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国的迷失 作者:叶曙明 >

第5章

大国的迷失 作者:叶曙明-第5章

小说: 大国的迷失 作者:叶曙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里也是一个龙蛇混杂的地方,帮会势力非常浩大,三合、哥老、洪江、孝义等山堂各守码头,呼风唤雨,啸聚江湖。直至革命前夕,由一批帮会大老出面,将湖北地界的各山水堂统一为中华山兴汉水光复堂,以“共进会”名义,号令江湖,成为武装起义的中坚力量。
辛亥革命号称是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但翻遍革命党人的名册,没几个是“资产阶级”,有的只是一批江湖好汉。
10月9日,武汉革命党一个秘密机关被官府破获,30多名党人被捕。这一事件使革命党内人人自危。10月10日晚,武昌草湖门四马路民房失火,城内工程营乘机聚众发难。士兵们扯掉原来的肩章,臂缠白布为号,呼啸而出。其他营的汉籍官兵也纵起火来,一声“反了!”便杀出营门。
这是继太平天囯之后,中国的又一次的南北大决战。
楚望台、军械局很快就被起义军占领了。这股狂潮突破了城门,迅速向四下扩散。督署在稍后也插上了象征革命的十八星铁血旗。半夜,武昌的枪声停息了,起义军已经控制了这座城市,并成立了临时的革命政府。一位与革命毫无关系的旧军人黎元洪被推举为新政府的首领。
朝廷敦请以养病为由在河南隐居的袁世凯出山,领军平乱。袁世凯向朝廷提出六项条件,其中包括召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宽容武昌事变诸人、解除党禁等。从袁氏提出的条件看,他已经走到民主政制的门槛前了。报禁在清末新政期间已经开放。现在袁世凯要逼朝廷把党禁也开放了。
朝廷对六项条件一律答应。于是,手握北方虎符的“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指挥北洋大军,兼程南下。黄兴也赶到武昌,出任革命军总司令。两军在汉口展开对决。猛烈的炮声震撼着长江三镇,刘家庙一带几成废墟,死伤者狼藉遍野,周围的弹药不时爆炸,燃起阵阵烈火和浓烈的硝烟。入夜,四处的火光忽明忽暗,天空是一片混浊的血红。
虫工木桥◇。HQDOOR。◇欢◇迎访◇问◇
第13节:第一章王朝的叛徒(13)
汉口被北军攻陷。他们为了避免巷战,索性放火烧城。武汉谣言满天,人心大乱,革命军阵脚大乱。但也是清祚已尽,异代方起,与革命党对阵的袁世凯,手上“北洋六镇”的筹码,根本不打算押在朝廷一边。汉阳失陷后,袁世凯向南方革命党提出“南北联合,要求清帝退位”的建议,革命党便急不可待地和北方开始了讨价还价。
12月2日,在汉口英国领事的调停下,达成南北双方的第一次停战协议。由革命党控制的各省开了一个会,同意只要袁世凯响应革命,即选举为临时大总统。为了推翻清廷,革命党已经流了太多的血了,现在看到有早日推翻清廷的“捷径”可走,便不假思索地把这颗果子吞了下去。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在这个会议上,通过并宣布实行美国式总统制的《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大纲凡21条,至1912年3月11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公布后废止)。这是中华民国第一部法典。
这时,广东还没有从“三·二九起义”的惨败中恢复过来。继武昌革命之后,湖南、陕西、江西等内地省份,以帮会和新军为主力,纷纷举起义旗,但广东的革命党人,还在费尽心机去暗杀某个政府官员。
九大善堂、七十二行商总商会和各团体代表,在广州十七甫的爱育善堂开紧急会议,讨论广东何去何从。大会决定,即日成立监督官吏改良政治总机关,建议官府借独立的名义,改良政治,革除秕政。但官府一口拒绝。九大善堂、七十二行商总商会和各团体代表开第二次大会。支持革命的呼声,愈加沸腾了。首鼠两端的张鸣岐先是通电宣布独立,后来听说汉口失守了,又下令取消独立,在街头布置防军,构筑工事。
