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中华野史 >

第182章

中华野史-第182章

小说: 中华野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宫读毕手书,又见丸药,一时冤愤填胸,不禁大言道“果然不出我之所料,她姊妹二人要想专擅天下,害我无辜惨死。我死尚不足惜,我儿乃是主上所生,额上有发像孝元皇帝。 

如今我儿,不知何在,想也被她杀害。”曹宫说到此处,一阵心酸,泪如雨下,又搓着两手说道“如何能使太后得闻此事?”籍武在旁见了,也替她不平,无奈自己毫无权力救她,只得默然不语。曹宫自知走投无路,便恶狠狠将丸药一并吞下,不消片刻,一命呜呼。籍武叹口气,遣人将她收拾,并打发田客回去复命。尚有伺候曹宫婢女六人在狱不到数日,也被赵合德遣人唤入,对她们说道“我知汝等无罪,但事已至此,只得委屈汝等,还是自杀,还是要人动手,一听汝便。”六人闻言,料得不免,便一齐答应道“情愿自杀。”合德遂遣宦官仍将六人押回曝室狱中,六人到狱,将合德言语告知籍武,便取出带来,一齐自缢而死。籍武见了愈加愤叹,忽想起合德擅杀婢女,主上恐尚不知。因疑到先前赐与曹宫之药,未必非合德假传诏书,我若不奏明,将来主上闻知,反要归罪于我,遂将曹宫并婢女身死情形,写一表章,奏闻成帝。成帝见奏,默然无语。 

合德虽毒死曹宫,逼杀侍婢,只因小儿尚在,心中仍不足意,又遗心腹人四处查访,竟被查出下落,便逼成帝写一手诏,命宫长李南将儿取至。其时张弃抚养此儿才十一日,闻道诏书来取,不敢违拗,便将儿交与李南抱去。谁料自从一去之后,不见回来,也无从查问消息。不消说得,自然是被合德杀死。 

当日后宫又有一位美人姓许,住在上林涿沐馆,素得成帝爱幸,展被召到饰室中居住,大约一年必召二三次,每次留住数月或半年,皆瞒着飞燕、合德二人,不使得知。到了元延二年,许美人怀孕生下一子。成帝闻信甚喜,使中黄门靳严带同医生并产后药物,送到许美人处,令其安心调养。此时赵飞燕姊妹尚未知得。成帝心想她姊妹二人耳目众多,终久不能隐瞒,索性自行告知。此番许美人生子,不比前次曹宫,料她也无话说,于是十分高兴,来向合德说明。谁知不说尚可,此一说又若出一场大祸。 

赵合德闻说许美人生子,顿然变色,对成帝道“常骗我说是由中宫来,果由中宫来,许美人何从生儿?如今许氏有子,竟要立她为后了。”说罢双手自向胸膛乱筑,又立起身来,将头望着四处乱撞,不论是门是壁是柱,拚命撞去。左右侍婢于客子、王偏、臧兼等见了急上前将合德抱住,扶到床上卧下。 

合德哪肯干休,后由床上滚下地来,一边大哭,一边说道“现在将我如何安置?我要回去罢了。” 

成帝见合德一连撒泼,心中虽然气恼,却不敢发作,口中只说道“我好意告诉与她,她反无故发怒,真不可解。”正当此时,左右进上御膳。合德不肯进食,成帝也就不食。合德瞅了成帝一眼,说道“陛下自己如此,何故不食?陛下常言誓不负汝,今美人有子,岂非自背前约?”成帝答道“我是约明,因为赵氏之故,不立许氏,使天下无再出赵氏之上者,汝可勿忧。”合德听了,方才止住啼哭,渐息怒气。过了数日,合德又逼着成帝写成一书,用绿囊装贮,唤到中黄门靳严嘱咐“汝将此书交与许美人阅看,许美人当有物件交汝,汝可带来,放在饰室中门帘之南。”靳严奉命将书来见许美人。许美人看罢来书,便将所生之儿,放在一个苇叶编成小箱内,用绳缚好,又另写回书一封,一并交与靳严。靳严捧了苇箱,并复书回来,依言放在饰室帘南,便自退下。 

成帝正与合德一同坐在饰室,于客子、王偏、臧兼等均侍立一旁,成帝望见靳严持物到来,便命于客子上前,解开箱上所缚之绳。于客子动手解绳,尚未解开。成帝忽想起此事不可使旁人看见,遂命于客子、王偏、臧兼等一齐退出,亲手将门闭上。此时只有成帝与合德二人在内,也不知他所作何事,众侍婢等不免纷纷拟议。过了片刻,成帝开门,唤进于客子等三人,令他仍旧将箱缚好,并用绿色绸匣装着手诏,一并推放屏风东边,传到中黄门吴恭捧了苇箱绸匣,交咐掖庭狱丞籍武。 

