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中华帝国-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豢上в捎诶钪驹栋膊褰娜瞬欢啵虼酥荒芷浇逋蚪渌木踊沟迷傧氚旆ú判小N四懿涣餮投崛≌庑┎慷樱谑抢钪驹侗嘣炝怂酵ǚ司淖锩杩谠鹘型ǚ宋鄣悖渌傩枰匦驴己耍虼诵栌闪硗馀扇私邮站樱械木俣家哿簦晗负耸蹈鞲鼍偈欠裼胁斡耄僮鞔χ谩S捎诒⌒攀中肴偌由狭偈敝富庸偻还唬蠖嗍慷拥牧偈敝富庸俣脊怨缘慕怀霾慷樱奂浣朔灿�
只有两处的临时指挥官发现异常,一个将领叫任吾宏,他感觉不太合理于是拒绝交出兵权,但没敢翻脸,于是李志远马上调集重兵,将他团团包围,然后再胁迫原来的主将蔡东以及制置使管师仁,让他们到军营喊话,声称任吾宏意图谋反,结果不费一兵一卒,任吾宏便被活捉。
另一个临时指挥官叫种师道的在发现异常后马上发难,将前来交接的人抓住。幸好参谋部在做计划的时候考虑过了这种最糟情况,也考虑到将对方关入俘虏营必须要足够的人手,因此带去了4000人,接近对方的部队数量的一半,但其中有两千精锐部队,发现异常以后,领队的军官陆富贵当机立断,不待对方全军动员,立即攻击,冲进营门,并大喊“种师道谋反,抓住有重赏”,由于刚才值班的军官和士兵已经验过兵符印信,都以为上官驾临,根本不加提防,因此轻易便被陆富贵的军队冲了进去,再加上种师道只是临时指挥,威望不足,所以很多军官并不买他的帐,甚至还真的以为种师道谋反了,所以战场上非常奇怪,陆富贵和种师道的部队正在血战,但却有大量的军官和士兵却在围观,真正作战的只有种师道的直属部队。他把自己的直属部队近两千人都调在中军,于是据着中军营帐死守,由于过于密集,再加上周围都是围观的部队,兵力难以展开,所以陆富贵冲了两次都没能冲开防线,为了避免过多伤亡,陆富贵只得拿出看家法宝―――火枪兵,五百人分成三列排开,随着指挥官的开火的命令,火枪兵开始射击,一阵阵“砰砰”的巨响过后,敌军成片倒下。转眼间中军便被打垮,种师道只抵抗了不到半个时辰便被活捉。
这次战斗中,陆富贵的果断、勇敢虽然非常令人赞赏,但最令人瞩目的是,这是火枪第一次走上战场,虽然台湾的部队也用它作战过,但对手是土著,与其说是战斗不如说是实验。因此这一战虽然小,但却是一个时代的开始。
火枪在作战中可以形成压倒性的优势,面对密集防守的部队,火枪的可怕的穿透力,能击穿一切人类能穿的装甲,轻易撕开对方的防线。使得种师道试图拖延时间的企图化为泡影,而且那可怕的杀伤力也使得其它军官放弃了救援种师道的最后一丝念头,这也是事件得已迅速解决的原因。
到七月七日 全部十五万禁军已经被李志远控制住,放下心来之后,李志远发布了在两湖全面起义的命令。前期的工作早就做好了,只等到十五日统一行动。
李志远把岳父请来,把自己要谋反的事坦白,并把自己的优势一一列出,也举出赵宋即将灭亡理由,再搬出仙人的大帽子,声称自己是天命所归,取代赵氏是天意。
王敦其实早有怀疑,毕竟练兵、私藏武器这些事他多少风闻一些,一直也在暗自猜测。听到李志远要造反,虽然心里很害怕,但听得李志远说明已经夺取广南东路,此次南下的十五万大军已经全部控制,形势一片大好,再加上与李志远的关系和利益密切相关。于是下定决定支持李志远。有了他的支持,事情就更好办了。他的大儿子李志远的舅兄王辉现任荆湖南路转运使,小儿子王凯担任荆湖北路岳州知府。由他出面将王辉请来,几人在书房密谈。
李志远先把自己的打算对王辉说了一遍,王辉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简直不敢相信,转头去看了看,他老爹对他点了点头,“志远说的话都是真的,我也看这赵家天下是长不了了,志远又是奉承天命,正该取而代之,孩儿也应该辅助才是”
“这个,这个”王辉都说不出话来。李志远想了想,决定让他们父子俩单独商量一下比较好,于是便离开了。
他刚走,王辉便埋怨他老爹
“父亲大人,这造反可是杀头大罪啊,再说我读圣贤书,怎么能以下犯上呢!”
