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迈克尔·波特_竞争论 >

第18章

迈克尔·波特_竞争论-第18章

小说: 迈克尔·波特_竞争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业界对公司战略的真谛并无共识,更别说如何形成战略,此一 
情况又造成责难不断。 
多元化企业有两个层面的战略:事业单位(或竞争)战略, 
以及企业(或全公司)战略。竞争战略考虑的是,企业如何在 
各个 行业中创造竞 争优势。公司 战略则关心两 个不同的问题 : 
企业应该进入哪个行业竞争,以及总管理部门应该如何管理旗 
下的事业单位。 
公司战略的目的是,让整个企业的力量大于旗下各事业单位 
力量的总和。公司战略的过往记录并不光彩。我研 
究1 9 5 0年到1 9 8 6年间,美国3 3家大型、声誉卓著的 
企业集团多元化的记录,绝大多数是以购并,而非 
捍卫既有事业单位进行多元化。大多数公司的公司 
战略,往往导致削弱股票价值,而非创造股票价值。 
重 新思 考公司 战略 的必 要性 已经迫 在眉 睫。 企业袭 击者 
(corporate raider)便是靠失败的公司战略,而接管或解散那些 
公司。由于垃圾债券火上加油,规模再大、经营情况再佳的公 
司,都有让袭击者染指的机会。 
正视过去多元化的错误,有些企业规划大规模的结构重组 
计划,有些则以不变应万变。不管回应的方式为何,战略的问 
题依然存在。进行重组的企业必须决定下一步该如何进行,以 
免重蹈覆辙;静观其变的企业则必须认识到自身的弱点。要生 
存,企业必须了解何谓良好的公司战略? 



118 
竞争战略考虑的是,企业如 
何在各个行业中创造竞争优 
势。公司战略则关心企业应 
该进入哪个行业竞争,以及 
总管理部门应该如何管理旗 
下的事业单位。

一幅黯淡的景象 
尽管公司战略成功的传闻不绝于耳,却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 
衡量公司战略的成功或失败。大多数的研究都以购并者在股票市 
场造成价格的波动为指标;亦即企业宣布购并前后的股价变动。 
这些研究显示,购并者的市场价值变动不大,甚至造成微 
幅下跌,很难认真考虑这项变动的意义。1 然而,短期市场反应 
不足以评估长期是否成功,真正专业的管理人也不会以这种方 
式评估战略。 
研究公司的长期多元化计划,是检验公司战略成败一种更 
有效的方式。我在研究3 3家管理声誉甚佳的企业时,便采取一 
种独特的方式,检查大公司过往的记录。(这项研究的细节,请 
参考专栏“相关数据从哪来?”)研究中,每家企业平均进入8 0 
种新产业,以及2 7个新领域。在这些新尝试中,7 0 %属于购并, 
2 2 %是成立新公司,另外8 %是联合投资。像I B M、埃克森、杜 
邦和3 M等公司,都把重心放在成立新公司之上。而A L C O标准 
(ALCO Standard)、碧翠斯 (B e a t r i c e)以及莎 拉·李(S a r a 
L e e)等公司的多元化,几乎一面倒向购并(见表5 … 1)。 
就成功的概率而言,这些数据描绘出一幅黯淡的景象。平 
均 下来, 企业 在新产 业领 域的 购并对 象, 超过半 数会 被转卖 
掉;如果企业进军的是全新领域,被购并的事业单位,又会有 
六成以上再被转卖。其中1 4家企业新领域的单位转卖率超过七 
成。在不相关产业的购并案中,转卖的记录更严重,平均转卖 
率高达7 4 %(见表5 … 3)。即使像备受尊敬的通用电气,转卖所 
购并事业单位的比率也很高。表5 … 2上方的企业很明显是转卖比 
第一篇 
竞争与战略 
核心概念 
: 
119




