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野史-第7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尝谓燕京土燥山远,水泉不润,但可以为守,难以文治,若调遣兵戈南征北伐,此地可居;如持盈守成,修饬礼文,祸乱必作。又太和末年,有谣言云“易水流,汴水流,百年易过又休休。两家都好住,前后总皆留”,及朝廷将迁,其言悉皆应验。
草泽王天复上书言“帝坐不安,国家当有变更,宜思顺动,庶可无虞。燕京土气耗竭,物极而衰,惟变则通,愿顺天地之心,以延宗社之福。”以此推之,迁都固皆前定耳。
南北朝杂记
作者(宋)刘敞著
○庾诜
齐新野庾诜,少孤,以读书自业。元象算数,皆所妙绝。武献公萧颍胄,疾笃,谓诜曰“推某历数,当无辜否?”答曰“镇星在襄阳,荆州自少福。明府归终于乱代,齐名伊霍,足贵子孙,有何恨哉!”公曰“君得之矣。但昏主狂虐,人思尧舜,恨不见清廓天下,息马华山也。”殻ъざ眨缙溲浴rk校喔印!�
○张畅
宋张畅常奉持观音。南谯之构逆也,畅不从。王欲害之,夜梦观世音曰“汝不可杀畅。”遂不敢害。及王败,畅系狱,诵观世音经千遍,锁寸寸断。狱司易之,复断。吏白,释之。
○萧献明
齐松滋令兰陵萧献明,母患病积年。献明昼夜祈祷。时寒冻,献明下泪,凝结如箸,额上叩血,成冰不溜。忽有一人以石函授之,曰“此能治太夫人病。”献明跪而受之。忽然不见。以函奉母,中惟三寸绢,丹书为日月字。母病即愈。
○解叔谦
齐雁门解叔谦,征为朝请,不赴。母疾,叔谦夜于庭中稽颡祈福,闻空中云“得丁公藤为酒。”便差访医,及本草,无识者。乃崎岖求访。至宜都境,遥见山中老翁伐木,问其所用。答曰“此丁公藤,治风尤验。”叔谦再拜流涕,具款行求之意。此翁怆然,以藤与之,并示其渍酒之法。叔谦受领。此人不复知处。依法为酒,母疾便愈。
○宗元卿
齐南阳宗元卿,有至行。早孤,为母所养。母病,元卿在远辄心痛,大病则大痛,小病则小痛,以此为常。乡里宗敬,率号宗曾子。
○匡昕
齐庐陵匡昕,隐金华山,服食,不与俗人交。母亡已经数日,昕奔还号叫,母便苏。孝感致也。
○曾康祖
齐扶风曾康祖,母患乳痈,诸医不能疗。康祖乃跪,以两手捧乳,大悲泣。母痈即愈。
○斛斯丰乐
北齐高祖尝宴群臣。酒酣,各令歌乐。武卫斛斯丰乐歌曰“朝亦饮酒醉,暮亦饮酒醉,日日饮酒醉,国计无取次。”上曰“丰乐不谄,是好人也!”
○齐明帝
齐明帝尝饮食,捉竹箸,谓卫尉应昭光曰“卿解我用竹箸意否?”答曰“昔夏禹衣恶,往诰流言,象箸豢腴,先哲唾诫。今睿情冲素,还风反古,太平之迹,唯竹箸而已。”
○甄彬
齐有甄彬者,有器业。尝以一束苎于荆州长沙西库质钱。后赎苎,於束中得金五两,以手巾裹之。彬得金,送还西库。道人大惊,曰“近有人以金质钱,时忽遽不记录檀越,乃能见归,恐古今未之有也。”辄以金之半仰酬,往复十馀,坚然不受。因咏曰“五月披羊裘,负薪岂拾遗金也。”彬后为郫令,将行,辞太祖。时同列五人,上诫以廉慎。至于彬,独曰“卿昔有还金之美,故不复以此诫也。”
○高允
后魏高允字伯恭,燕太尉中郎韬之子。早有奇度,博通经史。神嘉中,与范阳卢元、赵郡李灵、博陵崔鉴等,以贤俊之胄,同被诏征拜中书侍郎,领著作。与崔浩同撰书,及浩遇害,以允忠直不苟,特见原宥。性清俭,虽累居显贵,而志同贫贱。高宗幸其宅,惟草庐数间,布被缊袍,厨中盐菜而已。帝叹息曰“古之清贫,岂有此乎!”赐之粟帛。
○长孙道生
司空上党王长孙道生,代人。性忠谨俭素,虽为三公而居处卑陋。出镇之后,子颇加修葺。及还,叹曰“吾为宰相,无以报国,负乘是惧。昔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宅为。今强寇尚游魂汉北,吾岂可安坐华美乎!”乃令毁之。时人比之晏婴焉。
