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中国历代名女 宫女卷 >

第13章

中国历代名女 宫女卷-第13章

小说: 中国历代名女 宫女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灵芸心灵手巧,所缝制的衣物,新颖美观,手工精致,自从她入宫
后,曹丕所着服饰,都是由她亲手剪裁缝制,宫女们也纷纷向她学习缝织和
刺绣技巧,人们都称她是“针神娘娘。”一次,曹丕不小心,在后花园中挂
破了衣裾,他脱下衣服丢在一旁,又换上新装,贵为天子的他已习惯不穿破
旧衣装了。薛灵芸见了也不作声,只默默地拾起衣眼,用细针精心地把破口
处织补好,并在织补处巧妙地绣上一些花纹,使破口处完全看不出破绽。她
把衣服挂好,并不叫曹丕换上。几天后曹丕发现他丢掉的衣服又挂在床头,
便拿了过来,一看破处已修补得天衣无缝,他心中一热,知是薛灵芸所为,
赶紧把衣服换上身。从此后,他对薛灵芸缝制的衣服穿得更爱惜了。

为了慰籍薛灵芸的思乡之情,魏文帝下令在后宫中筑起九华台,以便
妻子登台远眺,遥思南方的故乡;又开凿了流香池,池中遍植由江南引进的
荷花,荷叶田田,花香四溢,曹丕与薛灵芸泛舟池中,仿佛使薛灵芸回到了
江南故乡的山水中。为此,曹丕写下了传诵不衰的“芙蓉池”诗:

乘辇夜行游,巡遥步西园;

双渠相溉灌,嘉木绕通川。

卑枝拂羽盖,修条摩苍天;

惊风扶轮毂,飞鸟翔我前。

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


上天垂光彩,五色一何鲜!

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

遨游快心意,保已终百年。

可借好景不长,黄初七年夏天,魏文帝曹丕一病不起,驾崩于嘉福殿,
享年仅四十岁。临终前,他遗命尽遣后宫淑媛出宫返家;他死后,薛灵芸也
辗转回到故乡常山郡,从此信讯全无。

潘玉儿步步生莲

“六朝金粉”“金陵粉黛”,可概见当年的纸醉金迷。金陵就是今天的南
京,历史上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连续定都于此,统称六朝。潘玉儿
是六朝金粉中较为出色的一个。

中国过去有一项国粹就是所谓“三寸金莲”,看一个女人就以她的脚来
评定,只要脚能做到小、尖、软、巧,就是皮肤象蛤蟆,嘴里长狼牙都是美
的,这一病态的审美使妇女饱尝痛苦,爰及弱龄就开始缠足。缠足的陋习开
始于五代,但“金莲”一说却从潘玉儿开始,潘玉儿以一双柔弱无骨,状似
春笋般的美足而名传干古。

潘玉儿是齐少帝肖宝卷的爱妃。

齐政权是南朝四国中存在时间最短的,享国仅二十四年。齐开国皇帝
肖道成原籍兰陵,也就是今天的山东峄县,在晋室东渡的时候,萧家就已卓
著勋绩,到宋武帝刘裕开国,萧家更为显赫,萧道成由右将军、中领军而大
尉,而相国,而齐王,终于逼宋顺帝下诏禅位,改国号为齐。

萧道成就是齐高祖,深沉有大量,博学能文,性情清俭,曾说:“使我
治天下十年,当使黄金与土同价。”可惜他只当了四年皇帝便崩逝了,太子
萧颐继位而为齐武帝,留心吏治,政绩突出,形成了一个小康的安定局面,
史称“永明之治”。齐武帝在位也只十一年,他崩逝时太子萧长懋已死,就
由皇长孙萧昭业继位,不久又由萧始文继位,两个小皇帝在位均不及一年,
便被他们野心勃勃叔祖肖鸾所篡,自即帝位而为齐明帝。为了巩固自己的帝
位,肖鸾大事屠杀宗室诸王,在齐高武两帝时所封的宗室诸王,虽能保全,
但也管制严厉。当时各王多在外担任刺史,镇守一方。齐明帝不放心就由朝
廷另设一“典签”来管理州政,并监视诸王,以至各州只听说有签帅,而不
知有刺史。齐明帝于此处心积虑,也只不过享国五年就一眠不起,长子长期
患有废疾难当大任,次子肖宝卷就成了少帝。

肖宝卷继位后狎匿群小,荒嬉无度,后宫佳丽多达万人,其中他却特
别宠爱潘玉儿,形影不离地天天和她腻在一起。

潘妃皮肤美,就叫她“玉儿”或者“玉奴”,潘妃更有一双妙足,就特
地为她修一座“玉寿殿”,壁嵌金珠,地铺白玉,又凿地为莲花,用粉红色
美玉装饰.让潘妃赤裸脚踝在上面珊娜而行,婀娜多姿,萧宝卷眯起双眼,
恍惚看到一个绰约的仙女,香风过处,遍地莲花绽放,因而大发感叹:“仙
子下凡,步步生莲”。据说美足能撩人情兴,较之酥胸更能令人魂飞魄荡,
因为美足不但能够产生触觉的快感,而且还可以由其他缩及弹动,而产生强


