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军史集要 >

第37章

军史集要-第37章

小说: 军史集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此形势下,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了保存残余的反动势力,赢得时间,在美帝国
主义的支持下,企图依托长江以南半壁山河,重整军力,伺机反扑。
    蒋介石在内外交困、走投无路的情形下,被迫于1949  年1 月1 日发出求和声
明,提出要在保存国民党宪法、宪政、国体、法统和军队等条件下,与中共进行和
平谈判。接着于21  日宣布“引退”,由李宗仁任代总统,出面同我党进行“和谈”。
但蒋介石在“引退”前对继续进行战争作了布置,“引退”后又以国民党总裁的身
份总揽军政大权,实行幕后操纵,企图卷土重来。
    中共中央一方面深刻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假和平阴谋,于1 月5 日,新华社发
表了毛泽东撰写的评论《评战犯求和》,痛斥了蒋介石的元旦求和声明;另一方面,
“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真正的和平,减少人民的痛苦”,1 月14  日,毛泽东
发表了关于时局的声明,指出蒋介石的“求和建议是虚伪的”,蒋介石的“求和条
件是继续战争的条件,不是和平的条件”,并提出了中共实现和平的八项条件:一、
惩办战争罪犯;二、废除伪宪法;三、废除伪法统;四、依据民主原则改编一切反
动军队;五、没收官僚资本;六、改革土地制度;七、废除卖国条约;八、召开没
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接收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所
属各级政府的一切权力。声明中共愿意在这八项条件的基础上和南京国民党反动政
府及其他任何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军事集团进行和平谈判。毛泽东关于时局的声明,
表达了全国人民的意愿,获得了全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的坚决拥护,给蒋介石的假
和平阴谋以沉重打击。
    1 月19  日,南京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政务会议作出决议,“愿与中共立即先行
无条件停战”,双方各指定代表进行和平商谈。这一无理决议当即遭到中共的断然
拒绝。1 月22  日,李宗仁上台后,即发表文告,声称“中共方面所提八项条件,
政府愿即开始商谈”。南京行政院于同一天宣布,派邵力子、张治中、黄绍竑、彭
昭贤、钟天心5 人为和谈代表。1 月23  日,李宗仁又令行政院施行所谓七项“和
平”措施:各地剿匪总部一律改为军政长官公署;取消全国戒严令(接近前线者例
外);裁撤勘建大队,交国防部另行安置;释放政治犯;启封一切在俄乱期间抵触
勘乱法令而被封的报刊杂志;取消特种刑庭,废除特种刑事条例;通令停止特务活
动,人民非依法不得擅自逮捕。
    与此同时,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大耍反革命两面派的手法,加紧备战。
    蒋介石早在“引退”前就已拟定计划,准备利用和谈争取3 到6 个月的时间,
在长江以南重新编练国民党军400 个师200 万人,并重新部署兵力,加强台湾、上
海、东南沿海、华中、西南等地防务及长江防线,以确保江南半壁山河。
    中国共产党为了以真和平来揭穿国民党反动派的假和平,没有拒绝李宗仁的和
谈要求。1 月25  日,中共中央发言人发表谈话表明了我党的严正立场:
    “我们允许南京反动派政府派出代表和我们进行谈判,不是承认这个政府还有
代表人民的资格,而是因为这个政府还有一部分反动的残余的军事力量。”2 月14 
日,中共在北平接待了受李宗仁派遣、以私人资格出面的“上海和平使者团”16  
人。2 月22  日,毛泽东、周恩来在平山县西柏坡村接见了“和平使者团”,双方
就和平谈判及其他有关问题交换了意见,达成了主要内容为“谈判以中共1 月14  
日声明及所提八项为基础”的八项非正式协定。3 月26  日,中共中央决定派周恩
来、林伯渠、林彪、叶剑英、李维汉为和平谈判代表,周恩来为首席代表;和平谈
判决定于4 月1 日开始在北平进行。
    3 月29  日,国民党政府派邵力子、张治中、黄绍竑、章士钊、李蒸、刘斐为
