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异时空-中华帝国 >

第69章

异时空-中华帝国-第69章

小说: 异时空-中华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三天的火力准备之后,泉州城头上几乎没人敢停留,护城河也填平了好几段,城墙更是破料不堪,于是李新下令总攻开始,士兵们冒着箭雨和檑木冲向城墙,虽然守军相当顽强,滚油檑木不断扔下,也勇敢地与云梯上的中华军博斗,但在大炮远距离支持以及火枪兵的近距离支持下,中华军步兵仍然很快纷纷冲上城头,很快占据了一段段的城墙,然后,当中华军的火枪兵和弓箭手登上城墙时,守军大势已去,纷纷投降。
下一个目标就是兴化军(即后来的莆田),这里的驻军几乎都被抽到福州去了,剩下的人一看到中华军立即举了白旗。
终于在二月底,李新与第三师会合,目前第三师的士气完全恢复,由于敌军从不出战,因此平时都是大搞训练活动,新补充的士兵已经完全融入团体,第三师已经恢复整装满员状态了。
李新非常惊讶,他本以为第三师就算没有垂头丧气、士气低落也会军无战心,平时的纪律训练都会松下来,他还想到时来个三把火,没想到第三师还真有人才啊,经过交谈了解,发现副师长张超是个非常优秀的人才,不过只局限于事务上,比如后勤、工事、训练等,而且自己也以身作则,但对于作战指挥并不在行,因为为人细心只能说防守还不错。
既然军心可用,李新开始了解福州的详细情况,福州转运使柳士敬为人很有才能,而且甚是体恤民众,在福州也有柳青天之称,其人性格坚强,又善于鼓动他人,因为福州人上下齐心,让中华军没办法。
在进攻前,卧底曾用鸦片威胁,没想到反而被杀,柳士敬也凭毅力硬是摆脱了毒瘾,仅从些事就看出其人果然不凡。
而福州城内囤集了大量粮草物资,想困死也不容易。真是老鼠拉龟无处着手,唯一的好事就是此人不善军事,因此从不出战,但这一条也不完全是好事,反过来说也是坏事,因为柳死活不出战,想引诱出来歼灭部份有生力量也不可能,守军死守福州,对攻城来说还是很吃力的。
李新与参谋研究了很久,决定继续采用陆富贵在江宁的战术,用谨慎安全的方法进攻,这一准备工作整整持续十天,上百台投石机不断将土石投向福州城,填平一段段的护城河,在城墙外堆出一条条斜坡,在海军的支持下,福州城墙上的工事也大部被毁。
宋军多次想趁夜间修补工事,但由于中华军夜间非常警觉,总安排人值班,一有不对就投掷燃料瓶,照亮之后用火枪兵射杀,所以反倒损失不少人手。
李新觉得时机成熟,于是发动进攻,一开始进展相当顺利,经过反复拼杀,冒着滚油冲上去,虽然死伤不少,但由于敌军不多,顺利登上城墙,李新在望远镜中看到后兴奋无比,认为战斗基本结束了,可是没想到,宋军在这时迸发出疯狂的战斗力,简直不是人类所有的力量,宋军士兵们不畏刀枪冲上来,只为了将中华军挤下城墙,在那狭窄的城头,守军用血肉之躯用一刀换一刀的方法与中华军拼命,每一个人都象不要命一般,哪怕挨了一枪已经贯穿了腹部,但那个士兵却象不知疼痛一样,用力抓住枪杆,顺着枪朴过去将中华军士兵一把抱住,滚下城去。其它守军哪怕断了腿的,就用手抓,没有手就用牙咬,象打不死的怪兽一样,这样可怕的战斗意志已经完全不是人类所有的,中华军虽然勇敢,但面对这样不怕死的怪物渐渐无法支撑,李新看得目瞪口呆,眼见着城头上的阵地越来越小,敌军越来越多,当机立断命令部队撤下来,海军炮击城头,投石机继续砸。
清点之后,李新很郁闷,仅上午战死九百人,伤二千人。从来没想到过有这样的守军,这么勇悍的意志,恐怕比得上当年的睢阳张巡了,自己居然也遇到,还挺伤脑筋的。
想了半天,这样可怕的军队跟它硬拼实在不值得,损失太大,自己的部队应该是能打败对方的,但没必要用在跟死人拼命,要尽量采用远程兵种消灭,而且要尽量打击对方士气。
目前没什么好办法,那就简单一些的法子,一来挖地道到城墙下,炸掉一断城墙。在城墙外搭更高更大的土台,让火枪兵站上去尽量杀伤敌军。经常还让士兵做假冲锋,引诱宋军站到城墙上来射杀。
