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中华野史 >

第708章

中华野史-第708章

小说: 中华野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宜居首,累迁至谨身,二十五年,夏文愍以华盖复入,嵩遂居次。 

○内阁兼官之异 

大学士五品也,然多以尚书兼之。洪熙元年,杨文贞以礼左侍兼华盖,金文靖以户右侍兼武英。宣德元年,陈山以户左侍兼谨身,张瑛以礼左侍兼华盖,后绝无之。至嘉靖中,李公本以吏右侍兼东阁。隆庆初,江陵张公居正以吏左侍兼文渊阁。万历中,吾吴申公时行、大同王公家屏,以吏左侍兼东阁,俱大学士。谨身殿大学士以太常卿兼者,杨荣;武英殿大学士以通政使兼者,黄淮。盖加官也。学士以刑部右侍郎兼者,江渊;以国子祭酒兼者,萧;以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兼者,徐有贞。由兼官进故也。江、萧、徐俱不数日而改。 

○学士兼官之异 

正德中,学士靳贵左兼光禄寺卿。天顺复辟,凡景泰中东宫官左右春坊大学士吕原、倪谦,左庶子刘定之改通政司左右参议;左右庶子林文、李绍俱改尚宝司卿,仍兼讲读;谕德钱溥、洗马柯潜俱改尚宝司少卿;左右中允黄谏、万安、李泰改尚宝司丞,仍兼史官。亦时制之一变也。 

洪武,孔克表、王亻巽以翰林修撰兼编修;天顺,孔公恂以詹事府少詹事兼谕德。近乎叠床架屋矣。 

○阁臣出使 

内阁若杨文襄之督三边,翟文懿之巡九镇,皆起自家,俱改兼部职。杨文敏三使宁夏、甘肃,与宁远、西宁谋军务。其时阁体未重。至景泰中,王毅愍文勘南直隶事情,高文义以祭告江海,二公皆兼赈济。江少师渊督察四川军情,理粮饷,则事体异矣。弘治末,阙里告完,李文正东阳以次辅致祭,兼撰碑,盖重其事也。 

○阁臣扈从 

永乐北征凡四其前二,则胡文穆广以文渊阁学与杨文献荣、金文靖幼孜扈从;其后二,则杨、金二公俱以文渊阁学扈从。宣德征汉庶人一,杨少傅士奇、杨宫傅荣、金宫保幼孜、杨学士溥从巡;边二,其一则三杨与金,其一独三杨从。正统北征,曹学士鼐、张学士益从。正德征宁庶人,梁文康储、蒋文定冕从。嘉靖南幸承天,夏文愍言从。惟征汉庶人,有敕与蹇少师、夏少保同参预机务。 

○赠官内闾吏部衔 

大臣殁,有赠官,独内阁大学士及吏部尚书不以加赠。如梁武之于朱异,宋神宗之於韩琦,非破例不可。惟景泰中赠侍郎曹鼐,嘉靖初赠左长史张景明,俱文渊阁大学士;赠左都御史宋景为太子少保、吏部尚书。 

○各部尚书兼学士 

六部尚书非内阁而带学士者,惟礼部有之,然亦自桂、方二文襄起。盖上以“议礼”褒宠之,且示为入相之地耳,后遂为定制。今按以吏部尚书带者,桂公萼、方公献夫、李公默、郭公朴、严公讷;以户部尚书带者,李公廷相;以工部尚书带者,温公仁和、董公份。自嘉靖丙戌后,礼部尚书不兼学士衔者,惟万公士和及今徐公学谟而已。 

○二尚书任国子 

洪武中,起致仕刑部尚书李敬为国子祭酒,致仕试吏部尚书刘崧为司业。今人但知刘而不知李也。刘居官月余卒,李后坐事抵罪。成化初,亦以此例起礼部左侍郎李绍、少詹事兼学士柯潜。潜以丧服辞,与李俱不及任而卒。 



   
   
卷三 



○文臣监修国史 
国朝修《实录》,例以内阁大臣总裁,而无勋上公一人监修。独高庙《实录》初以曹国公李景隆监修,户部尚书夏原吉副之;中用太子少师姚广孝及夏公;至嘉靖中,修《睿宗实录》,复用礼部尚书席公书、吏部尚书廖公纪。盖特典也。 

○文臣知经筵 

故事,勋臣一人知经筵,内阁臣俱同知经筵。后至李文达贤,始以内阁首臣与勋臣俱知经筵。而刘文穆、刘文靖、杨文忠、徐文贞、张江陵及今申少师俱因之矣。夏贵溪、严分宜虽极贵宠,而上不御经筵,遂成阙事。 

