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警备团警卫纪实-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起镇是一个只有一百多户人家的小镇。在洛河边上,属保安县境。据说,它的得名是为纪念战国时期魏国名将吴起的缘故。中央红军到来时,吴起已经是陕北根据地的大门了。虽然地方有点荒凉破败,但这里的人们具备苏区人所具有的警惕性。见来了部队,除留下几位不怕事的老人当线人外,其余的都躲进了山沟。
政治保卫大队的战士们疑惑不解。从墙上写着的“中国共产党万岁”等标语来看,这里是陕北根据地的地盘,但怎么苏区百姓会怕红军呢?后来才弄明白,原来是语言不通的误会,当地老百姓将“红军”听成“奉军”了。误会解除后,老人们很快找来了当地党组织的负责人,找回了群众。
傍晚,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苏区人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迎进了家门,并安排他们住进了镇东北半山坡上的新窑院里。
1935年10月,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
让政治保卫大队官兵们感受最深的是,这个地方贫困,但这里的老百姓却如同亲人们一般亲。但政治保卫大队的官兵们并没有放松自己,反而更加警惕起来。来到这儿后,中革军委进行了具体的分工,准备兵分两路: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领导一路,负责军事,率部队迅速南下,与正在与敌作战的徐海东红十五军团会合,共同解救陕北根据地的军事之危;张闻天、博古、刘少奇、董必武为另一路,负责政治,率领中央机关先行赴瓦窑堡,从“左”倾主义者手中解救刘志丹等人。
1935年12月中旬,政治保卫大队在陕北张村驿改编为红军前敌总指挥部特务营。该营先后下辖4个警卫连。
第三章 进驻延安
瓦窑堡会议(1)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东三省成立了“伪满洲国”。随后日本侵略者继续南下侵犯,企图将整个中国沦为其殖民地。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告农民书就在中共中央到达陕北之时,民族危亡更加严峻了。日本侵略者在“华北特殊化”的口号下一步一步地变华北为其独占的殖民地。然而,国民党当局在日本侵略者的步步进逼下反而采取了步步退让的政策,目的是“先安内,再攘外”。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大众谋幸福的政党,自然不能看着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国,奴役中国人民而坐视不管。此外,在民族敌人入侵、绝大多数中国人不愿意做亡国奴的情形下,谁高举了抗日救国的大旗,谁就能赢得民心,进而赢得中国。正因为这样,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始终喊着“北上抗日”的口号,现在到了陕北,安营扎寨了,中共中央更应高举抗日大旗,号召阶级斗争服从民族战争,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但是,面对强大的民族敌人,仅靠弱小的红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成最广泛的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才能克敌制胜。于是,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开始研究可以团结的对象。中央红军一到陕北,中共中央就发出了《为目前反日讨蒋的秘密指示信》,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仅要有下层统一战线,也要有上层统一战线,一切抗日反蒋的团体和个人都是联合的对象。
1935年12月17日,毛泽东住进了红色政权的临时“首府”瓦窑堡才4天,就参加了由张闻天主持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转变党的路线问题。这就是著名的“瓦窑堡会议”。
到达陕北后的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秦邦宪
12月的陕北,已经是隆冬季节,呼啸的寒风夹着黄土,格外寒冷。然而,聚集在张闻天所住的窑洞参加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同志们,一点也没有感觉到严冬的寒冷,一个个异常激动,有时还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会议由张闻天主持。参加会议的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和其他有关人员有: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刘少奇、秦邦宪(博古)、彭德怀、邓发、凯丰(何克全)、李维汉、吴亮平、张浩(林育英)、杨尚昆、郭洪涛等十多人。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也参加了会议。
会议主要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抗日联军和国防政府等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那种认为不可能争取民族资产阶级与中国工人、农民联合抗日的“左”倾关门主义的观点,决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会议通过了张闻天起草的《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决议指出:党的策略路线是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和卖国贼头子蒋介石,并指出关门主义是党内的主要危险。
经过长征到达陕北的周恩来会议还通过了《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提出红军行动的战略方针是: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准备直接对日作战的力量和猛烈扩大红军。
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得到了张闻天、周恩来等大多数与会同志的支持。12月25日,会议通过了张闻天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27日,毛泽东又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根据会议精神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这两个文件科学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论证了当前形势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确立了正确的政治路线。
会后,毛泽东根据瓦窑堡会议决议的精神,于12月27日,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进一步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系统地阐明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瓦窑堡会议是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历史转折时期,党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它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政治策略方面的基本经验,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这次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遵义会议只对当时最迫切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作出决议,而瓦窑堡会议则解决了政治路线问题。
