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连海新作:历史上的父子宰相-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拔为自己的亲随。结果呢,有一天曾德外出办事,又被施琅擒而治之。郑成功得知后驰令勿杀,然施琅已斩之。郑成功因此大怒,下令逮捕施琅及其父施大宣、弟施显。施琅设计逃脱,郑成功将施琅的父亲施大宣、弟弟施显一并杀掉。至此,万般无奈的施琅再度归顺了大清王朝!
施琅投降清廷后,始终以郑成功为对手。1655年,施琅率军与郑成功激战于晋江白沙,结果施琅惨败。1656年,施琅从定远大将军济度击败郑成功军于福州,以功授同安副将,后来升任同安总兵。
第19节:张秉文、张秉彝兄弟之谜(3)
1683年7月8日,施琅率领水兵2万余人,大型战船300余艘,中小战船230余艘,从今福建东山扬帆起程,锋芒直指台湾的战略前哨澎湖列岛。7月10日,清军向澎湖列岛台军发起攻击,取得胜利。8月13日,施琅率领舟师到达台湾。9月17日,郑成功的孙子郑克塽递送了正式的降书。10月3日,施琅亲往台湾,接受了郑氏的归降。
前面,我们了解了施琅这个人的一些史实。通过这些史实,我们可以知道,如果按照乾隆皇帝以忠君为标准,把降清的明朝官员均称为〃贰臣〃的话,那么,毫无疑问的是,施琅这个人也应该属于〃贰臣〃。
但是,乾隆皇帝非常清楚,这个施琅率军收复了台湾,对大清王朝是有功的。如果这样的人都要被称为〃贰臣〃的话,那么,谁还会支持他的大清王朝呢?
所以,乾隆皇帝必须要对施琅网开一面。如何网开一面呢?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修改〃贰臣〃的标准。怎么修改呢?乾隆皇帝想到,我给〃贰臣〃增加一个条件不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么?给〃贰臣〃增加一个什么条件呢?增加一个〃必须是科举考试出身的官员〃不就行了么?您想啊,这个施琅自幼就是赳赳武夫一个,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乾隆皇帝如果给〃贰臣〃增加了〃必须是科举考试出身的官员〃这个条件的话,他施琅就不会被称为〃贰臣〃,就不用上《贰臣传》了。
当然,我们还真得感谢乾隆皇帝,因为他的这个新标准的出台,很多很多人就不再是〃贰臣〃了,他们的后代也就不必再背上〃贰臣后裔〃这个黑锅了。不然的话,这个〃贰臣〃和〃贰臣后裔〃肯定要比〃壹臣〃多上很多倍。
前面,我们讲到:张秉文抗清阵亡;方、陈二夫人及十多个婢女,尽皆殉节;他们的三个儿子克倬、克仔、克佑在清朝统治之后终身不仕;而同样是张家子孙,张秉文的三弟张秉彝居然就降清了。这个张秉彝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4张秉彝降清
张秉彝,字孩之,号拙菴。1593年出生,比出生于1585年的哥哥张秉文小了8岁。1610年,张秉文中进士。因为这层关系,张秉彝也成为贡生。
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也就是我们通常称呼的〃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等;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
岁贡:明、清两代,一般每年或两三年从府、州、县学中选送廪生升入国子监读书,因称岁贡。由于大都挨次升贡,故有〃挨贡〃的俗语。
廪生:明清两代称由府、州、县按时发给银子和粮食补助生活的生员,又称廪膳生。明初生员有定额,皆食廪。其后名额增多,因谓初设食廪者为廪膳生员,省称〃廪生〃,增多者谓之〃增广生员〃,省称〃增生〃。又于额外增取,附于诸生之末,谓之〃附学生员〃,省称〃附生〃。后凡初入学者皆谓之附生,其岁﹑科两试等第高者可补为增生﹑廪生。廪生中食廪年深者可充岁贡。
选贡:明制,于岁贡之外考选学行俱优者充贡,因有此名。
恩贡:明、清定制,凡遇皇室庆典,据府、州、县学岁贡常例,加贡一次作为恩贡。作为恩贡。清特许〃先贤〃后裔入监者,亦称恩贡。
拔贡:清朝制度,初定六年一次,乾隆中改为十二年一次,每府学二名,州、县学各一名,由各省学政从生员中考选,保送入京,作为拔贡。经过朝考合格,可以充任京官、知县或教职。