和平谈判代表,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代表团秘书长卢郁文,顾问屈武。
    3 月30  日,国民党决定了和平谈判的五项基本原则:一、停战需在和平谈判
以前实现;二、国体不容变更;三、修改宪法须依法定手续;四、人民之自由及生
活方式必须保障;五、土地改革等首先实行,但反对以暴力实行土地革命。
    1949  年4 月1 日,国民党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到达北平。北平谈判开始,双
方首先交换了关于战犯问题和渡江问题的意见,国民党代表要求对战犯从宽处理,
要求人民解放军不要过江。此间,国民党继续玩弄假和平真内战的伎俩。4 月1 日,
南京发生了镇压学生要求接受中共八项条件实现和平的“南京惨案”。4 月10  日,
李宗仁召集会议,主张:就地停战;国共划江而治,对中共和平渡江占领京沪的要
求断然拒绝。
    面对国民党的假和平伎俩,中共中央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南京惨案”发
生后,新华社发表了毛泽东撰写的评论《南京政府向何处去?》,指出这是国民党
借以抵抗中共八项和平条件的结果。
    4 月12  日,和谈双方经过频繁接触和交换意见,拟定了《国内和平协定(草
案)》。4 月13  日,双方举行正式会议。中共首席代表周恩来把和平协定草案八
条二十四款正式提交国民党代表团,4 月15  日,双方举行第2 次正式会议,中共
代表团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交付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国民党政府代
表团表示可以接受。4 月16  日,国民党政府代表团派代表黄绍耽、顾问屈武返回
南京复命。中共代表团约定4 月20  日为国民党政府签字的最后期限。
    4 月17  日,周恩来在作关于和平谈判问题的报告时指出:“国内和平协定八
条二十四款一定要实现,不论用战斗或用和平的方法。”4 月20  日,国民党政府
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北平谈判宣告破裂,国民党反动派假和平阴谋彻
底破产。4 月21  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百万雄师渡长江
    1949  年元旦,毛泽东在为新华社撰写的新年献词中,发出了“将革命进行到
底”的号召,向中外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完成解放全中国的
任务。4 月20  日,由于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人民解
放军发起了渡江战役。
    国民党军为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南进,利用和谈争取时间,到1949  年4 月初
为止,在宜昌到上海1800  余公里的长江沿线,部署了115 个师约70  万人的兵力,
其中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部75  个师约45  万人,担任湖口至上海800 余公里
段的沿江防御;华中军政长官白崇禧集团40  个师25  万人担任宜昌至九江近千公
里的沿江防御,并配置以海军130 余艘舰艇,空军300 余架飞机,构成所谓陆海空
立体防线。其企图和部署是:以一部兵力控制江北沿岸若干据点,作为警戒阵地,
以主力18  个军54  个师沿长江南岸布防,重点置于南京以东地区,并在纵深控制
一定机动兵力,大量杀伤我军于半渡之时,或消灭我军于滩头阵地;如江防被我突
破,则分别撤至上海及浙赣铁路组织新的防御。
    中央军委于2 月3 日至3 月20  日先后决定:以第二、第三野战军的7 个兵团
24  个军及地方部队100 万人,准备于4 月间发起渡江战役,歼灭汤恩伯集团,夺
取国民党政治、经济中心——京沪杭地区,为尔后向各地区进军创造条件。同时,
以第四野战军第12  兵团率第40、第43  军等部约10  万人,组成先遣兵团迅速南
下,攻取信阳,威胁武汉,会同中原军区部队钳制白崇棺集团,策应第二、第三野
战军渡江作战。
    为加强渡江作战的统一领导,2 月11  日,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
邓小平、粟裕、谭震林5 位同志在淮海战役期间组成的总前委,“照旧行使领导军
事及作战的职权,华东局和总前委均直属中央。”1949  年3 月31  日,总前委制
