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有学问-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竟答应自己的宠妃张婕妤,让她拿去一道命令,交给她的父亲,逼着李神通退田给他。这件事虽然不大,但影响却不小,大大地提高了李世民的威信。
从当时表面的形势看,太子李建成集团处于优势地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李建成是太子,是长子,名正而言顺,继承皇位是理所当然的事,社会舆论也多在他这一边;
第二,李建成有李渊的支持,在权力和名义上有可靠的保障;
第三,李建成有文臣武将,有较秦王府为强的私人武装。
李世民也有有利的条件,这就是李世民本人威望高,群众基础好,富有战斗经验,才略出众,更主要的是他手下人既精明强干又齐心合力,因而,李世民的力量也是不容小觑的。
两兄弟势成水火,李建成认为先下手为强,于是,他布置了第一次谋害李世民的阴谋。
一天下午,窗外雨声淅沥,李世民正临窗聚精会神地阅读兵书,忽有卫士进来报告,说太子派人送信来了。李世民拆开信一看,原是请他前去赴宴,要兄弟欢聚。当时,双方的斗争已半公开化,秦王府的人素知太子诡计多端,就劝李世民不要赴宴,以防不测。但李世民认为双方虽在争夺皇位,还不至于兄弟相残,就坦然前往。
等到了太子府中,见太子和李元吉已恭候多时,宴席也准备得极为丰盛,气氛也无异常,不像要发生什么事的样子,就放心地谈笑吃喝起来。席间,李建成和李元吉交口称赞秦王的功绩和才能,并频频举杯劝酒,弄得李世民酒足饭饱。但忽然间,李世民觉得两腿发软,头晕目眩,立刻警觉起来,他想挣扎着起来回府,没想到竟一下子瘫倒在地上。
此时,窗外雨势转大,电闪雷鸣,狂风又吹灭了席上的蜡烛,席间更显得阴森昏暗。齐王李元吉不知就里,十分害怕,惊慌地问李建成该怎么办。李建成倒很镇静,把眼一瞪,呵斥道:“秦王身发暴疾,赶快送回府中。”
不知是李建成的毒药不中用,还是李世民的抵抗力强,回到秦王府,灌了许多解毒药,吐净了腹内的酒饭,李世民竟然保全了性命。
李世民忽发暴疾,虽无确证是李建成下毒药,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实在是再明白不过的事。李渊知道了这件事,狠狠地训斥了李建成,但毕竟支持李建成,也未对他作什么处置。
李建成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只是方式比上一次的巧妙一些,但把握也减少了一些。
李建成想方设法地说服高祖李渊去郊外打猎,并要几个儿子一起陪同,李渊同意。父皇有命,李世民只得听从。李建成特意派人挑选了一匹性情暴烈的马,该马稍遇刺激,便狂性大发,他希望李世民骑上此马,遇惊摔死。在围猎场上,李世民纵马操弓,追赶麋鹿,没想到烈马狂性大发,控制不住,那马仰颈狂跳,乱甩乱摇,终于把李世民摔下马背。李世民摔出了一丈多远,但幸好只受了皮肉之伤,并未摔死或受伤致残。
李建成还采用了其他釜底抽薪的办法,这就是分散和瓦解李世民的将领和兵力。凡有调兵遣将派防出征的机会,李建成都要派给秦王府上的将领,还屡设计谋,让秦王府的将军调出外任。程咬金在打败宋刚和平定王世充的战役中,勇猛善战,身先士卒,多次斩将夺旗,建立奇功,被封为宿国公,是秦王府的得力干将。李建成很怕程咬金,就利用经常同皇帝接近的机会,多次造程咬金的谣,促使李渊下诏将程咬金调出秦王府,任康州刺史。但程咬金是一位刚贞倔强的将领,为了维护李世民的安全,他软缠硬磨,花样百出,不断拖延时间,就是不肯离开秦王府。
对于无法调动的将领,李建成实行收买政策,尉迟恭是一员骁将,也是李世民一手提拔培养出来的将领,臂力过人,勇猛善战,李建成曾送给他一车金银珠宝,但尉迟恭拒收,并向李世民作了报告。李建成后来的一些收买瓦解活动也没有成功。
李世民也决非持着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态度去任人宰割,也积极准备力量。在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他曾派将领带兵一千余人,拉着许多金银财宝到东都一带,私下结交豪俊之士,引为外援。他也采取收买的手段去拉拢李建成的人,把原来属于李建成的得力人士常何与敬弘争取了过来,使防守宫城门户的要职在暗中转到了李世民这边。兄弟火并已迫在眉捷,李世民再也不敢迟缓,他召集王府的人,召开紧急会议,商量如何对付目前的局势。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三日晚,秦王府戒备森严,卫士环列王府内外,闲杂人等一律不得通行。殿内灯火通明,诸文臣武将排列两边,秦王李世民偕同长孙无忌走进殿内,身后不远跟着两个穿道袍的陌生人。卫士刚来阻拦他们,秦王挥挥手,卫士就放他们进去了。
