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赵匡胤私密生活全记录 >

第21章

赵匡胤私密生活全记录-第21章

小说: 赵匡胤私密生活全记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普连忙道:“大将军可不要冤枉好人啊!他们自己要比酒量,我又能奈之何?大将军若不信,可以去问匡义兄弟。”    
    谁知,赵匡义也走了过来。“军师,我可不能为你做证啊!昨晚喝到半途,我就溜之乎也了!”    
    “好了,”杜氏言道,“胤儿,快把他们叫醒吧,这样睡很容易着凉的!”    
    赵匡义跟着就要去唤石守信等人。赵匡胤拦住赵匡义道:“哪用得着一个一个地去喊?我只要喊一声,他们就都会醒来!”    
    就听赵匡胤不高不低地喊了一声道:“打仗喽!”    
    再看石守信、王审琦和高怀德,果然一下子全都睁开了眼,且迅速腾起身来,双手还下意识地去摸兵器。赵普忍俊不禁道:“各位将军,大将军在逗你们玩呢!”众人便一起大笑起来。数赵匡胤的笑声最为洪亮。    
    是呀,有了那年少貌美的王氏为妻,赵匡胤就不必独守空房了。且王氏虽然年少,但床第间温柔听话,这样一来,赵匡胤就更加地如鱼得水了。既是如鱼得水,赵匡胤当然要放声大笑。    
    不过,话又说回来,赵匡胤毕竟不是那种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男儿。尽管有了王氏之后,他的生活变得颇不寂寞了,但是,他的内心深处,却一直在渴望着随柴荣北伐。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三月,柴荣廷召群臣,正式宣布不日北伐。仍命张永德留守汴梁,自己与赵匡胤率军北伐。    
    进军途中,柴荣莫名其妙地捡到一块写有“点检做天”四个字的木牌。“天”字下面似还有一个字,但无法辨认。但柴荣已猜到此字为“子”,木牌上的字就变成了:点检做天子。    
    “点检”是何意?殿前都点检也。殿前都点检是谁?张永德也。他是周太祖郭威的女婿,与柴荣有郎舅之谊。“天子”者何?皇帝也。按柴荣的理解,木牌上的字的意思就是:张永德要做皇帝。    
    柴荣从此便对那张永德心存疑虑了,对赵匡胤便越发地信任了。    
    由于当时忙于战事,柴荣也没有过多地计较。不料后周军队刚刚收复了为契丹所占领的瀛、莫、易三州和莫州北面的“三关”之地,柴荣就突染暴疾,不得不撤回汴梁。    
    病危中的柴荣担心死后禁军会发动下变,推翻自己的儿子,很自然地又想到了“点检做天”的木牌,于是匆匆撤掉了张永德的职务,换上了他自认为可靠的越匡胤任殿前都点检。    
    同年六月,周世宗柴荣去世。形势变化如此之快,机遇得来不易,连赵匡胤自己也没料想到。    
    柴荣死后,七岁的柴宗训登后周帝位,是为恭帝。    
    后周王朝随即出现“主少国疑”的局面,一时间人心惶惶,谣言四起。一些忠于后周的官吏指出赵匡胤不应再掌禁军,甚至有的人主张先发制人,将赵匡胤杀掉。    
    此时,赵匡胤及其幕下心腹文武也在加紧活动。在周世宗去世的半年里,禁军高级将领发生了对直匡胤极为有利的变动。殿前副都点检由慕容延钊出任,慕容是赵匡胤“素所史事”的少年故交,关系非同一般;殿前都虞侯由赵匡胤的“布衣故交”王审琦担任,与当时已经提出任殿前都指挥使的石守信一样,都是赵匡胤势力中最核心的人物。在韩令坤升任一直空缺的侍卫都虞侯一职,其空出的侍卫与军都指挥使由高怀德出任;张令铎取代赵匡胤政敌袁彦提任的侍卫步军都指挥使一职。    
    这样在侍卫司中所有五个主级职务中,赵匡胤的亲朋好友就占了三位,而余下的二位中,一个是侍卫司的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进,当时他正领兵驻守扬州。京城中实际只剩下副都指挥使韩通,但他势单力薄,自然无法与赵匡胤抗衡。


