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帝国回忆录-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考上秀才,至少可以保证有碗塾师的饭吃;考上举人就有机会进官府做个通判或者幕僚什么的;要是考上进士甚至点中状元,乖乖,那简直就是一举成名,不得了的事情,不但光宗耀祖,而且有机会入朝为官,施展平生抱负,怪不得古人把“金榜题名”当成是人生三大快事之首。
但现实总是残酷的,成千上万的读书人中,金榜题名的能有几个?洪秀全在最基础的考秀才这一关上,就狠狠跌了跟头&;not;:从16岁那年开始考起,他老人家连考三次,成绩是一次比一次差。最为可恨的是,每次初试,洪秀全的名次总在前十,但到院考复试的时候,却总是无一例外地落选。
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好比现在研究生考试,初试名列前茅,复试给刷了下来,心中的愤懑当然是可想而知了。是天意弄人吗?不是。从洪秀全留下的诗词作品来看,广州府的主考官是公正的。要是不信,看看洪秀全的大作就知道了,什么“手提三尺定山河,四海民家共饮和;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统乐如何”,“龙潜海角恐惊天,暂且偷闲跃在渊”等等,言语粗鄙不堪,而后来天王在天京更是留下大量的打油诗歌,读来更是让人喷饭不已。
和他一起长大并共同参加考学的表弟和战友冯云山,在诗品上虽然也不怎么样,但比这个洪秀全强多了,有诗为证:
“孤寒到此把身藏,举目无亲也着忙。执粪生涯来度日,他日得志姓名扬。”
“穿山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溪漳焉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冯云山这样的水平都考不上,洪秀全就更别提了。
古代科场上的故事实在是数不胜数。40年后,同一个科场来了一个叫康有为的人,他的成绩也好不哪去。康有为自小有神童之称,也是连考三次才搞到个秀才学位,大家姑且猜猜看,我们的康老帅考举人总共考了几回?
七次,我的天!
康老师在36岁的时候才中了举人,随后时来运转,二年后又会试高中,当上了进士。更绝的是郑板桥,他老人家是康熙时期的秀才,雍正时期的举人,乾隆时的进士!这还是幸运的,古代多少读书人穷经皓首,最后连个秀才举人都没混上的,多了去了!
据后人总结,县试考童生和府试考秀才,最重要的是文才要好。正因为如此,文才出众、“笔端常带感情”的梁启超才会在12岁就考上秀才,17岁就中了举人。就洪秀全当时的文笔,考不上那真是一点都不冤。
屡屡落第的洪秀全,没有康老师那样的耐性,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不允许他继续读书。由此,洪秀全对这个狗屁考试和满清王朝恨得直牙痒痒。他撕了那些圣贤书,满腔怒火的发誓:“再也不考清朝试,再也不穿清朝服,老子以后要自己开科取士!”
这活脱脱就是一个顽劣学童的形象。
不过,最后他还真做到了。打下天京后,洪秀全果然自己开科取士。只可惜,洪秀全因考不上秀才而恨上孔老夫子,所到之处砸孔庙,烧儒书,那些自小熟读孔孟之书的士子们,避之还唯恐不及,哪里还敢前来应考呢?!没人来考,最后就强索那些读书人去应试,甚至逼出人命。刘邦当年也不读书,拿儒冠当尿壶,但经人点拨后却对知识分子尊敬有加,这也许是刘邦开辟三百年汉朝,而洪秀全十一年就倒台的原因吧?
知识分子的支持,太重要了!
