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异时空-中华帝国 >

第111章

异时空-中华帝国-第111章

小说: 异时空-中华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如不满意可提出新人上报皇帝,由皇帝决定是否可以更换。由于投资人权利相当小,为了安抚投资人,所以李志远规定新闻报纸业免税。
为了保证新闻的真实性,防止媒体为了拉读者制造假新闻,李志远对编辑和记者也制订了严格的条例,对于道德的要求和考查是非常之严格,只有获得资格的人士才能从事这一职业。不旦收入丰厚,而且有许多特权。当然了,在保障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的同时,也用严厉的惩罚监督他们。
自此后,新闻媒体评政、议政之风越发兴旺,从官员的操守到政策得失,无所不包。虽然有很多人批评新闻过于宽松,但是几乎所有人都承认,由于新闻媒体的存在,中华帝国的贪污要少得多,因为媒体无孔不入,贪污被曝光的可能性大增,贪污成本高涨,有效的促进廉洁。更重要的时,新闻媒体的存在,使得国内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国家的稳定发展得到有极大的保证。
风信子语:强烈建议大家看一下俺贴的《一次历史性的审判》一文。由于文章较长,估计许多兄弟看得眼累,俺简述一下:越战后,美国一报纸将政府的一份机密文件登在报上,政府立即向法院申请禁令,要求禁止报道政府的机密。这个官司一直打到最高法院,最后,最高法院判决报纸获胜。政府是强大的强权机构,只有人民才能制止政府的独断,而如果没有新闻自由,那人民就失去了了解真相的可能,也就无法限制政府的权力的扩张。如果政府愿意,它就会将一切的一切都盖上机密章,那新闻媒体除了讣告之外还能报道什么呢?因此报纸有权报道一切信息,政府如果想不泄密,请管好自己的工作人员。对于这样的结论,俺只能说“太正确了!”
第三十六章 扩张1
    对于国内的政治经济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大方向定下来了,细节之类的就不需要李志远操心了,否则养那么多大臣做什么?
那李志远在干什么呢,他通常最喜欢看的就是捷报了,永乐七年六月,海军登陆菲律宾,花了三个月时间,征服了岛上的各处土王,将这块富饶的土地变成帝国的疆土。
永乐八年秋,张铁锁率西南方面军进攻大理,仅仅两个月时间,就把大理灭亡,为了减少敌对情绪,李志远打着为段氏伸张正义,消灭乱臣贼子的理由,事后,找到个姓段的,封个有名无实的爵位。
永乐九年,陈飞破土蕃,由于高原气候对普通人影响非常大,因此,帝国将土蕃设为自治区,利用当地人治理,虽然看起来权力分出去了,但由于将行政司法制度推行了下去,因此,帝国的统治非常稳固。
同年,李新进攻高丽,这一仗比较难打,主要是为了优先给陈飞方面提供物资,而且李新打算用边进攻边同化的方法。征服高丽的过程花了近两年时间,在永乐十一年春天,高丽不复存在。
永乐九年,海军也开始了对印尼及马来亚诸岛以及澳洲的征服,虽然土著们没什么强大的武器,而且大多数都比较温和。但是,帝国海军军力实在有限,陆军能支持的部队也不多(正在打仗),再加上为了帝国长治久安,海军花了大力气进行安抚和剿灭,用了两年时间才把这里全部征服。
海军除了花大力气在东南亚之外,也在全球建设港口,将来就要以这些港口为基地,由点及面的征服一切!
在看到帝国迅速扩张的同时,李志远由一开始的欣喜,渐渐开始思考起来。
在前世,李志远一直希望中国的版图扩张到世界的尽头,汉人成为世界上最牛的人。但是怎么样的扩张才是最好的呢,如果是以前的李志远,他肯定会直接以为派人打过去,将对方消灭了,好象就成功了。可是现在的李志远已经远比当初一边泡网一边说些豪言壮语的当时成熟得多了,他开始认识到这不过是一种简单的满足罢了,实际上真的会对中华民族有益吗?
