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中华民族的皇帝 >

第4章

中华民族的皇帝-第4章

小说: 中华民族的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

    保护区内,不仅景sè秀丽,物种丰富,还有种类繁多的珍稀动物。除名贵的金丝猴外,有白雕、白鹿、白松鼠、白蛇、白熊等,堪称是一个’白sè的动物王国’。

    2。神农山

    神农山,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位于河南省沁阳市城区西北23公里的太行山麓,共有八大景区136个景点。主峰紫金顶海拔1028米,矗立中天,气势雄浑,三大天门较泰山早154年。这里曾是炎帝神农辨百谷,尝百草,登坛祭天的圣地。也是道教创始人老子筑炉炼丹、成道仙升之所。韩愈、李商隐等历代名家曾在此留下许多传世佳作。这里有雄奇险峻的紫金坛,更有天下一绝的白松岭。15600余株白鹤松姿态万千,生长于悬崖绝岭之巅,居世界五大美人松之首。游走其间,移步换景,恍若人间仙境,令人魄悸魂动,陡然升华。其山势之雄险奇绝,树型之屈曲优美,景层之深奥神秀,当推全国之最。

    神农山还素有“天然植物园”的美称,有珍稀植物1199种。九千只国家保护动物太行猕猴攀枝登崖,嬉戏逗玩,平添无限野趣。神农山景区是休闲渡假、探险揽胜、科学考察、回归自然的绝好去处。

    神农山景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焦克公路、焦柳铁路横贯其下,晋洛公路纵行其间,餐饮游乐服务舒适周到,民风淳朴,民俗特浓,我们热情地欢迎四海宾朋光临景区,一览太行大观——神农山,壮游天下一绝——白松岭!

    地理位置与范围

    神农山风景名胜区在该市市区西北23公里的太行山南麓,地理座标介于北纬35…11′30〃—35…19′;东径112…44′——113…02′之间,面积96平方公里,内有8大景区136个景点,有九山两河二十八峰。北部与山西晋城市泽州县接壤;南临燕川平原;东至丹河与博爱县相望;西与济源市相连。

    独特的自然条件

    1、地质地貌

    神农山风景名胜区属太行山南端前沿中山地段,整个地势北高南低,海拔在250—米之间。其中草凹岭、紫金顶、小月顶、铜沟顶等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山势陡峻,奇峰林立,沟壑纵横,生境多样。因受地质构造运动,流水长期侵蚀切割及石灰的淋溶作用,形成许多悬崖、深沟峡谷和天然溶洞。沟谷深切,高度在百米的悬崖举目可见,深沟终年不见阳光,yin森逼人。整个地形可分为三类:一是险坡悬崖地带,分布在太行山南沿1~2公里地段,从海拔200米拔地而起,突然升高到700~800米,坡度在45…—90…之间,岩石裸露,土壤瘠薄,植被稀疏,多为险坡悬崖,人们难以攀登。二是险坡缓冲地带,海拔在700米~900米之间,人称二站,坡度在20…左右,土层深厚,植物生长良好。三是山顶缓平地带,面积较大,地势平缓开阔,形成许多小平地、小盆地,水份条件好,多为酸xing土壤,适宜多种植物生长。

    2、水文

    自然保护区属黄河水系,是仙神河、云阳河、逍遥石河、丹河的发源地和上游,这几条河汇集沁河注入黄河。源头地区地形复杂,形成许多半辐shè状的山涧溪流,沟谷深幽,河道狭窄,多弯曲,比降大。有些地段流水洪积成积梯瀑布。河水流量随季节变化,汛期多雨,流量大;冬chun少雨,流量小,甚至断流成为季节xing河流。保护区内由于山高林密,植被复盖率高,降雨量较平原多,加上石灰岩淋溶的结果,形成许多山泉,终年不枯,有的沟底形成地下河,水声潺潺,却不见流水。水质良好,据同济大学化验测试,富含多种矿物质,有益于人体健康,可饮用。