“孩儿,我看你是读书读呆了,赵家天下哪来的,还不是从大周手中抢过来的,他家以下犯上还不是坐了皇帝”
“这个,大宋皇帝是受天之命啊”
“对呀,当时是奉天命,可是现在已经是逆天啦,志远才是天命所钟啊,记得志远来的当时的天兆你也知道啊,这些年来,你看看他哪件事不是深谋远虑,要不是他帮助,你哪能从一个主簿一直爬到转运使这样的高位呢”
“可是,造反万一不行,那可是要全家抄斩株连九族的啊”
“怕什么,刚才志远都说了,整个广南东路都被他不费吹灰之力就夺取。而且这次调来平叛的十五万大军,连点动静都没有就被志远全数拿下。连郑居中都已经投靠了志远了,就算没有你,由郑居中出面,这两湖也是手到擒来。而且你也听说了,志远几年前就在海外经略了一大块地盘,如今进可攻,退可守,还怕什么呢”
“这个。。。”王辉开始有点犹豫了。
“更何况,志远在朝中势力极大,这你是知道的,俗话说,知已知彼,百战不殆,现在他就可以唾手得广南东路,荆湖,以后发展想都不敢想啊,现在你不投靠,志远也说了,肯定不会难为你,但你能做什么呢,你是知道的这谭州知府都监都是志远的人,现在禁军又都被志远控制,荆湖南路失陷是肯定的啦,你作为一方大员,守土有责,就算回到京城,估计也没好下场的,更何况你跟志远是姻亲,谁会信你呢,到时反而送上门去被砍头那才可笑呢!再看志远可是你内弟,一旦做了皇帝,那你可就是国舅了,飞黄腾达光宗耀祖啊!”
王辉长吁短叹了半天,终于决定投靠李志远了。这个结果李志远早就料到了,他两兄弟才能都很平庸,对亲情看得也比较重,也不是大忠大义之人,只要自己占据优势,肯定会投靠自己的。
“那小弟那边怎么办,对了还有伯父呢?”王辉问道
“哈哈”李志远恰到好处出场了,“那就要麻烦岳父大人去一下岳州了,至于伯父嘛,我去年就想办法让他由尚书左丞贬为两浙路转运使,就是为了防止出事,元实弟不用担心了。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等王辉离开后,李志远便告诉王敦,他已经让人在两浙路起事了,请岳父大人修书一封,请王封弃暗投明即可。
“啊”王敦大吃一惊,李志远连湖南还没动手,就安排好了两浙路的事,看来这一次自己是押对了宝,将来,国丈这个位置是跑不掉的啦。王敦暗暗心喜。
这下李志远完全放心了。王封也是个瘾君子,再加上自己在杭州等地的势力,如今再加亲情的召唤,谅他王封非上自己的贼船不可。
第三章 立业
李志远是个很小心的人,朝庭大员基本上都被拉下了水,由于也没人知道毒品的危害,所以只要李志远送上这等仙药,还没人拒绝的。反而是有些人想要,但李志远没给的。虽然这些人发现吸多了会上瘾,但李志远一向不提过份的要求,提出来的也是互惠互利的。而且福寿膏也都主动按时提供,哪怕已经下野的如赵挺之等都按时送去,所以还没人认识到毒瘾的可怕。目前只有很少几人如王封等例外没有成为瘾君子,一来因为毕竟是玉儿倩儿的亲哥哥,对方只能帮自己。再加上王封才能有限。三来王封刚当上转运使没半年,湖南这边的官员大多都控制在手上,也不差他一个了。
至于两浙路那边,由于这里进行得相当顺利,李志远早在7月5日的时候,就抽调了三千多精锐部队由陆富贵带领前往两浙路起义。
剩下的几天,李志远基本上没多少烦心事,就是安排人员太累了,虽然已经培训了很多人,但还是不够啊,真恨不得老天爷给自己掉点人才来才好。至于谭州的转远使司,李志远并不很放心,仍然安排了情报部门监视,怕王辉万一干蠢事。而且这几天里,自己不带足人马更是哪都不去。
至于十五万军队,仍然在抓紧时间撤换不可靠的军官,并且开始适当的宣传。已经把广东的军事教官们大部调过来了,只是还没正式开始训练。
7月14日,禁卫军的各处营地纷纷开始了造反浪潮,由于连续几天的忆苦思甜,普通的士兵已经受到了相当的鼓动,现在新的军官们抓住时机把那些喝兵血克扣军饷,打骂士兵的赵宋王朝军官拉出来,把真的假的一大堆罪名一说,大伙顿蜂捅而上,乱刀捅死,然后新的军官立即宣布,脱离黑暗的赵宋王朝,归顺伟大的中华王李信,加入光明的中华人民军。很快就完成了易帜。
