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中华民族的皇帝 >

第70章

中华民族的皇帝-第70章

小说: 中华民族的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与乃蛮人打完仗之后返回家园时,他的部落中一些赞成与乃蛮人联合的部民暗杀了他和

    他的长子布颜昔班。他的妻子携带次子波姚河逃到郓城。当成吉思汗以金朝征服者的身份

    进入郓城时,他的至诚愿望是恢复这个忠臣家族对汪古部地区的统治地位。年轻的波姚河

    随他出征花刺子模,战后回归,成吉思汗把女儿阿刺该别吉嫁给了他。波姚河死后,阿刺

    该别吉作为成吉思汗亲生女,对汪古部进行了强有力的统治。她没有亲生儿女,便把她丈

    夫与另一个妾生的三个儿子——孔不花、爱不花和绰里吉不花视为亲生儿子。孔不花和爱

    不花先后娶成吉思汗家族的公主们为妻:孔不花娶贵由大汗之女叶儿迷失;爱不花娶忽必

    烈之女玉刺克。爱不花之子阔里吉思(即乔治)先与忽必烈之子真金的女儿忽塔德迷失公

    主结婚,后又与铁穆耳大汗的女儿阿牙迷失公主结婚。前面已经提到过,他在铁穆耳手下

    供职时于1298年被杀的情况。

    这个聂思托里安教王室家族如何紧密地与蒙古王朝联姻便一目了然。在蒙古人宗教宽

    容的限度内,该家族成功地利用它受到优待的地位去保护基督教。马…雅巴拉哈三世和列

    班…扫马的传记表明,在他们动身前往耶路撒冷时,孔不花和爱不花向他们表示祝愿和送

    给他们礼物。“乔治”王子确实是在暮年时,由方济各会传教士约翰…孟德科维诺施洗礼

    ,皈依了天主教。

    马…雅巴拉哈三世和列班…扫马传记清楚地表明,元朝中国北方边境的聂思托里安教

    并不限于汪古部境,因为在他们前往西方时,他们在唐兀惕境内(即甘肃)受到基督教徒

    最激动人心的欢迎,特别是在“唐兀惕城”(即宁夏)。聂思托里安教会确实遍布其境,

    宁夏,西宁、甘州、肃州和敦煌都有。马可…波罗提到,仅宁夏就有三座聂思托里安教教

    堂。

    无疑地,这些聂思托里安教徒自唐朝以来就默默地居住在原中国边境以外的这些地区

    ,但是,他们并非一直局限在这些地区内。由于成吉思汗后裔的征服,现在中国内地也向

    他们敞开了。人们甚至可以说,在唐朝灭亡后已经被逐出境的聂思托里安教,随着蒙古人

    又进入了中国。1275年报达〔巴格达〕的聂思托里安教主教在běi jing创建主教区。尾随蒙古

    人,聂思托里安教甚至渗入长江下游地区。1278年,忽必烈委托一个名叫马薛里吉思(汉

    译名,原名marsargis)的人管理在今江苏省内的镇江。按其名推断,马薛里吉思是一个

    聂思托里安教徒,不久,他很快在镇江建起一座教堂(1281年)。在扬州和汉口又建了几

    个聂思托里安教教堂。

    在叙利亚文的马…雅巴拉哈三世和列班…扫马传记中,有一段著名的记载可以证实蒙

    古的聂思托里安教信仰。列班…扫马(死于1294年)和他的朋友、未来的主教马…雅巴拉

    哈…麻古思(1245-1317年),两人都是聂思托里安教徒,至少后者是汪古部人。麻古思

    的父亲是汪古部科尚城的副主教,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伯希和把科尚城看成是中世纪的

