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军史集要 >

第48章

军史集要-第48章

小说: 军史集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团的一项主要任务。军事顾问团入越后,先后协助越军组织了边界战役、红河中
游战役、18  号公路战役、宁平战役、西北战役、上寮战役、1953年至1954  年冬
春作战和奠边府战役。其中,边界战役、西北战役和奠边府战役,是抗法战争决定
性胜利的三个重要战役。1950  年7 月初,中共中央代表陈赓动身赴越,沿途进行
了有关军事、政治情况的调查,8 月14  日到达广渊越军前线指挥所,与早两日到
达的由韦国清率领的中国军事顾问团会合,于9 月16  日协助指挥越南人民军发起
边界战役。边界战役解放了高平、东溪、七溪等战略要地,打破法军经营多年的边
界防线。边界战役结束后,陈赓奉调回国。从1950  年底到1952  年12  月,军事
顾问团又协助越军组织了红河中游、东北(18  号公路)、宁平、西北上寮等战役。
这些战役的胜利,使越南北方的根据地得以巩固和扩大,并打通了中越边界的交通
线,从而为争取抗法战争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基础。
    奠边府在莱州以南约75  公里紧靠越、老边界的地方。该地是越西北高原上较
大的盆地,南北长约18  公里,东西宽6 —8 公里,四面环山,人烟稀少,交通闭
塞,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侵越远东法军总部认为,奠边府不仅是联结越西北和上
寮的“战略十字口”和上寮的屏障,而且是建成控制整个印度支那的陆、空军重要
基地的理想处所。因此,法军把整个西北的防御力量集中到奠边府,并决心“不惜
任何代价守住这个陆、空基地”。军事顾问团团长韦国清提出了歼灭奠边府法军的
设想,并向中共中央军委作了报告。越军前指接受了军事顾问团的建议,拟制了奠
边府战役作战方案。在战役准备阶段,莱州之敌于12  月7 日撤退,越南人民军从
南北两个方向构成了对奠边府的包围。同时,法军迅速增兵至16  个营,建成49  
个大小据点和2 个野战机场。法军声称,奠边府是东南亚不能攻克的“凡尔登”。
军事顾问团与越军前指共同分析了这种情况,确定改“速战速决”为“稳扎稳打”,
严密包围,逐点攻占,波浪式推进,最后总攻的作战方针。1954  年3 月13  日,
越军对包围了三个月的奠边府发起攻击,至4 月下旬,扫除了奠边府周围的据点,
法军被压缩在不足2 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域内。5 月1 日,总攻开始,中国装备越军
的6 管火箭炮发挥了巨大威力。7 日下午,法军指挥官德卡斯特莱将军投降,奠边
府战役胜利结束。此役歼敌1。62  万人。
    奠边府战役的胜利是越南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沉重地打击了法国殖民主义者,
加速了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通过外交斗争的胜利,迫使法国在日内瓦协议上签
字,取得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完整。同年7 月,越南全境停火,法军撤出越南和整
个印度支那,北纬17  度线以北的越南北方全部解放。
    三、帮助越南加强军队建设
    中国军事顾问团在协助越军组织指挥作战的同时,还从各个方面帮助越军进行
建设。在军事工作方面,军事顾问团根据作战任务和形势发展的要求,有计划地帮
助越军在作战和建军指导思想上实现了三次转变,使其逐步走上了正规化、现代化
建军的轨道。在政治思想建设方面,军事顾问团不仅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之有效
的政治工作经验,有针对性地传授给越南人民军,而且帮助越军建立起一整套的政
治工作制度和业务机构,这对保证越军作战的胜利和完成各项建设任务都发挥了积
极的作用。在后勤建设方面,军事顾问团帮助越军整顿并健全了后勤组织,完善了
规章制度,组织了后方建设,提高了保障能力,并使后勤工作逐步走上正规。
    抗法战争期间,中国是唯一给予越南无偿援助的国家。1950  年到1956年,中
国向越南提供各种枪15。5  万支,各种炮近3700  门,各种枪弹5785万发,各种炮
弹108 万发,以及大量的通信、工兵、后勤器材和其他军用物资。这些装备,有些
是从缴获的美式装备中抽调的,有些是从苏联进口后无偿转让给越南的。这些援助
