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往事何堪哀 >

第36章

往事何堪哀-第36章

小说: 往事何堪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见《毛泽东外交文选》。     
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的鲁迅丧事   
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的鲁迅丧事(1)   
引 言 
鲁迅生前多次谈到“死后”一事。在逝世前不久写下的《死》中,鲁迅“立”了七条“遗嘱”,其中第二条是“赶快收敛,埋掉,拉倒”,第三条是“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不过,鲁迅确实是“人”而不是“神”,不论他怎样对“死后”担忧、恐惧,不论他怎样希望无声无息地入土为安,一瞑之后,他也只能任人摆布。实际上,鲁迅的丧事是办得极其隆重极具声势的,以致于给一些组织和参加者留下了十分强烈的印象。 
读顾准“文革”期间以“二度右派”之身写的“历史交代”,你会发现这样的回忆:“我记忆中的1936年3月至1936年9月为止的职救工作的经过,还是像《回忆》中所写的,只剩下这样一些印象了:这个时期主要是组织示威游行,——三八、五一、鲁迅葬仪等等,其他情节全记不起来了。”(1)所谓“职救”是上海其时的“职业界救国会”的简称。上海当时的各界“救国会”由中共地下党在暗中直接领导,而林枫、顾准、雍文涛、王纪华等人则是“职救会”的中共负责人。尽管在鲁迅葬仪的日期上有一点小差错,但时隔30年,顾准在做“历史交待”时还记得“鲁迅葬仪”,可见这次“葬仪”的确非同寻常。顾准同时告诉我们,这场“鲁迅葬仪”实际上是他作为中共地下党员参与“组织”的一次“示威游行”。所以,鲁迅的丧事,尤其是葬礼,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哀悼行为,它是一场有组织的政治运动,组织者和参加者也并不只是要表达对死者的哀思,更是要利用这个机会对国民党政府表达一种政治性的诉求。 
要明白顾准们当时为何为鲁迅大办丧事,就得明白其时的国际国内局势和中国共产党的处境。 
1935年日本加速对中国的侵略进程,策动“华北自治”,华北形势严重恶化。以“北上抗日”的名义到达陕北的中共中央,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并于1935年8月1日发表了著名的《八一宣言》(即《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号召大家“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做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其中十分明确地指出:“党的基本的策略任务是什么呢?不是别的,就是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中共中央其时正以全力“逼蒋抗日”,而“逼蒋联(容)共”则是“逼蒋抗日”的题中应有之义,或者说,是真正的目的所在。对于中国共党人来说,这种主动表示捐弃前嫌、愿与国民党并肩抗日的策略,无疑是高明到极致的,这的确体现了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高瞻远瞩和目光如炬,因为这决不仅关乎“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更关乎中国共产党本身的生死存亡。但要让蒋介石停止对“苏区”的进攻和对红军的围剿,仅有宣言和口号当然不够,还要用实际的行动来迫使蒋介石不得不如此。中共为此目的而策划、组织和领导的第一场大运动便是在北平的“一二·九运动”。关于“一二·九”,有许多资料可供引用,不过,我们还是照抄《辞海》上的释义:“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后,又进一步控制了河北和察哈尔,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中共发表了《八一宣言》,号召全国人民起来抗日救国。1935年12月9日,北平(今北京)学生六千余人举行示威游行,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运动’。国民党政府出动大批军警镇压,打伤和逮捕了很多学生。次日,北平各校学生宣布总罢课。16日学生和市民一万余人又举行示威游行,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延期成立。