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异时空-中华帝国 >

第101章

异时空-中华帝国-第101章

小说: 异时空-中华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痹傩蟹垂ァN瞬还荽碳ち删虼颂刂肿髡铰靡哉觳煳鳎×坎灰鎏蟮木滦卸缃囟狭傅赖取�
作者注:公元1004年,辽国大举入侵,宋廷上下畏敌如虎,纷纷要求迁都,差一点就提前出现了南宋这种偏安的小朝廷。要寇淮等人坚持下,宋真宗总算亲临前线,抵抗了一把,辽国见没有大胜的可能,便要求割地赔款。也是寇淮等人坚持,最终达成只赔款不割地的条件,即史称的澶渊之盟,宋廷从此每年向辽国进贡,换取辽国不南侵。前些天看文章,某人坚称,这不是进贡,这是胜利者给的赏赐。真是不知如何说是好,这老兄知道这是耻辱,这是好事,但老兄不是去发奋图强,而是要玩文字游戏,换个名字似乎咱们就能得到心理满足了,真无聊。建议这位仁兄没事看看清史,里面的先贤是他的榜样,清朝所有的割地赔款的丢人无不写着赏赐这样的字样,好象这就能让咱们扬眉吐气了,从此不怕洋人了!
第十六章 胜利来得如此容易
    在李新给皇帝陛下的奏章中,他说明了他的想法,并认为,有必要维持现状到十月份,那时,经过近两个月的战斗,辽军一无所获,而且死伤累累,虽然数量并不至于失去战斗力,但军队上下士气肯定沮丧无比。
然后,再由陆富贵和尹东在两侧先发起进攻,获得几次胜利,使辽军上层的最后一点获胜的希望破灭,哪怕最顽固的份子也失去信心,在辽军准备要撤军时。然后李新便大举进攻,只要连胜几场,那辽军的最后一点勇气信心就会完全失去,辽军就会由败退便成全面溃退,我军就可以趁胜追击,全歼敌军。
对这一计划,总参谋部分析过之后,认为成功机会非常大。把相关情况通报皇帝陛下和另外两位指挥官。
李志远一向很少干涉前线的指挥,自己坐镇千里之外,对前线了解极少,瞎指挥只会误事。李志远看完意见,又开始琢磨,这无线电是不敢指望了,但是电话这东东,研究院怎么还没有搞出来啊,要是现在有了的话,那就可以立即了解前线情况,安排计划,就不用这么麻烦了。这东东作用太大了,无论对于军事、政治、经济都有巨大的用处,看来还得想办法,或者多成立几个研究所,来个竞争机制?增加悬赏,加强激励机制?想来想去,没个好方法,真是太费心思了!
炎热的夏天很快过去了,在凉爽的天气里,辽军继续发动着进攻,可是除了在城墙下丢下更多的尸体以外,没有多少成果,而且这还是中华军没有动用大炮的结果。为了避免把辽军吓跑,李新早在一开始就严令禁止使用大炮,因此辽军一直不知道还有这么强大的武器存在,虽然辽军中也有些人听闻过中华军有种武器叫大炮,威力巨大,可以崩山裂石,所击之处,有如雷霆一般,一声轰响,上百人粉身碎骨。但人们都是相信习惯的,对于没见过的东西大多抱以怀疑的态度,更何况这么不可思议的武器,而且自开战以来,并未见过中华军有此武器,因此从辽帝以下,都不相信此物的存在。
九月下旬,李新开始集中部队,做好进攻和追击的准备,九月三十日,尹东开始进攻,当面的辽军不但训练、武装远逊于中华军,而且数量都不如,因此一触即溃,尹东迅速深入辽国上京道。十月初二,陆富贵向易州(今河北易县)、新城(今河北新城)、永清(今河北永清)进攻。
李新正在励兵抹马时,突然接到一个出乎意料的消息,辽帝带着禁军后撤了!!
怎么回事?李新呆住了,自己还没开打,按理说,尹东和陆富贵进攻的消息现在还没传到辽军大营呢。
陷阱?!
