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项羽与刘邦 >

第58章

项羽与刘邦-第58章

小说: 项羽与刘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比登天还要难的崇山峻岭,根本无路可通。唯有一条桟道悬在仿佛与天

相接的悬崖峭壁之上,狭窄的通道仅能放下一只脚,然后另一只脚再向前迈进。在汉军进人汉中时,为防备项羽军从背后袭击,早已动手将这条栈

道彻底烧毁。只要刘邦长不出翅膀,就休想再回到外界来。岂料,刘邦现在得到了韩信。

韩信担负起进人关中的重任,首先从修复桟道的工程做起。对军队来说,这实在是前所未有的巨大工程。

〃为了返回东方嘛!〃

韩信用这句话激励士兵,让他们砍伐木材,背在身上踩着裸露的岩石

向上登攀,凿开岩石斜搭起支柱,再在上面修起桟道。〃地崩山摧壮士

死〃,这是后世李白咏叹蜀道难的诗句,也确实有很多士兵就像树木的果实一样滚落下去,坠人万丈深渊,白白丟了性命。

士兵们即使不能返回故乡,也还是希望能回到人世间来,因此不顾艰

难险阻,夜以继日地拼命干活。令人感到很难理解的是,到处都有韩信的身影。他出没于所有的工程现场,激励士兵们,人们甚至怀疑究竟有几个韩信。这位韩信确有作为一名将军所必备的仁强的性格。在这项万分艰巨的工程之中,士兵们与韩信之间建立了爱的纽带,与这位将军一同回归故里的期盼,犹如在他们心中点燃了一盏明灯。

关中通常都被称为秦,用以作为地名。

项羽将关中一分为三,封给了曾为亡秦将军的三个王〈章邯、司马欣、

董翳〉,因此,这块地方后来也被称为三秦。

三秦之中,章邯的封土是秦旧都咸阳以西所有的地方,其都城根据项

羽的命令设在废丘(陕西省兴平〉。废丘就在紧靠咸阳的南边,不过是个乡村小城堡。

章邯版图的西部有一座叫宝鸡的小城。

古时秦文公在这一带狩猎,曾得到一块奇异的石头。据说石头如流星一样闪闪发光,能发出如雄鸡啼鸣般的声音,很可能是天上坠落下来的陨石。文公感到神奇,便建立一座祠堂供奉其中。祠堂被称为宝鸡祠或陈宝祠,不久就成了小城的名字。

在这座宝鸡城的旁边,沿着渭水河岸,有一个巨大的地窖,是一座挖穿黄土层修建的收藏官用谷物的粮仓,名字叫做陈仓。渭水发源于西部的陇西,向东流经陈仓到咸阳。在过去的岁月里,这座陈仓一直储藏着咸阳数量庞大的人口的口粮,现在,章邯都城废丘的粮食也屯集在这里。

听说发现汉军要夺取陈仓时,章邯曾判断这是谎报。

〃天上不会掉下汉军来,地下也不会冒出来嘛!〃

章邯把前来报警的人申斥了一顿。

他在这种情况下大发雷霆,实在不像过去的那个章邯。

章邯在秦末率领一支机动大军与各地起义军作战的时候,总能保持温

文尔雅的风度,喜怒从不形于色,可是近来却好像换了个人,脸色怕人,有吋会突然哈哈大笑,有时又会无缘无故地大发雷霆。

不过,这次的发怒却是有理由的。不可能突然有汉军出现,可是,在被汉军包围之前,宝鸡和陈仓守军的耳目什么都没有听到,什么也没有看到。

汉军的这个奇迹正是出自韩信的战略。韩信组织了一支特别的队伍,令其提前潜人宝鸡附近,充分向农民们宣传,把所有的农民都争取到自己这边来了。

没有一个农民向官府报告汉军的出现,他们就是如此憎恨章邯;同时,他们对占领关中后不抢不夺的刘邦及其军队十分怀念,就像久旱盼甘霖一样,等待刘邦早一天从汉中回来收复关中。关中的农民全都站在刘邦一边,

