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中华帝国-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模庖蝗ο吕矗矶剂返搅耍鹊ゴ颗懿角慷嗔恕�
练了一圈,出了一身汗,李志远开始回家,一路上不断有人问好请安,经过吴家客栈时,听得一阵喧哗,李志远便凑了过去,旁人见了李大善人赶紧让开来。原来是一个女客因为病倒了,又没钱付房钱,拖了近一个月,现在快到新年了,店东吴阿大怕她死在店里不吉利,便赶了出来。
众人都看着李志远,此情此景,不由得李志远不出面行善。但是为了避免吴阿大太过丢脸,结下不必要的仇,李志远也说了几句很漂亮的场面说,向大家说明吴老板是担心这女客有病怕传给众人,所以才搬出来,再叫了吴阿大出来(其实他早躲在一边偷听着),没事先讲明,而且考虑不周,让他表过态请大伙赔个不是,然后说自己多少懂点医,所以交由自己家的全福楼来安置这个女客更妥当。
吴阿大感激不已,毕竟被人指着脊背并不是件很舒服的事,现在李志远把难题接下,又全了他的面子,当然很高兴了。
那个女客是个青年妇人,发着高烧,时而清醒,时而昏迷,看样子病情很重,连李志远都有些急了。急忙请了大夫,结果看了之后推说这位夫人已经快不行了,早准备后事吧,讲了一大通阴阳虚实,就跑掉了。李志远以前就不喜欢中医,现在更晕了,连请两个都是这样。眼见那个妇人情况危急,李志远一咬牙,取出从来没敢乱用的药,找出螺旋霉素,给她服了下去。
没想到,居然见效了,几个小时以后,高烧就降了下去,第二天,服了三次以后,病症就已经消失。只是还很虚弱,急忙叫了大夫来调养。那个钱大夫目瞪口呆,这必死之人居然活了,反复追问,李志远只好告诉他,自己是灵一真人之徒,这是真人赐的保命灵药,这才罢休。
过了几天,这妇人来见李志远,一见面,便跪了下来:
“贱妾拜见公子,谢谢公子救命之恩”
李志远扶了起来,一问才知道,这女子姓徐,双亲俱亡,从小被无良舅舅卖到青楼,长大后成为开封名妓,后来结识一良家子弟,于是从良嫁人,一心指望相夫教子,没想到丈夫考取功名后,贪图富贵为与一官宦之后订亲,便将她休了。她又不懂女红,没有谋生之计,又不想再入娼门,于是便为青楼采购训练妓女。这一次到谭州来是听说这里有战乱,所以受开封樊楼的委托来买人的。谁知经过潭州时她就病倒了,另一同行的把钱一起卷走,弃她而去。
李志远一听,这宋代也有“扬州瘦马”吗?仔细一问,果然如此,不少有远见的青楼挑有姿质之幼女培养,等到长大时就可以谋取暴利了。
“难道选中的果然都会长成美女吗?”李志远问了一直就很想问的问题。
“这倒不是,只能凭个人眼光了,不过贱妾这些年来倒是少有错看了,在行中也有些名气”徐氏有些得意说道。
没想到啊,李志远不由打谅着徐氏,大约二十八九岁,身材丰满,衣着得体,眉目姣好,属于那种成熟的艳妇型,浑身上下充满一种媚态,心中一热,又想起自己看过的姬妾等于免费劳工的理论。于是单刀直入说道:
“不知小娘子以后作何打算?”