10月29日,胡汉民获悉革命风云,席卷天下,立即率领一批华侨从军青年,搭“金陵号”轮船奔赴香港。三天以后,另外两名粤人陈炯明和邓铿,在惠州淡水拉起一支队伍,号称循军,与政府对抗。粤东望风披靡,循军打着井字旗,长驱直下,一举占领归善、博罗、河源、和平、海丰、惠州等地。
张鸣岐勇气尽失,11月8日,他在一片独立声中微服逃走。广州是千年商都,绅商势力一向很大。11月8日、9日两天,绅商代表在谘议局开会,宣布独立。全城市民和商铺都燃放炮仗庆祝,许多商铺门前的龙旗,被行人撕扯下来。广东兵不血刃而完成易帜,这在各独立省区中,是罕见的例外。
各界代表会议决议10项应付时局的办法:一、欢迎民党组织共和政府临时机关。二、宣布共和独立,电告各省及各国。三、所有向日官吏,愿为新政府服务者听,惟必宣誓忠于中华民国。四、所有旗满人,一律看待……九、对于省会及各处会党,以前所犯,一切不问。自新政府宣布之后,不得有扰害地方治安行为。十、练民团。邹鲁《广东光复》。《辛亥革命》(七)。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第九条颇值得注意,它表明广东绅商即使没有把会党看作是共和政制的敌人,但至少也没有把他们看作朋友。各界人士随后推举胡汉民为广东都督,陈炯明为副都督。11月10日,胡汉民和十几名港绅一同赴省。
胡汉民
革命并没有给这座南方的通都大邑,带来多少新气象。
胡汉民白面书生,手无寸铁,为了张大革命党的声势,他采取稳住新军,“而张民军之势,以压迫降军与防营”的策略。《胡汉民自传》。存萃学社编集《胡汉民事迹资料汇辑》(第一册)。大东图书公司,1980年版。同盟会的朱执信、胡毅生都已到了广州,他们二人与广东绿林的关系极深,胡汉民的主意,很可能就是他们出的。于是纵容四乡民军进城,甚至出钱为民军代购枪械。从11月中旬开始,二十五路民军一哄而起,像潮水一样涌入广州。王和顺的惠军、陆兰清的兰字营、周康的康字军、黎萼的建字军、关仁甫的仁字营、石锦泉的石字营、李福林的福字营,从龙如云,不一而足,人数多达14万。
虹桥书吧BOOK。HQDOOR。
第14节:第一章王朝的叛徒(14)
所谓民军,实际上是由农民、市井无赖和土匪组成的乌合之众。真正的兴风播雨者是秘密帮会。他们不穿军衣,或只佩带一块布质符号,或什么标记也没有;武器也是五花八门,有扛七九、毛瑟的,也有提十二响、驳壳、左轮、曲尺的,甚至还有的赤手空拳,腰间挂几枚土制炸弹、刀剑匕首之类的利器,便招摇过市,横行无忌了。
三山五岳的草莽英雄云集一方,难免会引起种种纠纷。民军与民军之间,民军与营勇兵警之间,经常爆发火并,为钱、为武器、为女人,互相厮杀,搞得乌烟瘴气,小市民惶惶不可终日。香港《华字日报》一篇社论说:“光复之顷,绿林好身手咸集其部属,各树一帜,号曰民军……既而恃功而骄,凭借官势,以欺压平民,非官非贼,亦官亦贼。”《华字日报》1913年4月14日。这些民军凭借什么官势?无非就是胡汉民对他们的纵容。一名民军统领甚至手拿炸弹到都督府索饷,胡汉民忍无可忍,下令将这名胆大妄为的统领逮捕枪决,将所属民团解散。
胡汉民对局势多少有点束手无策。虽然他没有明示出来,但事实上他完全控制不住民军。陈炯明的循军已改编为陆军第一军,以北伐之名,从惠州开往广州。他向胡汉民建议,要稳住广东局势,只有采取快刀斩乱麻的手法,彻底扫除那些为非作歹的民军组织。11月底,第一军浩浩荡荡开入广州。空气顿形紧张,陈炯明公开宣示他的裁军主张,矛头直指其他民军组织,很快就引起了他们的反感和抵制。
胡汉民担心做酒容易请酒难,搞不好天下大乱,何况民军是他招来的,内心深处,惟恐背上“兔死狗烹”的恶名,因此和陈炯明发生意见分歧。省城谣诼乱飞,说胡、陈二督交讧,广州将面巨大战祸。省城的绅商迫切希望尽快解决民军问题,恢复社会秩序。他们是站在陈炯明一边的,因为陈炯明是原省谘议局议员,以主张禁赌而誉满全省,而对胡汉民他们并不熟悉,只知道他是同盟会的一员干将。
正当胡汉民感到万分苦恼之际,12月初,黄兴从前方来电,请广东派兵北伐。也许这是解决内部纷争的最后办法了。
当时长江沿线战况,险恶万状。袁世凯的北洋军攻陷汉阳,双方形成僵持局面。本来,以北洋军的实力,夺取武汉三镇,热熬翻饼耳,但袁世凯老谋深算,他对气数已尽的清政府,兴趣索然。在收复汉阳之后,便勒兵不前,托英国公使朱尔典斡旋停战,并派唐绍仪为议和代表。