    3、气候

    神农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暖温带,属大陆xing季风气候,四季分明。chun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和ri长,冬季寒冷干燥。据沁阳市气象站观察:年平均气温14。3c。一月份最冷…2c,极端最低气温…17。6c;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7。4c,极端最高气温42。1c。全年大于10c的活动积温。年平均ri照时数2496小时,ri照率57%。无霜期219天。年平均降水量619毫米,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水热同期。冬季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10%,chun季降水约占全年降水量的20%。由于地处太行山南沿,华北平原与山西高原过渡地段,山高林密,地形复杂,既阻挡西北寒流的侵袭,又截留了东南沿海暖湿气流,形成独特的小气候,降雨量较平原偏多,空气温度偏高,夏季气温较平原低6~8c。太行山虽是我国有名的干旱地区,但在神农山风景名胜区的沟底和悬崖下多有泉水涌出,潺潺流水,终年不竭。独特的气候,复杂的地形,形成了许多小气候和小生境,有利于多种动植物繁衍生息。

第七章 黄帝

    黄帝是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始祖。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

    皇帝生xing灵活,能说会道,道德情cāo高尚,被拥为西北方游牧部族的首领。他联合炎帝,打败由蚩尤率领的九黎族的入侵,代神农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成为“黄帝”。相传黄帝时期有许多创造和发明,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算数、医学等。

    历史上尧,舜,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故称“轩辕后裔”,“炎黄子孙”。

    黄帝是传说中上古帝王轩辕氏的称号。姓公孙,生于轩辕之丘,故称为轩辕氏。据传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

    建国于有熊(河南新郑),亦称为有熊氏。时蚩尤暴虐无道,兼并诸侯,当时的天下共主发明农耕和医药的炎帝神农氏已经衰落,酋长们互相攻击,战乱不已,生灵涂炭,神农氏无可奈何,求助于黄帝。黄帝毅然肩负起安定天下的责任,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双方的战士斗英勇无畏,战斗十分激烈。黄帝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之下,终擒蚩尤而诛之,诸侯尊为天子,以取代炎帝,成为天下的共主。因有土德之瑞,故称为黄帝。

    不久,天下又出现sāo乱。黄帝知道蚩尤的声威还在,于是画了蚩尤的相到处悬挂。天下的人都以为蚩尤未死,只是被黄帝降服,更多的部落都来归附。后来,蚩尤被尊为战神。

    炎帝虽然被蚩尤打败,实力尚存。他不满黄帝成为天下共主,企图夺回失去的地位,终于起兵反抗。炎、黄二帝发生火并,决战在阪泉之野进行。经过三场恶战,黄帝得胜。从此,黄帝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终确立,号令天下,凡是不顺从的部落,都以天子的身分去加以讨伐。

    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相传尧、舜、禹、汤等均是他的后裔,因此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黄帝有四妃十嫔。正妃为西陵氏,名嫘祖,她亲自栽桑养蚕,教民纺织,人称她为先蚕。次妃为方雷氏,名女节。又次妃为彤鱼氏。最次妃名嫫母,长相丑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黄帝的敬重。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它们是:姬、酉、祁、己、滕、蒧(草花头下面咸,音真)、任、荀、僖、佶、儇(音宣)、衣。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说时代,黄帝就是中国传说时代的一位代表人物,人们在他的身上集中了古人的各种优点,诸多创造,他带领中华文明从野蛮向文明发展,从而将他奉为人文始祖。根据《二十五史新篇》:黄帝可能实有其人,是父系氏族时期中原地区的一位部落联盟长。他通过战争,使中原各部落实现了联合,并做了许多好事,因而在古人的口传历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后妃:嫘祖,嫫母

第八章 颛顼

    颛顼,姓姬,号高阳。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二十岁时,黄帝将帝位传给了他。

    即位后,进行政治改革,颛顼又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宗教改革。被黄帝征服的九黎族,到颛顼时,仍信奉巫教,杂拜鬼神。颛顼禁绝巫教,强令他们顺从黄帝族的教化,促进了族与族之间的融合。他在位78年,死时90多岁,颛顼子孙很多,屈原就是自称颛顼的后裔。