特务营的指战员们在搞好大会警卫工作的同时,也为党和国家、民族的利益思索着。
根据形势,1936年3月11日,红军东征,特务营跟随毛泽东主席和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到达山西省,分散担负着中央的警卫任务。1936年5月,特务营随毛泽东主席和前总由山西省回到陕北,在陕北延川交口镇,与独立团合并组建为特务团。特务营改编为该团第一营。
成立中央军委警卫营(1)
延安是个神奇的地方,是个神圣的地方。
1937年1月,党中央及领导人进驻延安。这是具有深刻历史意义时刻的开始。
1937年3月,特务团奉中央和彭德怀同志的命令,调第一营到延安保卫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接到命令后,便将第四连的少数红军调到二营各连队,由二营各连抽调一些党员和经过考验的忠实的战士补充到第四连及其他三个连队。全营60%以上是党员。同时,调整了武器,补充了当时最好的枪支。
4月16日,在营长谢国文、政治委员严雄的率领下,特务团由云阳镇出发,到4月23日上午9时到达延安。
抵达延安后,当日10时于城内钟鼓楼西面操场上举行了全营军人大会,宣布特务团第一营改编为中央军委警卫营。
中央军委警卫营成立后,部分战士留影因朱德总司令和谭政亲临大会现场,全营都感到精神振奋。特别是朱总司令讲话的时候全场十分肃静。朱老总说,我们中央军委警卫营的任务是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同志们啊,这个任务是重大的,是光荣的。现在延安刚解放不久,附近的土匪很多,反革命分子的活动很猖狂,必须警惕地、认真负责地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保证中央的安全……
会后,谭政亲自召集了全营排以上干部开会,具体说明了保卫中央的意义,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宣布了将军委通讯连、警卫团第二连和机枪排调归中央军委警卫营建制的命令,下辖6个连和1个机枪排,全营共900多人,隶属于中央军委总参谋部直接领导。军委通讯连在长征途中担负机要通讯与警卫任务;警卫第二连成立于1932年,长征中担负保卫朱总司令和电台的任务;机枪排成立于1933年,长征途中担负防空等战斗任务。
着将军服的谭政谭政是杰出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1906年出生,湖南湘乡人。1927年3月加入国民革命军。9月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三湾改编。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纵队队委秘书、军委秘书长、军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1936年6月,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7年6月任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副主任,就创建和坚持敌后抗日根据地、坚持敌后武装斗争、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对敌斗争的政策和策略,以及加强军队政治工作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等问题,在《八路军军政杂志》上发表了许多重要文章,对指导在敌后坚持抗战的八路军、新四军开展政治工作,加强军队建设起了突出作用。1943年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与领导留守兵团开展整风运动,使部队取得很大进步。1944年4月,受中共中央委托,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作《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又名《谭政报告》),总结红军和八路军、新四军政治工作的经验,结合抗日战争时期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论述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性质、地位和基本方针、原则,并提出改革政治工作组织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意见。这个报告,是继古田会议决议之后军队政治工作的又一重要历史文献,曾被列为全党全军各级领导干部的整风文件。报告中所阐述的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方针、政策,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建国以后中央军委及总政治部曾几次将这一报告重新印发部队。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与创建和巩固东北根据地的斗争,参与组织领导辽沈、平津等重大战役中的政治工作,为提高部队战斗力、保障作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南军区暨第四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华南军区政治委员、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等职。为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特别是思想政治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88年11月6日,谭政在北京逝世。
当时,全营的布置是:第一连除在清凉山、宝塔山、飞机场担负警戒任务外,于南30里铺设立了检查站,主要是检查可疑的行人;第二连于老爷庙一带保卫毛泽东等中央首长和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固定哨位达10个;第三连于延长凉水崖守卫黄河关口,保卫仓库和粮食,固定哨位12个;第四连于蓝家坪、李家湾、杨空岭保卫机关和电台;第五连守卫延安各个城门;通讯连仍担负机要通讯任务;机枪排于各山头上担负防空警戒任务。
贺福祥勇救周恩来1937年5月的一天,警卫排战士贺福祥用自己的机智与勇敢演绎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一级警卫英雄贺福祥(1)
贺福祥,1914年出生于陕西省清涧县,1933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早在1935年给中央军委特务连当通信员期间,以保卫中央领导人的安危为己任,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组织上放心,领导人满意,被誉为“党的忠诚卫士”。
警卫营的一个排乘坐汽车,护送周恩来副主席去西安工作。劳山是必经之地,这里是一个土匪出没的地方。此时,这里已经是树叶发绿、桃花开放的时节。
警卫营的战士们警惕性都很高。第一辆卡车上坐的二十多个战士刚越过山顶,当第二辆卡车上坐的周恩来副主席等二十余人快到山顶时,树林中埋伏的土匪突然开了枪。司机当场牺牲,坐在副驾驶位上的助手也被打伤了。幸好司机助手及时踩住了刹车,卡车安全地停了下来,没有翻下山去。坐在车上的周恩来副主席依然十分镇静,他对车上的战士们说:“赶紧还击!”第一辆卡车上的战士们听到枪声后,迅速地跳下卡车,开枪还击敌人。但由于土匪占据了有利地形,警卫战士们难以展开战斗,所以战斗非常激烈,我方伤亡较大。
情况十分危急。这时警卫排战士贺福祥首先想到的就是周恩来副主席的安危。他紧握着两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