    东胜,今绥远和山西边境上的托克托。列班…扫马是汗八里(或běi jing)聂思托里安教教堂

    中一位巡察使的儿子。他是第一个信奉修道生活的人,曾在běi jing大主教马…基瓦古斯的主

    持下接受了削发仪式,后来他隐退到离城只有一天路程的山中修道院,在此结识了麻古思。在麻古思建议下,两人决定去耶路撒冷朝圣。在托克托附近,他们拜访了汪古部王孔不

    花和爱不花(他们也是聂思托里安教徒),并告知他们朝圣的计划,汪古部的这两个王子

    最热烈地接待了他们,并尽力劝阻他们说:“我们正在费力地从西方招来主教和教士,你

    们为何要去那些地方呢?”但是,见两人主意已定,汪古部王子们为他们提供了马匹、钱

    财和过中亚的旅途所需的一切物品。

    朝圣者们先经唐兀惕境,即今甘肃北部、宁夏附近,这儿的聂思托里安教教会星罗棋

    布。“男人,妇女和儿童都上街欢迎他们。因为唐儿惕地区居民的信仰非常强烈”。他们

    沿罗布泊和塔里木南缘小道而行,抵达了于阗和察合台汗的领地。当时察合台汗是都哇,

    因为据伯希和的估计此事是发生在1275-1276年间。当时,成吉思汗宗王之间的战争正在

    中亚进行,阻止了列班…扫马和麻古思直接从喀什噶尔到波斯的旅行。他们发现于阗正遭

    受饥荒,喀什因战争而人烟稀少,从喀什往西的路已不通畅。因此,他们转向北去怛逻斯

    (奥李阿塔,或今天的江布尔),窝阔台系海都汗在此扎营。他亲切地接见了两位聂思托

    里安教徒,并发给他们安全特许证,持此证,使他们得以通过作战军队的前哨,最后抵达

    波斯的蒙古汗国,当时波斯的统治者是阿八哈汗(1265-1282年在位)。

    从叙利亚来的一位可能是说阿拉伯语的基督教徒,汉译名叫爱薛(即伊萨或耶稣,12

    27-1308年),在忽必烈统治时期,他身居重要位置。他懂多种语言,jing通医药和天文,

    曾在贵由汗庭中供职。1263年,忽必烈任命他掌管星历司,他似乎是1279年法令的鼓动者

    之一,通过该法令,忽必烈企图制止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宣传。1284-1285年,蒙古高级官

    员孛罗丞相作为使臣前往波斯汗阿鲁浑处时,爱薛陪同前往。爱薛在返回中国后,于1291

    年被任命为掌管基督教的总监,1297年任zhèng fu大臣。其子也里牙、腆合、黑厮、阔里吉思

    和鲁合都像他一样是聂思托里安教徒,在běi jing宫廷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最后,忽必烈及其继承者们在běi jing的他们的亲卫军中有3万名信仰希腊正教的基督教阿

    速人,他们是在蒙哥时期从高加索来的。我们已经看到,1275年6月,阿速军在围攻长江下

    游北岸的镇巢时,遭到宋军狡诈的屠杀。后来,忽必烈把从镇巢得到的税收分给了遇害的

    阿速军的家属们。1336年7月11ri,这些阿速军的后裔送一封表示归顺的信给教皇本尼狄克

    十二世。1338年带信给在阿维农的教皇的使团中,除了纳昔奥的安德鲁和威廉外,还有阿

    速人托盖。

    此外,伯希和还提到了古代摩尼教在福建又活跃起来这一事实,在宋朝统治时期福建

    已有摩尼教复兴的兆头。

第一百九十一章 元成宗

    元成宗(1294年…1307年在位),名铁穆尔(1265年…1307年),元朝第二代皇帝。蒙语称完泽笃皇帝。元世祖孙、太子真金之子。其父死后,他于至元三十年(1293年)受皇太子宝,总兵镇守漠北。次年,即皇帝位。停止对外战争,专力整顿国内军政。采取限制诸王势力、减免部分赋税、新编律令等措施,使社会矛盾暂时有所缓和。同时,发兵击败西北叛王海都、笃哇等,都哇、察八儿归附,使西北长期动乱局面有所改观。在位期间基本维持守成局面,但滥增赏赐,入不敷出,国库资财匮乏,钞币贬值。曾发兵征讨八百媳妇(在今泰国北部),引起云、贵地区动乱。晚年患病,委任皇后卜鲁罕和sè目大臣,朝政ri渐衰败。死后谥钦明广孝皇帝,庙号成宗。

    元成宗铁穆耳守成推新

    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元朝太子真金去世。按照嫡长子继位的传统观念,元世祖忽必烈把希望寄托在真金之子铁穆耳身上。

    为培养储君的各方面才能,忽必烈派铁穆耳统兵讨伐叛王哈丹,接着又派他镇守蒙古汗国故都哈剌和林(今蒙古国后杭爱省额尔德尼召北),掌管北方防务。同时派开国四杰之一博尔术之孙、御史大夫玉昔贴木儿做他的助手。在玉昔贴木儿请求之下,忽必烈将原来属于真金的印玺皇太子宝授给铁穆耳,间接表明了传位给他的意图。铁穆耳在东北与和林的经历,使他与jing锐的北方驻军结下了特殊关系。这一关系成为他和他的后裔登上帝位的重要保证。