同时也制造更多的投石机,反正砸死也是宋军。也让投石机投大量传单进去,主要是投降不杀之类的,而且保证生命财产安全。只要捉了柳贼来降,一律重赏。
李新还想让楼船从江面贴近城墙,因为楼船比城墙高,这样火枪兵在楼船上射击效果更好,海军坚绝不肯,大型楼船是为海战准备的,在江水区非常笨拙,太靠近了万一被宋军火烧了怎么办,尤其那艘旗舰,目前中华军仅此一艘,有点损伤海军还不心疼死啊。李新认为舰上有大量防火设施,没关系的,但海军却反驳这正说明了舰只太怕火了。无论李新怎么说都没用,最终只得作罢。
作者注:张巡,唐代人安史之乱时,任雍丘县令,率众拒敌,屡屡以少敌众,从未一败,后由于睢阳太守许远相邀,负责指挥睢阳军事,麾下不足万人,却先后消灭敌军十二万人之多,敌军屡战屡败,无可奈何只得以优势兵力围困。为了保护江淮地区虽弹尽粮绝却不肯突围一直困守孤城,史书上记载“茶纸既尽,遂食马;马尽,罗雀掘鼠;雀鼠又尽,巡出爱妾,杀以食士,远亦杀其奴;然后括城中妇人食之;既尽,继以男子老弱。人知必死,莫有叛者,所馀才四百人。”看到这一段话,令人不忍再看,敬佩张巡绝不屈服的精神,又感叹战争的残酷。记得梁羽生的书中有一句话“要如南八方男儿”,南八就是指张巡的部将南霁云。
第十三章 福州战役2
    (又有兄弟催了,要在两章内解国内战争,这个,好象难度太大了,俺尽量提速吧)
一转眼,到了三月下旬,福州城墙已经倒塌多处,宋军也被中华军的假冲锋弄得疲惫不堪,在火枪兵的打击下,城墙只有很少的宋军守卫,大部队都被迫撤在城墙后躲着。
李新看时机已至,将所有军官的左轮枪收集起来,组织一只敢死队,选了清晨趁宋军未清醒时冲锋。因为中华军的假冲锋太多了,城墙上都没几个宋军士兵,当第一个敢死队员冲上去的时候,才有几个宋军冲来阻挡,他挥舞着先进的兵器――左轮手枪,轻易把宋军打倒在地,紧接着一个个敢死队员冲上城墙,只听一声声枪响,只一会儿功夫,就占据了一小块阵地,后面的部队迅速冲上去,抢在宋军大部队来临之前组成了一个由大盾、长枪、砍刀和火枪组成的防御阵地,敢死队员退到后面给左轮手枪装弹。
宋军的反应相当迟钝,大概是由于过于劳累的原因,比李新预料的时间晚到了一会,但是那种勇悍仍然不减,个个都以命博命,被长枪刺中后甚至有人抱住长枪不放,以便让其它人冲开盾牌,整段城墙迅速被鲜血淹没,到处都是鲜血和残肢,中华军死伤也在迅速增加,宋军虽然很勇敢,但可惜,中华军的防御相当坚固,而后继到达城墙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虽然不时有少数几个宋军勉强冲进阵地,但马上就被左轮手枪击毙,决口也被迅速填上。中华军的火枪兵站在后面,在近距离上射击着,由于城墙狭窄,人挤得动不了,火枪兵几乎不用瞄准,只要装好弹朝对面放枪即可,有时能一枪打穿两人,在巨大的伤亡下,宋军的冲击对中华军的压力明显比以前小多了,中华军的阵地不但固若金汤,反而不断扩大。
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宋军徒劳无功的攻击付出了巨大代价,在持续两个时辰的战斗中,至少死伤了四千人,而中华军死伤也接近两千,但绝大部份是负伤。
最终宋军不得不撤退,火枪兵立即转向城内弓箭手射击,刚才的伤亡大部份是由城内的宋军弓箭手造成的,由于战斗紧迫,所以很多士兵头上都没有木盾保护。现在城墙上没战斗了,火枪兵开始对宋军的弓箭兵点名,而中华军的弓箭兵也开始居高临下朝宋军射击。
看着宋军都撤入到各处民房里,李新并不急着冲入城内,而是不慌不忙开始清理城墙,虽然宋军非常拼命,但由于失去了高度优势,而且又没有能挡住火枪的盔甲,因此中华军花了大半天功夫就占据了全部城墙,损失不到八百人。
李新压根儿就不想打巷战,他的想法很简单:在这么大的一个城里,肯定有与柳士敬不同想法的人,只不过那时或迫于柳的压力,或害怕中华军杀人如麻,或者还幻想胜利,所以抗拒不降。但现在局势已定的情况下,那些人肯定会跳出来的,这可比流自己士兵的血要好得多。