徐氏本无谋生之能,否则也不用靠训练妓女为生,现在又孤身在外地,身无分文,又被同伙骗光钱财,樊楼势力不小,这开封也没法回了,得知李大善人的事迹后,一来感恩戴德,二来也想找个依靠。心中本就想好找机会留下来。一听此言,顿时跪了下来,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说道:
“贱妾现在无路可去,又身受救命之恩,如果公子不嫌弃的话,贱妾愿长待公子身侧,做牛做马偿还公子恩情。”
李志远一听正是得其所哉,将徐氏扶起。心想,真是好人有好报啊,我几乎没花任何本钱,就到手一大美人,看来好事还得多做。
细细一问,徐氏艺名叫凤仙,想起蔡锷,李志远心中有些不爽,问起小时乳名珠儿,便给她取名叫玉珠。本打算马上就吃了她,但考虑到她身体尚未复原,便先让她安心休息保养。
想起玉珠对自己的才能很得意,于是便令她有空时留心一下,给自己训练些乖巧丫头。要知道李志远现在内院除了如云等三人外,只有一个仆妇和一个使唤的丫头,做事很不方便。
又想起刚才徐氏所说的战乱,自己出去大半年,还真不知道,找人了解了一番才知道。在荆湖北路的辰州(即后来的湖南沅陵)和沅州(即后来的湖南芷江),当地徭人不满苛政造反,还攻占了几座城,许多官员士绅被杀,由于相隔不远,谭州人心惶惶,各县都招集了差役,谭州的厢军也开始操练了。李志远听说许多大地主都开始组织庄丁,心中一动,看来是可以开始练兵了,再说了,自己虽然理论知识知道不少,但毕竟没真当过教官啊,现在先练一下,摸索一下,本着试验的心态岂不正好。
只不过现在已经腊月了,时间来不及了,等过了正月才开始吧。
作者注:厢兵,宋代兵制,京城附近布置精锐部队,称禁兵,各州一般只有些老弱,称厢兵,宋代军人地位低下,厢兵就更惨了,通常都做劳役。扬州瘦马,是指明代时扬州有专门买小女孩培养,长大后卖给大户门第做姬妾。
第十五章 刘之华
崇宁二年正月,捷报传来,官兵大胜,徭人已经平定。
州里的官员士绅们也松了一口气。但是李志远却发现到处都是卖儿卖女的人,经常是一家人抱在一起哭。刚开始还以为哪里又遭灾了,一问才知道:原来徭人虽然凶狠,但大多只杀官劫富,倒没怎么扰民,而官军一至,为了虚报战功,也为了抢掠财物,便诬蔑许多平民是“贼”。许多地方整村整村被抓被杀,老百姓扶老携幼四处逃避,更有许多富户为了趁机兼并土地,更与官府勾结诬蔑别人与贼勾结,便以奸细之名处死,然后趁机霸占良田落井下石。一时之间,辰沅两州有如地狱。
这时李志远才明白为什么一听说有战乱,玉珠她们这些人口贩子会象闻到血腥的鲨鱼一样赶着来。先前还想,徭人总共就没多少,官军就算全活捉又能抓到几个俘虏啊,现在看来“俘虏”怎么会不多呢。
这个血腥的社会,坚决要打倒,李志远暗暗发誓。以前的李志远虽然做了很多事,但心中还是隐约在玩RPG一样,并没有真正的切身的体会,从来没象现在这样对这个社会充满仇恨,从来没这样下定决心。
不过,气愤归气愤,韦大人的教诲还是不敢稍忘的,更何况现在遭难的人家多是被官军所害,对朝廷不无仇恨之心,收集这样的人,以后造反的时候忠诚度高得多。
李志远挤出几滴鳄鱼的眼泪,然后打着可怜穷人的大旗,乘着便宜大量购买家奴,当然凭心而论李志远还是不错的,基本上是全家一起的买进。很多人感激得不得了,被买成家奴还哭着喊着谢谢李大老爷的恩德!
就是玉珠没多大成果,才选了三个小女孩,后来在李志远的要求下,放低标准又选了五个。这些女孩李志远是打算全力培养她们各种现代知识的,长大后既可以供自己享乐,又能当秘书、会计之类的用,还不需要付工资,真是一举两得。
至于年青美丽的女人,李志远倒是买到了一个,也算偿了心愿。本来是没有的,当时李志远去转了半天都没找到美女,正准备放弃,但没想到毕竟是转运使大人的亲侄子,好事自己送上门来。负责处理俘虏的都监看到他以后,悄悄提了一个年青美貌约十五六岁的少女给他。李志远吃了一惊,两人说上几句后马上明白过来,客气了一番,得知对方姓魏名源字文忠,曾在王封宴席上见过,所以认识。李志远连连感谢。心里想,这个马屁精不错,在利用的大前提下还是值得结交的。
那个女孩非常漂亮,但看得出受过很大的屈辱,披头散发,衣服破烂不堪。带到家里梳洗之后,仍然一言不发,整个人傻傻的坐着,目光呆滞,只是默默流着眼泪。李定远看得非常心痛,耐心哄了几句,但没有半点作用,手足无措之际想起玉珠可能会有经验,忙把她叫来帮忙,在玉珠在耐心安抚之下,少女渐渐平静下来,有了一些生气。李志远松了一口气,正感无趣,想走开了,没想到那少女一下子朝他朴过来,跪在面前,拼命磕头,“求公子爷救救我爸爸妈妈,救救我弟弟”,说着放声大哭,李志远赶快把她扶起来,“你别急,把事情告诉我,我一定救他们”。