第四部分熟练地抚着她的乳房

    后周显德六年的最后一天晚上,也即大年三十的晚上,赵匡胤早早地由朝中回到了家,与家人一起吃团圆饭。    
    一眼看上去,赵匡胤显得十分地平静,而实际上,他内心深处几乎连一点平静都没有。明天就要开始行动了。赵普已经把行动的计划全盘告诉了他。想到自己马上就要当皇帝了,他还能平静得下来吗?    
    回到家中,赵匡胤一看,家人都围坐在饭桌旁等候他呢。有母亲杜氏、有第二任妻子王氏,有大弟弟匡义和小弟弟匡美,还有儿子德昭等,可谓是济济一堂。    
    赵匡胤同母亲打了个招呼,然后就傍着母亲坐下了。杜氏言道:“今儿个是年三十的晚上,你们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想怎么喝就怎么喝!”    
    仆人们把一盘又一盘的佳肴端出来了,把一坛又一坛的美酒抬出来了。赵匡胤对杜氏道:“娘,就我们一家人,一坛酒足矣!”    
    赵匡义惊异道:“大哥,你何时开始嫌酒多了?”    
    赵匡胤立即正色道:“匡义,大哥我今晚教训你一句,你给我听好了!酒这个东西,不是个好东西,你以后给我少喝点!”    
    赵匡胤说的是真心话吗?赵匡义见大哥一脸的肃然,不敢再饶舌,只偷偷地吐了吐舌头也就作罢。而赵匡胤却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家宴便在赵匡胤的大笑声中开始了。    
    晚饭之后,赵匡胤悄悄地对杜氏道:“娘,孩儿有话对你说。”    
    杜氏把赵匡胤带到自己的房间:“胤儿,看你的脸色很郑重,像是有什么大事。”    
    “是的,娘!”赵匡胤不觉压低了声音:“孩儿要当皇帝了!”    
    不知内情的人听了赵匡胤这句话,肯定要大吃一惊。但杜氏是个例外。她虽也不知情,但脸上并无多少惊讶之色,只两道秀眉微微一动。接着,她轻轻地问道:“胤儿,你什么时候登基?”    
    赵匡胤回道:“就这几天。那赵先生已经把一切都安排好了!”    
    杜氏点点头:“那赵先生很有韬略,你听他的话,应该不会错!”    
    “娘说的是。”赵匡胤言道,“没有那赵先生,孩儿就不会顺利地走到今天!”    
    忽地,杜氏流下了两行泪。赵匡胤知道母亲因何落泪:“娘,你想起爹了吗?”    
    杜氏言道:“如果你爹能看到你登基,他该有多么地高兴啊!”    
    赵匡胤慌忙道:“娘,如果那个雨夜,孩儿让爹进滁州城,爹也许就不会……”    
    “胤儿,”杜氏马上抹去了泪水,“那不是你的错!你不必为此事自责!你现在要考虑的就是不能让你登基之事出任何差错!”    
    “是!”赵匡胤毕恭毕敬地道,“孩儿谨遵娘亲教诲!”    
    别了杜氏,赵匡胤就回到自己的卧房了。嗬!赵匡义、赵匡美和赵德昭三个人正围着那王氏吵吵嚷嚷呢。王氏今晚喝了几杯酒,小脸红扑扑的,见了赵匡胤进屋,她连忙喊道:“老爷,快来,妾身招架不住了!”    
    赵匡胤三步并做两步地跨到了王氏的身边,厉声喝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赵匡义答道:“匡美和德昭非要跟大嫂要压岁钱,我不想来,他们就硬把我拽来了!”    
    “是这样吗?”赵匡胤盯着赵匡义的眼:“八成是你硬把匡美和德昭指使到这儿来了吧?”    
    赵匡胤显然话中有话。赵匡义赶紧道:“大哥,你可以问问匡美和德昭嘛。”    
    赵匡胤突地笑道:“好了,匡义,不用问了,我相信你!”又吩咐王氏道:“夫人,快找些银子出来,给他们压岁钱!”    
    王氏找出一些碎银,先给了德昭几块,又给了匡美几块。当她走到赵匡义的面前时,赵匡义嬉皮笑脸地言道:“大嫂,我都这么大岁数了,怎么好意思从你的手里拿压岁钱?”    
    赵匡义二十一岁,比他的大嫂王氏大上好几岁。赵匡胤双眼一瞪道:“匡义,你大嫂给你钱,你就拿着,啰嗦什么?”    
    “是,是!”赵匡义从王氏的手里接过几块碎银,“大嫂给的钱,不拿白不拿!”    
    赵匡胤抱起赵德昭,在他的额头上亲了一口,然后道:“昭儿,爹累了,想早点休息,你出去跟两个叔叔一块玩吧!”    
    赵德昭蹦蹦跳跳地跟着赵匡义和赵匡美走了。走到房门口时,赵匡义转身问道:“大哥大嫂,这房门要不要关上?”赵匡胤一瞪赵匡义道:“你说要不要关上?”    
    “当然要关上!”赵匡义冲着大哥作了个鬼脸,又有意无意地瞟了大嫂一眼,然后慢腾腾地带上门,走了。    
    王氏忽然道:“对了,老爷,今天是三十晚上,妾身应该去陪娘说说话……”    
    王氏说着就起身欲走。赵匡胤一把抓住她的胳膊道:“娘已经休息了,你也上床休息吧”!    
    “吧”字还没有落音呢,她的身体就已经被他紧紧地裹住。也真的是裹住,裹得她都几乎喘不过气来了。她不觉“啊”了一声。    
    他才不管她“啊”不“啊”呢,一只手依然紧紧地挽着她的腰,另一只手却钻进她的衣内,熟练地抚着她的乳房……


