首先没有人介绍的话,直接联系是很失礼的,然后贴子怎么写,怎么拉上关系,等到对方回贴然后才能上门拜访,很少有不速之客(不过明清以后不太讲究了)
第七,在与人交谈时,千万注意避讳,首先是各代皇帝的讳,这个罪不小。其次是对方祖先的讳,虽然谈不上罪名,但别人会很生气的,所以很有可能你在说话的时候已经得罪人了,以后对方不给你使绊就不错了,还想招揽,难!比如宋史薛昂传中记载:“昂与余深、林摅始终附会蔡京,至举家为京讳。或误及之。辄加笞责,昂尝误及,即自批其口。”在自己家中都避讳,马屁拍到这份上,也难怪蔡京一直提拔他了。
这以上几点其实就是说明一件事,要想在古代搞人际关系,难!太难,尤其是上层士大夫,他们其实就是以礼仪为傲,用礼仪来凸显自己与众不同,想要得到他们的认同,这个。。就象一个中国人到了阿拉伯人的公司,或者是一个印度人想融入中国人公司一样难,哦不对,应该比这个难度还要高,毕竟现代文化和知识让我们懂得尊重对方。举个例子,乾隆时,英国使者想行吻手礼,这是一种对长者或女士的表示尊敬礼节,但中国人完全不能接受,视为野蛮无知。
还有,有许多兄弟总以为抄几首诗词露一露,不但名声大震、受人推崇,而且打动大堆MM的芳心。其实,纯粹是白日做梦,从魏晋以后,文人诗歌唱酬就开始流行,如果主角出了名,是受人敬仰了,但是哈哈,麻烦也来了,别人请你评一下诗词,你有能力评点吗?别人请你写副对联,你行吗?别人请你应某事或某物写个序或是诗赋之类,你写得出来吗?别人请你行个酒令,以咱们的水准,说不定还不如薛大公子呢,能不丢人吗?再跟你聊上两句,发现既不懂音韵又不懂平仄,傻子也知道你是偷抄的了,到那时更加被人唾弃!而且在古代,诗词不过是旁枝末节,起不了多少作用的,想想吧,李白杜甫够牛吧,但他们可都是贫病交加而死的。
除了这些,古代生活也不容易,没有电影、没有电视,书很贵、也很少(宋代以前),没有自来水,没有电灯。古代唯一能令人满意的,那就是可以尽情收集美女。可是有的同志对李志远这唯一的乐趣还很不满意,我容易吗我,各位,想想看,没有电脑的日子怎么过啊!!
例一,厕所极脏,多数是在粪坑上架一两块木板,冬天屁股冷,夏天臭气熏死人。汉代到唐代是用竹片刮屁股(这还是从印度引进的高新技术),宋代总算进化了开始用纸擦,至于汉代以前,没研究,估计。。。
例二,出门难,只有马车可坐,速度极慢,又颠簸,那时代的马车可没有什么悬挂系统、避震系统,而且道路坑坑洼洼,非抖散你的屁股不可,再加上马路灰尘极多,坐一天车下来,那个苦啊!
例三,没有辣椒、没有西红柿,没有许多许多东西,只不过别的没有倒还罢了,这没有辣椒的日子太难过了。
科学发明真有那么难吗?
    有些兄弟对李志远能搞出这么多科技感到不可能,认为这是主角纯YY,是不合理的,这本小说本来就是YY的,我不在意,但合理性我可是花了不少时间的,所以想为自己辨护一下。让我们来看一下历史上催生的科技发明吧:
18世纪时,能生产铅笔的只有英、德两国。后来,由于战争的影响,法国的铅笔来源中断。当时的法国皇帝拿破仑命令本国的化学家尼古拉斯·;孔蒂就地取材,生产本国铅笔。孔蒂用法国出产的劣质石墨与粘土混合,并通过控制粘土与石墨的比例来调整其硬度和颜色深浅,成型后置于窑内焙烧制成笔芯,再用松木制成笔杆裹住笔芯,获得成功。这样生产出的铅笔成了当时最好用的铅笔。
在与此的同时,又是拿破仑苦于军队的食品供给,于是悬赏,科学家(名字一时查不到了)很快就发明了罐头,对于食品业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发明。
十九世纪初时,那时候制造炸药用的硝酸完全来自于天然的硝酸盐矿物,而德国奇缺(全球主要产地是智利,英国控制),于是皇帝重金悬赏,哈哈,科学家(名字又忘了,惭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