120

第一篇 
竞争与战略 
核心概念 
: 
121




122

第一篇 
竞争与战略 
核心概念 
: 
123




124

第一篇 
竞争与战略 
核心概念 
: 
125

率偏低的一群,其中他们有些是经过公司战略的深思熟虑,而 
维持低转卖比率,其余的则是公司尚未面临的事业单位的问题, 
或是转卖的考虑。 
我计算这段期间每家公司股东的投资报酬总值(股价增值 
加上红利),再以此与它的转卖率比较。名单愈在前面的企业, 
投资人获利超过平均值愈多,但报酬率并不是衡量多元化成功 
与否的可靠指标。投资人获利通常依赖公司核心产业的传统吸 
引力。像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 B S)与通用食坊,因为本业获 
利丰厚,因此得以补贴多元化的亏损。 
我对一般使用股东价值评估企业表现的做法,持不同的意 
见。将股东的价值以量化方式评价多元化的表现,只能应用在 
多元化前后的股值比较上。由于无法做此种比较,因此不可能 
用来评估多元化的成败。公司多元化后保留原事业单位的数目, 
可能更适合担任衡量企业多元化表现的指标。 
。 专栏 。 
相关数据从哪来? 
我们研究了3 3家美国企业,从1 9 5 0到1 9 8 6年的多元化 
记录。这些企业是从多项产业中随机选出。我们选择1 9 5 0年 
为基期,是为了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扭曲,并以这一 
年企业所在的 行业为准。我们 逐一查核每项 购并、联合 投 
资以及 新设公 司的 记录, 直到1 9 8 6 年为止 ,总共 有3 7 8 8 
件。我们将这些决策行动分门别类成三种属性:进入一个全 
新的领域或产业部门(如金融服务),与母公司所在产业相 



126

第一篇 
竞争与战略 
核心概念 
: 
127 
关的新产业(如保险业),或现有产品(服务)的地理性扩 
张;同时将它们个别归纳为与既有事业单位有关联或缺乏关 
联。接下来,我们就追踪母公司旗下的事业单位是否被转卖 
或关闭,这些情况又在何时发生,看看它们与企业能够维持 
多长的时间。 
我们所采 用的资料,包 括年度报告 、美国年度报 表补 
充资料(10K form)、F & S指数(F&S Index)及穆迪报告, 
再加上该产 业的一般常识 与判断。在少 数案例中, 我们也 
会征询这些企业某些专业性问题。 
要确定进 入一个新领域 是否成功, 必须衡量总购 买金 
额、启动成 本、以往的获 利情形、该事 业单位持续 投资的 
时间与总金 额数、乃至于 冲销或划减账 面价值,以 及销售 
价格与销售总量。 
但我们采 取一种衡量成 功与否比较 简单的方法: 这项 
新事业是被 转卖或关闭。 这项假设的理 由是,除非 比较罕 
见的案例, 企业不会无缘 无故转卖或结 束一个成功 的购并 
单位。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多数企业会在5年内转卖新购 
入的事业单 位,反映了企 业对那些单位 绩效的失望 。转卖 
案例很少不 涉及损益。我 们的转卖案例 中,超过半 数有亏 
损记录。 
表5 … 1的数据涵盖整个1 9 5 0至1 9 8 6年;不过,表5 … 2与表 
5 … 3的转卖比率,并未将这段期间内新进与退出的案例拿来 
比较,因为 如此会过分夸 大了多元化的 成功概率。 企业通 
常不会马上 卖掉或结束一 个新的事业单 位,而会给 它一点

时间证明它 能成功。我们 的数据显示, 虽然许多转 卖案例 
在5年内 发生, 保留新 事业单 位的平 均时间 是5年到 1 0年。 
要准确地衡量多元化的成 功,我们计算了1 9 7 5年和 1 9 8 0年 
进入新产业的平均值,以及1 9 8 7年1月,它们被关闭与转卖 
的情形。如 果把更新的这 类活动加进来 ,则会有高 估成功 
率的偏差。 
整体来说, 这些数据可 能低估了失 败的比率。企 业惯 
于大肆宣告 进入新产业, 但是对于转卖 或关闭新事 业单位 
却保持低调 。我们尽可能 追溯每项交易 ,但无法保 证绝无 
遗漏,不过这种情形应不会太多。 
我的数据指出一个全然失败的公司战略。2 在这1 3家企业 
中,6家被接管(见表5 … 2的附注)。在这些收购案当中,只有律 
师、投资银行、原卖主尝到甜头,而非投资大众。 
公司战略的前提 
成功 的公司战略 必须具备几项 前提。这些 前提不容更动 , 
很多公司战略之所以会失败,部分原因便是因为忽略了这些前 
提。
竞争的 战场在事业单位层级 多元化 公司并不互相竞争 , 
竞争是发生在各事业单位之间。除非公司战略将主要的注意力 
放在 如何让各个事 业单位成功, 否则无论战略 设计得多巧妙 , 
都会注定失败。成功的公司战略必须能强化事业单位的竞争战 