○李崇
北齐顿丘李崇,陈留公诞之子。高祖时为兖州刺史。兖州比多劫盗,崇乃村置一楼,楼悬一鼓。盗发之处,槌鼓乱击,四面诸村,始闻者挝鼓一通,次闻者复挝,以为节。俄顷之间,声布百里,伏其险要,无不擒获。诸州置鼓自此始也。世宗时除扬州刺史。崇明察审奸,奸邪惮之,号曰卧虎。
○范百年
宋梁州范百年,因事谒明帝。帝言次及广州贪泉,因问之曰“卿州复有此水否?”百年答曰“梁州惟有文川武乡,廉泉让水。”又问“卿宅在何处?”曰“臣居在廉让之间。”上称善。后除梁州刺史。
○张融
吴郡张融,字思光,长史畅之子,郎中纬之孙。融神明俊爽,机辩如流。尝谒太祖于太极西堂,弥时方登。上笑曰“卿至何迟?”答曰“自地升天,理不得速。”融为中书郎,尝叹曰“不恨我不见古人,恨古人不见我。”融善草隶,太祖尝语曰“卿书殊有骨力,但恨无二王法。”答曰“非恨臣无二王法,亦恨二王无臣法。”
○庾杲之
齐武帝尝谓群臣曰“我后当何谥?”莫有对者。王俭因目庾杲之对。杲之曰“陛下寿比南山,与日月齐明。千载之后,岂是臣之所度量。”时人称其辩答。
○王俭
齐王俭字仲宝,金紫僧绰之子,侍中昙首之孙。少孤。幼有珪璋器,四五岁与凡童有异。尝为五言诗曰“稷契匡虞夏,伊吕翼商周。抚己愧前哲,敛衽归山丘。”故论者以宰相许之。后为吏部尚书,有客姓谭,诣俭求官。俭曰“齐桓灭谭,那得有汝。”答曰“谭子奔莒,所以有仆。”俭赏之。帝常幸乐游宴,群臣奏乐。帝曰“好音乐孰与朕同?”对曰“沐浴皇风并沾比屋,亦既在齐不知肉味。”帝称善。俭尝集才学之士,累物而丽之,谓之丽事。丽事自此始也。诸客皆穷,惟庐江何宪为胜,乃赏以五色花簟、白团扇。宪坐簟执扇,意气自得。秣陵令王摛后至,操笔便成。事既焕美,词复华丽。摛乃命左右抽簟制扇,登车而去。俭笑曰“所谓大力负之而趋。”
○周禺
汝南周禺,隐居钟山,长斋蔬食。王俭谓之曰“卿在山中,何所啖食?”答曰“赤米白盐,绿葵紫蓼。”又曰“菜何者最美?”禺曰“春初早韭,秋暮晚菘。”禺历中书侍郎。
○王融
魏使宋弁至。敕王融兼主客郎中。融问弁曰“秦西、冀北,实多骏骥。而彼所献,乃驽骀之不若。求名检事,殊为未知。且将信誓,有时而爽。而駉駉牧马,或未能嗣。”弁曰“不容虚为之名,当是不习水土。”融曰“周穆马迹遍周天下,若骐骥之性,因地而迁,则造父之策,有时而踬。”弁曰“卿何勤勤于千里。”融曰“卿国既名其优劣,聊以相访。若于千里必至,圣主将驾之鼓车。”弁不能答。
○李膺
梁李膺有才辨。武帝谓之曰“今之李膺,何如昔时李膺?”答曰“臣以为胜。昔时李膺仕桓灵之朝,今之李膺奉唐虞之主。”众皆悦服。
○商铿
东郡商铿,名子为外臣,外臣作为廷尉评。铿入谢恩。武帝问“卿名子外臣,何为令其入仕?”铿答曰“外臣生于齐季,故人思匿迹。今幸遭圣代,草泽无复遗人。”上大悦。
○箫琛
武帝尝以枣掷兰陵萧琛,琛仍取栗掷帝,正中面,曰“陛下投臣以赤心,臣敢战栗于陛下。”琛尝于御座饮酒于北使员外常侍李道固,不受,曰“公庭无私礼,不容受卿劝。”众皆失色,恐无以酬。琛徐曰“《诗》所谓‘雨我公田,遂及我私。’”道固乃屈伏受酒。琛历尚书左丞。
○崔光
后魏高祖名子曰恂、愉、悦、怿。崔光名子曰励、勖、勉。高祖谓光曰“我儿名旁皆有心,卿儿名旁皆有力。”答曰“所谓君子劳心,小人劳力。”上大悦。
○陈元康
北齐河阳陈元康,刀笔吏也。善暗书。尝雪夜太祖命作军书,顷尔数十纸,笔不暇冻。太祖喜曰“此人何如孔子。”自此信任焉。故时人谓之语曰“三崔两张,不如一陈元康。”三崔,暹、季舒、昂也。两张,德微、纂也。
○李谐
