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代帝王刘义隆 >

第68章

一代帝王刘义隆-第68章

小说: 一代帝王刘义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正是我想要的!’客人出门后,炳之就跟着催问什么时候把驴送来。有人曾经讥笑炳之是‘东门得牛酒,西门变卖之’。广州刺史刘道锡是炳之举荐的,炳之后来就向他索要女儿陪嫁用品和祠堂祭器,那些东西价值百万,炳之还嫌不足。选令史章龙也向臣感叹炳之贪受钱财之过,说炳之的确曾经从道锡处得到嫁女用品,其中铜炉要四个人才能抬得动,细布斗帐等物不计其数。在尚书省,炳之又令其家奴贩卖酃酒,利润数十倍。此皆至今闻所未闻之事。炳之所为,臣恐仰伤日月之明,所以私下每每为之叹息!”

    庾炳之所为如此,与刘义隆持家治国方略大相径庭,考虑再三,刘义隆这才批准了御史中丞弹劾庾炳之的奏章,免去了他的所有职务。

    两年之后,庾炳之病死家中。

    

第一一四章 皇帝参加大蒐

    大蒐(蒐,音搜),既是春日的狩猎活动,也是古人检阅、训练军队的军事活动。

    元嘉二十五年春闰二月,朝廷依照汉魏礼仪,在台城北的宣武场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大蒐活动。

    活动开始前,在幕府山先用帐幔搭建成行宫、便殿、武帐,建南北左右四行旌门,再用帐幔搭建成王公百官的临时官署——便坐幔省,又在将要装载禽兽猎物的获车旁竖起获旗,以示获车之所在;由殿中郎主持获车,获车共备十二辆,每辆车配备二十四人,负责收获被射中的禽兽。

    狩猎开始后,校猎官戴武冠,穿着袴褶(南北朝时盛行的骑服,上穿褶,下着裤,外不加裘裳);二品以上官员拥刀,备长矛,竖起指挥用的幡旗;三品以下只带刀,皆骑马。由偏将率部下先猎一天,随即驻扎布围。

    到了大蒐日,各路军马会于宣武场,列重围。到了平旦的时候,当值的侍中奏严;到了上水二刻时候,殿中侍御史奏打开东中华门云龙门,导引皇帝仪仗队小驾卤簿出城。百官不参与狩猎的,穿着朱服,先列队站立于台城广莫门外,待皇帝仪仗队小驾卤簿离开,然后应回各自殿省的就回到各自殿省值班。上水四刻的时候,奏“准备就绪”;上水五刻时,皇帝出行。

    皇帝穿戴着黑介帻(一种长耳裹巾,即进贤冠)、单衣(一种朝服),然后改乘辇车。当值的郎中负玺陪乘,次值的侍中、黄门侍郎护驾在前,又次值的侍中佩带信玺、行玺与正值的黄门侍郎护驾在后。沿途不鸣鼓角,不得喧哗;按次序引出,侍卫警戒、清道止行的警跸仪式如常。

    皇帝的车驾将到达,仪仗队中的扈从官就高声唱:

    “引先置从官各就位——”

    车驾到了行宫前,当值的侍中跪奏:

    “降辇-——”

    皇帝下车,登上御座。负责警戒的虎贲按顺序列于阶下。当值的侍中再奏:

    “解严——”

    随后,随从的百官回到便坐幔省。

    接着,皇帝准备参加以射禽为主的狩猎活动。按狩猎仪式,皇帝骑着马,再改换成戎装,随从官员及虎贲也都换上戎装。虎贲抽鞘,以备武卫;各将帅率领官兵,旗鼓相望,衔枚而进。此时,督帅令史奔驰着宣告法令:

    “春禽怀孕,蒐而不射:鸟兽之肉不能食用者,不得射;皮革羽毛不能用于器物者,不得射!”

    这实际上是在宣告一种对动物的保护法令——不得竭泽而渔。

    待进入狩猎圈,太尉鸣鼓逼围,众军鼓噪警角。皇帝从南旌门进入射场开始射禽,王公以下按次序进入,谒者驾着获车跟在后面收禽。

    刘义隆一身戎装,很是威武。左右侍从跟他保持着一段距离,这样可以让皇上跃马在前,一施箭法。

    这时,但见皇上的骢马前数步处两只野雉“扑棱棱”一阵惊飞,刘义隆赶忙弯弓来射,不承望那受惊的骢马前蹄一举,差点将他掀将下来。侍卫见了,立即翻身下马跑上前来,拉住了缰绳稳住了骢马。刘义隆再举目远望,那两只野雉早已不知所踪。他面带愧色,对身边的徐湛之说:

    “二雉伏在马前,好像等在那里要我来射,我却差点摔下马来。前些时候我到南山去射雉,他们都劝谏我。这要是打起仗来……”

    众人见皇上自责,正不知如何为皇上解说,那正帮皇上牵着马的近臣狄当忙笑着说:

    “皇上久不出宫,白骢一直闲在外厩;二雉一飞,是白骢受惊,不关陛下箭法。那二雉,臣亲见都是幼雉,陛下放过它们,正合‘蒐而不射’的礼法。再说神驾狩猎,为使群臣欢心,也不必计较得失。”

    刘义隆心意稍解。徐湛之又补充说:

    “即使打起仗来,也轮不到陛下亲自上阵;要是陛下亲自跃马应敌,那都到什么田地了!”

    刘义隆振策跃马,继续向前。他知道侍臣们在宽慰自己。他想起了那个远在北方不曾谋面的拓跋焘,据说他可是常常身先士卒的。在这一点上……想到这里,刘义隆不觉口中喃喃道:

    “我不及魏主啊!”

    “魏主之强,不过显其匹夫之勇。一国之君,自古以来都不以此自显。”近臣江湛接过了话头。

    到了午时,狩猎事毕。太尉鸣鼓解围,殿中郎率其部属收集禽鸟,然后驾获车回宫交给庖厨。到了晡时,当值的侍中再次奏严,皇帝脱去戎装,再改穿戴黑介帻、单衣。当值、次值的侍中、散骑常侍、给事黄门侍郎等皇帝近臣夹侍御座,当值的侍中跪奏:

    “还宫——”

    皇帝登上车驾,回宫之仪如常。

    车驾到达太极殿前,内外百官拜表问讯也如常仪。至此,大蒐礼仪结束。

    回到了宫中,刘义隆好像想起了什么,于是就问狄当:

    “见着始兴王了吗?”

    “见着了,陛下。始兴王和诸王都跟在车驾的后面。”

    “噢——那就好。”刘义隆不再问了。

    刘义隆何以在这时候想起了虎头了呢?这还得从去年的春射说起。

    太子和虎头两人一直因为他们的母亲与皇上的关系而积怨很深,尤其是太子,他对虎头母子可谓恨之入骨,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去那粒埋在心中的仇恨的种子,现在已经破土而出,正茁壮成长。过去他是怀恨在心,现在他要付诸实践了。为了煞煞虎头咄咄逼人的气势,他一直在寻找教训虎头的机会,这个机会就是去年的春射。

    事先,太子让他的亲信张之挑选两个手脚麻利的人刘起水和张仁——这两个人都是没有什么面部和体形特征的人,让人看了会说不出印象来;然后为他们配备了东宫卫队的两匹快马,安排他们紧跟着虎头的仪仗,瞅着机会下手。一向好逞能的虎头有一个习惯,就是在射雉的时候,为了在皇上面前显露他的箭法,往往会撇下左右侍从一个人飞马奔驰,而他的那匹皇上赐予的神马也正帮了他的忙:那马不但能跑得快,而且能伸出前蹄爬上高坡。也因此,那些紧跟着他的侍从往往只能拽着嘶鸣的马望着高坡兴叹。

    那一次,虎头是要去追赶一只快鹿,就在他独自一人去追赶的时候,刘起水和张仁终于找到了机会,立即策马追了上去。虎头正一股劲地往前追,集中精力的他虽感到有人跟了上来,但他以为那一定是自己的随从,也没有认真地去看一看。这时,但见从后面赶上来的张仁在逼近虎头的时候提缰跃马,一下子把毫无防备的虎头连人带马撞翻在地,虎头从马上摔下时又狠狠地撞在了树桩上,片刻间竟然意识模糊。隐约之间,他看到了有人下马向自己走来,他以为是侍从要来搀扶自己,但朦胧之间就被人抡起拳头一阵乒乒乓乓的暴打,随即又被人反扣在地上踹了几脚,然后就没有了知觉。等到他的真的侍从赶来的时候,他们看到的是躺在草丛中一动不动的始兴王殿下,于是一个个吓得脸都没有了血色;待看看周围,却没有半个人影。正在他们一筹莫展,并商议着要不要禀告皇上的时候,虎头微微睁开了血肉模糊的双眼。扶起了殿下,侍从们一个个跪在地上,问他是怎么回事,是何人所为,他连话语都不能说,哪里还能分辨出东南西北!