尽管战事已近尾声,但广东还是迫不及待地要派兵北伐。他们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万一各路帮会在省城火并起来,可不是闹着玩的。陈炯明出任北伐军总司令。但由于南北议和已经开锣,广东的北伐军除了一支先遣部队以外,并未真正出动。
陈炯明志不在北伐,他的目的是要解决民军问题。12月21日,孙文由欧洲回国,途经香港时,胡汉民以迎接孙文为名,突然挂印而去。陈炯明代理都督,这是天赐良机。他立即采取行动,先遣散一些零星集合,没有武器的小营。不愿退伍的,编为工兵;凡服从遣归的,分别给予恩饷功牌,而各统领则继续支薪水。不显山不露水,杯酒释兵权。芟夷枝叶之后,再向那些不服命令、扰害公安的民军开刀,杀了一名违抗军令的民军头领祭旗,然后宣布惠军罪状,一举将其缴械遣散。其他民军无不震慑,陈炯明成功地在短短10天之内,宣布编遣民军40多营,共三万多人,稳住了广州的大局。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如果不是陈炯明铁肩担当,力任艰难,广东大局,如何能在惊涛骇浪之中,轻舟强渡?他的政绩,有目共睹,获得人民的普遍欢迎。
◇。HQDOOR。◇欢◇迎访◇问◇
第15节:第二章坐失良机(1)
第二章坐失良机
【壹】清帝退位,民国成立,但孙文却把政权交给了北方官僚袁世凯。同盟会面临四分五裂的局面。
自古以来,治国平天下就是读书人的最高理想。在漫长而沉闷的历史岁月里,它对大多数人来说,不过是个遥远的梦,可望而不可及。
然而,1911年并不沉闷。
中国的知识分子突然发现,这个梦想已经变成了现实,国家就在你的案头上,你只消起草和颁布法令、开会演讲、出席各种宴席、签发委任状,整部机器,就在你的指挥下运转起来了。
战火还没有完全熄灭,聚集在上海的革命党人,就开始了另一场角逐。大家都密切注视着未来政府的人事安排。一些所谓的宏儒硕学、耆宿名流,现在频频出入于革命党人的寓所,挥毫题诗,拍照留念,互相吹捧。
12月25日,孙文一行人抵达上海,船泊吴淞。上海都督陈其美和黄兴等人都来迎接。汪精卫已从北京出狱,这天也来欢迎。大家相见狂喜。
孙文召开党内高层干部会议。黄兴、宋教仁、胡汉民、汪精卫、张静江、陈其美都出席了。关于未来的建国模式,孙文在回国之前,曾对《巴黎日报》的记者表示,中国“于政治上万不宜于中央集权,倘用北美联邦制度实最相宜。”孙文《与巴黎〈巴黎日报〉记者的谈话》。《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宋教仁主张未来政府采取内阁制。但孙文说,内阁制是平时用以防止寡头政治,现在是非常时期,他必须独揽大权。不过,他保证不会自居于神圣地位,以误革命大计。最后大家同意了采取总统制。
12月29日,孙文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定于公历元旦入南京就职。旅沪的广肇潮嘉同乡会募集了70万元军费,以壮临时大总统的行色。
1912年1月1日上午10时,上海各界欢送孙文赴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所有热爱自由的中国人都永矢不忘的一天。上午10时,孙文偕各省代表由上海乘沪宁线专车赴南京。下午5时,汽笛一声长鸣,火车驶入了下关车站。当晚,孙文到达总统府所在地:旧两江总督署。晚上10时举行总统受任礼,改元为中华民国元年。
中国的君主专制从此结束。
孙文没有忘记举行祭祀天地祖先的仪式。他带着一群甘苦与共的党人,亲自到明太祖孝陵拜祭。孝陵在钟山之阳,当年诸葛孔明登临此山,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钟山龙蟠”;据说晋元帝曾看见山上有紫气缭绕,因此又把钟山称作紫金山。风水学认为这里是“众山之杰”。康熙年间,洪门五祖立下“反清复明”、恢复炎黄甲胄的宏愿,在经历237年之后,终于由洪门的弟子实现了。
孙文站在钟山北麓,眺望茫茫大地,一时间胸中血气翻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