○勋臣从祀孔庙 

万历中,诏以新建伯王守仁从祀孔庙,时布衣胡居仁亦与焉,真非常之遇也。 

○文臣配享 

高庙配享,不及文臣。洪熙中,以太子少师、赠少师姚恭靖公广孝配文皇帝。嘉靖中,以御史中丞、赠太师刘文成公基配高皇帝。姚至嘉靖中革,赐祀于大兴隆寺。 

○藉田孤卿五推 

天子耕藉田,三公五推,九卿九推。今例以公侯兼三太者充之。张江陵以少师与五推,盖特恩,以为加太傅张本也。 

○文职世文荫 

嘉靖元年,杨太师廷和、蒋少傅冕、毛少保纪以辞伯爵,费少保宏以辞荫锦衣指挥使,改荫锦衣指挥千户等官,复固辟。以兵部尚书彭泽言,荫杨公四品在京文职,蒋、毛五品,费七品,皆世袭。固辞,复不许。然四公迄无拜。 

○侍郎非本曹 

嘉靖中,董吴兴份以工部尚书管吏部左侍郎事。正德中,储文懿以户部左侍郎起管右侍郎事。又嘉靖初,兵部左侍郎陶谐、黎爽俱管右侍郎事。万历中,右都御史吴兑、张佳胤管兵部左侍郎事。又兵部左侍郎王遴起管右侍郎事,则以左侍无见缺故也。万历中,万宜兴士和以礼部左侍郎管南京礼部右侍郎事。翁余姚大立以兵部左侍郎管南京刑部右侍郎事,寻以原官管南史部右侍郎事。胡永昌执礼以兵部左侍郎管南京兵部右侍郎事,则以南部无左侍故也。按储文懿后复以户部左侍郎起南京左。嘉靖初,胡端敏世宁以兵左侍告南改吏左,非谓南必无左。有左不设右,有右不设左,乃故事也。吴兴一转,尤为异典。 

○巡抚非部院 

永乐间,大理寺卿胡、参政叶春同抚南直隶,太常寺少卿周讷抚湖广,大理寺丞郭抚广东,大理寺丞孙时抚山西,通政司参议朱侃抚广西。正统间,大理寺卿蔡锡抚湖广,大理少卿张骥抚浙江,大理寺丞孔公恂抚直隶。景泰初,大理寺丞王振抚贵州,大理寺卿孔文英镇紫荆,通政司参议邹文学镇保定,大理寺丞罗绮赞理甘肃军务,李奎抚保定。成化间,大理少卿吴道宏抚郧阳。又,正统,巡抚山西河南侍郎于谦降大理寺少卿;嘉靖,巡抚顺天佥都御史张降寺丞。俱仍巡抚。 

○大将军 

国朝将军挂印者,事权甚重,可以生杀人,而大将军为尤重。洪武元年,以徐中山达为征虏大将军,至十七年卒。虽以常开平、李岐阳之才,且贵重,然不过副将军。而其他有征南、征北、征西、征戎之专寄,亦不过将军而已。傅颍公之平云南、镇北边,张英公之三下交,统众多者至八十万,少亦三十万,然皆不得挂大将军印也。余所知者十六人。征虏大将军徐达、冯胜、蓝玉、丘福。平虏大将军李景隆、柳溥、朱永、朱晖、杭雄、仇鸾。镇朔大将军薛禄、谭广、杨洪、石亨。 

按谭、杭以都督得之,尤为异典。余尝见仇鸾衔位云“平虏大将军、总督京营戎政、统领各路人马、太傅、太子太师、咸宁侯”,可为寒心。然未几死,事败,﹃及妻子。正德中,有称“威武大将军朱寿”者,上也,而许泰则为副将军。迨南狩,上自称“总督军务”,而太监张永与彬曰“提督赞画机密军务”,张忠及泰曰“提督军务”。一时各边称“总督”者,俱改“总制”及“提督”。世庙幸承天,以太师、翊国公郭勋为都护大将军,太子太傅、成国公朱希忠为副将军。 

○挂两将军印 

永乐中,征南将军沐晟、征蛮将军韩观,先后挂征夷副将军印。嘉靖中,征蛮将军柳亦挂征夷副将军印。俱有安南之师故也。 

○副副将军 

洪武四年,徐魏公达北讨,李曹公文忠、冯宋公胜为左右副将军,邓卫公愈、汤中山和为左右副副将军。按唐诸镇征黄巢,四面行营各设都统,而王晋公铎以上相临之为都都统。事相反而相类。 

○外任下迁翰林 

外任左迁而得翰林者,洪武中时有之。若永乐庚寅,许州知州潘文奎以事当降,为有文学,改左春坊司直郎。乙未,湖广按察佥事言蕲州同知桂宗儒柔懦当黜,以任浅,送都察院问刑三载,改翰林院修撰。宣德丙午,吏部言四川按察使陈琏不谙宪法,改通政使,掌国子监祭酒。因谪而迁清近,诚为异事。壬子,大学士杨士奇等言交南灵州革任知州黎恬有文学,改右春坊右谕德。又,山东左参政俞士吉考满,升詹事府詹事。亦可谓非望之典。最后如云南布政使陈文之入为詹事,浙江布政使李默之入为太常寺卿掌南京国子监祭酒事,皆视若登仙矣。 