    

第一一五章 太子和始兴王(一)

    正在射雉的刘义隆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他感到十分震惊,当即下令封山搜查。虎头被暴打,竟然生在皇帝参加的春射的时候,这让他立即联想到同样在武帐岗许曜的拔剑出鞘。

    山虽是搜了,但肯定不会有什么结果。虎头对被殴一事说不出一点所以然来,当时被打得懵了头的他没有看清那人是什么打扮什么模样,他甚至也不能说出是几个人所为。况且,那刘起水和张仁也都混在搜山的队伍里坏笑着,煞有介事地凑热闹呢!

    既无结果,刘义隆只得在震怒之余撤了虎头手下的几个队主的职,以消心头之气。虽然如此,但刘义隆和虎头都同时怀疑到了一个人,只是没有任何证据。

    这件事还真让虎头冷静下来了。他开始考虑起了利害关系,他不再是一个莽撞的少年了,他已经二十岁了。过去的十多年来,他和他的母亲潘修仪都对未来充满了幻想,都在做着同一个梦。但是,在江左这块地方,就连原本出身贫寒的刘家在做了皇帝之后也不能免俗。他们在选择女后的时候不一定都注目于王、谢豪门,但他们绝不会去选择势卑力微的寒门之女:武皇还没有代晋称帝时就为少帝选择了皇家司马氏女做未来的女后,父皇所纳袁后的父祖也是朝廷要臣,太子妃以及其他王妃也都是名门之后。但是潘家只是屠户,尽管如今皇后已经仙逝了好几年了,但父皇还是不可能去选择过去曾经专宠的母亲来做皇后,甚至宁愿让皇后的位子空缺着,甚至一空缺就是七八年。好像是为了宽慰母亲,父皇在一度冷落母亲之后提升了她的品位,让她的名号变为九嫔中的最高级“淑妃”,甚至让她去做过去属于皇后所做的一些事务,但就是不愿册封她为皇后。如果母亲做不了皇后,“子因母贵”的美梦就只能化为泡影。在这样的大好时机里……遗憾啊遗憾!

    十多岁的少年时期,尤其在皇后逝去的那两年里,母亲要青云直上的想法像雨天里的一块湿地,渐渐地扩大,也渐渐地侵润了他的心。那时候,他以为母亲要做皇后是笃定的事,也因此,他常常表现出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把那些王子都不放在眼里,他甚至会在大庭广众之中与太子一争高下,势不相让。

    把他从梦里拉到现实中来的,先是王师沈璞,是沈璞在讲解陈思王曹植的诗歌时把他从梦中惊醒的;然后是父皇,是父皇对他们母子所说的那句意味深长的话语:“你们母子岂可一日无我啊!”

    将来的天下是太子的,而太子对他们母子可谓恨之入骨。一旦父皇驾鹤西去……到那时候,又何止只是像在山上那样受点皮肉之苦而已:到那时候,天下之大,岂有一块立足之地!每每想起父皇的那句“你们母子岂可一日无我啊!”他就会郁闷好几天。起初,为了排解心中的郁闷,他就和他的心腹小厮偷偷地策马外出搅扰民女,但是这种偷情纵欲式的取乐忘忧往往只是短暂的麻痹自己。一旦乐事过了,曹魏时陈思王后期生不如死的处境和父皇的告诫就会浮现在他的眼前,想忘也忘不了。

    后来,他想到了改变。

    他终于有幸结识了太子的心腹小厮陈景。这陈景没甚大能耐,但他每每能揣知太子的心意,让太子过得快活,太子也因此就颇为信任他。从陈景那里虎头知道了太子也常常去搅扰民女,只是没有自己做得那样疯狂--自己曾经和小厮们远行数百里去吴郡一赏美色;他还知道了太子最爱的就是到城南去射雉,因为爱好射雉,也就喜好把玩弓箭。于是虎头就把自己所喜爱的一张东吴时周瑜佩带的银饰弓,通过陈景的引介让亲信顾书送到了东宫。临拿出来的时候,虎头还很怜惜地抚摩了它几回,那张弓几易其手,父皇得到了之后就在几年前的冠礼上送给了他,那时父皇还郑重地告诫他要多习骑射,将来为国家杀魏敌立战功!

    顾书小心地提着装有银饰宫的匣子,在陈景的引导下兴头头地来到了东宫的时候,太子正沉浸在赌局之中。在听了几遍“始兴王派人给殿下送礼来了”之后,太子才懒洋洋地到了门外,站在高高的台阶上乜斜着站在阶下的毕恭毕敬的顾书,然后很不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