烈的挑逗作用,因此便远较酥乳来得灵活而多彩多姿。对美足的赞美由来已
久。《诗经》上早就有:“美目扬兮,巧趋跄兮。”把女性的美眸与纤足相提
并论。古乐府中有《双行缠曲》:“新罗绣行缠,足跌如春妍;他人不言好,
我独知可怜。”曹植的《洛神赋》中有:“凌波微步,罗袜生尘。”陶渊明的
《闲情赋》中有:“愿在丝而为履,同素足以周旋。”谢灵运的诗有:“可怜
谁家妇,临流洗素足。”都是赞叹女性足部的美,而真正能够入目三分地欣
赏美足的,要数汉成帝。

我们在《妓女传》中曾谈过赵飞燕姐妹与汉成帝的关系。实际上汉成
帝与赵飞燕妹妹赵合德之间还有一部分属于“足恋”。

据说赵合德也生有一双柔软白净的美足,汉成帝每次握住她的美足便
情兴勃发,而赵合德却每每躲开或缩起,使得汉成帝大费周折。服侍赵合德
的樊姬曾大惑不解地问赵合德:“上饵方士大丹,求旺盛而不能得,然持贵
人之足而辄畅动,此天与贵人大福,宁转侧拒帝应耶?”其实,赵合德的做
法完全正确,是故意“吊起来卖”,一方面可以使对方觉得“得之不易”,另
一方面也不至于产生厌倦。这是一种女人的“媚术”,更是“心理的掌握”,
樊姬那里懂得其中的奥妙。

萧宝卷不知道是自悟还是从别人处学得的经验,反正他对女人的美足
有一份特殊的嗜好就是了。他发现潘妃的足美是他自己在后宫中调查研究挖
掘出来的,更因此封她为“贵妃”,得空便握住她的足踝,搓之,揉之,捏
之,闻之,甚至吻之,啮之。偶而咬痛了潘玉儿的足趾,潘玉儿便毫不客气
地用杖怒击其背;萧宝卷反而愈觉刺激,如此看来,这位末代皇帝还有一份
浓烈的“自虐”倾向。

萧宝卷为了讨好潘玉儿,在内延之中,时常以奴仆自居,小心翼翼地
来侍候他的“太上皇妃”,端茶送水,捏脚捶背部都做得心甘情愿,赏心悦
目。每当外出总使潘玉儿坐卧轿中,自己则骑马相随,朝臣们以为不成体统,
萧宝卷却始终习以为常。

为了进一步博取爱妃的欢心,肖宝卷先后大兴土木,建造了“仙华”、
“神仙”、“玉寿”三座华丽巍峨的宫殿,穷极奢侈。据《南齐书》记载:“玉
寿殿刻画雕彩,居香涂壁,锦馒珠帘,穷极绔丽。”潘玉儿常在这里飞舞玉
足,把萧宝卷这小皇帝差一点乐死。但肖宝卷还不满足,又在“阅武堂”的
两侧建造“芳乐苑”,亭台楼谢,工巧绝伦,山石都涂上五彩,各处墙壁尽
画上男女私亵的像。还有最不成体统而又莫名其妙的事,要算是在宫苑之中
设立集市了。

潘玉儿原是商贩的女儿,对于市衢买卖之事,时常心向往之,为了使
她重温旧梦,萧宝卷特地命人在御花园中搭建了一条小型街道,仿照民间市
集模样,由宫人分别设置日用杂货及酒肉等店铺,所有六宫的日常用品都在
此处购买,潘玉儿担任“市令”,萧宝卷自任“市魁”,如果发现市场里有人
不守规矩,或发生争执,就由“市魁”派人拘束听侯“市令”发落,具体再
由“市魁”执行,居然进行得有模有样。但毕竟是十分荒唐的事情,宫人们
不胜其苦,大臣们更是群情哗然,老百姓听到后,尤为不满。

萧宝卷原本是一个醉心于骑马射箭,外出狩猎,奇装异服,招摇过市
的人物,自从得到潘玉儿后,一下子抛开了其他嗜好,为了宠爱潘王儿,整
天在宫中闹得昏天黑地,乌烟瘴气,于是国破家亡的危难,加紧向他通来。