128

略,并以此为发展基础。 
多元化必然会增加事业单位的成本与限制 企业将总成本 
分摊给各单位,这项成本看似明显,却不如其他隐藏性成本与 
限制来得重要和分明。事业单位必须向最高管理层说明它的决 
定,又得花时间与企业集团其他系统的计划配合,也会受到公 
司章程与人事政策的约束,或放弃能直接激励员工的配股政策。 
在多元化企业中,只能想办法降低这些成本与限制,但无法完 
全排除。 
股票投资人也会随时自行分散资产 投资人借由选择那些 
最 能吻合 其偏 好和风 险的 股票 ,而将 其股 票投资 组合 予以多 
元化。3 投资人采取多元化的成本,要比企业多元化的成本为低, 
原 因是他 们以 市价买 股票 ,不 像企业 可能 会溢价 购买 。这些 
前 提意味 着, 公司战 略要 成功 ,除非 它能 提供事 业单 位有形 
的 利益, 增加 它们的 价值 ,并 抵消因 为丧 失独立 性所 衍生出 
来的成本。 
通过基本测验 
要了解公司战略如何形成,必须更严谨地界定,哪些多元 
化条件能真正创造投资人的资产。这些条件可以摘要为以下三 
项测验: 
1。 吸引力测验 为多元化所选择的产业,必须具有结构上 
的吸引力,或能产生吸引力。 
2。 进入成本测验 进入市场成本不能侵蚀掉未来的利润。 
第一篇 
竞争与战略 
核心概念 
: 
129

3。 相得益彰(b e t t e r… o ff)测验 新的事业单位将因与企业 
相联结而获得竞争优势,反之亦然。 
当然,大多数公司确定它们提出的战略,可通过以上数种 
测验。我们的研究明确显示,当企业忽略其中一到两项测验时, 
战略的成果通常会带来灾难。 
产业的吸引力如何? 
长期而言,在一个产业中竞争的可能报酬率,取决于这个 
产业的结构状态,这部分我曾在《哈佛商业评论》另一篇文章 
中讨论过。4 基本上,有吸引力、投资平均回报很高的产业,通 
常不易进入。原因是它的进入障碍很高,供应商与客户的议价 
能力较弱,替代品或替代服务不多,竞争者之间的较劲也很稳 
定。像钢铁等吸引力不高的产业,有其结构上的瑕疵,包括替 
代性材料此起彼落、强势并对价格敏感的客户、过度竞争导致 
过 高的固 定成 本,以 及一 大群背 后拥 有稳 定支持 者的 竞争对 
手。
除 非新 产业本 身的 结构 良好 ,能导 致报 酬率 大于资 金成 
本 ,否则 多元 化并不 能为 投资人 带来 利益 。假如 产业 的报酬 
率 有限, 企业 必须有 能力 重建该 产业 的结 构,或 取得 持续的 
竞争 优势 ,以 使它 能将报 酬率 维持 在产业 平均 
值之上。 在多元化以前,产 业未必具有吸引力 。 
事实 上, 企业 可以 在产业 的潜 能尚 未完全 展现 
前 ,就抢 先进 入,并 因此 而从中 获利 。多 元化会 使得 该产业 
的结构转型。 



130 
当恶劣的产业结构压倒垂直整 
合及工艺技能的优势时,多元 
化的经验常常是不愉快的。

在我 的研究中, 企业主若含糊 地认定该产 业非常“适合 ” 
(f i t)他的既有业务,便会搁置吸引力测验。一旦企业主相信多 
元化可以带来完美结局时,便会忽略产业结构的根本问题。除 
非适合度可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否则一旦多元化的报酬率表 
现欠佳时,这样的适合度会转变为一种痛苦。当恶劣的产业结 
构压倒垂直整合和工艺技能的优势时,多元化的经验常常是不 
愉快的。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Royal Dutch Shell)和其他 
大型石油公司在化学产业上就有类似的经验。 
另 一个 忽略吸 引力 测验 的共 同理由 是: 市场 进入成 本很 
低 。低市 场进 入成本 是因 为买 家有内 幕消 息,或 卖方 急于脱 
手 。不过 ,即 使价格 真的 很低 ,眼前 的甜 头并不 能抵 消该产 
业 本身的 老问 题。几 乎千 篇一 律地, 企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