对刘邦的战事来说,形成了采取战略行动之前的一项政治策略。这种做法

逐歩为后世历代革命军所接受。

在此之后,韩信大军才悄悄地进入关中平原。总而言之,他们既是从

天而降,又是从地下冒出来的。韩信军转眼之间就像洪水一样席卷大地,

夺取了宝鸡和陈仓。

章邯立即发兵陈仓,但章邯军的进军路线和动向早就被各地农民报到了韩信那里。韩信设下陷阱,像捕捉一只小兔子似的,逮住章邯军穷追猛

打。章邯焦急万分,亲自率军西进,然而,只打了一仗就溃不成军,大败

而走,撤退到一座叫好畔的小城,最终又逃进废丘。而韩信则拦住附近的

河水,运用水攻,使废丘孤立无援,结果章邯被迫自杀。章邯过去曾是那

样一位被人称赞的将才,最后的下场也未免过于简单了。在此期间,汉军

的另一支军队正在栎阳攻打司马欣,并在高奴攻打董翳,二者均被消灭。这三个人与其说是被消灭,还不如说是自消自灭。最后的结果,是士兵们

丟下王而各自逃命。

关中的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刘邦。

这块土地因连年歉收和烧杀劫掠,已经荒废得不成样子,秦旧都咸阳

城也因项羽军的一把大火而被烧成一片废墟。因此,刘邦暂时先把都城设在司马欣待过的栎阳。

栎阳位于现在西安东北方向的高陵附近,是一座很小的城池,有许多早先司马欣赶造的宫殿和官署房舍。

关中的父老从各地村镇赶到这座临时都城,为刘邦祝捷,异口同声地要求刘邦做关中王。刘邦以礼仪为由没有接受。不过,在再三恳求这一传统礼仪下,刘邦最终以不得已而为之的形式,做了关中王。这就是所谓农民推戴的王,由此,一个颇有农民起义领袖味道的王诞生了。

另一方面,专门负责民政事务的萧何正忙得不可开交。他要查点早前进人咸阳时所没收的秦行政方面的文书档案,录用亡秦的官吏,又要听取来自四面八方的父老们所陈述的实情,专心致志地研究如何广施德政。

像萧何这样擅长处理民政事务的人物,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很罕见的。他的权限比后来任何一个专司民政事务的大臣都要大,比任何一个都

10

大公无私,比任何一个都具有自主性,从不受主上的制约。刘邦把一切都委托给萧何。尽管被委以如此重任,这位萧何却从不结党营私,从不中饱私囊。

刘邦创立了国名,叫做^汉〃。

在做汉中王的时候,那个汉还只不过是一个地域的名称,如今把它原封不动地搬到了关中。

〃为了将关中这个地方千秋万代地作为汉的根据地,大王应该建立社

梭。

萧何献上了一计。听人一说,刘邦随即意识到了。在历史上,不要说是王,就连诸侯也在其领地的中心建有社稷。

〃一旦到了建国的时候,纷纷扰扰的麻烦事还真不少呢!〃刘邦口里说着,脸上却是一副喜笑颜开的样子。

所谓社本来并不是神社,而是指神本身,特别是指象征其国土的守护神,小到村和里,大到整个国土,全都要供奉名叫〃社〃的神。

稷也同样是神,是五谷之神。与社的字义相同,既指神,也指其祠堂。把祭祀土地神和农业神作为国家宗庙的思想或风俗,在后来的中国发生了质的变化,并逐步走向衰落,但却原原本本地传到了古代日本。在这里,让我们顺挺提一下日本的情况。伊势神宫是在古代权力之下动用大量人力所建造的庙宇,但最先夢祀的却是太阳神。到后来的什么时候,又开始一同祭祀同等规格的农业神,这就是稷。不久,又将伊势神宫的内宫(即祭祀天照大神的皇大神宫)和外宫〈即祭祀谷物之神丰受大神的丰受大神宫)定为律令国家的社稷。律令时代的日本不仅输人了佛教,可以说也输入了

国家的社稷。

再顺便插一句,在当时的中国,所谓的里就是规定为二十五户人家的村落。前面巳经说过,每一个里都有一个社做当地的守护神。每一个里的社都有建筑物。

然而,王国本身的社稷却没有建筑物。只有这种称为社的神圣空间。

11

在这个社里,设立了特别的空间,认为神就居住在那里(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树林,若说建筑,不过是有主祭者居住的房舍和祭祀用的房屋)。只崇拜空间,这在日本的原始神道中也是如此。但在古代的中国,有所谓为了在那里接受天之阳气〔日光和风雨)和地之阴气(霜和露)而创立的阴阳学说,并依据这一学说作出神学上的说明,就这一点来讲,与日本的原始神道是不同的。

灭亡的秦朝,也有从早先诸侯时代继承下来的社稷。

一个王国灭亡后,新王国的建设者就要将前一个王朝社稷的树木尽皆伐掉,不留下一点社的痕迹。毁灭社稷的说法就出自这里。

刘邦废除了亡秦的社稷。虽说是废除,但并不是破坏,而是在过去的神圣空间里建造有屋顶的房子,使之不再接受天之阳气。这就是从古代即开始实行的对亡国社稷的处置办法。建筑物的北侧只开一个窗户,是为了使地之阴气从窗子跑出去而不滞留在里面,这也是〃毁灭社稷〃的处置方