    颛顼名叫高阳,是黄帝的孙子。颛顼小的时候,曾经在少昊建立的鸟类王国生活过一段时间。长大chéng rén以后才回到黄帝的身边。高阳有大德于民,黄帝死了以后,就把帝位传给了他。人称:帝颛顼。

    帝颛顼,沉静渊深而有智谋,清明通达而知事理,生养财物以尽地利,顺时行事以法天道,凭依鬼神以制义法,调理五行以教化,洁净虔诚以祭祀。领域北到幽陵,南到交址,西到流沙,东到蟠木。动物或植物,大神或小神,只要是ri月所能照临的,没有不归属于他。

    那时候,只有水神共工虽然表面臣服,内心却对颛顼继承帝位非常不满。他一直暗地里蓄集力量,准备伺机争权。

    水神共工人脸,蛇身,红头发,他所领导的水族实力强大。共工有个下属名叫相繇,更是勇猛异常,他是个人脸蛇身、青sè皮肤、长着九个脑袋,九个脑袋可以同时吃掉九座小山上食物的怪物。

    共工不但有相柳助威,还暗中联合了一些天神,奉自己为盟主,准备突然发难,推翻颛顼夺取帝位。

    后来,颛顼和水神共工之间的战争终于爆发了,双方在大地西北方的不周山下发生了激烈冲突。水神共工被打败后,气得火冒三丈,一头撞向不周山。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响,不周山横腰坍了下来。

    这不周山可撞不得,它通天达地,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一直立在天地间,是擎天的柱子。被共工撞断以后,整个宇宙顿时发生了剧烈的变动。天空向西北倾斜,ri月星辰也随之移动。东南方的大地受了山崩的震动,更是陷了下去,江河之水裹着尘埃向那里汹涌奔流,以致成为海洋。

    从此以后,天地残缺,天不满西北,地不满东南,没有谁能够再修复了。

    颛顼虽然打败了共工,但是他觉得人间和天界相通不是一件好事。原来,在这之前,天和地虽然是分开的,但是可由天梯相通。

    天梯有两种,一种是山,一种是树。山中间最著名的天梯就是昆仑山,它的最高的山峰,就直达天庭。当然,要想缘着它登上天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据说它的下面,环绕着弱水的深渊,它的外面,又包围着炎火的大山,要上去的确很是困难。

    除了昆仑山之外,还有华山青水之东的肇山,据说曾有仙人柏高,顺着这座一直爬上天去;还有西方荒野的登葆山,巫师们从这里上下往来,直到天庭,沟通人神。

    树木当中具有天梯xing质的,是生长在西南方都广之野的建木,据说那里是天地的中心,各方人神大多由此上下。

    颛顼觉得神和人不分出界限,混居在一起,总是弊多利少的。于是,他便命他的孙子大神重和大神黎去把天和地的通路隔断,让人上不了天,神也下不了地。

    大神重和大神黎遵命行事,切断了所有天梯。这样虽然牺牲了zi you,却维持了宇宙的秩序和安全。从此大神重就专门管理天,大神黎就专门管理地。这样一来,神人不杂,yin阳有序,人间天上,各保平安。

    豢龙氏曰:

    在古人的心目中,水神共工是一个恶神,是天地之间重大灾难的制造者。据《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ri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他不但使整个宇宙动荡不安,而且在尧、舜、禹时代发动洪水危害百姓。据《淮南子…本经训》中记载:“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民皆上丘陵,赴树木。”

    真实的“共工”,据考证是当时生活在共水河流域(今河南辉县)的共工氏族首领的名号。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当黄河水从黄土高原转折流向河南西部的平原地带时,正好纳入共水河,水势浩大,仿佛从天而降。上古时候,黄河水道迁徙无偿,因此经常形成巨大水患。平原地区的其它氏族部落没有能力考察水患的原因,就认为是共水河泛滥造成的。

    而聚居在共水河流域的共工氏族,相对于其它部落而言处在上游。在与洪水斗争的过程中,为了本氏族的利益,只能保自己,坑别人。颛顼和共工之间的战争,以及后来的“禹攻共工国山”,都是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的冲突。

    另外,颛顼命令重和黎断绝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