从女孩断断续续的抽泣声中,李志远得知,女孩姓刘,名叫英儿。是沅州回溪铺人(即后来的湖南怀化)。她父亲刘之华是个读书人,屡次应试不第后,便给当官的做师爷,看到官场黑暗,不愿再做便回到家乡做塾师,因为争地的事多次为乡民主持公道,深受当地人支持,徭人作乱后,由于敬重他父亲一向平等对待徭人,因此一直未曾进犯过村子。没想到好不容易盼来的官军,却比土匪更坏,一进村就大肆杀人抢劫,她一家都被抓了起来。官兵说他们是土匪,要把她们卖掉。
“求求你,救救我家人,昨天我还看到小弟弟的,求你救救他”李志远对美女的要求本来就没有免疫力,再加上这么可怜的遭遇,义愤填膺,看着她泪流满脸,用力点着头,“我马上便去”
事不宜迟,李志远马上带着英儿赶去找到魏都监,谎称小美人想家,所以干脆把她家人都买下来,为了不让他多心,还色迷迷的说古人千金一笑,我现在也可以比拟古人了。两人顿时发出一阵男人都明白的笑声。
折腾了一番,找到刘之华,原来他腿断了,没人看得上,还没卖掉。而她母亲却刚刚被另一人买去,想起小美人满是泪水的眼睛,李志远只能厚着脸皮追上去试一下,没想到原来是吴阿大吴老板,冲着以前的交情,再加上刚才临时编的的男人的故事,吴老板很痛快地原价转让了。只是她的两个弟弟只找到一个,另外一个谁也不知去哪啦。
一家四口一边哭着一边到处搜寻,把每一个人都问了一遍,都没人知道。
李志远不好拦阻,只得塞些银两给看守的兵丁,任由他们去问吧,自己悄悄问了魏都监,他也不知道,“估计死在半路了,谁在乎呢,尸体应该直接扔了吧”他很随意的说道。
一直到天都黑了,一家四口才哭着离开。李志远叫了大夫给刘之华包扎,知道他们全家会有很多话要说,安排了住的地方,便不再打扰,只让人送去吃的东西。
一宿无话,第二天,一家四口一大早就过来给李志远磕头谢恩,李志远很大方体贴地说,很同情他们的遭遇,要带他们去解除卖身契还给他们自由。刘之华再次跪下砰砰地磕着头,哭着说现在已经家破人亡,再无地方可去,感谢李志远的大恩大德收留全家,今生今世全家都是李家的人,只愿来生来世再做牛做马再报答主人的恩情。
安抚他们之后,李志远想起最近自己买了一堆家奴,总不能自己一个人教吧,那还不得累死,这个刘之华既然开过私塾,正好派上用场。便叫他进房来谈,哪知他一本正经请李志远取名,李志远也知道有这个规矩,心里怪怪的想叫声岳父吧,可是刚装了好人,现在可不好意思提起他女儿,万一他真以为自己是圣人怎么办。算了,再说吧,李志远没劲去想,干脆让他保留现在的名字,哪知这个老头,其实不应该叫老头他不过比李志远大十岁而已。坚决不肯,说什么于礼不合啦,家奴应该随主人的姓什么的,李志远马上妥协,让叫李之华吧。
本来李志远对儒家挺反感的,觉得一无是处,毁灭了中国的尚武开柘精神,现在看起来,有些东西比如忠孝节义还是不错的。
经地一番交谈,李志远发现这个李之华还是很有见识的人,不仅对儒家思想有很深的研究,而且对许多杂学,法家兵家墨家等都有所涉猎,做师爷的时候也研究过帐本会计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并不是个钻进书堆的腐儒,对于新思想很有接受能力。
李志远越聊越起劲,在这个世界上,总算有人可以聊一些比较深入的东西了,闷了好久终于有人可以沟通了,真爽。这可是人才啊,没想到这么便宜就找到一个,简直不可思议,转念一想相比五张羊皮的百里奚,这也不算有多便宜了。心中顿时释然,难怪古人说,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哈哈,这次赚大了。
李之华退下去之后,英儿怯生生的留在内院不走,说要侍候主人,李志远心里乐开了花,不过问明她还没到十六周岁,因此暂时还不想动她。
第十六章 练兵
李志远清点一下自己的人,截自目前已经多达五百多名家奴,近一半是少年。
除了特别老的人之外,全部编排好,安排进学堂,早晨起来就做煅炼,因为会有些体力活,所以煅炼主要是全面性的。然后是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