    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正月,忽必烈逝世。四月,铁穆耳从和林到达上都(今内蒙古多伦东北),在重臣伯颜、玉昔贴木儿的支持下,由宗室诸王会议推立为帝,是为元成宗。成宗在即位诏书中宣布自己将奉行先朝的成规,但实际上还是对忽必烈晚年的一些政策做了调整。中书右司员外郎王约的上书则较为具体地表达了成宗的守成政治方针。王约建议在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停止所有非急需必需的土木工程,免除历年积欠的赋税,重新核实纳税的民户,以减轻民众负担,与民休息;同时设立义仓,赈济贫苦孤独之人,开放打猎等禁令,实行有利于农业的措施,以安抚民众,发展生产。在政治上,整顿吏治,打击贪污受贿,革除多年的积弊;慎重地选择官吏,尤其要慎重地选择直接治理民众的府、州、县长官;重新修订律令,严明赏罚;裁减多余的官吏,jing简机构;减省烦琐的条文,改革不合理的制度,以提高办事效率。在对待周围邻国关系上,不要斤斤计较于要求别人朝贡,甚至为此动武,应该以恩德招抵远方之人。此外,王约还主张办好学校,以培养人才,以及朝廷上下都应该了解民情等等。王约的建议实际上成为成宗一朝,特别是元朝前期的施政大纲。

    成宗即位后,对zhong yāng人事没有做大调整,仍然任用中书右丞相宗泽、平章布忽木等执政,继续实行世祖末年的减免赋役、赈济灾民等宽大的政策。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六月,成宗下诏减速免所在本年包银、俸钞,以及内郡地税和江淮以南州县当年的一半夏税。后来又多次下诏减免赋税,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元贞元年(1295年)下诏停止一切非急需的工程营建,免除本年五月以前积欠的钱粮。元贞二年(1296年),要求权贵豪绅交纳所隐匿的江南田租,以减轻小民负担。大德二年(1298年),因水旱成灾,下诏减免受灾郡县当年田租的十分之三,受灾严重地区全部减免,老弱残疾及人丁稀少的民户免除三年差税。同时,停止了当年的一切土木工程。第二年,成宗派使节巡视各地,了解民间疾苦。免除当年内郡包银俸钞和江南夏税的十分之三。在减轻民众负担的同时,成宗三令五申要求地方官员鼓励农桑,发展生产。

    为了保障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成宗一即位就下诏罢征安南(越南中北部古国),宽宥其抗命之罪,释放了扣押的安南使节,开始着手缓和与周边各国的关系,放弃了忽必烈动辄征战,继续扩张的政策。对待贵族官僚则采取恩威并施的方针。一方面多次赏赐诸王、公主、驸马,增加官员俸禄。一方面厉行整顿吏治,约束权贵。例如,成宗即位的第二个月便下诏各道廉访司及时追查转运司官员欺隐jiān诈的案子,以防止管财政的官员贪污中饱。同年十月,要求中书省臣约束属宫官,凡对公事敷衍塞责者处以笞刑。元贞元年(1295年)七月,下诏告诫全体官吏,有再犯贪赃之罪者,罪加二等,从重处理。不久,又将对贪赃罪的处理改为罪加三等。十二月,下诏禁止诸王擅自干预地方行政。

    成宗的上述经济、政治措施基本能够贯彻到底。大德六年(1302年),江南朱清等贪污贿赂案被揭发出来,牵连了一大批官员,促使成宗再一次下决心查处贪污官员。当年仅七道奉使宣抚官查处罢免的贪官污吏就有18473人之多,查出赃款15865锭,审理冤案5176件。大德八年(1304年),成宗下令天下官员体恤民情,减省刑罚,免除灾民差税一至三年不等。鉴于江南佃户田租过重,在过去减过十分之三的基础上再减十分之二,且永为定例。同时开放山场、河泊、任民采捕。

    在对外关系方面,成宗拒绝大臣对ri用兵的请求。在大德三年(1299年)派江浙释教总统僧人宁一山出使ri本,恢复了两国间的正常贸易和文化往来。但是,成宗后期曾一度用兵西南。大德四年(1300年),成宗发兵两万出征八百媳妇国(今泰国北部、缅甸东北部,治京泰国清迈)。第二年,又因金齿(今中国云南西部和缅甸腊戍一带)诸国阻击元朝的征缅归师,下诏计伐金齿诸国。后因出征八百媳妇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