籍武见手诏上写道“箱中有死儿埋僻处,勿令人知。”不觉吃了一惊,便也猜到几分,却不敢开口动问,只得拣了狱内楼墙旁边。掘开一坎,将儿埋下。 

籍武亲见此两次之事,虽然与他无干,心中却也气愤不过。 

一日正在闲坐,忽报掖庭令吾丘遵到来,籍武迎人,二人闲谈数语。吾丘遵四顾无人,遂走近前来,附着籍武耳边说道“掖庭官吏多与赵昭仪通同一气无可与语。我今特来寻汝,有话告知。据我所见,掖庭中得蒙主上御幸生有儿女者,都被昭仪杀害,莫想得活,更有被逼服药堕胎者不计其数。我心中实属不平,意欲与汝一同出头告发,但赵氏姊妹举动残忍,轻易将人族诛,我无子并无顾虑,事若不成,不过一死。汝现有子,谅必惧祸,敢于此事否?”籍武闻言,正合其意,自然赞成。 

吾丘遵不禁大喜。未知二人如何告发,且听下回分解。 




   
    
第一七四回 承正统刘欣入继 耽淫乐成帝暴崩 



话说吾丘遵见籍武与之同心,不禁大喜,因又说道“如今若向朝中告发,朝中当权之人,只有骠骑将军王根,他为人一味贪财,倘使暗受赵氏姊妹贿赂,反说我等诬告,不如奏闻太后,太后必然查办此事,但是有何方法,能使太后得知。” 
二人商议良久,一时想不出善法,只得暂行搁下,等候机会。 

谁知不久吾丘遵忽得一病,病到沉重之际,籍武前往看候。吾丘遵自知不起,屏了从人,密对籍武嘱咐道“我死之后,从前所言之事,汝一人不能独为,须要谨慎,不可轻泄。”籍武领诺而退。不过数日,吾丘遵果然病死。籍武孤掌难鸣,只好依他遗言,将告发之举,作为罢论。 

读者试想,当日飞燕姊妹未入宫以前,成帝即位已久,却不曾有子,如班婕妤虽然生子,偏又不育。及至飞燕姊妹得宠以后,后宫所生子女,更不想一人望活。但若系飞燕姊妹,暗地将他杀害,成帝全不预闻,也就罢了。如今许美人所生之于,明是成帝与合德一同害死。俗语道“虎犹不食其子”。成帝也是个人,何至受制妇人,为此忍心做害理之事,此是成帝自绝其嗣,却不能委诸天命了。又可见凡人一为女色所迷,连身心都不能自主,任使作何恶事,无不奉命惟谨。有如傀儡一般,听人播弄,如何不亡国败家丧身绝嗣。说起女色为祸,真是可怕之至。 

闲言少叙,当日成帝见飞燕姊妹二人自身既不能生子,却又不许别人替他生子,再想到自己年已四十余岁,便算因为赵氏姊妹甘心无后,惟帝位却不能不寻人接继,由此遂存有立嗣之意。但立嗣必由近支弟侄中选择一人。当日与成帝最亲者,只有二人一为中山王刘兴,乃元帝冯昭仪之子,算是成帝少弟;一为定陶王刘欣,乃元帝傅昭仪之孙,定陶恭王刘康之子,算是成帝胞侄。前此刘康来朝,成帝曾欲留他在京,却被王凤奏令归国。到了阳朔二年刘康身死,刘欣遂嗣立为王。如今成帝欲立继嗣,只有他二人最为合宜。 

恰好元延四年春日,刘兴与刘欣二人一同入朝,成帝见了忽触起立嗣之念,意欲比较二人优劣,择贤而立。此时刘兴年已三十四岁,刘欣年才十七岁。成帝留心察看,见刘兴来时只带太傅一人。刘欣却将国中傅相中尉各官一概带来,遂借着此事,用言试他二人。先问刘欣何故随带许多官吏,刘欣答道“依照法令,诸侯王入朝,准其随带二千石官吏,傅相中尉,并是国中二千石官吏,所以一概带来。”成帝见他根据法律对答,心中已自暗喜,又命其背诵《诗经》。刘欣不但背得清楚,且能讲解其义。成帝十分满意。遂转向刘兴问道“汝来朝独带太傅,依据何种法令?”刘兴被问,对答不出成帝也不再问,便命其背诵书经。刘兴背到中间,却又忘记。成帝便觉得他不济。一日正值成帝赐宴,众人都已食毕,单余刘兴一人落后,到得席散,起身下殿,又将袜带脱落。成帝由此知得刘兴无才,一意爱重刘欣,时时对人称其才干。 

