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国的崛起 >

第9章

大国的崛起-第9章

小说: 大国的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⑸嫌形辶薪埃⑹子写笞步恰T诹礁龆嗍兰颓暗娜姿拐揭壑校闹髡浇⒅挥腥薪埃布迫恪>」苋狈I献髡降木椋蘼砣随缬律普剑匀蛔槌闪朔欠驳慕⒍永从氲腥讼嗫购狻K桥浔噶讼@八郑嘀屏诵潞>⒎⒚髁斯匙〈坏淖ス澈偷跚爬炊愿肚看蟮牡薪ⅰ5卞忍浇⒆采纤堑恼浇⒆步牵⑹酝级峤笆保蘼肀陀镁薮蟮奶彻匙≌浇ⅲ玫跚派苯ァT诠�260年的迈利战役和公元前256年的厄克诺马斯战役中,罗马舰队两次大败迦太基舰队。迦太基人虽然在迦太基附近击退了罗马的陆军,但在马勒摩战役中却吃了一记败仗,遭受重创,损失了104头战象。当罗马军凯旋时,这些战像成了罗马广场的奇观。其后,罗马军队虽然两次在战役中失利,但终于恢复了元气。公元前241年,在亚加的安群岛,罗马海军击溃了迦太基残存的海上力量。迦太基不得不向罗马求和。于是,除了叙拉古王亥厄洛的领土外,罗马人占领了西西里全岛。
此后22年间,由于罗马和迦太基国内战乱不断,所以两国暂时相安无事。在意大利,高卢人再次入侵罗马南部,罗马人仓促迎战,为取得胜利,甚至用人来祭祀神灵。不过罗马人终究在特拉蒙歼灭了高卢人,罗马军队长驱直入,趁机向阿尔卑斯山进军,把自己的领土从亚得里亚海岸扩展到伊利里亚。而在迦太基国内,由于内乱不断,科西嘉岛、撒丁岛乘机叛变,导致迦太基国力衰落。罗马乘胜追击,吞并了这两个背叛的岛屿。
当时,迦太基占领西班牙北至埃布罗河的领土。罗马人禁止他们超越此河。任何迦太基人只要越过埃布罗河,都被认为是有意反抗罗马。公元前218年,罗马人公然挑衅,迦太基在少年将军汉尼拔(历史上一个赫赫有名的将军)的带领下,渡过埃布罗河,向北部进军。他从西班牙出发,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境内,并煽动高卢人攻击罗马。持续15年的第二次布匿战争在意大利本土爆发。汉尼拔在特拉西美湖和坎纳痛击罗马,打败了意大利境内所有的罗马军队。但后来,有一支罗马军队从马赛登陆,切断了汉尼拔与西班牙的联系,由于缺少攻占城池用的军用器械,汉尼拔始终没有能够攻陷罗马城。后来,迦太基内部的努米底亚人发动叛乱,迦太基只好退兵防守自己在非洲的城市。另一队罗马军趁机攻入非洲。公元前202年,两军在扎马交战,汉尼拔与罗马统帅西庇阿作战,并败在对方手下,这是汉尼拔平生第一次被击败。第二次布匿战争以扎马战争的结束而告终。迦太基投降,愿意把西班牙和本国的战舰让给罗马;并向罗马缴纳巨额战争赔偿;答应交出汉尼拔。但汉尼拔已经逃到了亚洲。后来,他害怕落入残酷的敌人手中,服毒自尽了。
罗马与战败的迦太基和平相处了56年。同时,罗马努力向外扩张势力,深入到分裂混乱的希腊,侵入小亚细亚,又在吕底亚的马格尼西击败了塞琉卡斯王朝的安泰奥卡斯三世。罗马还把托勒密王朝统治下的埃及、贝加蒙以及小亚细亚的许多小国拉入“同盟”,也就是相当于我们现在常说的“保护国”。
与此同时,被征服的、不断衰落的迦太基城,经过长期的休养生息,慢慢地恢复了往日的繁华。迦太基的复兴再次引起了罗马的仇恨和猜疑。公元前149年,罗马故意挑衅,迦太基顽强反抗,但被围多时后,终于在公元前146年沦陷。那次巷战和屠杀持续了六日之久,血流成河。迦太基城池失陷后,25万居民中只有5万人幸存下来。罗马人在城中烧杀抢掠,大肆破坏,并把幸存下来的居民当作奴隶卖掉。城市的废墟被人们开辟为耕地,伟大的迦太基城就这样消失了。
第三次布匿战争到此结束。5世纪前称霸世界的闪米特人种,至此只剩下一个小国家,依然由本族的统治者治理着。这个小国就是犹太国。此时的犹太人已经从塞琉卡斯王朝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由本族的麦卡贝王子统治着。当时,他们已经基本上编完了自己的《圣经》,并正在发展着那些流传至今的犹太民族独特的传统。从迦太基人、腓尼基人及其他同族人所使用的同一种语言,还有这部蕴含希望和勇气的《圣经》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某种相通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这些民族仍是世界上的商人和旅行者,所以,与其说闪米特族的世界被取代了,不如说是扩散开了。