有力地保证了越军作战和建设的需要。中国军事顾问团从1950  年8 月入越,到1956 
年3 月全部撤回国内,在5 年多的时间里与越南军队同甘苦,共患难,胜利完成了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赋予的光荣使命。
                       三军联合作战,解放一江山岛
    1955  年1 月18  日,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陆、海、空军三军指战员,对盘踞
一江山岛的国民党军发起联合渡海登陆作战。经过10  个小时的紧张战斗,全歼守
军,占领全岛。一江山岛渡海登陆作战,是人民解放军第一次三军联合作战。这一
胜利,显示了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的强大威力,取得了三军联合渡
海登陆作战的宝贵经验。
    一江山岛位于浙江省台州湾外东海中,由南江、北江两个小岛组成,面积为1。7 
平方公里。由于在台州列岛,上、下大陈岛居中心地位,而一江山岛是上、下大陈
岛的前哨阵地,其地理位置相当显要。台湾当局的“国防部长”俞大维认为“一江
山岛是大陈岛的门户,一江不保,大陈难保;大陈不保,台湾垂危”。他还同美国
军事顾问一起,专门对一江山岛防御做了部署。
    1953  年8 月,原国民党67  军中将军长刘廉一到大陈岛接任总指挥时,浙江
东南沿海岛屿已有美械装备的一个主力师、6 个突击大队,并有海军舰艇10余艘,
总兵力达2 万余人,形成了以上、下大陈岛为核心,以一江山岛等为外围的坚固海
上防御体系。以此为基地,不断袭扰我东南沿海地区。
    为了粉碎国民党军的袭扰破坏活动,1954  年1 月,华东军区提出陆、海、空
三军联合攻打大陈岛的战役计划,经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批准后,立即着手进行
作战准备,并组织参战部队加紧渡海登陆作战训练。后逐步确定首先攻占一江山岛,
以此作为大陈岛战役的第一个步骤。至7 月下旬,华东军区根据中央军委和总参谋
部的指示,对一江山岛渡海登陆作战作了精心的部署,并且确定了参加这次作战的
部队:步兵26  军60  师1 个团又1 个营,地面炮兵1 个多团,高射炮兵1 个多团,
火箭炮兵2 个营及喷火兵、工兵各一部;海军航空兵7 个大队;海军第6 舰队(指
当时华东军区海军所属的小型舰队)、鱼雷艇、登陆运输舰艇各一部和部分海岸炮
兵;空军航空兵15  个大队又1 个夜航中队。
    进攻一江山岛的作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夺取战区制空、制海权阶段。
1954  年11  月1 日,解放军鱼雷艇31  大队的6 艘鱼雷艇由定海启航进至高岛,
寻找战机,攻击国民党军“太平”号舰。11  月4 日零时5 分,4 艘鱼雷艇实施攻
击,击沉国民党海军主力舰“太平”号。与此同时,解放军空军和海军舰空兵也频
频出动,寻机轰炸停泊在大陈港内的国民党海军舰艇。
    1955  年1 月10  日,解放军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共出动飞机130 架次,投弹
709 枚,先后击沉国民党坦克登陆舰“中权”号,击伤护航驱逐舰“太和”号,重
创后勤修理舰“衡山”号。另有102 艇击沉国民党海军炮舰“洞庭”号。人民解放
军海、空军参战部队经过两个多月的英勇作战,完全掌握了预定的战区制空、制海
权,为顺利进行一江山岛渡海登陆作战提供了重要保证。
    第二阶段为渡海登陆作战,攻占一江山岛。根据一江山岛海区的气象情况,1955 
年1 月12  日,中共浙东前指委员会召开扩大会议,决定在13  日至19  日完成最
后的作战准备工作。14  日正式下达作战命令:步兵178 团(又三营)和180 团2 
营为登陆突击第一梯队,178 团3 营为第二梯队,在海、空军和炮兵的协同下,攻
占一江山岛;由4 个登陆运输大队组成的登陆输送队,先在石浦港隐蔽集结,再开
进到头门山、高岛、雀儿岙的出发海域,尔后输送攻岛部队登陆;海军战舰大队4 
艘护卫舰,24  艘炮艇,第六舰队2 艘炮舰和鱼雷艇第1 、31  大队,白岩山、头
门山的海岸炮兵连,分别以火力掩护和支援攻岛部队的航渡、突击上陆和陆上战斗
;36  架轰炸机实施2 次航空火力准备,24  架强击机除参加航空火力准备外,还
以连续轰炸扫射的方式支援步兵登陆和纵深战斗,124 架歼击机实施空中掩护;炮
兵4 个营57  门火炮在火力准备时,以猛烈的火力压制、杀伤对方的有生力量,破
