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必败-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始对付那些功高盖主的将领,真正能征善战、能谋善断的人才都给他除掉了。后来在竖立英雄典型的时候,实在找不到能说得过去的将领了,便只好让刘伯温这个从没有上过战场的普通文官来充数。
至于《水浒》中吴用这个形象,无论他再怎么聪明,再怎么有点子,都不能改变他成为宋江陪葬品的事实。按说吴用与宋江关系密切,对宋江欲投靠朝廷的想法早该清楚,可他却没有认识到接受诏安就是去送死。吴用在战争中为宋江出了不少主意,但他这个“点子大王”却不能站在战略的高度上去思考问题。到头来不得不面对失败而悬梁自尽。
总而言之,战争绝对不是靠点子大王赢得的。拿朱元璋来说,若不是采纳了朱升的韬晦战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他是绝对不会夺取天下的。民间评书中塑造了一个“点子大王”刘伯温的形象,也正说明中国人缺乏战略性思考。
前些年中国出过一个叫何阳的“点子大王”,以及很多拍脑门帮企业想点子的人,但他们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却不闻不问,实际上他们也不懂得企业发展战略。他们出的点子其实都很简单,比如,在卖不出去的手帕上印交通图,提高手帕的附加值;方便面调料包难撕开,就用糯米做调料包,好处是不用撕,一冲就化而且还能食用。企业刚开始还觉着新鲜,不断有人请他们做报告,向他们问点子。到后来企业回过味来,感觉这些点子也没什么了不起,比如手帕上印交通图,那该用多大一块布才能看清呀?再比如方便面调料包难撕开的问题,留个锯齿状的小口子不就解决问题了吗?何必要用糯米去增加产品的成本。与此同时,企业家们还发现,当经营战略有问题的时候,再好的点子也白搭。所以点子大王们越来越受人冷落了。后来,何阳因涉嫌诈骗宁夏酸妞饮料公司的广告款,被宁夏公安局抓捕了。据说宁夏的公安人员也很有点子,他们冒充客户约何阳在西安见面,何阳一下飞机就被戴上了手铐。
点子大王何阳的被捕,并不说明中国人从此就改掉了拍脑门决策的毛病。点子大王们依然存在,只不过他们改变了自己的生存方式,把点子改称为创意。他们的缺点依然是不懂得企业发展战略。
在某些企业培训的教材中,曾经把“将梳子卖给和尚”的能力,视为考核销售人员的主要指标之一。有些企业家天真地认为,只要聘请一些善于花言巧语的销售天才,就能将自家的劣质产品销售出去。
若想把梳子卖给和尚,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很多营销人员便发扬“点子大王”的才能,有的建议和尚把梳子当作礼品赠送给香客;有的建议和尚用梳子按摩头皮;还有的建议用梳子挠痒痒。看起来,这些人似乎真的很有点子,简直可以把黑的说白了,把死的说活了。
然而真正有才华的营销人员是不屑于解答这样的问题的,因为他们不会把自己的能力施展在没有前途的产品上。他们甚至认为,“将梳子卖给和尚”是对营销高手的侮辱。
笔者曾经在58位不同企业的销售人员中做了一项问卷调查,调查题的内容是:你怎样看待“将梳子卖给和尚”的销售理念?以下是笔者给出的选择:
创意未必挽救命运(2)
(1)绝对信奉这一理念,而且全力摸索如何“将梳子卖给和尚”的技巧。
(2)努力做到“将梳子卖给和尚”,也要留意更需要梳子的有头发的消费者。
(3)最好是把梳子卖给有头发的客户,万不得已才尝试“把梳子卖给和尚”。
(4)决不把心思放在“将梳子卖给和尚”,全力以赴寻找最需要梳子的客户。
在填写问卷的调查对象之中,有4人选择了第(1)项,有8人选择了第(2)项,有19人选择了第(3)项,17人选择了第(4)项。
笔者发现,选择第(1)项的4人都是刚进公司不到半年的新员工,他们年轻气盛、血气方刚,而且都刚刚接受过一次洗脑式的销售培训,显然对市场的艰难程度还没有做好准备。选择了(3)、(4)项的大都是拥有三年以上销售经验的员工,他们深知:‘将梳子卖给和尚’只是一种投机取巧,即使成功了,也只不过是一种巧合。
在一次销售经验交流会上,大部分销售经理都认为:最好的销售人员应该把最合适的产品卖给最合适的人,“将梳子卖给和尚”是对优秀销售人员的极大浪费。还有人指出:“如果连女性都不认同这种梳子了,说明这样的梳子不值得去卖。聪明的销售人员应该立刻跳槽,去卖那些更有市场前景的梳子。”