法之~^。

项羽所实行的论功行赏没有取得好的成效,日益暴露出严重的后果。本来,项羽军〈楚军)乃是一个由各国自立的王,以及他们所任命的

多如繁星的侯的集合体,项羽在秦灭亡之时并没有封那么多的王和侯。他将自己喜欢的人重新封为王侯,而将原先自称为王的那些人,统统排斥到了其他地区,或者从王侯的身份降下来;有时还会像对待韩王那样,杀掉了事。

可以说,项羽的论功行赏只为他招来了混乱和反叛,或者是招致对他的彻底失望。

比如,以齐(山东半岛及其深人大陆部分)为例来说,项羽就把这一

大片地方像切肉一样分得七零八落。

战国的齐王家族是田氏。不用说,这支王族已被秦所灭。后来,趁秦

末大反叛的混乱之机,旧齐王族之一田儋自立为齐王,但被秦大将章邯在进攻中杀死。不过,齐地还有很多田姓的人。旧王族的田荣和田横均以将

12

军的身份跑到了别国。在田儋被杀死的时候,一个叫田假的人做了王,因此田荣便挥军返回故国,攻打田假。田假仓皇出逃,寻求项梁项羽的保护;被藏了起来。后来,田荣立一个叫田市的人为王,自己则当了宰相。

这样一个政治情况复杂的齐,恐怕是什么人都难以收拾的。而唯独项羽有这个本事,以单纯的手法快刀斩乱麻般地解决了问题。他在论功行赏的时候,首先像用牛刀大砍大剁一样,把齐地分成了三块。

而且,项羽很不喜欢身为齐实权人物的宰相田荣。

〃那个家伙,当初项梁叔父在定陶大战的时候,曾经多次求他派兵增援,可他就是不来。应该说,他就跟亲手杀死叔父没有什么区别。〃

基于这样一种说法,从一开始项羽就没把他放在眼里,没有给他恩赏。

而且,项羽也没有承认宰相田荣所拥立的齐王田市,并将其降为胶东〔山东半岛的最尖端)的领主。

在众多的田姓族人里,有一个叫田都的人。在项羽大战巨鹿之时,虽说规模不大,但这个人毕竟曾率领一支齐兵赶到了战场。项羽便让这个无名之辈一下子当上了齐王。

〃齐的那帮家伙当中,只有田都还算跟我一块儿打过仗。〃

这就是唯一的理由。另外还有一个叫田安的人。这个人一直在项羽军

营中供职,不仅担任与齐的联络,为人也确有可爱之处。项羽让这个连齐人都不知其名的旧贵族一跃当上了王,封他到已经一分为三的齐的一小块

残余之地济北。

未被放在眼里的宰相田荣自然怒不可遏。他没有把自己拥立的〃齐王〃

田市送到新的领地,而是让他继续留在齐都临淄〖山东省境内)当王。临淄是战国时期齐的都城,从那时起就是一座很大的城郭,秦统一后,作为

郡都,也是一座繁华的都市。

宰相田荣很快就背叛了项羽,率军攻打因项羽一句话就当上齐王的田都,迫使其逃走。为宰相田荣所拥立的旧王田市惧怕项羽发怒,搬迁到新的封地胶东,但田荣对此十分恼怒,派兵将其杀死。田荣这个人物确实十分厉害,在诛杀同族的血光之中自立为齐王。

13

邻国的赵,此时也正为论功行赏而卷起混乱与愤懣的漩涡。旧赵的功臣陈余只从项羽那里得到三县之地。另一方面,陈余的旧友一一后来反目成仇的张耳,则得到了旧赵的地盘,并且当上王,获得常山王的称号。

陈余对这种偏爱一方的做法十分恼火,便网罗旧赵军发动叛乱。陈余

首先攻打张耳。张耳逃走,投奔到远方刘邦的麾下。陈余就像从库房中寻找旧工具一样',将原来的赵王歇找出来,立为未经项羽认可的〃赵王〃,自

己则占领一块叫代的地方,成了代王。自立本身就是反楚。既然齐和赵均已自立,那就只有联合起来与项羽对抗了。乱世又再次降临人间。

齐和赵这些黄河以北的小国反叛楚项羽的消息传来,再也没有比这更让刘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