坏岛上防御设施,支援步兵战斗;确定发起攻击当天的14  时20  分为步兵在一江
山岛登陆冲击的基准时间;限陆、海、空三军参战部队于17  日24  时前,分别隐
蔽进入集结和待机地域,完成进攻准备。
    18  日晨,总攻开始。8 时,空军轰炸机和强击机对一江山岛纵深工事和主要
支撑点进行航空火力突击后,炮兵对敌前沿阵地予以压制。12  时许,登陆船队在
空军和作战舰艇掩护下起渡,14  时20  分发起登陆突击,在20  多个登陆点同时
登上一江山岛。战至18  时,登岛部队占领全岛后转入防御。至此,一江山岛作战
胜利结束。此役共毙敌519 名,俘敌567 名。人民解放军393 人阵亡。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就规
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队,在和平时期,在不妨碍军事任务的条件下,应有计
划地参加农业和工业的生产,帮助国家的建设工作。”建国几十年来,人民解放军
发扬“既是战斗队,又是生产队”的光荣传统,积极参加国家的经济建设,成为国
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50  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简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成立,就是人民解放军大批部队戍边屯垦的代表。
    新疆,自西汉以后就曾是进行屯垦的地方,历代藉此以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以保
卫疆土。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古代屯垦的意义和规模都远不能与当代人民解放军
的屯垦相比拟。1949  年9 月,新疆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6 万余人,在第1 兵团
司令王震率领下进驻新疆。当进疆部队与伊犁、塔城、阿山三区革命武装民族军和
新整编为人民解放军的第23  兵团胜利会师以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就赋予他们
双重任务:既保边疆又实施屯垦。1950年初春,屯垦部队开始了新疆地区亘古未有
的大规模垦荒生产。不长时间,沿着准噶尔和塔里木两大盆地的边缘出现了绵延数
千里的一个个垦荒点。在渺无人烟的万古荒原上,10  多万指战员穴地为居,化雪
为炊,艰苦创业。当时,许多连队几个月没有经费,生活上只能以盐水、辣椒面拌
饮,生产上则完全靠搜集报废的汽车零件和破铜烂铁自制农具。多数单位马匹不足,
战士们就用芨芨草搓绳,用人拉犁,硬是在大片的荒原上开出了一块块农田。1950
年11  月,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给新疆军区司令员王震写信,指示新疆屯垦的部
队要大搞水利,并利用自然条件,种好棉花,为支援国家建设多作贡献。
    这一要求迅速得到落实。从1950  年至1952  年,人民解放军驻新疆部队开垦
了10。6  万多公顷荒地,办起了43  个农牧场,共为国家创造了2。 27 亿元的财富,
为争取新疆地区财政经济的好转,推动新疆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屯垦部队在采用先进耕作技术、使用新式农机具、培养优良品种等方面,对新疆地
区发展农牧业起了示范作用。同时也给国家组织大规模农业企业,提供了有益的经
验。
    在新疆的屯垦开发建设中,人民解放军先后调入了10  个农业建制师和4 个相
当于师的工程部队。1954  年8 月6 日,总参谋部同意将新疆军区第22兵团部与生
产管理部合并改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领导机构。1954  年12月5 日,新疆生产
建设兵团成立。陶峙岳任司令员,王恩茂兼任政治委员。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文革”期间遭到极大破坏,1975  年被撤销。1981年1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领导机构。
    几十年来,兵团已成为一支农林牧副渔综合经营的工农商学兵全面发展的农垦
大军,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