北齐顿丘李谐,鼓城王嶷之孙,吏部尚书平之子。少俊爽,有才辨。为黄门侍郎,除名。作《述身赋》,其略曰独浩然而任已,同虚舟而不系。既未识其所以来,岂知其所以逝。于是得丧同遣,忘怀自深。遇物栖息,触地山林。虽类西浮之迹,何异东都之心。除散骑常侍,为聘梁使。至梁,遣主客范胥迎接。胥问曰“今犹可暖,北间当少寒于此。”谐答“地居阴阳之正,寒暑适时,不知多少。”胥曰“所访邺下,岂是测影之地。”谐曰“是皇居帝里,相去不远,可得统而言之。”胥曰“洛阳既称盛美,何事迁邺?”谐曰“不常厥邑,于兹五迁,王者无外。所在关河,复何怪?”胥曰“殷人毁厄,故迁相圯耿。贵朝何为而迁?”谐曰“圣人藏往知来,相时而动,何必候于隆替。”胥曰“金陵王气,肇于先代。黄旗紫盖,本出东南。君临万邦,故宜在此。”谐曰“帝王符命,岂得与中国比隆紫盖黄旗,终于入洛。”胥默而无答。江南士子莫不嗟服。事毕,江浦赋诗曰帝献二仪合,王华千里清。边笳城上响,寒月浦中明。
○卢恺
礼部尚书范阳庐恺,兼吏部,选达野客师为兰州总管。客师辞曰“客师何罪,遣与突厥隔墙。”恺曰“突厥何处得有墙?”客师曰“肉为酥,水为浆,穹庐为帐,毡为墙。”恺,中书监子刚之子也。
○卢思道
武阳太守卢思道,常晓醉於省门,见从侄贲,贲曰“阿父何处饮来,凌晨嵬峨。”思道曰“长安酒二百价不嵬峨,何嵬峨!”贲,燕郡公景仁之子,中书侍郎景裕之犹子,位历太常卿。
○王元景
王元景尝大醉。杨遵彦谓之曰“何太低昂?”元景曰“黍熟头低,麦熟头昂。黍麦俱有,所以低昂矣!”
○阳玠
隋京兆杜公瞻,卫尉台卿犹子也。尝邀阳玠过宅,酒酣,因而嘲谑。公瞻谓“兄既姓阳,阳货实辱孔子。”玠曰“弟既姓杜,杜伯尝射宣王。”殿内将军陇西牛子充寮友,推其机辩。尝谓玠曰“君阳有玠,恐不任厨。”玠曰“君牛既充,正可烹宰。”又见玠食芥菹,曰“君身名玠,何得复啖芥菹!”对曰“君既姓牛,何得不断牛肉!”而太仓令张策者,在云龙门与玠议,理屈,谡玠曰“卿本无德量,忽共叔宝同名。”玠抗声曰“尔既非英雄,敢与伯符连讳。”太子洗马兰陵萧诩,爽俊有才辩,尝谓玠曰“流共工于幽州,易北恐非乐土。”玠曰“放欢兜于崇山,江南岂是胜地。”录尚书晋昌王唐邕问诸省官曰“卿等宜道本州宝物。”定州人以绫绮为宝,徐州人以鱼盐为宝。及至玠,邕曰“卿幽州人,以何物为宝?”答曰“刺史严明,文武奉法,此幽州之宝也。”邕有愧色。
○薛道衡
隋吏部侍郎薛道衡,尝游钟山开善寺,谓小僧曰“金刚何为弩目,菩萨何为低眉?”小僧答曰“金刚弩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道衡怃然不能对。
○陆琇
后魏东平王陆俟,代人也,聪悟有才略。子馥,有父风。高崇文见而赏之,谓朝臣曰“吾尝叹其父知过其躯,此逾于父矣。”为相州刺史,迁太仆。馥子琇,年九岁,馥谓曰“汝祖东平王有十二子,我为嫡长,承袭家业。吾今年老,属汝幼童,讵堪为陆氏宗首乎?”琇对曰“苟非斗力,何患童稚。”馥奇之,立为嫡。
○萧遥欣
南齐曲江公萧遥欣,少有神采干局。为童子时,有一小儿左右弹飞鸟,未尝不应弦而下。遥欣谓之曰“凡戏多端,何忽弹!此鸟自云中翔,何关人事。”小儿感之,终身不复从弹尔。时年十一。土庶多竞此戏,遥欣一说,旬月播之远近,闻者不复为之。
○谢庄
宋谢庄字希逸,侍中微之子,黄门思之孙。美仪容,善谈论,工书,属文,好言玄理。少为文帝所赏,帝一见之,辄叹曰“蓝田生美玉,岂虚也哉!”庄代颜峻为吏部尚书。峻容貌严毅,常有不可犯之色。庄风姿温美,人有喧诉,常欢笑答之。故时人语曰“颜吏部瞋而与人官,谢吏部笑而不与人官。”庄迁中书令、侍中,谥曰宪庄。家世无年五十者,庄年四十二,祖四十七,曾祖四十三,高祖三十。子朏、沦,并知名。
○杨大眼
后魏杨大眼,武都氐难当之孙。少有胆气,跳走如飞。高祖南伐,李冲典选。征官,大眼求焉。冲不许,大眼曰“尚书不见知,为尚书出一技。”便以绳长三丈,系髻而走。绳直如矢,马驰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