这个词迅速出现在李新的思考范围中,可是,自己尚未有出兵的打算,而且用皇帝后撤来引诱自己,这个饵太不合适了吧,皇帝后撤,对整个军队的士气是一种极其沉重打击。
仔细的询问了特种侦察部队,几支部队的结果都一样,李新发现一个问题,辽帝的后撤似乎非常突然紧急,连皇帝的营帐都没来得及拆。
反复权衡利弊之后,李新决定提前出击,为了避免中伏,他把特种作战旅全派了出去,侦察两侧地形兵力。
初战便顺利得不敢想象,辽军前锋一触即溃,不知道是因为在代州城下消耗完了全部的勇气,还是被惊天动地的大炮,无坚不摧的火枪所吓倒,总之,辽军的抵抗远比李新预料的要弱得多。
为了获得第一手的资料,李新在这一战中亲临前线,亲自观察辽军的情况,根据观察和俘虏的供词,李新确认,辽帝确实已经迅速离开了,由于俘虏的级别不高,不知道具体原因。
虽然没能知道辽帝后撤的原因,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确认这一消息后,李新立即向部队下达全线反击的命令,虽然某些部队的辽军确实相当勇敢顽强,据险而守,也对中华军造成了一定的伤亡,但是由于整体上辽军大部队的动摇,少数部队的勇敢根本不能改变战场形势,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部队加入逃亡大军,整个辽军在近百里的范围里全线崩溃,象无头苍蝇一样拼命往后逃。
辽军溃败得如此迅速,连李新都吃惊,按他自己想象,就算皇帝陛下撤离,对士气有很大影响,也不至于这么撤底吧,辽军象没有组织没有纪律的土匪一样,简直不敢相信。
在战后,李新才知道,辽帝后撤的原因是因为有人造反!诸行营都部署使耶律章奴和辽阳守将高永昌暗通款曲,约定谋反,看到辽帝远离京城,他们觉得机会来了,于是高永昌便率先造反,耶律章奴与同谋率二千骏骑,星夜从前线撤走,回到辽上京临湟府(今内蒙昭盟林东镇),谋立辽道宗之弟燕王耶律淳当皇帝。
自古以来,皇位的争夺是最凶残、最血腥的,为了保住皇位,辽祚帝耶律延禧毫不犹豫就丢下大军,自个儿赶了回去。
得知皇帝陛下丢下自己的高级将领们,本来就非常失望,再加上对于皇位能否保住存在疑惑。这样一来,将领们根本无心作战,每个都在想着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皇位的争夺是否会影响自己,他们的犹豫和沮丧迅速影响了全军。
再加上皇帝亲征时,为了确保安全,所有的命令几乎都由皇帝及亲信大员做出,突然间撒手不管了,虽然也临时交待了将领,但管理指挥几十万大军所涉及的权责何等复杂,哪里是几句话就能搞定的。
因此将领们既无心管事,又互相推诿扯皮,整个大军陷于无政府状态。所以当中华军进攻时,辽军上下毫无斗志,转眼间全线崩溃。
胜利来得如此容易!!
作者注:各位看官,请不要怀疑,这场战斗是依据真实的历史事实改编,只是有一方由女真人换成了中华帝国军而已。这场战事发生在公元1115年,辽帝御驾亲征,得知后院失火后,丢下部队跑了,二十多万大军全线崩溃,结果女真人捡了天大的便宜。
第十七章 女真的崛起
    辽军全线溃散,连象样的抵抗都不多,中华军也分头出击,尽可能地消灭更多的敌军。
李新也顾不上什么阵形了,目前辽军毫无斗志,没有必要讲究这些,随机应变才是王道!
在百多公里的战线上,辽军逃得到处都是,跑得最快的已经接近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跑得最慢的才刚刚从繁崎城下撤退。
大批的辽军一被中华军包围,不是漫山遍野的逃窜,就是立即投降,其实这也不怪他们,一支没有斗志的军队,根本就没有任何战斗力,就算有几个将领想反击,也根本混乱的逃跑大潮中指挥军队。
中华军短短十天之内,连下朔州(今山西朔县),河阴(今山西山阴一带)、应州(今山西应县)、怀仁(今山西怀仁),几乎没有一场真正的战斗,往往一个冲锋就能把辽军象赶鸭子一样冲散,这些天的胜利总共俘虏十三万辽军,歼灭四万余人,夺得军械、粮草无数,把后勤部乐得不行,这下可以省下多少事啊,武器虽然很多派不上用场,可是粮草能用啊,山西地势崎岖,为了供给,后勤部可是伤透了脑筋,这一下俘获无数,起码这粮食草料暂时就不用运了。
随着战线的深入,李新的大军直指西京大同府,前锋甚至已经到达大同府的火烧山驻营。
大同府的辽人惊恐万分,面对强大的辽军溃败得如此之快,事先都没人敢猜测,当他们发现事情不妙,已经在城里掀起一阵逃亡的浪潮,纷纷携家带口准备开溜。
大同府作为辽国的西京,防卫一向非常得力,城墙高达十余米,而且桑干河的支流就从城边流过,依山傍水,是典型的易守难攻的坚城!