齐少帝肖宝卷永无二年,崔慧景称兵废萧宝卷的帝位,改为吴王。萧


懿为豫州刺史闻讯率军入援,崔慧景兵败,逃到江边被渔人所杀。萧懿因功
出任尚书令,但为嬖臣茹清珍所忌,终于糊里糊涂地被萧宝卷毒死。萧懿的
弟弟,任雍州刺史的萧衍立即拥戴萧宝卷的弟弟萧宝融为齐和帝在江陵称
帝,接着统率大军,直逼都城建康。齐少帝萧宝卷拥兵十万,固守建康,萧
衍大军将建康团团围住,城中粮尽,萧宝卷欲杀大臣以立威,将军王珍国恐
怕大祸临头,密遣心腹送明镜给萧衍,以明心迹。萧衍以断金回赠,意思是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于是王珍国打开城门,萧衍大军直入建康,萧宝
卷被废为东昏侯。不久萧衍正式称帝,齐灭,萧衍称梁武帝,即历史上有名
的“和尚皇帝”,三次出家,三次还俗,在侯景之乱中活活饿死。

萧宝卷只当了两年皇帝,便把大好江山断送,而自己也落得个死无葬
身之地的下场。

南齐亡后,梁武帝将潘玉儿赐给了有功的将军田安启,田将军不解风
情,而潘玉儿更是“曾经沧海难为水”,于是自缢而死,结束了她荒唐无比
的一生。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徐昭佩是南朝梁武帝第七个儿子萧绎的偏妃,萧绎当时为湘东王,手
握重兵镇守江陵。徐昭佩在素蝶向林飞,红花逐风散,花蝶俱不息,红素还
相乱的江陵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女人。“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典故就出在
她的身上。

湘东王萧绎自幼爱好文学,对政治了无兴趣,更受他父亲的影响,身
着布衣,饮食惟豆羔粗粒而已。正当梁武帝在建康城西设立士林馆,延集学
者讲学论文的时候,萧绎也在风光旖旎的江滨,天天与文人雅士谈玄说道。

徐昭佩美丽,聪明,长于诗词,正值花样年华,加上热情如火的禀性,
正是需要爱怜的时候,虽然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然而却始终撩不起萧绎的
情兴,为此她悒郁寡欢,不知如何自处?

最直接的办法莫过于接受丈夫的生活方式,试着打入丈夫的兴趣圈子,
因此她一改常态,淡妆素抹地去参加丈夫的诗酒之会,经常与萧绎左右的文
友酬对,从而使她的精神领域与情感生活,得到了相当程度开展与疏解。

尽管她的美艳,她的才情,已经得民了客观的肯定,然而萧绎仍然丝
毫不为所动,于是徐昭佩更激越地在她的夫妻生活中投下一副猛药,故意在
化装时只化半边脸庞,时人称之为“半面装”。

一个女人搽粉,抹胭脂,涂口红只及半边脸庞,想想看那是个什么样
子,不但是糟踏了自己的美貌,更是有意虐待别人的视觉。而徐昭佩则是要
借此渲泄她心头的愤怒与不平,甚至用以来羞辱萧绎。

侍女们生怕徐妃的这一狠招,会使王爷大起反感,甚至会在盛怒之下
弄成可怕的后果。但徐昭佩却要侍女们放一千个心,她说:“王爷父子讲仁
义.说道德,断乎不会因这样的小事焚琴煮鹤,顶多只不过是逐出宫会,眼
不见心不烦。这样也好,与其维持有名无实的夫妻生活,倒不如另外择人而
嫁。”谁知萧绎的修养确实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虽然明明知道徐昭佩故意


要意他生气,却视若无睹,好象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就这样又过了若干年。

当年梁武帝以“天心不可违,人心不可失”为由而当上皇帝,灭了南
齐,开始也注意励精图治,观政听谣,访贤举滞,悉罢女乐;尤其自奉俭约,
衣食简朴,为听取民情,更设傍木肺石,使下情得以上达,于是到处出现一
片升平气象。但他老人家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尊信佛教,相传现在和尚
头上留戒疤,就渊源于梁武帝。梁武帝三次出家,三次被赎身再为皇帝,除
了天天诵经念佛之外,更常往同泰寺讲经说法,常常夜以继日,一连讲上七、
八天才告一段落。那时全国僧尼只几全国人口的一半,仅建康一地,便有佛
寺五百余所。梁武帝再也没有统一中国,澄清天下之志。国事多流于形式,
终于酿成候景之乱。

侯景本是北朝东魏中原地区的太守,因与东魏宰相高澄有隙,以河南
之地来降。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梁武帝三下五下,又使反复小人候景转过来
反梁,对侯景的叛乱,开始梁武帝还大言不惭地说:“是何能为?吾折鞭以
答之。”但不久建康就被攻破,梁武帝在幽禁中死去。

侯景之乱平定后,萧绎在江陵即帝位,改元承圣,成了梁元帝,徐昭
佩被册封为贵妃。然而萧绎仍旧习不改,依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