读者试想,成帝既然看中定陶王刘欣,何不即时下诏立为皇太子。须知立嗣大事,上有皇太后,外有骠骑将军王根;内有飞燕姊妹,必得大众赞同,方可成事。但是皇太后与王根不甚管事,尚可听凭成帝意思,独有飞燕姊妹二人,权力甚大,成帝所生之儿,她要杀便杀,成帝都无如之何。何况立嗣,关系甚大,二人若不许可,成帝也不能自作主张。谁知此次飞燕姊妹及王根等却与成帝同意,欲立刘欣为嗣。也是刘欣命该为帝,所以不谋而合。然而成帝赏识刘欣,是为他才能甚好;飞燕姊妹等却不是取他才能,所以不欲立刘兴,单单欲立刘欣,此中别有用意,说起来情节也就甚长。 

先是傅昭仪与冯昭仪同事元帝,并得宠幸,各生一子。傅昭仪之子名康,冯昭仪之子名兴,元帝封康为定陶王,兴为信都王。元帝既崩,傅昭仪随刘康归国。时刘兴尚幼,与冯昭仪住居上林储元宫,直至河平中方始就国,后又移封中山。傅昭仪本河内温县人,父早死,其母再嫁魏郡郑翁为妻,又生一子一女。子名郑晖,女名郑礼。郑礼嫁于张氏生有一女,傅昭仪便替刘康娶郑礼之女张氏立为王后。傅昭仪因张后是昭甥女,一心望其生子。谁知始终无子,只有丁姬生下一子,即刘欣是也。刘欣初生之时,傅太后便自行抱来抚养。如今长成为王,因受祖母抚养成人,自然十分孝敬。 

此次刘欣照例入朝,傅昭仪便想到主上无子,将来必然立嗣。希望自己孙儿得为太子,但尚有中山王是主上少弟,莫被他占了大位,此事须是自己亲身一行,方可成功。傅昭仪想定主意,便收拾了许多珍宝财物,与刘欣一同起身。独有冯昭仪却安分守己,不随刘兴人朝。原来傅昭仪为人颇有材略,善于权变。从前在宫之时,事上待下一切殷勤周到,以此宫中无不道好,一般宫女侍婢感她恩惠,每当祭祀饮酒,都祝她延年益寿,其能得人欢心如此。当日傅昭仪到了长安,入宫见过太后诸人,留心查访,知得宫中是飞燕姊妹专权,赵合德尤为有力。 

外廷是王根秉政,王根只一味贪财,便料到此事甚有把握。于是放出手段,奉承飞燕姊妹,一面将带来珍宝财物暗地送与飞燕姊妹并骠骑将军王根。三人不知不觉,入了傅昭仪圈套,便将傅昭仪当作好人。暗想主上无子,将来帝位不知属于何人,我等既承傅昭仪美意,不如力劝主上立定陶王为嗣,傅昭仪必然感激,似此预先与她交结,也是将来长久之计。三人竟不谋而合,不待成帝开口,先后同向成帝进言。成帝本有此意,今见内外同心,更加欢喜,自然立即允从。但因立嗣乃是大典,不可草草从事,又见刘欣尚未加冠,遂命有司替他行了冠礼,仍遣回国。 

过了一年,是为绥和元年春二月,成帝使执金吾任宏守大鸿胪,持节往召定陶王刘欣到京,下诏立为皇太子,又下调加封中山王刘兴三万户,并封中山王舅谏大夫冯参为宜乡侯。成帝因见刘兴不得承继为帝,恐其心中怨恨,故用此安慰其意。 

成帝又想起刘欣既为皇太子,便算是自己之子,但定陶恭王刘康未免无后,遂立楚孝王之孙刘景为定陶王,使奉恭王祭祀。 

太子欣闻知,意欲上书谢恩。少傅阎崇道“太子既为人后,不得复顾私亲,不应陈谢。”太傅赵玄以为当谢,太子依从赵玄之言。成帝见了谢表,下诏诘问所以当谢之故。尚书查是赵玄赞成,成帝即将赵玄贬为少府,拜光禄勋师丹为太傅。 

当日傅昭仪及丁姬均随刘欣到了长安,住在定陶国郏刘欣受了册立,入居太子宫中。有司议奏她二人不得与太子相见。 

傅昭仪本意刘欣得为太子,已是太子祖母,自然也得好处。谁知如今连面都不能一见,不觉懊丧异常,便入宫面恳王太后,许她及丁姬常与太子相见。王太后念她祖孙母子一向相聚,如今平空将她分隔,也觉得难以为情,遂向成帝言明,欲使傅昭仪、丁姬每十日一到太子宫中。成帝说道“太子既承正统,自当供养陛下,不得复顾私亲。”王太后听成帝所言有理,本来无话可说,无奈被傅昭仪纠缠不过,便又想得一法,说道“太子自幼系傅昭仪保抱长大,便不算祖母,也可算是乳母。 

如今准她到太子处,系念乳母旧恩,无甚妨碍。”成帝方始无言,乃下诏令傅昭仪得至太子处,丁姬因不曾抚养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