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决定组成东、中、西三个突击集团,采取宽正面、
有重点的多路突击战法,于4 月15日18  时在江苏靖江至安徽望江段实施渡江作战,
首先歼灭沿江防御之敌,然后向南发展,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政治、经济中
心。预定了三个作战阶段:第一阶段达成渡江任务,实施战役展开;第二阶段割裂
和包围敌人,确实控制浙赣路一段,断敌退路;第三阶段分别歼灭被包围之敌。
    第一阶段的计划和部署是:由第三野战军代司令员粟裕、参谋长张震指挥第8 
兵团4 个军、第10  兵团4 个军及苏北军区3 个独立旅共35  万人,组成东突击集
团。其中以第8 兵团的两个军作为佯攻,吸引钳制浦口、仪征地区之敌;其余部队
由三江营至张黄港段渡江,成功后,以一部分兵力歼灭沿江当面之敌,巩固滩头阵
地,主力迅速向宁沪铁路挺进,控制该路一段,阻击南京、镇江之敌东逃和上海之
敌西援,派部队向西发展,切断宁杭公路及其他敌之南逃通路,尔后会同中突击集
团歼灭被围之敌。以第三野战军副政委谭震林指挥第7 兵团及第9 兵团的7 个军共
30  万人组成中突击集团。中突击集团在裕溪口至棕阳镇段渡江,成功后,以一部
分兵力歼灭沿江守敌,主力迅速东进,与东集团会合,完成对宁、沪、杭地区之敌
的割裂包围,尔后会同东集团歼灭宁、镇地区之敌。为达行动上的协调,利于迅速
歼敌,中集团渡江后统归粟裕、张震指挥。以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副政治委
员张际春指挥第3 兵团、第4 兵团、第5 兵团9 个军及地方部队共35  万人,组成
西突击集团,在棕阳镇至望江段渡江。成功后,以1 个兵团挺进浙赣线衢州地区,
切断汤恩伯集团的退路及其与白崇禧集团的联系;主力东进,尔后夺取南京。刘伯
承指挥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和中原军区部队共20  万人,占领武汉以北及其以东地
区,钳制白崇禧集团,配合第二、第三野战军渡江作战。4 月3 日,中央军委批准
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担任渡江作战任务的各部队于3 月初至4 月初,先后
进抵长江北岸,全面紧张地展开了战役的各项准备工作。
    4 月20  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人民解放军按预定
计划发起了渡江作战。
    4 月20  日20  时,中集团第一梯队4 个军在强大炮火掩护下起渡,突破鲁港
至铜陵段敌防线,21  日占领铜陵、繁昌、顺安等地。21  日晚,我东、西两突击
集团开始渡江。东集团主力迅速突破长山、天生港、扬中敌阵地,击退了敌3 个军
的反击,22  日进至香山、百丈一线,建立了东西50  公里,南北10  余公里的滩
头阵地,争取了江阴炮台守军7000  余人起义,控制了江阴炮台,封锁了江面。西
集团主力也顺利突破敌江防阵地,于22  日占领彭泽、东流等地。中集团主力则继
续发展攻势,占领南陵,歼敌第88  军一部。
    在人民解放军渡江时,英帝国主义军舰共四艘炮击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遭猛
烈还击,将其中的紫石英号击伤于镇江附近江面,其余3 艘逃往上海。
    国民党军江防被人民解放军全线突破后,于22  日下午仓促部署总退却。
    人民解放军当即迅猛向敌防御纵深发展攻势。切断了沪宁路。敌海军第2 舰队
司令林遵率25  艘舰艇在南京以东江面起义,敌江防舰队23  艘舰艇在镇江江面向
我投降。人民解放军东集团第8 兵团一部于当晚渡过长江,进占南京、镇江。中集
团一部占领芜湖,在湾址地区歼敌第20  军大部和第99  军一部。
    西集团乘胜攻占贵池、青阳等地歼敌第8 兵团一部。南京的解放,标志着蒋介
石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结束。
    在第二、三野战军横渡长江的同时,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和中原军区部队,先
后解放黄梅、浠水、汉川等地,有力地钳制了自崇禧集团,保障了第二野战军翼侧
安全。
    人民解放军渡江成功后,乘胜前进,追歼逃敌。4 月27  日,第三野战军东、
中两集团会师吴兴。4 月29  日,在郎溪、广德地区全歼南逃之敌5 个军。
    5 月3 日解放杭州。第二野战军向浙赣铁路线挺进,5 月4 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