○翰林兼谏官 

洪武中,夏公原吉、范公显祖,以太子宾客兼治书侍御史。永乐丁未,李公准以太子宾客兼吏科都给事中。嘉靖庚戌,赵公贞吉以左春坊左谕德兼河南道御史,宣谕行营。己丑,夏公言以翰林院侍讲学士兼吏科都给事中。李以三品兼七品,尤异。国初,治书侍御史阶正四品,盖今佥都御史官也。 

○翰林改给事中 

正统中,大学士金幼孜子翰林检讨达改给事中。成化中,翰林检讨李昊改南京礼科给事中。昊,忻王教授,王薨故也。 

○翰林改御史 

洪武中,翰林院编修马亮、任敬、王琏、王辉、陈敏、张惟;洪熙元年,翰林院侍讲李时勉、罗汝敬。俱败监察御史。仍限李、罗一日言一事,凡三日而下狱。正统己巳,徐公呈以翰林院侍读改浙江道御史,募兵彰德;杨公鼎以右春坊右中允改河南道御史,募兵兖州;检讨王玉改江西道御史,募兵济南。俱事完复故宫。 

○翰林改教授 

永乐乙未进士第二人李贞、第三人陈景著,俱以翰林院编修九年A17当迁,改乡官便养。贞得高州府,景著得福州府,俱教授。遂以此官终其身。景著及第时仅十八,尤可惜也。又有钱唐王羽者,由太常少卿请便养,亦得杭州教授。正德中,援此例以授兴化养亲御史陈茂烈,固辞。 

○状元谪任 

状元授官以后谪为他官者罗伦、舒芬俱自修撰谪市舶司副提举,吕冉自修撰谪解州判官,张自左庶子谪工部员外郎,俱以言事;陈谨自修撰谪广州府推官,以公误;范应期以修撰谪南京太理寺评事,以被论。 

○进士径授编检 

洪武十八年乙丑,授进士马京等为编修,吴文为检讨;建文庚辰,进士吴溥、杨荣、杨溥俱为编修。盖官制未定也。若正统己未,进士钱溥教内使,径授检讨。正德三年,径授二甲第一人焦黄中、三甲第一人胡缵宗为检讨。盖中人瑾变乱成法,且俗私其门客及乡人故也。 

○首甲不授翰林 

洪武四年初开科,状元吴伯宗授礼部员外郎,第二、第三人郭、吴公达俱吏部主事,而会元俞友仁中三甲,为县丞。盖官制未定也。丁丑,状元陈安阝、第三人刘锷戍谪,补鸿胪寺司宾署丞,尹昌隆授礼部主事。以人言考官私南人故也。嘉靖壬辰,第二人孔天胤授陕西按察佥事,以王亲故也。 

○给事御史互改 

洪武中,给事中宋善、万徵、彭通、王惟言、王渐,改监察御史;李广以御史改工科给事中兼齐王府录事。若永乐江西道御史汪俊民改刑科给事中,山东道御史文郁改工科给事中,吏科右给事中罗亨信、工科给事中周岐、正统给事中朱良暹、李运,俱改监察御史。又,给事中金达、王庾暂改御史募兵;正德兵科都给事中王翊、刑科给事中张礻龠、工科都给事中段豸,俱改御史查盘。凡五六见。若王肃敏廷相以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降亳州判官,升高淳知县,入为监察御史;迩来徐贞明以给事中谪按察照磨,升推官、兵部主事、尚宝司丞,再以尚宝卿兼御史,治水利。尤异。 

○布衣总裁国史 

永乐诏重修高庙《实录》,布衣陈济与学士解缙等为总裁,而礼部尚书李至刚及讲读以下仅为纂修官。 

○布衣考试 

洪武四年京畿试,前元贡士鲍恂与学士宋濂等同为考试官。 

○三布衣优礼 

国朝优礼处士与处士所以自处者,毋过于陈静诚遇、吴康斋与弼、武学士周文而已。陈在高帝初应聘,与参帷幄大计,再授翰林院学士,辞;授礼部侍郎、尚书,以至尚书、左丞,又辞,竟以处士卒,遣中官谕祭,官为赙葬。有子枋,以遇故特擢,累官至尚书。武在文庙初,以藩邸讲读之旧,驿召至京,赐袭衣、银带、鞍马,以为翰林院侍讲学士,固辞,听以学士致仕,赐敕及白金文币酒饣气,驰驿归。吴在英庙时,遣行人赍敕及金币驿召引见,授左春坊左谕德,赐宴文华殿,内阁学士李贤侍,再赐金币羊酒,三辞,俱温音慰留。最后赐敕及银币,给月米,遣行人护归。其初聘敕曰“朕承祖宗求贤图治,亦有年矣。永惟劳于求贤,然后成无为之治;乐于忘势,乃能致难进之贤。闻尔与弼,潜心经史,博洽古今,蕴经国之远猷,抱致君之宏略。尔乃嘉Т丘园,不求闻达。朕眷怀高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