耶路撒冷不仅是犹太教的中心,而且是犹太教的象征。公元前65年,罗马攻占耶路撒冷。此后,这个城市经历了多次独立及叛变,公元70年,耶路撒冷又被围攻。经过这次激战后,圣城并未沦陷,但是在战争中被毁。公元132年耶路撒冷城内发生叛变,这个城市彻底毁灭。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耶路撒冷,实际上是后来经过罗马人同意后重建的。罗马人在原来的旧址上,建立了罗马神朱庇特的神庙,并明确规定犹太人不得在城中居住。
第19章 罗马帝国的发展
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新崛起的罗马强国控制着西方世界。与以前各个文明世界的帝国相比,罗马有许多不同点。它没有实行君主政体,因为它不是由伟大征服者所创立的。它也不是第一个共和政体的帝国,因为,还在伯里克利当政时,雅典就控制了许多同盟国和附属国,而迦太基在与罗马做生死决战时,还统治着撒丁、科西嘉、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以及西班牙和西西里的大部分领土。但是罗马却是第一个能够免于灭亡,并逐渐发展起来的共和国。
罗马这个新兴国家的中心,设在古代各帝国的中心——美索不达米亚或埃及诸流域——的西面。中心位置的西迁,使得罗马有可能把某些新地区和新民族带向文明。罗马的势力扩张到摩洛哥和西班牙,又慢慢向西北延伸到今天的法国和比利时,一直到英国;向东北延伸到匈牙利及南俄罗斯。但是罗马在中亚和波斯没有什么势力,因为这些地方离它的行政中心太远。由于其版图辽阔,罗马人民中不但包括了大量北欧雅利安语系的民族,而且几乎包括了世界上所有的希腊民族,但其中哈姆特族人和闪米特族人的数量却比以前的任何帝国都少。
罗马的繁荣昌盛维持了好几个世纪,它并没有像以前的波斯与希腊一样很快就遭受被同化的命运。米堤亚和波斯的统治者都是过了一两代就完全巴比伦化了:他们先接受了巴比伦王中之王的皇冠,又接受了他们的神庙和祭司;亚历山大和他的继任者也走着同样的同化路线;塞琉卡斯诸王朝中,许多方针政策都依照原来的尼布甲尼撒;托勒密氏家庭则因成为法老而彻底成为埃及人。与以前的闪米特人征服苏美尔后被同化一样,上述征服者都也一样被被征服者所同化。但罗马却没有被同化:在这几个世纪中,他们实行自治,恪守自己的法律。在公元二三世纪前,对罗马产生过巨大精神影响的只有一个民族,那就是在血统上与罗马人相近的希腊人。可以说,罗马帝国是最先尝试用雅利安模式统治广大领土的国家。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历史上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国家,是扩大了的雅利安共和国。征服者统治围绕着神庙发展的首都的古老方式并没有被罗马采用。罗马人也有自己的神灵寺庙,但他们的神和希腊的神一样,都是半人半神、不朽的神圣贵族。罗马人也进行祭祀,在困难时期甚至用活人来献祭,这点可能是从伊特鲁里亚人那里学来的。但是,直到罗马的鼎盛时期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祭司和庙宇在其历史上都未曾扮演过任何重要角色。
罗马帝国是没有经过缜密计划而发展起来的传奇式的国家。罗马民众所做的是一种自己也不知所以的巨大的政治实验。这一实验并不成功。最后,罗马帝国终于完全崩溃。它的形式和方式经过了激烈动荡,在100年间发生的变化甚至比孟加拉国国国、美索不太米亚和埃及等地方1000年的变化都要激烈。可以说,罗马帝国一直在变化着,从来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看,这项政治实验失败了,但在另一种意义上,这项实验尚未结束。至今,欧美国家的许多学者仍然在努力破解罗马民族最初遭遇到的世界性的治国难题。