这事说起来很难,其实不然,因为当兵的目的只是为了能吃粮而已,没有几个人会忠于赵宋王朝,要知道在宋朝,当兵是很耻辱的事,士兵的地位极其低下,士兵要在脸上刺字以防逃跑,这正是赵氏故意追求的结果。所以士兵怎么会有忠诚度呢,当然李志远是非常喜欢这种结果的,正所谓人弃我取。再加绝大多数人都没什么主见的,既然军官都带头加入,下面的士兵自然跟着照样。
如果说杀个把投名状只是一时的冲动的话,那接下来当教官宣布中华人民军的待遇的时候,所有的士兵都惊呆了。不仅军饷高,足额发放,而且满五年后可以申请退役,退役后国家无偿给予田地一块。另外在服役期间军属可以获得减租。每个士兵立功后都可以当军官,在说这一条时那个教官特意说明了一下,目前中华人民军的军官全部都是从士兵中升上来的,教官本人也如此。希望大家学着点。尤其反复说明一点,军人是中华王的卫士,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成为中华人民军的一员,作为军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抬头挺胸,而对任何官员都不需下跪等等。看着所有人兴奋的表情,教官很得意的加上一句,注意,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加入中华人民军,你们可别落选。
先动之以情,再诱之以利,再许以荣誉,以这样的方式,所有的前禁卫军士兵无不动心,顿时摩拳擦掌,纷纷抢着要加入。当然了,在看到所有人的积极性都动员起来之后,教官也表示如果想回去的,我军仍然给予方便,只是要等一段时间。最后,仅有一万人要求回去。
剩下的士兵有十三万之多,老弱病残很少,身体素质还凑合,都符合要求,只是训练度不够,进行参个月训练估计大部份勉强能够上李志远对野战部队的最低要求。当然,训练营里教官不仅仅要教给他们杀敌自保的技能和对李志远的忠诚。最重要的是培养士兵的尚武精神,让他们渴望胜利就象苍蝇渴望鲜血一样!这才是最最重要的。种种魔鬼式训练一出,军营里顿时叫苦声一片,幸好伙食非常好,再加上美好的前景,所以士兵们咬牙撑着。
到了7月15日,在荆湖北路江陵和荆湖南路谭州,几乎所有的不听话的都监、知府、通判等都已经被召集起来开会,只不过这个会议恐怕会开很久很久。
7月15日,谭州起义,由于各个衙门几乎都已经被控制,街上几乎没动静,要不是宣传队在宣传,要不是到处都有告示,老百姓还不知道有这回事呢。岳州、江陵、辰州、鼎州、汉阳等相继起义,两湖地区纷纷落入李志远之手。
在看到许多民愤极大的贪官污吏土豪劣绅被相继处死后,在得到免除所有高利贷的消息后,再加上大批宣传队的宣传下,当地老百姓欣喜若狂,再加上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李志远拿出收缴的粮食免费发给困难的农民,再加上这些年以来李大善人早就神化了,所以整个两湖地区人心迅速稳定,少量敌对的有钱土豪劣绅正好杀头抄家既可收买人心,又可补充库房,一举两得。
7月20日李志远也正式宣布自己的名号,自称中华王,在谭州组建了中华政府,政务院总理为李之华,财政大臣为李氏玲儿(她对于财政及预算很有天赋)、工商贸易大臣为李氏玉梅,农业大臣为朱倌,兵部大臣先由李之华兼后任命周朝东担任,刑部大臣为王辉,税务大臣为李德,科技大臣为李顺 礼部大臣为郑居中,(这是为了给旧官员们一个榜样,投降过来好处大大的有)。吏部大臣为朱子长,教育大臣为钱大均,交通建设大臣为古南松。宣传大臣为林文龙。
除了政府部门之外,另设了许多独立机构如司法院院长俞勉之,这是为了把各级政府的司法权剥离,在各地均设法院。
还设了议政院,院长由李志远兼任,在各地均设同样机构,职能是监督官员评论官员等,具体权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