李志远希望看到的是中华民族真正有益的扩张,他想给后世的中国留下一份真正的丰厚的遗产,而不是留在纸面上的“我们中国人也曾打到过欧洲”之类的空话。
李志远仔细回顾自己以前所知的历史。在西方,西班牙是发展得最早的,在东方的大明王朝开始禁海不久,西班牙人开始探索世界,哥伦布发现了美洲,经过对美洲的探险,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西班牙几乎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无敌舰队成为海洋的霸主。
但是西班牙人在面对富饶的美洲时,它只看到了财富。它采取的是简单的杀戮和掠夺,虽然抢到了无数的黄金白银,但是这些金钱并不是经济发展产生的,也没有及时把这些利益转化为经济实力,所以在它的发展中,很快就达到了瓶颈,再加上国内上至国王下至平民,个个沉浸在财富的数字中,贵族们纸醉金迷。看似强大无敌的西班牙其实外强中干。当英国人崛起后,于1588年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取而代之。
在李志远想象中,一次失败并不足以打垮作为世界强国的西班牙,它拥有远比英国大的土地,还有庞大的殖民地,完全有可能迅速生产武装一支更强大的舰队才是,可惜事实上,西班牙的经济是如此的虚弱,完全是靠从殖民地掠夺获取财富,所以当无敌舰队覆灭后,根本无力夺回海权,所以西班牙很快便走向衰落。
再看看英国,它的扩张要和平一些,它不再是通过简单的杀戮和抢掠,而是采用资源利用的方式,但它仍然是属于一种从殖民地掠夺的行为,用低价从殖民地获得原料,强迫殖民地购买工业产品等。只不过,不是简单地杀人抢钱,而是缓和一些的,因此英国的称霸时间要远远长于简单的抢掠。
但由于其本质仍然是一种利益的掠夺,因此在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中,英国也不断把困难转嫁给殖民地国家,最终,这些伤害还是还给了英国自己,殖民地纷纷起来抗争,如早期的美国,后来的印度等等,而与此同时本国的经济并没有真正的强大起来,最后英国不可避免地衰落了。到了二战时,英国的殖民地加起来总和超过世界任何国家,但是它甚至无力支付向美国购买武器的货款,走投无路的邱吉尔不得不要求罗斯福同意用殖民地换军舰的租借法案。
再看看李志远所知的最后一个霸权国家――美国,它的扩张几乎都是以自身的经济来支撑,而经济的发展虽然有侵略性,但相对来说,仍然是以本国自身的产品优势来竞争,利用军事力量作为后盾获得经济主导权,至少直到李志远原来的时代,这种方式体现了巨大的活力,美国的经济极其强大,远远胜过对金钱或者物资的掠夺。因此看来,靠掠夺绝对不是长久之计。
因此李志远决定,中华帝国的扩张应该以经济扩张为龙头,但是大方向有了,具体怎么操作呢?
首先想到的就是交给商人来操作,商人本身就是追求利益的,由商人来操纵扩张,这样看起来似乎应该是非常完美的了。但是看看历史,好象并不如期待的那么好。
以东印度公司为例,这家公司先是荷兰为了掠夺亚洲,尤其是南洋香料群岛的资源而建立的,后来由于战争失败,这家公司的特权被英国东印度公司完全取得。
东印度公司是完全由商人主导的,从表面上来看,任由商人以国家的名义进行军事或外交的统治行为获得利益,看起来是一种非常方便实用的方法,它不需要国家付出太多的精力的财物便可以建立起强大的殖民统治,而其发展由于受商人的导向,因此直接有利于本国经济。
透过表象看本质,这种商人主导的方式其实仍然不符合一个国家的经济的持续发展。商人争求的是利益,看起来,利益虽然也有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分,也有极少数商人会用一生来打基础,但是再长期的利益相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来说仍然是短暂的。
举个简单例子,当一个商人看到土著人在卖珍珠时,他有两个选择,一是付钱买下来,另一个就是一分钱不掏,直接抢走珍珠。当商人同时作为统治者的时候,他是不受法律约束的,因此他们肯定会做出最有利自己的选择,那就是掠夺。
就算有一些商人懂得养鱼的道理,但是当别的商人在做无本万利的生意时,当他们养的鱼被别的商人随意收获时,他们还能坐得住吗?最终结果是:看似促进贸易的商人却扼杀了商业,很可笑吧。
因此,让商人来操作扩张,注定是要失败的。
第三十七章 扩张2
    看来,还是得由政府来做主导才行。那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态度立场呢?