历史研究者最好记住,在罗马时代,不仅政治方面发生了剧变,社会和道德方面同样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一般人都有一种强烈的偏见,认为罗马的统治是完整的、稳定的、坚固的、完满的、神圣而且必然的。马可梨在其所著的《古罗马之歌》一书中,就把“罗马元老院和罗马市民”的长老们:迦图、西庇阿、凯撒、戴克里先、君士坦丁大帝,以及罗马的凯旋、演说、角斗、基督教徒的殉教等混合在一起,描绘出了一幅残忍无比又庄严崇高的画面。其实我们应该对这画面中的各种素材细加分析,因为其中所描绘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其改变之大比威廉时代(威廉一世时期,即公元11世纪)的伦敦和今天的伦敦之间的差别还要大。
罗马的发展可以很清楚地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公元前390年高卢人劫掠罗马起,至公元前240年第一次布匿战争止。我们可以称这一阶段为同化的共和阶段。这或许是罗马历史上最辉煌、最有特色的阶段。这一阶段,贵族和平民间的持久斗争即将结束;伊特鲁里亚人的威胁已经消失;罗马帝国的居民不算太富有,也不是十分贫穷;大多数人都具有共和精神。此时的罗马共和国是一个自由农民共和国,与公元1900年以前的南非布尔共和国以及1800至1850年的美国北方诸城邦都很类似。在这个阶段的初期,罗马只是一个方圆不到30英里小国。虽然它与同族的近邻作战,但其目的不是破坏这些近邻,而是为了让它们和自己结盟。几个世纪以来的国内纷争,使得罗马人十分懂得妥协退让。被罗马击败的国家中,有些可以参政议政,从而彻底被罗马所同化;有些可以独立自治,并被给予了在罗马经商、娶妻嫁女的权利;罗马修筑军事要塞;还在新征服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罗马人在这里享有各种特权。同时,罗马还开辟了大量的道路。这些政策使得意大利各地都不可避免地罗马化了。到了公元前89年,所有的意大利自由民都成了罗马市民。从形式上,罗马帝国终于成为一个庞大的都市。到公元212年,帝国内的所有自由民都被赋予了市民权,这意味着,只要他们出席,便可以在罗马市民会议拥有投票权。
这种先把市民权赋予最容易治理的城市,继而扩展到全国的做法,是罗马发展过程中一种特有的方式。这种方式完全改变了以前征服者被自己所征服的民族同化的惯例。正是用这种方法,作为征服者的罗马同化了被自己征服的民族。
到第一次布匿战争及吞并西西里后,虽然旧的同化政策依然在使用,但同时罗马统治者也制定了新的政策。例如西西里就被作为征服者的战利品而成为罗马民族的“财产”。西西里肥沃的土地和勤勉的居民,都成为罗马的致富之源。贵族及较有势力的平民,获得了西西里岛的大部分财富。同时罗马还在战争中攫取了大批奴隶。第一次布匿战争以前,共和国的居民大多是有市民权的农民,服兵役是他们的权利和义务。然而,当服役时,他们的田地都荒芜了,这就使新兴的奴隶农业得到了发展;当解甲归田时,他们才发现自己生产的产品不得不和来自西西里岛以及新的被占领国奴隶生产的产品竞争。时代发生了变迁,共和国的性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随着西西里岛成为罗马的掌中之物,罗马的平民也都落入了富裕的债主和富有的竞争者手中。罗马因此进入第二阶段,富人勃兴的共和阶段。
农民出身的罗马士兵为了获得自由和分享参与国家政治的权利,前仆后继地奋斗了200年,但最终却只享受了100年的特权。第一次布匿战争不仅拖垮了他们,同时也剥夺了他们已经获得了一切权利。
同时,他们的选举权也是徒有其名。罗马共和国的行政团体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较为重要的元老院。这个机构本来是贵族的团体,后来发展成由大官员、执政官、监察官召集的,包括一切有权势的人共同参加的团体。和英国的上议院一样,元老院成为了大地主、政治要人和大实业家的集团。与其说它像美国的参议院,不如说它更接近英国的上议院。布匿战争以来的三个世纪里,元老院都是罗马政治思想及意志的中心。另一个部分是平民会议。它是罗马全体市民的集会。当罗马还只是一个方圆30公里的小国时,还有可能召集这样的集会。但当罗马的市民权扩张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