杭州、广州、南京、天津、上海、武汉、长沙等地学生相继举行游行示威,各地爱国人士纷纷成立各界救国会,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实行抗日,掀起了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一二·九运动”大大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同时,中共慷慨激昂的“抗日话语”也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好感和信任。“一二·九运动”之后,全国民众强烈要求国民党不再视共产党为“匪”,停止与共产党为敌,这对蒋介石形成巨大的压力。许多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运动的青年学生,则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共产党,并在“七·七事变”后投奔了延安等共产党占领区。在中共党史上,“一二·九运动”其实是极其“辉煌”的一章,但因为这并不是“武装斗争”,其“意义”便长期未能得到应有的估价。毛泽东在1935年12月27日做《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时,说“学生运动已有极大的发展”,应该就是指正在蔓延的“一二·九运动”。“一二·九”之后的国内形势,明显有利于共产党。“一二·九”之后,中共虽然在各地借各种机会组织了旨在“逼蒋抗日”的示威游行,但规模都不能与“一二·九”相比,而在运动的规模上堪与“一二·九”相提并论者,则是1936年10月22日的鲁迅遗体出殡和葬礼。在一定的意义上,鲁迅的丧事,是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组织领导的又一场“一二·九”。 
“把‘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旗帜打出去”   
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的鲁迅丧事(2)   
“一二·九”以后,上海各界的抗日热情高涨,救国运动风起云涌,大有众喣漂山之势。1987年12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共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选的《“一二·九”以后上海救国会史料选辑》,“编辑说明”中说:“在党的领导下,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九日,北平爆发了震惊中外的爱国学生运动。上海人民和全国人民一起,积极响应‘一二·九’运动。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下,宋庆龄、何香凝、马相伯、沈钧儒、章乃器等一批爱国领袖和进步的知识分子,出面组织救国会,出版救亡报刊,开展广泛的抗日救亡活动。自‘一二·九’运动至‘七·七事变’止,在一年多的时间内,以‘救国会’为主要形势的救亡团体广泛建立。在团结御侮的斗争中,救国会所掀起的要求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群众救亡运动,对逼蒋抗日、推动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实现全面抗战等,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翻阅这些史料,仍然感到被一种强烈的救国热浪所淹没。各种各样的组织、形形色色的宣言、此起彼伏的游行示威、接二连三的请愿、罢工、罢课,告诉我们在当时的上海,救国运动是怎样如火如荼的展开。根据性别、职业等,成立了上海妇女界救国会、上海文化界救国会、上海各大学教授救国会、上海职业界救国会等多个组织,在这些组织之上,则有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负统一协调指挥之责。1936年5月31日,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也在上海成立。“救国会”热潮,虽然表面上是一种民间行为,但其核心却是中共地下组织。从上海各界救国会到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公开的领导人是宋庆龄、马相伯、沈钧儒、章乃器、史良、沙千里、李公朴这些人,但实际领导着“救国运动”的则是冯雪峰、邓洁、王尧山、胡乔木、胡愈之、潘汉年、林枫、钱俊瑞、沙文汉、周扬、徐雪寒等中共党员。