“将梳子卖给和尚”是一种“重技巧,重点子,重创意,而忽视发展战略”的营销理念,也是普遍存在于企业界的认识误区。长期坚持这样的观点,必然会“抓了芝麻而丢了西瓜”。
诸葛亮就是这样,明知道自己的梳子不行,还偏要挖空心思把梳子卖给和尚,却不在改进产品上下功夫。也许有些和尚买了诸葛亮的几把梳子,但这丝毫不能阻挡诸葛亮的梳子厂关门倒闭的命运。
中国文化的战略固执
诸葛亮的战略固执,有着其文化背景的因素。中国文化的整体发展,原本就是运行在一个固执的方向上。好比一条直线,刚开始时还基本处于跑道上,但越向前延伸就越偏离正道。
诸葛亮在起跑的时候,也帮助刘备“三分天下而有其一”。但由于他固执地坚持“隆中对”时制定的战略,结果越到后来,就越走向失败。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确值得我们骄傲。但中国文化也存在着严重的战略固执。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文化牢牢占据了主流思想阵地,“百家争鸣”的景象从此未再出现。
在中国文化的战略固执之下,文化人只能在细节上小功夫,于是便有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出现,文人墨客们流连于风花雪月之中,他们咏山、咏水、咏妓女,就连许多著名的官吏,也醉心于儿女情长的文字之中。难怪自汉朝以后,中国没再出现说得过去的政论文章,也没再出现说得过去的哲学思想。
长期的文化固执,塑造了中国人固执的思维模式。身处这样一个文化背境之下,诸葛亮身上的军事战略固执也就不难理解了。
第三篇急功近利酿恶果
诸葛亮的急功近利(1)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寻访诸葛亮,正巧遇到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崔州平认为诸葛亮出山不合时宜,于是对刘备说了下面一段话:“此正由治入乱之时,未可猝定也。将军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补缀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
可以看出,崔州平是一个非常清醒的人,他认为世道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当时正值由治世进入乱世,再次进入治世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凭刘备的实力,做乱世英雄还行,但要一统江山则操之过急。即使刘备有诸葛亮辅佐,也不可能“斡旋天地,补缀乾坤”,若要强行出击,则必将受到世道规律的惩罚。
然而,孔明毕竟自视甚高,岂能把“天道”放在眼里。他甚至认为“人谋”可以胜过“天时”。在诸葛亮的军事生涯中,他总是不顾客观条件的限制,强行用兵,强行用计。结果他的努力只是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诸葛亮的急功近利,最主要表现在北伐中原上。蜀军在夷陵之战惨败给东吴后,实力已经大大削弱,原本应该好好休养生息,但诸葛亮却在刚刚平定完南蛮人叛乱不久就选择了北伐,这无疑是一种危险的冒进。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前,曾有太史谯周反对,谯周认为北方旺气正盛,难以攻克。但诸葛亮认为天道变易无常,所以人不应该拘泥于天道。后来诸葛亮的六次北伐均告失败,而且自己还丢掉了性命。这不能不说是急功近利之下违背天道所酿成的恶果。
对于诸葛亮的失败,陈寿在《三国之》中有很深刻的评价: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包括四海,退欲跨陵边境,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韬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易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