说到对孔庙不敬,洪秀全并不是近代历史第一人。明末清初的著名书评家金圣叹,因为对文字狱的愤恨,就曾带领学生哭孔庙,并大喊“孔夫子死了”,结果被关进监狱。最后,一辈子玩世不恭的金大师干脆把幽默进行到底,当他被刽子手砍掉脑袋后,居然从其左耳滚出一纸团,上书“好”;右耳也滚出一纸团,上书“痛”…果然“好痛!”(清人笔记《栖霞阁野乘》)
洪秀全当然没有那样的洒脱,考试的失败让他得了一场大病,四十多天里高烧不止。在昏迷当中,洪秀全做了一个梦,梦见黄衣童子来到他床前,并用轿子把他抬上天堂,看见一个身着龙袍、留着金色胡须的威严长者,将他的肚腹剖开,把污秽的内脏洗涤后重新缝入(大概是基督教的赎罪和洗礼)。
随后这个身材高大的长者自称是他的父亲,并告诉他妖魔正在祸害人间百姓,要洪秀全去与妖魔决战,于是洪秀全舞着宝剑,杀向人间,他的兄长耶酥则手捧金印,发出火光,令妖魔丧胆。
昏迷中的洪秀全,经常高呼“杀妖”!家人以为他得了神经病,大为惊恐。后人常常以为这个梦是洪秀全和冯云山为了欺骗会众而编出的一个神话,但从洪秀全多次引用来看,他可能的确是做过这样一个梦。梦的原型,可能来自于他曾经浏览过的一本宗教小册子,尽管他当时可能没太在意。人发烧时出现幻觉本不希奇,洪秀全此次劫后余生,对梦见的东西深信不疑,也属正常。
高烧退后,洪秀全却又恢复了正常,拿起儒家课本准备再次赶考。但很不幸的是,第四次又告落榜。自此以后,洪秀全对考试彻底死心。1843年他联合好友冯云山和堂弟洪仁戳⒘恕鞍萆系刍帷保孕邢蠢袢虢毯蟾沙隽艘环迷铱资ト伺莆坏拇蟮ㄐ卸5牵庵止ば形詈蠛Φ煤樾闳邮Φ姆雇胍哺伊恕�
宗教的力量是无穷的。丢了饭碗后,洪秀全便和冯云山离开老家,到在广州一带开始了一边贩卖笔砚,一边传教的游历活动。但由于广州一带的经济文化水平较高,洪秀全粗浅的宗教理论根本就吸引不了人。
失望之余,二人决定溯西江而上,去广西继续发展。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夏天,两人来到到了洪秀全的表兄王盛均所在的贵县赐谷村传教。但由于他们为了宣传上帝,制造影响,把当地祭祀的“土神”给砸了,引起当地人的共愤,二人只好狼狈离开,洪秀全灰心丧气的返回了老家花县。
和洪秀全不同的是,冯云山是个实干家,为人坚忍不拔,凡事不肯轻言放弃。在洪秀全返回老家后,冯云山继续留在广西桂平一带,一边教书糊口,一边积极传教,教化了杨秀青、萧朝贵等大批革命骨干,创下了革命的根据地。
洪秀全回到花县也没闲着,他在这两年多时间里,一边教书,一边日夜不停的搞理论创作,写出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老三篇”:《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后来完成),为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依据。
但洪秀全真懂基督教吗?未必。洪天王最初的理论依据,来自于一本名叫《劝世良言》的小册子,是一个叫粱发的中国人所写。梁发本是一个印刷工人,识字不多,后因为帮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印刷《圣经》而皈依入了基督教,成为中国本土的第一个华人牧师。后来,梁牧师就自己写了《劝世良言》,其中主要是圣经的原文和梁牧师的学习体会,比较适合初学者。
洪秀全后来也意识到自己的理论水平不行,1847年他决定到香港向美国牧师罗孝全学习,并看到了真正的圣经。但当他向罗牧师讲述他那奇异的梦后,罗牧师拒绝了洪秀全施洗礼的要求,让洪天王到死也没能做成真正的基督徒。
那罗牧师为什么会拒绝给洪秀全施洗礼呢?原因就是那个梦。当罗牧师听到洪秀全自称梦中上帝称他为儿子的时候,大为惊骇,认为这根本就是一种玷污上帝的异端思想,完全没有达到基督徒最基本的要求。最可恼的是,在洪秀全的主持下,天父上帝后来又添了几个儿子,如东王杨秀清、南王冯云山等,甚至还有个女婿西王萧朝贵,如果上帝知道了,不被气得吐血才怪呢。
洪秀全宗教理论,最大的硬伤是不懂基督教的“三位一位”说。所谓“三位一位”,指的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并非是分开的三个神。洪秀全说自己梦中见到天父和天兄,并自称自己是天父的小儿子,这根本就是对上帝大不敬的忤逆思想。