在各个分支救国会里,起实际作用的,也是中共地下组织,例如,顾准就是职业界救国会的中共领导人之一。徐雪寒回忆说:“在抗日救亡运动中,救国会诸领袖与共产党员是紧密配合、亲密无间的。他们对党的意图是积极贯彻执行的,据我了解,潘汉年、冯雪峰有时直接和他们见面。李公朴同艾思奇、柳湜等党内同志有很密切的关系。据我所知,1936年全市性重大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内部有一个极其秘密的行动指挥部,参加者有胡乔木、徐雪寒、王纪华、沙文汉四人。这个指挥部是钱俊瑞通知我去参加的。指挥部内,着重研究每一次行动的具体部署,开完会就分头贯彻。”(2)吴大琨则回忆说:“党对救国会的领导是不具形式的,在‘全救’是通过钱俊瑞贯彻党的意图的。据我所知:冯雪峰和沈钧儒,潘汉年和章乃器有些问题是直接见面的。”(3)其时的中共中央,对上海的“救国运动”是十分重视的。亲历者王翰回忆说:“据说刘少奇是‘一二·九’运动以后到北方局工作的。一九三六年初,他派人(传说是黄敬)来上海联系工作。刘少奇认为上海便于联系华中、华南,上海地方大,便于掩护。他主张把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和全国学联设在上海,并提出把‘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旗帜打出去。后来救国会就是用这个口号发动群众,在全国影响很大。以后,张申府教授等和北平、天津的学生代表就来上海联系了。刘少奇在一次闲谈中提到:他在北方局,还管着上海呢。”(4)“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那时的确是耀眼的旗帜和响亮的口号。 
这期间便鲁迅的心态和行为如何呢?“九·一八”之后,对国民党政府的态度,鲁迅也是不能理解的,并屡屡予以抨击。但对民众的爱国豪情和救国豪举,鲁迅却并不无条件地认同和赞美。例如,当马占山在东北对日军奋起抵抗时,上海青年组织了一个“青年援马团”,声称要赶赴东北援助马占山。鲁迅针对此事写了《中华民国的新‘堂·吉诃德’们》(5),其中说:“中国式的‘堂·吉诃德’的出现,是‘青年援马团’。不是兵,他们偏要上战场;政府要诉诸国联,他们偏要自己动手;政府不准去,他们偏要去;中国现在总算有一点铁路了,他们偏要一步一步的走过去;北方是冷的,他们偏只穿件夹袄;打仗的时候,兵器是顶要紧的,他们偏只重精神。这一切等等,确是十分‘堂·吉诃德’的了。然而究竟是中国的‘堂·吉诃德’,所以他只一个,他们是一团;送他的是嘲笑,送他们的是欢呼;迎他的是诧异,而迎他们的也是欢呼;他驻扎在深山中,他们驻扎在真茹镇;他在磨坊里打风磨,他们在常州玩梳篦,又见美女,何幸如之(见十二月《申报》《自由谈》)。其苦乐之不同,有如此者,呜呼!”这就不仅嘲讽了“青年援马团”,也嘲讽了以“欢呼”送迎他们的民众。“青年援马团”曾抬棺游行,并有人断指写血书,鲁迅在文章中又说:“不错,中外古今的小说太多了,里面有‘舆榇’,有‘截指’,有‘哭秦庭’,有‘对天立誓’。耳濡目染,诚然也不免来抬棺材,砍指头,哭孙陵,宣誓出发的。然而五四运动时胡适之博士讲文学革命的时候,就已经要‘不用古典’,现在行为上,似乎更可以不用了。”鲁迅曾一再说中国人惯于“做戏”,在他看来,“青年援马团”之类的言行,也不过是“做戏”吧。对其时的“爱国学生运动”,鲁迅也颇有保留。在1935年12月19日致曹靖华信中,鲁迅说:“青年之遭惨遇,我已目睹数次,真是无话可说,那结果,是反使有一些人可以邀功,一面又向外夸称‘民气’。高教此后当到处扫地,上海早不成样子。我们只好混几天再看。”这几句话显然是针对眼前的“一二·九”而说,其中的意思是颇堪寻味的。写此信两天后的12月21日,《申报》刊出上海学生为声援北平学生游行而跪在市府前请愿的照片,当天,鲁迅在致台静农信中说:“北平学生游行,所遭与前数次无异,闻之惨然,此照例之饰终大典耳。上海学生,则长跪于府前,此真教育之效,可羞甚于陨亡。”认为学生的跪于市府,比亡国还可羞耻,——这话份量是很重的。1933年初,有人在刊物著文,指责北平的大学生因日军侵占榆关而要求提前放假,并且宣称“即使不能赴难,最低最低的限度也不应逃难”,鲁迅马上写了《论“赴难”和“逃难”》(6)一文,针锋相对地主张“倘不能赴难,就应该逃难”,并且说:“我们不可看得大学生太高,也不可责备他们太重,中国是不能专靠大学生的”。“左联”自行解散后,周扬们为“扩大统一战线”而成立新的组织,但鲁迅宁可被戴上“破坏统一战线”的帽子也决不加入。1936年2月29日致曹靖华信中,鲁迅说:“文人学士之种种会我不加入任何一种,似有人说我破坏统一,亦随其便。”1936年4月23日致曹靖华信中,说:“这里在弄作家协会,先前的友和敌,都站在同一阵图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