第四部分该留血的时候绝不能心软

    第二天到来了。这是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的正月初一。这一天的天气非常好。太阳都出多高了,赵匡胤依然躺在床上,一只手还有心无心地抚摸着王氏。    
    王氏小心翼翼地言道:“老爷,你该上朝了。”    
    赵匡胤道:“不用着急!宫中马上就会来人催我上朝!”    
    王氏听不明白。自从嫁给他之后,她还从未见过他上朝前会有宫人来催。然而,不一会儿,房门外便响起了杜氏的声音:“胤儿,快起床,来了一位公公,说是皇上有急事召见!”    
    宫中果然来人催赵匡胤上朝了。只见赵匡胤,“呼”地一声起来:“夫人,快快为我着衣!”    
    裸着身子的王氏也顾不得寒冷了,急急忙忙地为赵匡胤穿好了衣服。赵匡胤在临走前温柔地亲了亲王氏。    
    赵匡胤大踏步地迈出了卧房。他不仅走得快,更走得稳重。    
    恭候在房门外的一个太监急忙向赵匡胤禀告,说是镇州(今河北正定)、定州(今河北定县)来报,辽国和北汉合兵十万大举南侵。赵匡胤双眉一紧道:“这还了得?快快去找范大人和王大人商议对策!”    
    赵匡胤口中的“范大人”和“王大人”指的是当时的后周朝宰相范质和王溥。那太监忙道:“范大人和王大人已在朝中等候赵大人了!”    
    “那还等什么?”赵匡胤大手一摆,“上朝!”    
    赵匡胤就急急地跟着那太监走了。剩着杜氏,倚在门框边,一边看着赵匡胤的背影一边仿佛自言自语地道:“这大年初一,怎么就有战事发生?”    
    显然,知道赵匡胤要当皇帝了,所以杜氏就对辽与北汉合兵南侵的消息产生了怀疑。然而,当朝宰相范质、王溥二人却对此毫不怀疑。故而,刚一见到赵匡胤的面,范质就紧张兮兮地对赵匡胤道:“军情万分紧急,还望赵大人速拿主张!”    
    赵匡胤连忙道:“此事还应范大人和王大人共同决定才是!”    
    王溥赶紧道:“王某与范大人乃一介书生,如何能擅自决定这统兵征战之事?更何况,先帝托付赵大人监国,赵大人可万万不能推卸责任啊!”    
    赵匡胤朗声言道:“王大人此话从何说起?大敌当前,国家有难,我赵匡胤即使不受先帝重托,也会义不容辞地北上抗敌!”顿了一下,他忽然放低声音道:“只不过……”    
    赵匡胤欲言又止。范质忙问道:“赵大人莫非有什么顾虑?”    
    赵匡胤缓缓言道:“敌人来势汹汹,赵某恐没有足够的兵力与之抗衡啊!”    
    王溥言道:“把京城内外所有的兵马都集合起来,赵大人以为如何?”    
    赵匡胤对王溥道:“这样一来,京城岂不成了一座空城?”    
    范质接道:“只要赵大人能够平定北方战事,京城即使没有一兵一卒又有何妨?”    
    赵匡胤点了点头道:“看来也只有这样了!”王溥跟着问道:“赵大人准备何时出征?”    
    赵匡胤气宇轩昂地回道:“待军队集合完毕,赵某即刻出征!”    
    于是,赵匡胤就借用恭帝柴宗训的名义下诏:京城以外百里范围内的所有后周军队速速赶往京城集合。    
    初一、初二两天,赵匡胤把军队集合完毕。人数还真不少,共有十万之众。赵匡胤信心十足地对范质和王溥言道:“两位大人就等着我赵某凯旋而归吧!”    
    初三早晨,赵匡胤率着十万大军离开了汴梁。打头阵的是赵匡义,殿后的是高怀德,紧紧傍在赵匡胤身边的是赵普。    
    赵匡胤本不想让赵匡义参加这次行动的。赵普却道:“做哥哥的要当皇帝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