于是在占据城墙后,中华军并没有象柳士敬想的那样开始进攻各种要地,比如转运使衙门等,却只是居高临下,封锁各处道路,然后大肆喊话,号召大家投降,口号主要是只要投降就不用担惊受怕过日子,对于以往的抗拒暨往不纠等等。一开始还没人理睬,可是慢慢地就开始出现一两个举白旗来投降的人,看到有领头的人出现,投降的人越来越多,然后中华军再劝造投降的人将自己的亲属从军队里喊回家来,免得在中华军战斗中受伤送命,于是那些老百姓纷纷到各个衙门仓库等喊话,只不到一天功夫,柳士敬能指挥的部队只剩下一千多人,大多都不是本地人,据守着转运使衙门,个个都怀着决死之心,作战勇悍无比,李新攻了两次,都没能攻进去,为了减少伤亡。李新再次发动喊话攻势,一方面威胁再不投降就直接用火攻,另一方面用攻心战术劝告柳士敬,称赞他对宋的忠诚,也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指明既然大势已去,何必拖着士兵殉葬呢。
经过半个小时,柳士敬思前想后,最后长叹一声决定自杀殉国,并命令余部投降。中华军取得了福州战役的最终胜利。此战中,不计陈飞那次的损失,中华军死一千六百人,伤四千人,消灭宋军一万六千人。
战后,李新仔细了解了宋军的全部作战经过,发现了一个重要人才,柳士敬的幕僚李纲,李纲是福建人邵武人,但定居无锡,这一次是回乡祭祖,中华军起义后,被阻在福州,后来经介绍与柳士敬认识后,对防守提出很多意见,得到柳的赏识协助守城,虽然他本人不懂作战指挥,但他的军事思想非常正确,加固城防,动员青壮,组织民兵协助守城,而且又长于鼓舞人心,这一次福州防守战宋军表现如此优异,李纲要占了一半的功劳。
可惜的是李纲死活不肯加入中华军,只得先放一下,慢慢做些思想工作,让他先协助进行福州重建等工作,毕竟这样的人才不用太可惜了。
福州解放后,长江中下游以南除了一些小县城还没来得及占领之外,所有地区都落入中华军之手,完全连成一片。
第十四章 夏国使者
福建解放的消息很快就传到谭州,在第二天的《中华报》上李志远亲自发表了文章,表扬第三师的英勇,也鼓吹了一番中华军战无不胜的神话。大力渲染了此事对中华帝国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李志远正在得意的想:如今自己的地盘已经边成一片,南面和东面都是海,又有强大的海军,基本上安全了,虽然西面的四川聚集了不少宋军,但李志远并不担心,在宋朝时,中央政府对军权控制极严,没有中央命令,他们根本不敢主动作战,据李志远了解甚至于在宋仁宗真宗时候,军队作战要由中央政府先画好作战图,规定哪里宿营,何处进攻等,将领到达目的地后依图作战,这种极其僵化的作战方式不败才怪啦。至于北面,长江天险岂是浪得虚名。
现在部队的组建工作已经初步完成,为了这次大扩军,李志远可谓劳心劳力,头发都白了好几根,主要是缺军官,缺枪炮。为了节省军官,也为了能更好的发挥战力,原来中华军中营级是最低的独立作战单位,现在被消弱,参谋等都被撤消,现在改成团级才作为最低的独立作战单位。由于生产能力有限,起义前月产枪一千余只,起义后大幅提高产量,但这不是马上就能形成的,目前也不过近三千只,预计今后月产量超过四千只,但还是赶不上军队扩编的速度,经过反复研究,再征询前线指挥官的意见,将各步兵师改变为冷兵器与火器1。2:1的比例,守备师根据情况分配,一般3:1。之后以这样是因为火器的威力主要体现在进攻上,可以说无坚不摧,但是在某些战斗中并没有优势,比如夜战、肉博战、巷战等,以前在步兵师中仅设一个团用冷兵器,现在看来仍然不够,既然火器不足,正好改编。
目前扩编已经完成,正在进行磨合训练以及各种演习,大约在五月份就能形成战斗力,那时候,哼哼,李志远顿时淫笑起来,一伸手把正在给自己捏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