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重返第三帝国 >

第30章

重返第三帝国-第30章

小说: 重返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把我们往那带?”“别急,一会你们就知道了……”15分钟后,我们三人远离了喧闹的别墅,来到了夜晚秋虫鸣叫的旷野草地里,“看那。”我手指夜色中的星空正南端招呼俩人看去,在那里,两颗小星与一颗眩目硕大的星星正紧紧地靠在一起……
第二十二章。故土在呼唤
    第二十二章
故土在呼唤
1940。11。15。威廉港。海军基地
北海刮来的朔风夹带着瞒天飞扬的雪花飘落在军港码头,在入冬的第一场瑞雪中我即将踏上返乡的旅程。此刻,我正独自站在四号码头上。仰望着勃兰登堡级战列舰的一号舰H39型“腓特烈大帝”号,朔风中,巨大的舰艏上第三帝国的海军旗正猎猎作响。这艘于1940年11月1日加入第三帝国海军战斗序列的新锐,全长330米、宽48米、吃水12米,标准排水量103500吨、满载排水量118104吨。舰上配有双联装炮塔4座480毫米超级巨炮8门。A炮塔和B炮塔位于舰首,C炮塔和D炮塔位于舰尾。每门炮备弹110发,八门炮共计880发,最大携弹量1000发,射速每分钟2—3发。炮管寿命为180—210发。
配用的炮弹主要是高速穿甲弹和高爆榴弹两种,该炮在10000米内的垂直穿甲水平为550毫米。20000米为404毫米,35000米时仍可穿透215毫米的均质钢装甲板。其威力在现今的大洋上是没有任何战舰能经受此炮一击的,另舰上还配有16座双联装66倍径150毫米炮、20座双联装105毫米SKC37型重型高平两用炮、32座双联装37毫米C38型中型高炮、80座20毫米四联装C65型轻型高炮,这意味着其单舰就拥有4艘“提尔比茨”级战列舰的近程防空火力。(在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腓特烈大帝”号防空火力全部是机械化半自动操纵。)除次之外舰上还装有4座六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FUMO23型对空搜索雷达2部、FGCE30型对海搜索雷达2部。(此时,德国军用雷达研究所于1940年9月突击开发研制的这两型舰用雷达的工作性能并不稳定)舰载Ar196型水上侦察机6架,舰员编制3400人。
这艘强悍的战舰是希特勒于1938年1月亲自核准订立的德国海军“六年造舰计划”的产物,(Z字造舰计划)其中“勃兰登堡级”大型战列舰是造舰计划的重中之重,并计划建造6艘,舰型分别为H、J、K、L、F、V、德国海军水面舰艇部队对该级舰的未来曾寄予厚望,本指望凭借它们一举击败庞大的英国战列舰队,实现数百年来德国海军的宿愿。可惜,就在“勃兰登堡”级战列舰的二号舰J40型“勃兰登堡”号和一号舰H39型“腓特烈大帝”号。分别于1938年7月15日和8月15日开工建造的时期。(同一时期开工建造的还有“齐柏林”级航空母舰的一号舰“格拉夫。齐柏林”号。)德军挟其强大的陆空军力一举平服了西部欧洲,随后日不落帝国的妥协使“勃兰登堡”级战列舰失去了昔日强大的海上对手。
面对胜利当希特勒试图放弃该级舰后续4舰的建造时,我向他力呈海军的重要性。尤其是建立一支足以震慑对手称霸海上的远洋海军特混舰队的重要性。毫无疑问“勃兰登堡”级在设计上是十分优秀的,在建成的2艘中尤以H39型“腓特列大帝”号出众的火力、十几万吨级的大排水量、惊人的装甲防护力傲视海上群雄。(小日本引以自豪的大和、武藏与之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该舰虽在技术性能上十分优秀,但在外形尺寸上并不完全符合德国海军的实际使用情况和要求。(基尔运河的通航限制和德国国力的承受能力)柴油发动机和高压涡轮蒸汽轮机混合驱动的推进系统。使体型庞大的巨舰最高航速仅27节,巡航速度为13节,续航力25000海里。