作为冲在最前面的第十三师袁锋,虽然他渴望胜利,但并不是个单纯冲动的人,也受过良好的军事教育,在得知最先赶到大同的一个营被大同的守军迎头击败后,袁锋并没有立即进攻,而是建起阵地,收拢部队,派出侦察。
这一谨慎的行为得到了李新的认同,既然大同守军还有能力出城作战,那说明战斗力还是比较强的,现在中华军为了追击,部队几乎都散了,而且连续十余天战斗(主要是追击),士兵们都累了,需要休息。
而大同的辽军由于人数不多,因此也没敢再次出城,因此双方都暂时停了下来。只不过,中华军停顿下来,是为了清点战利品和俘虏,也是为了准备下一步的进攻。而辽军却是陷入了一片绝望之中。
在东北,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在得到消息,辽军与中华军在大同一带僵持后,便决心攻下黄龙府(城已毁,位于长春以北的农安),抢到他早已向部下许诺过的金银财宝和美女。
为了拉到更多的女真人,阿骨打可是许了无数的愿,做了无数次的煽动,听到抢劫辽人可以获得无数的金钱后,很多穷得叮当响的女真人和其它小部落纷纷加入,靠着这些许诺,在几个月之内,阿骨打手下的女真大军已经达到近两万人,但是这同时也是巨大的压力,光是粮食就让阿骨打费了不少心机,上次打宁江州是抢到的粮食很多都已经分下去了,现在全是吃阿骨打自己的老本。再说,再拖下去,看不到希望的那些女真部落肯定会脱离控制。
为了打下黄龙府,这一次,完颜阿骨打痛定思痛,吸取以往失败的教训,决心做足准备工作,通过降将大药师奴等,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围城训练,也强拉了大批工匠制作了从未见过的云梯、撞车,投石车等物,女真人中大多都是猎人,对弓箭非常娴熟,又从中挑选了一批神箭手,全部换装了强弓,用来压制守城部队。
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女真人已经对各种各样的攻城方式都有了深刻的了解,全军上下都对攻打黄龙府充满信心。于是,阿骨打便出兵围攻黄龙府。
在女真人励兵抹马时,辽人毕竟统治了女真多年,很容易地,探子便得到了消息。看到女真人越聚越多,黄龙府知府萧乌纳越来越紧张,屡次上书求援,但辽天祚帝与中华军在前线对持,死伤累累,正在不停的催促后方加紧输送兵员,各地精锐大多送往前线,至于黄龙府怎么可能和皇帝陛下争抢兵员呢?要不是因为也是女真的前线,连原驻地的三千军队都打算抽走了,怎么可能再派人增援。
惨烈的城防战开始了,女真人拿出了秘密武器,一改以往的拼命行为,采取了一个极其先进的战术,采用大量的投石机进行远程打击,在小小的黄龙府下,布置了一百多具投石机,它的制作并不复杂,而且打击距离并不远,但对于没有强驽的辽军来说,几乎只能被动挨打,投石机的威力虽然不大,但对于这种从天而降,一击致命的可怕武器,辽人守军完全失去了勇气,经过三天的打击,女真人几乎把黄龙府外面的石块搜罗一空,投石机也大多损坏,但效果是非常明显的,黄龙府的城墙有几处已经被投出的石头铺到城墙上,而且辽军守城器械大多被毁,士气更是被这种只挨打还不了手的武器完全打到了零点。
结果,在女真人的强攻下,虽然萧乌纳拼命抵抗,但是人数上的巨大差异,再加上士气的低落,城墙的损坏。最终黄龙府被女真人攻占。
黄龙府的失陷显示了女真强大的军力,也让人感到辽国的虚弱,现在在女真人中,连最胆小的也开始敢于藐视辽国了,这是自从被辽圣宗征服以后,女真人的信心开始恢服了。
作者注:历史上,女真人或者说金国确实是古代大批量使用投石机的先驱,在南下攻宋时多次大量使用投石机对付拥有城防的宋军,在汴京之战中,金兵制造了五千具投石机,日夜不停的攻击。对防守方来说,投石机的大量使用,确实带来巨大的压力。南宋初年,著名将领陈规曾专门著写《守城录》一书,其中用大量篇幅针对投石机提出了各种针对性的防御措施。
为什么汉人没法采用同样的方法,其一,游牧民族很少有城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