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只有香如故 >

第4章

只有香如故-第4章

小说: 只有香如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此诗成后,“西子湖”遂成为西湖的别名。苏东坡自己对这首诗也很自负,很欣赏,将其意三番五次地进行使用。自然山水以其美好与和谐,愉悦着人类的生活,人间的瑰丽与至美也正是孕育于苍茫的山水之中,浩淼烟波西子在,水底的西施之灵若还有知,她大概也能感觉到自己生命本身所具备的神秘与魅力。
苏东坡出神入化的一杆笔,仿佛有意在摆脱复杂、肮脏的政治纠葛,早就在探索着人与自然的微妙联系,竭力恢复着西施的本色面貌。去过杭州西湖的人们,眼福不浅,也都见到了眼波潋滟、含笑不语的西施姑娘。
                  “莫能仰视”惟虞姬
《史记》除本纪第九专写吕后之外,总体上所记的全是关乎男性的文字,对虞姬其人,是放在项羽的配角位置里稍带了几笔: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间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夜里,楚军被汉军包围数重。而数重之外又到处是楚地民歌之音,楚地显然是已经被汉军全数占领了。项羽自忖气数将尽,无法入眠,起坐帐中饮酒浇愁。面对总是形影不离的美人虞姬,酒酣耳热的项羽本来认不得几个字,这时也开始冲动,激昂地吟诗悲嘘,接连叹息,虞姬一边为他斟酒,一边也吟诗应和。过了会儿,一贯勇猛强悍的项羽悲恸之极,突然间泣哭起来,热泪滚滚,帐里的将士受到感染,突然间也哭成一片,没有谁个能抬起头来看一眼自己的主帅项羽……为项王连续斟酒的虞姬流泪了吗?司马迁在这里未着一字,看这景况,整个军帐里就这个女人还没有泣哭流泪(女儿有泪不轻弹,是为女神)。她见项羽悲歌慷慨中用烈酒也将愁闷浇不下去,就主动地提出她要唱歌舞剑,用婉转的舞姿和美妙的歌喉为项王解闷、消愁。在一片无法抑制的泣哭声中,虞姬舞至最高潮、唱到最热烈之际,突然将舞成一团烂银的利剑往自己白嫩的脖子上一抹,鲜血喷溅,一下跌倒在地,倒地之后,眸子里还满含着笑意……当时的情景只能是这样。
《楚汉春秋》里记载虞姬当时所和之诗是“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前两句是废话,后二句倘真是这样,她很可能来不及自刎,手中剑就被边上的人夺下来了。当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在场之人心里全都明白;虞姬舞剑,意在自裁,在场之人谁也料想不到——想不到一个美丽女子会这等勇烈。
项王悲伤流泪,是为自己被注定了的败局而下泪;虞姬的自裁,从项羽的《垓下歌》来看,是在项羽“被迫”之下所酿成的结果。“我空有扛鼎拔山的盖世气魄,形势却极为不利;乌骓马这般时候还不愿离开我,它不离开我可不好办啊(因为有你在,我怎能轻装上阵)。虞姬虞姬,我的心肝宝贝,你看这如何是好啊!”聪慧过人的虞姬,她能听不懂泪下如雨的项羽在进退两难中所要表达的意思吗?她的展袖自刎,既是主动自觉的,也是处于窘境里的项羽在绝望中所促成的。项羽应该知道,他只要吟出这28个字,虞姬就会明白自己应当怎么办。拗断了担当与牵挂,能强化独来独往的洒脱;斩绝了温柔与缱绻,会教义无返顾的决绝白热化。“善解人意”一词,在东方语词库中是专门用于女性的,是要她们善于体会男人心里萌生的最细微的意念。
项羽最后吟出28个字时,他的身边最后也仅剩下28骑。战场交锋中的溃败如山倒或勇烈如霹雳,往往是由微妙的、意想不到的“细节”促成的。虞姬刎后,项羽与最后28骑是不再下泪,个个喋血,全数英勇地战死,分明是在这样刚烈的女性面前,男儿汉们别无选择,应当如此,也只能如此。因为血色中的虞姬为泪眼矇眬的男儿们指定了男子汉的最高位置与最终归宿。