不过,话说回来,要怪只能怪梁发那个《劝世良言》小册子没有讲清楚,洪秀全见到小册子里说“救世主天兄耶稣赎罪功劳”,就以为“三位一体”是三个人,并把自己当成上帝的小儿子也给列了进去。幸好这是在中国,要是在中世纪的欧洲,洪秀全这样胡说八道非被当成异端烧死不可。
不仅如此,洪秀全还对基督教的仪式作了中国化的改进。比如拜上帝教的布道,洪秀全就结合了中国特色的道士作法,把布道的文稿当众焚烧,甚至鸣放鞭炮,弄得热热闹闹,倒也蛮吸引人。后来由布道衍化出来的“讲道理”活动,更是形式多样,五花八门,中国特色非常明显。
最要命的是,基督教主张逆来顺受,并不强调斗争,洪秀全却动辄说要“斩邪留正”,斩杀“清妖”,和真正的基督教相去十万八千里。更为搞笑的是,洪秀全居然不知道基督教最重要的节日圣诞节,太平天国也从来不过圣诞节。相反,他倒是创立了一些独有的节日,如“爷降节”、“东王升天节”、“哥降节”等,实在是让欧洲的基督教会大大的跌破眼镜。
当然,洪秀全独创的“教义”也不是一无是处,比如劝诫戒酒戒鸦片等还是不错的,有诗为证:“炼食洋烟最颠狂,如今多少英雄汉,多被烟枪自打伤;即如好酒亦非正,成家宜戒败家汤。请观桀纣君天下,铁桶江山为酒亡。”
虽然洪秀全的教义不是那么的正宗,但也足以奠定了他在后来太平天国理论家和精神领袖的地位了。洪秀全后来返回广西和冯云山会合,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短短三年时间,冯云山已经在紫荆山打开局面,开创了革命的新天地,并拥有了近三千的信教会众。
洪秀全最为人指责的是他的伪善。他自己在《原道醒世训》里宣传说,“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姐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但说的一套,做的却是另一套。这个污点,不是靠刷点石灰就可以抹去的。
太平天国里等级森严,特权现象极为严重。虽说人人平等,但在圣库制度下,高层过着荒淫奢侈的生活,当然是“无处不饱暖”,但下面的会众却一无所有,过着集体供应的生活。在革命早期,甚至还别男女,拆分家庭,会众娶老婆组建家庭都在禁止之列,而天王、东王、翼王等人却拥有众多的妻妾,甚至连洪秀全十岁的儿子,毛都没长齐的小天王,都有四个老婆。
太平天国说“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妇女的大脚是解放了,但目的是去干活和行军打仗,这样的解放,广大妇女同志未必满意。更为恶劣的是,天王有时候还拿妇女作为赏赐品,赏给那些打仗出力的人。
据《江南春梦笔记》中记载,洪秀全的天王府里有爱娘、嬉娘、妙女、姣女等16个名位共208人,24个王妃名下又有姹女、元女等7个名位共960人,光妃嫔就有1168人。加上宫中服役的女官,总计有2300多名妇女在天王府陪侍天王一个男人。
据说天王府也曾经尝试用太监,但阉割是高难度的技术活,结果阉了八十个,死掉七十七个,剩下的三个也都成了废人,只好作罢。至于其他男性,天朝门外有诏:“大小众臣工,到此止行踪;有诏方准进,否则云雪中!”(太平军称呼刀剑为“云中雪”)
这些可怜的女人们进宫后,除了给洪天王提供各种全方位的服务外,首先要熟悉以下杖责戒律:“服事不虔诚一该打,硬颈不听教二该打,起眼看夫主三该打,问王不虔诚四该打,躁气不纯静五该打,说话极大声六该打,有嘴不应声七该打,面情不欢喜八该打,眼左望右望九该打,讲话不悠然十该打!”甚至“看主单准看到肩,最好道理看胸前,一个大胆看眼上,怠慢尔王怠慢天!”
洪天王还喜新厌旧,到了美女如云的江南后,开始嫌那些广西来的乡下老姊妹们粗鲁、脏污,训斥她们说:“耕田婆有耕田样,天堂人物好威仪,尔们想做真月亮,到今还不晓提理!”“跟主不上永不上,永远不得见太阳!面突乌骚身腥臭,嘴饿臭化烧硫磺!”甚至听见老姊妹们高声说话,天王也要斥责:“娇娥美女娇声贵,因何似狗吠城边?”
一旦后宫妇女犯错,处罚起来也没轻的,“打开知错是单重,打不知错是双重,单重打过罪消融,双重雪(刀)下罪难容!”天王府里顶撞天王,至死不认错的人,往往要受到五马分尸或者点天灯的酷刑。
洪秀全住的天王府,由原两江总督衙门改建,规模宏大,方圆近十里,从1853年建到1861年,才完工一半。东王府也不示弱,杨秀清的床上珍珠结帐,杂以宝石,穷奢极欲。洪天王在宫中“苑内游行真快活,百鸟作乐和车声,”这当然是天王心中快乐的真实写照。自从1853年进了天王府后,除了有一次被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