但德国海军一贯坚持的“全面防护”装甲防护理论,在这艘舰上有着更完美的体现。此舰在建造上广泛采用了先进的焊接技术,焊接量占百分之九十至百分之九十五。焊接比铆接节省下来的舰体重量全用于加强防护了,另外,德国当时生产的钢材属世界一流。“勃兰登堡”级各型舰只使用了比“俾斯麦”级更好的高强度钢,正因为如此“腓特烈大帝”号惊人的抗打击能力令人瞠目结舌。其舰体上部甲板全部敷设着80毫米厚的钢装甲,可防御和延缓穿甲炸弹和炮弹的穿透力,使其在尚未穿透装甲板之前就爆炸。
还有厚度为120—160毫米的装甲板保护着舰上的要害部位,装甲带全长215米。两舷装甲板的厚度是200—400毫米它为机舱、锅炉舱和弹药舱提供了严密的防护,指挥塔与火控室的装甲厚度为370毫米。对于易受攻击的各炮塔均有严实的重装甲防护,加上水线下极强的鱼雷防护系统其制造技术属于第三帝国海军的高度机密,据设计标准显示该系统可以抵御1枚450千克TNT装药的鱼雷;即使同时命中同样的2—3枚鱼雷“腓特烈大帝”号仍可以继续战斗和航行;命中4枚以上仍能长时间不沉。随着“勃兰登堡”级战列舰“腓特烈大帝”号和“勃兰登堡”号的建成服役,以及后续4舰和其它舰种的陆续开工建造。无疑使现在的德国处于世界战舰建造技术的领先地位,该级舰的技术性能已经大大超出了同时代英、美、日三国战列舰的水平。可以相信,在以后的战争岁月中由该级舰组成的德国海军远洋特混舰队,将无敌于这个星球上浩瀚的大洋……
“将军,海军司令官雷德尔将军来了。”施托普的话让我把目光从“腓特烈大帝”号上收了回来。我回头看去,见风雪渐止的码头上有两辆1940型黑色奔驰停在了我身边。身材矮胖的雷德尔从车上下来后,大声问我道:“温特,感觉如何?”“你是指‘它’吗?”我指着“腓特烈大帝”号反问雷德尔。“除了‘它’还有谁?”“不错。”话出口后,我又觉得这个词语尚不能表达此时我的心境。随即我又说道:“应该是很不错。”“你就没看出‘它’的缺陷吗?”雷德尔揉着冻红的鼻子继续问着我。我微笑道:“我怎会看不出‘它’的缺陷。这艘战舰在设计时,有些脱离了德国的生产能力和海军作战时所面临的实际情况,以及通过基尔运河的限制问题。因此造成了‘它’只能以威廉港为基地。对于‘腓特烈大帝’号来说恐怕德国海军也只会有它一艘了,唯一的一艘。德国的国力无力建造更多的巨舰,海军也不想因受不利因素的制约在打起仗时耽误事。”
“看来我这个海军司令得让贤了。”“你开什么玩笑,我当海军司令那我的第5装甲集群怎么办?”“你呀,以我看你这个装甲司令官,都成了元首的外交将军了。”听着雷德尔的玩笑话,我两手一摊颇感无奈地说道:“没办法,军人职责所在,也只能唯命是从了。”呜…呜…震耳的汽笛声从军港的六号码头传来;打断了我和雷德尔的交谈。“是,‘齐柏林’号进港了。”雷德尔分辨出是“齐柏林”号航空母舰鸣笛驶进了威廉港。我抬腕撸开大衣袖子看了看手表后对雷德尔说:“你的航母准时到达了。”“敢不准时吗?元首下了死命令,海军如果有任何一个部门延误了你下午4点的起航时间,那个负责人就该提着自己的脑袋去见他了,到时,连我都难逃干系。”
“那就督促你的手下加紧干。”听出我的语气里有点幸灾乐祸的意思后,雷德尔不干了他冲我嚷叫道“嘿,温特,你可别看人干活不闲累。为了你的这次出访我们海军光是主力舰只就动用了7艘,再加上燃油和淡水补给舰、还有为你运送军火的船只,大大小小23艘啊!这些舰船的人员调配、航程计划的安排、出航前的舰船安全检查和加油加水,有那一样不需要我亲自过问。临了,为你忙了半天,到了你这一句谢谢没有,不说。还……”“等等。”“你这是怎么啦?一惊一乍的。”“雷德尔,你要不说我还真的差点忘了,军火都装上船了吗?”“这么重要的事,我能忘吗?哈,看你不放心的样子我们还是过去看看吧。”
三号码头上,紧张劳作中的海军装卸兵们在如此严寒的天气里竟脱光了膀子埋头大干,6台起重机一刻不停的把成箱的武器弹药、成桶的汽油、成捆的被服装具、以及IVIII型坦克、克虏伯VZA38型150毫米加农炮,吊入沿码头依次停靠的6艘载重5万吨的货轮舱中。“两位将军,这是最后一批了。到上午11点,全部30万吨军火物资将装卸完毕。”“温特,这位是屈希特。内林海军上校,正是他负责你这次出访所有军火物资的装运,”听了雷德尔的介绍后,我摘下双手戴着的皮手套,抓起他的手用力摇动着说:“感谢广大海军装卸兵们的辛勤劳动,是你们保证了我按时起航,谢谢……”