有的人以为,殖民地总是要独立的,看看历史上,荷兰西班牙英国的殖民地哪一个不是以独立为终结,虽然这些国家也曾想方设法,甚至用海外省这样的名义,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因此,应该抱着过客的思想云云。。。
李志远却完全不同意这种观点,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他就想不明白,为什么中国起源于黄河流域,但最终却拥有后世的大片国土。按照这些人的想法,那现在的中国仅仅不过拥有山西、河南两三省而已!而长江流域,当然不应该是中国的土地啦!
为什么会这样,古人说过一句话很有启发:“彼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彼以庶士待我,我以庶士报之。”西方也有类似的话:“给别人什么,别人就会还报你什么!”如果把当地人当成自己的国民一样,让他们也能象本国公民一享受国家的保护和服务,当地人又怎么会跟幸福生活过不去呢?
当然了,总会有些人反对的,不是狂热的民族主义者就是投机份子,希望借机能获取统治权力。但这种人的数量总是很少的(这个世界上,能在高压下坚持自己的主张的人如凤毛麟角一样稀少),只要大多数人的生活稳定,就掀不起什么大浪来,因此并不能轻易改变主流的认识。
这样的例子很多,如:科西嘉人一直反对法国人的统治,但是随着科西嘉人不再受到歧视,这种抗拒的心理也渐渐减弱,从拿破仑以科西嘉人而登上皇帝宝座后,科西嘉人便完全融入法国了。
在后世的中国,这就更不用讲了,少数民族的福利待遇之多,令李志远的不少亲戚都改了户口本,“变”成了少数民族。
在古代中国,也有这样的例子,犹太人是世界上公认的难以同化的民族,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文化宗教习俗,因此被其它人孤立,这使他们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很特别。但是在中国,曾有一支犹太人生活定居过,他们并没有受到孤立,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样一支犹太人最终完全融入中国。
所以,征服靠的是武力,但统治不应该是武力,而是利益,让当地人也能获利,没有人不向往更好的生活。
至于有些YY作者担心,帝国征服了许多土地,但咱们中国人民乡土观观念很重,不愿意离乡等等,这种想法在李志远看来,纯粹是胡说八道,人云亦云。
看看历史上真实的情况,自从郑和下西洋之后,明清两代,多少人移居南洋,清末也有无数的人往东北跑,所谓闯关东,下南洋不就是往外面迁移的意思吗。李志远看电视上放的节目:在清末,有大量华工跑到世界各地去做最脏最苦最累的活,连新西兰这种芝麻绿豆大的国家都有不少。难道那些人不是中国人?人长了脑袋就是用来思考的,可是很多YY作者却把它当成箱子,只要别人一说什么就塞进去,听风就是雨。
应该这么说,中国人虽然有很强的乡土观念,但是为追求幸福生活而愿意迁居的可能性与西方人相比可能在数量上有些区别,但是本质上,绝对是一样的。
扩张难道就是更多的地盘,更多的人口这么简单吗,扩张就是追求国家财富的增加。但是国家财富也不是靠简单的堆集而获得,比如文景之治时,仓库里堆满了粮食、钱多得只进不出,因此串钱的绳子都烂掉了,看起来很富了吧,可是汉武帝在对北方匈奴开战后,国家经济便陷入窘境,甚至要靠卖官来增加国库收入。
再从从前面看来,作为一个国家的财富也不能由掠夺而增加,掠夺到的最多不过是使自己的经济起点高一些而已。
国家的财富只能是建立更强大、更广泛的市场和经济体系,从庞大的经济活动中积累、增加整个国家和国民的财富。
扩张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产地,更多的人口,而在这基础上,形成的更强大的国家经济,这才是国家的真正的扩张的意义。
风信子语:早期中国,大约是黄帝时期,存在于现在的山陕河南一带,而南方长江流域湖北一带是属于苗蛮的蚩尤部落。蚩尤战败后,被黄帝炎帝诛杀,炎黄部落向南方扩张,才有了今天中国的雏形。
以前看拿破仑传记的时候,提到,他作为科西嘉人一向受歧视,而他的一个亲戚也参加了反法的组织。
至于英国的爱尔兰抵抗组织为什么能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