原来,这两个穿道袍的人是房玄龄和杜如晦化装的,为了不惹太子府上的人注意,他们才故意掩盖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在会议上,房玄龄先发言说:“太子和齐王已两次谋害秦王,秦王也差点被他们害死。目前,他们正在加紧策划,准备再次加害大王。一旦事变,不仅大王性命危险,社稷也会遭到灾难。俗语说得好,‘当断不断,自取其乱’,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大王应该以果断的措施来消弭祸乱。”
房玄龄的话激起了与会者的共鸣,杜如晦附议。李世民说:“这样劝我的人已经有很多了,可我总觉得过于残酷,难道没有其他的办法吗?最好是能避免流血!”尉迟恭脾气暴躁,他怒气冲冲地对秦王说:“大王身边的人越来越少,现在就剩我们几个了,太子还是不肯罢休,最近太子又在皇上面前耍阴谋,说我会打仗,要我率领精锐部队跟他出征。如果我真的离开大王,他就会马上杀我的头。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受制于人,请大王快下决心。”
中国民间传统中,常以尉迟恭和秦琼为门神原型。
正在这时,卫士报告说东宫的官员王胫求见。等秦王会见过王胫,原来犹豫不决的态度变得坚决了,他对大家说:“看来太子是决意要杀我了。刚才王胫来报告,说太子已和齐王计议好,最近齐王要奉命出征,他们要借替齐王饯行的机会在席间杀掉我。”长孙无忌说:“王胫素来办事既谨慎又深明大义,他报告的情况一定不会错!”
房玄龄又说:“现在大祸迫在眉睫,不能对太子再抱任何幻想,否则,必致覆灭。”李世民还是下不了最后的决心,总觉得太子不会如此狠毒,因此一时下不了命令去杀掉太子。
尉迟恭耐不住了,说:“如果大王不下决心,那就让我离开秦王府吧,我宁愿上山落草为寇,也不愿被太子抓去杀头!”
有几个人也随声附和:“如果大王不当机立断,我们情愿跟尉迟恭一起去当土匪。”情势如此,李世民被迫作出决定,他叹了一口气,对大家说:“既然事已至此,只有按大家的意思去办了!”接下来就是部署具体的行动方案,这一次会议直开到下半夜才结束。
当夜,繁星满天,万籁俱寂,士兵运动的声音划破了沉沉的夜空。秦王骑着马,率领部下进入玄武门,在玄武门内外,共埋伏了一千多秦府卫士。
玄武门是宫城的北门,由于唐朝的宫城在都城的北面,北门也就是保卫皇宫的主要所在,占据了北门,就等于抓住了皇帝,可以假借皇帝的名义发布命令,使自己处于合法地位。
凌烟阁功臣图像
贞观十七年,李世民特意下诏命大画家阎立本画二十四人像于凌烟阁。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唐/李贺/南园诗
第二天(也就是六月四日)上午,日上三竿之时,太子和齐王并马而来,身后跟了许多卫士。李建成根本不知道守卫玄武门的将领常何已投向李世民,还是像往常一样,毫无戒备地经过玄武门,进入皇宫去见唐高祖。常何等太子和齐王走远了,立即紧紧关闭玄武门,切断了可能出现的外援。
太子和齐王来到临湖殿前,下马登殿,太子忽然发现殿角有埋伏的士兵,心知有异,立即警觉起来,他扯了一下齐王的衣袖,飞奔下殿,上马往玄武门奔逃。这时,伏兵尽起,李世民亲手射杀了太子李建成,尉迟恭射杀了齐王李元吉。太子和齐王的卫士也被杀净。
这时,太子的东宫和齐王府得到消息,太子的将领冯翊和冯立率两千余骑赶到玄武门。由于玄武门守将常何拒不开门,太子的卫士仗着人多势众,就奋力攻打。但由于门既高大,守得又顽强,所以久攻不下。副护军薛万彻见攻门无效,就掉转马头,想挥兵攻打秦王府。在这危急关头,尉迟恭用长矛挑着太子的头跑出玄武门,向太子的将士喊话道:“奉皇上的命令,在此诛杀太子和齐王,现太子和齐王均已伏法,余者无罪。只要放下武器,不仅得保性命,愿意归附者一律原职不动。”
太子的将士见到太子的头颅,无不呆若木鸡,大多数人弃戈投降。只有薛万彻不肯归附,带着少数人冲杀,李世民命放开一条生路,让他奔终南山去了。