副贡:清制,在乡试录取名额外列入备取,可入国子监读书,称为〃副榜贡生〃,故简称副贡。
优贡:清制,每三年由各省学政从儒学生员中考选一次,每省不过数名,亦无录用条例。同治年间规定,优贡经廷试后可按知县、教职分别任用。
例贡:通过纳捐取得的贡生称例贡。
当然,贡生还有另外一种解释:乡试(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省级考试)考中的考生被称作〃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国家级考试)考中的考生也被称作〃贡生〃,第一名为〃会元〃;殿试(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皇帝亲自命题的考试)考中的考生被称作〃进士〃,第一名为〃状元〃或〃殿元〃。而连续考中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被称作〃连中三元〃。
第20节:张秉文、张秉彝兄弟之谜(4)
那么,张秉彝的这个〃贡生〃到底是前面两种〃贡生〃中的哪一种呢?应该是第一种在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的学生。至于他是属于什么样的〃贡生〃:是岁贡?选贡?还是恩贡?我们就不知道了。
但是,在明末那个特殊的时代,在北京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在那个时代的北京,受着来自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和皇太极的大清政权的双重夹攻。因此,在那里的每一个人,都随时有着各种各样的生命危险。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北京的张秉彝已经没有心思生活在这里了。他选择了放弃。放弃在北京读书的生活,回到老家桐城,继续过着他的那种平凡的生活。
平凡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呢?打铁呗!张秉彝打铁的技术可是桐城附近十里八村都很有名气的。在家生活的张秉彝有着非常好的人缘,根据史书记载,张秉彝〃与人蔼然以和,肃然以敬,未尝有疾言遽色,遇人有过,则以微词以动之,乡人孺子相对皆无侮容。〃
这个时候的张秉彝结了婚,夫人吴氏是妣麻溪吴应耀之女。吴氏为张秉彝生了五个儿子。在张秉彝的这五个儿子当中,张英是最小的一个。除了张英之外,还有二子张载、三子张杰也比较有名气。
张秉彝的次子张载,字子云,号湖上先生。隐居松湖。享年78岁,与妻同时卒。张秉彝的三子张杰,字如三、如山,号西渠。康熙初以明经授苏州府训导,后隐居龙眠山中,享年79岁。有《东畲集》、《家语琐言》2卷、《桐城张氏语录》3卷。
但很快,张秉彝就接到了一个非常不幸的消息:他的哥哥张秉文在山东济南遇难这是在1638年发生的事情!张秉彝得知消息之后,迅速携哥哥张秉文的两个儿子克倬、克仔北上济南,泣走数百公里扶榇归乡,葬于牌坊山麓(桐城黄铺乡汪河村)。
此后,老家桐城的日子也越来越难过了。因为,张献忠、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曾先后在桐城一带与明朝的政府军激战。长期的混战,再加上没完没了的天灾,使这里的生活日益困苦。
而此时的张秉彝生性乐于施济,〃遇人之急不啻身受〃,方〃桐苦寇〃,且〃岁大馑〃之时,〃设粥糜以济饥者,全活甚众〃。其夫人吴氏亦常助之济施不倦。
这个时候的张秉彝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天灾人祸何时了?百姓如何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就是在这种大的背景下,随着清军的入关,清王朝对全国统治的确立,张秉彝也和这个时候的绝大多数国人一样,选择了归顺大清王朝。
第21节:张英崛起之谜(1)
前面,我们讲到了随着清军的入关,清王朝对全国统治的确立,张秉彝也和这个时候的绝大多数国人一样,选择了归顺大清王朝。
其实这个时候,包括张秉彝在内的绝大多数汉族知识分子都应该思考着这样的一个问题:民族的大义与百姓的生活关系?