胜败为人生常事,失败的男儿们一层层的,有几人宁死不肯过江东而如项羽呢?美女被视为*,每一场战争之后都会形成这等“战利品”,又有几个在应当作出最后抉择时视死如归如虞姬呢?项羽挺首兮,天下丈夫尽堪羞;虞姬喋血矣,众多美女难抬头。尽管司马迁对虞姬惜墨如金,后世仍视虞姬为最本色的美女。历史在向前推进,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董小宛的“拼将一命酬知己,追伍逐波作鬼雄”;秋瑾的“身不在,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在生命的极终追求上,仿佛都在身不由己地步着虞姬的后尘。美丽的女人稍纵即逝,爱与美的交融却留下了永恒的火焰与不灭的光辉,世界的存在,正以此为养分而成长,前行。
西方战争舞台上也有过这样那样的爱情纠葛,像项羽、虞姬这样决绝、忠贞、惨烈的生离死别之举,似犹未见。
英雄、美女这面在风云中招展的大旗,或许,就是这样最先在东方土地上升起来的。
                  吕雉岂是等闲辈
吕后名雉,字娥姁,父亲吕公为山东单县人,因与沛县县令关系密切,为躲避仇家,就随这位县令到了沛县,定居下来。吕公喜好给人看相,偶尔见到身无分文、喜说大话的刘邦,就当面许亲,要把吕雉送给他做妻子。吕公回到家里,夫人抱怨道:你总是说我们这个女儿很奇特,将来要许配给贵人。沛令与咱家关系不一般,他主动求婚你都不答应,今天为什么随随便便就把女儿许给一个泗水亭长呢?吕公说:“别问啦。这不是你个妇道人家所能懂得的事情。”从这里也可以推知,吕雉也是姿色齐备而能够归入娥眉(对美女的代称)之列的美女,倘是丑陋,沛令不会主动求婚,“好酒及色”的刘邦也不会娶她。沛令、亭长,大小总是个官儿,俱不属平头百姓,在姿色上也还是很看。
楚汉相争初期,吕雉被项羽俘虏,数年后才将其释还。《史记》称“吕后为人刚毅”。这显然与被俘期间的艰难磨炼有关,在项羽所设置的虎穴狼窝里,吕雉是逐渐地开了眼界,认识了权力、谋略在政治角逐中的重要性。冠其以“刚毅”二字,是司马迁笔底一个审慎、持重的概略之词。
刘邦之好色,吕后自然管不住,也不能去管,但她可以换个角度,寻找机会,对丈夫所宠幸的、威胁到自己地位与权力的女人横加报复。刘邦得到定陶的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常欲废太子孝惠(吕雉之子)而立如意,吕后便极端怨恨戚氏母子。刘邦下世,她对如意“使人持鸩饮之”,继而又“断戚夫人手足,去眼,耳,饮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连儿子孝惠也认为“此非人所为”,一见之后萎靡不振,长期患病。美貌本是和善良天然一体的,但在进入宫廷而认准了一个“权”字的吕后身上,则不能不发生异化。再者,嫉妒是一把残酷的软刀子,一旦权力到手,这刀子就淬过火似的,刚硬起来,且闪射出凶光来了。
毒杀如意,即以淮阳王刘友(其他姬妻所生)为赵王,将吕氏女子配为王后。刘友不爱这个王后而爱别的姬妾,王后就去吕后前告状,吕后便派兵包围了赵王府邸,刘友在围困中被生生地饿死。接着又封梁王刘恢(仍是其他姬妻所生)为赵王,且又将一个吕家女儿嫁他为王后。刘恢没有自由,只好自杀。在对待涉及到权力核心的王位问题上,吕后似一只高踞山崖而极度警惕的鹰隼,目不转睛,控制得极严。哪里有风吹草动,她就立即向哪里进击。
有人说男人能征服世界,女人则可以通过征服男人去征服世界。而吕雉,正是凭借“征服”刘邦这个男人去进一步控制皇权,号令天下,主宰世界的。刘邦在世时,吕后“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功高位重的韩信、彭越等诸侯,多数都是被这个吕后一个一个分头干掉的。刘邦暂且外出时,吕后巧妙地杀了韩信。韩为帅才,刘邦曾问他能指挥多少军队,他答“多多益善”,刘称说自己带不了兵,韩立即说刘虽不善将兵,却善将将,能掌握住像他与彭越这类带兵的人。吕后设计杀了这个帅才,刘邦归来,“见信死,且喜且怜之”。司马迁遣词用字实在高明,韩信死了,刘邦极为高兴,他的老婆能替他除掉这个心腹大患,他当然是更加怜爱自己这个美丽又能干的老婆。这夫妻二人里应外合,默契如一,在处置重臣良将上配合得天衣无缝。“且喜且怜”一字千金,将刘邦喜韩信之殁与怜爱吕后之能的心态刻画得惟妙惟肖。正因为吕后在政权问题上如此善解圣意,把握得恰到火候,又如此“刚毅”果决,属于地地道道的铁腕人物,所以才在刘邦下世后实际掌握了16年的政权。刘邦他们打下的江山,仿佛也不能不交给吕后这样的人来主持,来操纵。