在陈寿看来,诸葛亮虽有一统山河的抱负,但却不具有攻城略地的军事才能,加上敌强我弱,所以诸葛亮无法攻破曹魏政权。可诸葛亮却不断兴兵动武,攻打曹魏,这是明显的急功近利的特征。
蜀、魏相比,众寡悬殊。蜀国若想以弱胜强,除非实现以下条件:
一、曹魏政权走向腐败,国力衰退,且民心思变。
二、蜀汉政权经济繁荣,国力昌盛,人才充足,人民渴望恢复汉室。
从当时天下格局看,以上两个条件并不具备。尽管诸葛亮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据说,在诸葛亮的整治下,蜀汉地区出现了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的景象。但是这一切都无法和强大的曹魏政权相抗衡。
曹操自“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北方大部分土地以来,笼络天下豪杰,招揽各方人才;扶和戎狄,安定边界;旁施勤政,恤慎刑狱,吏无苛政,民无贰心;采用屯田制,积极兴修水利,大力发展盐铁业,使全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曹丕在位期间,主动施展仁政,对鳏寡孤独及贫困不能自立者赐谷,遇灾害时期,则下令官府开仓放赈;全国上下奉孔尊儒,加强王化教育,维护政治稳定;同时曹魏对外继续采用扶和之策,开通丝绸之路,与西域通货,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在曹睿继位以后,更加显现出沉毅果敢,善用人才的品性。为鼓励农民积极生产,曹睿亲自到田间耕种示范;为减轻农民负担,他下令免去贫困者的赋税。在军事方面,曹睿放手让司马懿去抵御诸葛亮。为了减轻司马懿的负担,他命令司马懿坚壁清野,以逸待劳。而他自己则亲率大军去抵御东吴的进犯,一举打败东吴军队,彻底瓦解了吴蜀的联合行动。
从曹操、曹丕,再到曹睿,曹魏政权不断稳固,且全国经济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军队中人才辈出,战斗力不断增强。这样的政权,岂能幻想一击而摧垮之?然而,诸葛亮却低估了曹魏政权的实力,以为靠自己的智谋就能摧毁敌人。
诸葛亮的急功近利(2)
很显然,诸葛亮对北伐中原的困难估计不足,每每欲一战而决胜负,却每每因意想不到的难题而功亏一篑。要么是手下将领违背调度而招致失败,要么是自己身体欠佳无法继续再战,要么是粮草用尽而军无斗志。这些问题不予以解决,若想战胜曹魏军队谈何容易?
诸葛亮屡次北伐均告失败,粮草不济是其最主要的因素之一。那么,为什么诸葛亮每次都不能带够必需的粮草,非要等粮草出问题而使北伐中途夭折?这是因为:一来他对战事的持久性估计不足,总想速战速决;二来蜀道难,运送粮草较为不易;三来他也对劫取魏军粮草抱有幻想。这些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诸葛亮屡次栽在了粮草问题上。基本上每逢国内庄稼大熟,诸葛亮便会兴兵动武,每遇粮草耗尽便行撤兵。偶尔劫取敌军粮草,也只是杯水车薪的一小部分,根本维持不了多久。
与诸葛亮每逢大熟便出兵相比,曹魏政权却年年在减轻贫困者的赋税。很显然,蜀汉地地区人民的负担要远远重于曹魏统治下的北方人口。蜀国人民生产的那点粮食都被诸葛亮用在打仗上了,魏国则有充足的粮食为灾民开仓放赈。由于蜀汉地区人民常常面有菜色,使得诸葛亮的征粮工作遇到了困难,做蜀军的征粮官成了一份不容易的差事,李严便是在征粮工作的重压之下而编造谎言让诸葛亮撤军的。
假如诸葛亮没有在北伐的问题上操之过急,而是采用稳健策略,先建设好自己的汉中根据地,让蜀汉地区的生产力水平至少能与中原地区相抗衡,并积极进行人才储备,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耐心地等待天时的变化。或许他还有机会实现自己一统山河的理想。只可惜,由于他一直没有改掉急功近利的毛病,蜀汉政权的根据地不仅没怎么增加,国力却被损耗殆尽了。更糟糕的是,诸葛亮还把自己的生命也提前透支掉了。所以,他没能等到曹魏政权与司马氏家族斗争的最高潮阶段,从而也失去了克敌制胜的最佳时机。
急功近利是民族特性吗?
历史上中国人有很多次吃过急功近利的亏,但每次吃亏都没有让我们长记性。我们仍然还是在不断地急功近利着。
宋朝王安石变法,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