“温特,你就要走了。我有件事想拜托你,不知方便吗?”在三号码头的一个背风的角落里,雷德尔支走我俩各自的副官后,神态严肃的问出我这句话时。我有些诧异地说道:“雷德尔将军,你这是怎么啦?还拿我当朋友吗?”“正因为是朋友,我才敢向你提及此事。”“你说。”雷德尔支唔犹豫了半天才说道:“温特,我有个儿子,在你的第5装甲集群‘弗龙斯贝格’第10装甲师当兵……”“嗨,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呢,这小子是那个装甲兵学校毕业的?现在是什么军衔?你怎么现在才告诉我呢?你把那小子的名字告诉我,我打个电话回去让维尔纳将军关照下。”
“温特,我跟你说这件事的目的,就是想让你关照的。”听了这话,我这才发现雷德尔的表情有些沉重。“你说吧,雷德尔,到底是什么事?”“温特,请你原谅我的自私,可我就这么一个儿子。我知道,东线的战争很快会爆发。我不想失去我的儿子,所以……”我很明白雷德尔没有说下去的话是什么,也理解他作为一个父亲的心情。“雷德尔,我清楚你的意思了,把你儿子的名字告诉我,我会打电话让人安排他在今年底退役的……”“弗雷德,到处找你找不到,原来你在这。”话声中卡曼莎搀着腹部已微微隆起的贝宁希丝向我走来,“你们怎么来了?”“你还说呢,所有的人员都已经就位。就等你登舰了。”“双鹰,上舰了吗?”卡曼莎点了点头。“那好,我们也上。走……”
“腓特烈大帝”号的舷梯旁,舰长舒斯特尔。卡尔格奥尔格海军少将率全舰官兵,正站坡恭迎着我们。“将军,欢迎您和俩位夫人登舰。现在离起航时间还有整整4个小时,您和夫人们,请先用餐、休息,到起航时我在叫您们。”“卡尔格奥格将军,多谢您周到的安排。”“那里,将军您太客气了,请随我来……”午餐后,我与卡尔格奥尔格在海图室审视起这次出行的航线来。“卡尔格奥尔格将军,从威廉基地到中国上海的单线航程是多少?”“19400海里,将军。”“顺利的话,需要多少天能到达?”“20天,将军。”
“19400海里,不短啊。”我自语着趴在海图桌上,手中的红蓝铅笔随着海图上标出的航线移动着。庞大的出访舰队自威廉基地起航后,先由北海穿越英吉利海峡进入大西洋。再过直布罗陀海峡驶入地中海,后经苏伊士运河进红海……“等等,苏伊士运河?”我急抬头问着卡尔格奥尔格。卡尔格奥尔格将军,埃及苏伊士运河的通行宽度,能保证“腓特烈大帝”号顺利通过吗?”“这没有问题,我们在制定此次航线时,不仅就此事咨询过驻埃及的非洲军团司令官隆美尔将军,还提前派出了实地勘察小组,先期飞赴埃及进行了实地勘察。将军,请您放心,‘腓特烈大帝’号通过苏伊士运河完全没有问题。”
“很好。”(我很满意德国人做事严谨的态度。)话说完后,我又伏身在海图上手中的红蓝铅笔继续划动着。出了亚丁湾红海入海口后就是印度洋了,继续前驶通过马六甲海峡。深蓝的南中国海出现在我的视线中时,右手握着红蓝铅笔的手禁不住有些微颤。我魂萦梦牵的故土啊,20天后,我将再次回到您的怀抱,可一想到现在的中国正饱受鬼子的蹂躏。“哎”在我的内心深处真的、真的无法面对此时,我多灾多难的祖国……
下午3点,在海军军乐队急昂的乐曲声中,希特勒又一次亲临出发地为我送行了。“温特,我祝您一路顺风,记住我的话,千万别对日本人心慈手软。它们不过是现在对我们还有些用的棋子而已,另外,见了中国的蒋介石元首,请代为转达我的问候,30万吨军火物资您要分毫不差的交到他手上。您还要告诉他,必须要坚定与日本人打下去的决心,第三帝国会持续不断地向他提供援助的。”“我记住了,元首……”
下午4点整,汽笛声中,我庞大的出访舰队准时拔锚起航,由“勃兰登堡”级战列舰“腓特烈大帝”号、“勃兰登堡”号,“俾斯麦”级战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