孝惠乃吕后之子。后宫女人要将政权最后拿到手里,生个儿子作太子(继承人)举足轻重。吕后生下孝惠,等于是触及到了皇权的把柄,而别的后妃所生下的儿子,当然是与孝惠进行竞争的一连串对象。吕后为了自身利益,得将这些个竞争对手逐个儿拔掉。赵王如意被毒杀,刘友饿死,刘恢自裁,在吕后的视野中,早就是设定了的结局。吕后的这两手血腥气,并没有因为她的下世而轻易地挥发消散,在她死后大约过了80年,汉武帝刘彻巡幸河间(内蒙古河套地区),得到了一个极其美丽的女子——勾弋夫人,带回后安顿在甘泉宫内,备加宠爱。在勾弋夫人生下的儿子刘弗陵8岁时,年事已高的刘彻忽又担心自己死后,弗陵太幼,勾弋夫人也有可能继吕后之后尘,成为一个妄图改易刘氏天下的专权者,便留子去母,下令让勾弋夫人自尽。皇帝强暴了一个清白女儿,自个儿也乐于在她的怀抱里恣意享乐,但又因其生子而可能染指最高权力,便下旨将其除掉,这等残忍的魔鬼逻辑,竟是从吕后身上扯出线头的。勾弋夫人因为美丽,又因为很正常地生了个儿子,自己就简直死得莫名其妙。
对这个始终陪伴刘邦、洞悉其秉性且熟悉其王朝天下、操持住国柄,进而又想把刘氏天下全面弄进吕氏手中的吕雉,司马迁是如何评价的呢?写完《吕后本纪》,最后总结时写道:
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争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这61个字,描绘出的是一派安宁太平的景象。倘细加品味,人们会觉察出这实在是一则顾左右而言他的精短妙评,很有点像是后来的武则天立于乾陵的无字碑,让后代之人回味不已。
                  月地私奔卓文君(1)
司马迁的《史记》惜墨如金,其中对男女情爱的描述,尤为稀罕,可在列传里写到同姓的辞赋家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恋情时,一落笔就展开了700余字的描写,而且是一段妙趣横生又难能可贵的文字。
司马相如捐钱谋了个郎官在孝景帝手下任武骑常侍时,不甚如意,就借口生病回到了一贫如洗的成都老家。在成都百多里外的临邛县当县令的王吉是相如交情很深的朋友,便去信约请相如:“你是蜀中大才子,长期在外不遂心,就到我这儿来散散心吧。”
相如刚到临邛,王吉派车马相随,招摇过市地在县城里转了一遭,骑在马上的相如容仪丰美,雍容闲雅,临邛的男女老少大大地开了个眼界。兜了一圈后,相如不住县府,却住在城外行客歇脚的一个凉亭里;王吉装作很恭敬的样子每天前去拜访。过了些天,相如推说有病,让随从谢绝王吉的拜访,而王吉照样拜访,而且显得更加恭谨虔诚……临邛城有许多财主,家有奴仆800人众的首富卓王孙与另一财主商议:县令来了贵客,我们应盛宴招待一番,就请县令大人作陪。
王吉应约准时来到卓家,来客已经上百,午间去请相如,相如却称病不来;相如不至,王吉竟不敢进食,于是就亲自赴凉亭郑重接请;相如佯装不得已,勉强赴宴。卓王孙之女儿卓文君,颜色姣好,通晓音律,“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西京杂记》),年纪轻轻正好新寡在家。宴席上酒酣耳热之际,王吉捧上一具琴对相如说道:众人知晓你精于弹琴,大伙儿都希望你弹上一曲助兴。相如略加推辞,终于弹了一曲《琴歌》: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