谢方叔极其忠于太子,他见太子头颅高悬,兵众散尽,便伏地大哭起来。李世民不仅赦他无罪,还嘉其忠诚,好言劝慰。就这样,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多次蓄谋化为泡影,在秦王李世民有力的一击之下,身首异处,灰灭烟飞。
这场宫廷政变就这样结束了。李世民的政敌已完全消除,从此再也无人能与他争锋,但他能否治理好天下,朝野拭目以待。
李世民决意实行“仁政”。在对待太子和齐王部属方面,他表现得十分宽厚,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只要愿意归附,都能得到任用,并能人尽其才。其中最突出的例子是魏征。他本是太子李建成的部下,自投靠了李世民以后,倍受重用,竟成为一代名臣。还有那个不愿归降的薛万彻,后来也得到李世民的重用。就这样,李世民团结了大多数人,建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获得了广泛的支持。
在“玄武门之变”后的第三日,平庸的唐高祖李渊发布诰命,立李世民为太子,并诏命朝野,“自今军国庶事,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奏闻”。李世民实际上已具有了皇帝的权力。到了七月,李世民重新改组中央政府,任房玄龄为中书令,高士廉为侍中,封德彝为尚书右仆射。第二年正月改元,年号贞观,李世民称帝,是为唐太宗。
唐朝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中期,按照整个封建社会发展的规律,这时趋于鼎盛时期,因此,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以及整个盛唐局面的出现,决非李世民一人的功劳,主要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但这也不能否认李世民作为万世英主、帝王楷模的功绩。唐朝贞观时期的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以及人民生活的富足,均与李世民个人分不开。
那么,李世民何以会有如此之大的功劳呢?为什么会成为帝王的楷模呢?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应当是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就是所谓的善于“纳谏”。
在封建专制体制下,君主的权力是无限的,几乎没有什么力量能够制约它,似乎道义和道德是君主权力的唯一牵制,如果昏君不服道义,不讲道德,你就拿他没有办法。正所谓“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父叫子亡,子不敢不亡”。在这种情况下,是无道理可讲了。因此,一朝一代的兴亡得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皇帝一人的品德。
说来也真可笑,偌大一片国土,如此众多的人民,其命运竟悬于一人之手,但这是历史造成的,你拿它无可奈何。不过,老天总算不让中国人彻底绝望,总会让他们明君贤相的理想实现那么一两回,真所谓“千年等一回”,李世民也算是中国人等到的好人皇帝了。
李世民很害怕自己的帝国也会像隋朝一样覆亡,于是,他认真地总结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总结来总结去,只有一条最重要,那就是隋炀帝不听别人的意见。隋炀帝本是英武过人、聪明超群,怎奈他荒淫无度、大违君道,“臣下钳口”,皇上“不闻其过”。隋炀帝自己“恃其俊才,骄矜自用”,越是聪明,就越是灭亡得快。所以,李世民认为人君即便是“圣哲”,也应当“虚己以受人”,决心察纳雅言,让“智者献其策,勇者献其力”。他的臣下也很争气,例如魏征就曾告诉李世民一条极其重要的道理,叫作“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其实,李世民“纳谏”时心里有时也很不舒服,只是善于克制自己罢了。在众多的进谏和纳谏的例子中,我们可以挑出一些来看一看,《资治通鉴》中有较为集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