1民族大义VS百姓生活
从狭隘的民族大义来讲,那知识分子就应该动员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抵抗异族的统治,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从这个角度说,大明王朝灭亡了,这并不可怕,这还属于〃亡国〃的范畴;但是,这个大明王朝是汉族人的政权,汉族人的政权灭亡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异族政权,这就可怕了,因为这已经属于〃亡天下〃了。在汉族人的政权灭亡这种〃亡天下〃的情况下,那毫无疑问,我们就得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了。
但是,这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是有很多问题的: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口号的号召下,必然会掀起大规模的反征服运动。而这种征服与反征服的较量的持续,必然给广大无辜的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更有甚者,黎民百姓的心目中没有那么多的〃亡国〃与〃亡天下〃之争,他们心目中只有好政府与坏政府的区别。只要你的政府实行的措施对我有利,我就支持;与此相反的是,只要你的政府实行的措施对我不利,我就反对。
这个时候,包括张秉彝在内的绝大多数汉族知识分子就应该继续深入地想一些问题了:明朝末年,女真民族的后金政权崛起于中国东北,形成了对大明王朝的巨大挑战。为了应对这种巨大的挑战,大明王朝政府被迫加强东北边疆的防御。怎么加强东北边疆的防御呢?调动更多的军队呗。而调动更多的军队必然需要更多的开支。这开支如何解决呢?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大明王朝政府新开设了一种税收:〃辽饷〃。
巨大数额的〃辽饷〃可是平均摊派给每个国人的,这给广大的黎民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税收负担。在征调〃辽饷〃的过程中,很多地方官员层层加压,这就使得〃辽饷〃的征调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无底洞百姓实际上缴的数额比上级平均摊派给每个人的数额要多很多很多倍。再加上没完没了的天灾,这明朝的百姓真是没有办法再活下去了。没有办法的黎民百姓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选择造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官逼民反〃和〃逼上梁山〃了。明末农民战争就在这种极为特殊的环境中爆发了。王二、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先后投入到了这种波澜壮阔的企图推翻大明王朝政府的行动中去了。
这个时候,两面作战的大明王朝政府需要更多的军队来应对这种极端不利的情况,更多的军队就需要更多的开支。困境中的大明王朝政府选择了向没有造反的黎民百姓征收更多税的办法来解决自己的开支。于是,数额远比〃辽饷〃更多得多的〃剿饷〃和〃练饷〃被强行派给了那些对大明王朝政府还抱有一丝希望的、还没有造反的黎民百姓了。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黎民百姓还能有什么别的选择么?只能是加入到日益扩大的明末农民战争的洪流中去了。于是乎,大明王朝政府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之中:为平定东北的后金政权而征税引起了百姓造反;百姓造反之后的大明王朝政府要征收更多的税;而更多的税的征收引起了更多人的反抗。于是循环往复而没有止境。
其结果,必然是大明王朝政府这个汉族人的政权的灭亡。
而与此相对应的是,东北的后金政权此时已经改名为大清王朝,他们在大明王朝政府与企图推翻大明王朝政府的大顺政权、大西政权的鹬蚌相争中坐收渔翁之利。他们迅速入关,所到之处一律宣称〃废三饷〃。〃废三饷〃的结果必然引起广大黎民百姓的好感,他们可没有想这个政权是不是汉族人建立的,于是乎迅速选择了对这个新政权的支持。于是乎大清王朝一路高歌猛进,迅速建立起了对于全国的统治。
而与此同时,众多的汉族知识分子不得不面临着一个新的课题:为什么〃天下〃亡了?这个异族政权到底凭借着什么赢得了广大汉族的黎民百姓的心呢?在这种状况下,这些汉族知识分子将作何选择呢?
于是乎,有的人选择了终生不仕诸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和张秉文的三个儿子克倬、克仔、克佑;于是乎,有的人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归顺大清王朝诸如张秉文的弟弟张秉彝。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无法用一种比较客观的标准来衡量这坚持抵抗、终生不仕和归顺大清三方谁是谁非。各有各的道理,不可一概而论。
张秉彝选择了归顺大清王朝。而归顺大清王朝者,也有两类不同的人:一类是被迫归顺,属于〃身在曹营心在汉〃的那种诸如后来再度背叛的〃三藩〃;而另外一类则是真心归顺,属于铁杆保卫新生政权的那种诸如张秉彝。
尽管新生的政权一时半会儿还不适应这中原地区的种种情况,没有关系,只要是心到了,一切就会好起来的。与张秉彝一样想法的很多知识分子也在为大清王朝在中原的正常运转而不断努力着。
有努力就会有收获。这不,张秉彝的儿子张英考上了进士。
2张英考进士
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