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代帝王刘义隆 >

第57章

一代帝王刘义隆-第57章

小说: 一代帝王刘义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仙人及不死之药都在神山中,山中禽兽都是白色,用黄金白银建造宫阙,人未到,望之如云,到了,却在水下。也有人说被大风吹阻不能到,但无论如何,终究无人能到。徐福等去寻求它,也以大风为辞,不能到达,只说看见了神山。

    “始皇三十二年,始皇巡行碣石,又派燕地人卢生去寻找古仙人羡门、高誓,随后又派韩终等人去寻找仙人不死之药。卢生入海归来,上奏图书,上面写着‘亡秦者胡也’。始皇不知谶语‘胡’是指二世胡亥,却下令将军蒙恬率领三十万大众北击胡人。其后卢生又对始皇说:‘臣等求神仙灵药不能得,是因君王所居处之地人臣皆知,而神仙境界人主微行以避恶鬼,恶鬼避,仙人至。若君王所居之地勿令人知晓,则不死之药可得。’始皇信以为真,说:‘吾仰慕真人,自称“真人”,不称“朕”。’从此始皇到何处,有透露的就处死。但久不得灵药,卢生等认为始皇为人暴戾,而灵药难得,不验则死,于是都逃亡了。始皇大怒,认为他们既不得灵药且诽谤君王,扬君不德,下令御史彻查此事,最终在咸阳坑杀儒生四百六十人。徐福等人入海寻求神仙久不能得,且花费巨大,也害怕遭到谴责,于是欺骗始皇说蓬莱灵药可得,然而常为海中大鲛(鲨鱼)所苦,才不能到达神山,请求派强弩手随行。三十七年,始皇年五十驾崩,求仙问药之事再无后文。

    “始皇为求神仙不死之药,兴师动众劳民伤财,除了屡被欺骗,最终一无所得。”

    刘义隆听出这话是说给他听的,就沉默不语。

    “汉文帝时赵人新垣平凭借能望气拜见文帝。有人上书告新垣平所言都是欺诈,文帝把他交给臣下查验,果然如此,就杀了他。此后文帝不再谈论神仙之事——文帝历来为人称道,并不虚然。”

    刘义隆抬头看着何尚之,觉得他实际上是在批评自己。

    “汉武在位,尤其敬重鬼神之事。有个叫李少君的人以有延年益寿方拜见武帝,武帝尊奉他,他说:‘祭祀灶神可以招致神异,能招致神异就能化丹砂为黄金,黄金成就可作饮食器具,就可延年益寿,能延年益寿就能见仙人。臣曾远游海上,见过神仙安期生,安期生给臣枣子吃,那枣子像瓜一样大。’于是武帝亲自祭祀灶神,又派方士入海寻找安期生。久之,李少君死,燕、齐一带的方士争相谈论鬼神之事。此时武帝所宠幸的李夫人死了,齐人少翁能在夜间用方术招致夫人,武帝竟能从帷帐中望见夫人,于是武帝拜少翁为文成将军,赏赐丰厚,又建甘泉宫来招神。最终神没有来,少翁就用帛书喂牛,然后对人说牛腹中有神异,于是杀牛得帛书,所言怪异;武帝看了认出是少翁的笔迹,责问他,他不得不招供,于是武帝杀了他,但对此事隐而不,只说是吃了马肝中了毒死了。武帝虽杀了少翁,但信神不止,其后又建柏梁台、铜柱、承露仙人掌。”

    “那武帝从帷帐中看见李夫人,又作何解?”刘义隆问。这事若是真的,那自己不就可以再见袁皇后了吗?

    “那不过是方术,一种小戏法,骗骗人而已,今人也能做到。”

    “卿再接着说吧。”刘义隆有些失望。

    “少翁之后,又有栾大。栾大是胶东王府中人,与少翁同师。武帝杀了少翁,后悔他的方术不尽,等到见了栾大,似是少翁重生,大喜。栾大为人敢说大话且镇静自若,这种人往往会有。他对武帝说:‘臣之师曾说过:黄金可成,河决可塞,不死之药可得,仙人可致。臣往来海上,曾见过安期生等神仙,只因为臣微贱,诸神不信任臣。’武帝说:‘少翁吃马肝而死。若真能得其方,我有何爱惜!’武帝先让栾大验小方,栾大就摆好棋子,然后让棋子相互撞击,武帝见了,就信任他并拜他为五利将军。过了月余,栾大又得到四块印,武帝看了之后以为他能通神,就下诏封他为乐通侯,赐豪宅及童仆千人,又把公主嫁给他。一时间王侯将相争相和他交往,栾大可谓贵震天下。

    “其间,又有齐人公孙卿和武帝说起古时黄帝游五山,与神相会,黄帝边战边学仙,百余岁然后得与神通,天龙下垂胡须迎黄帝。武帝听了无比仰慕,感叹说:‘唉,若真能如黄帝,那我扔掉妻与子就像扔掉鞋子一样不足惜!’于是就拜公孙卿为郎。久之,栾大诸事都不应验,又并无方术,武帝失望之余就杀了他。尽管如此,公孙卿仍然屡屡说见过仙人,其他方士也说见过蓬莱诸神,武帝再次燃起希望之火,似乎神仙仍可遇,于是就东游海上,封禅泰山,并拜公孙卿为中大夫。公孙卿说‘仙人好楼居’,于是武帝就在长安建飞廉馆、桂馆,在甘泉建益寿馆、延寿馆,又建通天台,台高三十丈,用来招神仙;又建建章宫,挖凿大池,池中立三神山,又立神明台、井干楼,楼高五十丈,上有辇道相通。其后武帝再次东巡海上,但神仙之事终究无验。

    “终汉武之世,诸神仙之事都不见应验,然而破费无法计算,但汉武至终仍笃信无疑。”

    刘义隆若有所思。

    “其实秦皇、汉武之后还有笃信鬼神之君。”何尚之似乎意犹未尽,“因为没有继嗣,汉成帝末年颇好鬼神之事,耗费巨大。于是谷永谏道:‘诸方士背仁义之正道,不遵五经之法言,而盛称奇怪鬼神,求报无福之祠,及言世有仙人,服食不死之药,都属奸人惑众,挟左道,怀诈伪,以欺蔽世主。听其言,洋洋满耳,似乎可遇;求之,空空如捕风捉影,终不可得。因此贤君拒而不听,圣人绝而不语。往昔周史苌弘想用鬼神之术辅尊灵王,会朝诸侯,结果周室愈微,诸侯愈叛。楚怀王重祭祀,事鬼神,想以此获福助,退秦师,结果兵挫地削,身辱国危。秦始皇初并天下,乐于神仙之道,派遣徐福、韩终之徒多携童男童女入海求神采药,因逃不归,天下怨恨。汉兴,新垣平、少翁、公孙卿、栾大等,都以入海求神采药贵幸,赏赐累千金。栾大尤为尊盛,娶公主,高爵位,震动海内。汉武之际,燕齐之间方士多达万计。其后,栾大等都因术穷诈现,诛灭伏罪。综观往事,旷日经年求仙问药,终无毫厘之验,足以示今。《论语》曰:子不语怪、力、乱、神。希望陛下拒绝此类,勿令奸人有机可乘!’

    “谷永所谏,就是今日臣想说的!”

    说完,何尚之长吁一口气。

    刘义隆沉思良久,然后才对何尚之说:

    “前些年,我屡为病痛所困,至于属纩相继。冥冥之中,常想起鬼神之事,此其一;袁后仙逝,让我难以忘怀,加之常常有小灵验,就让我想起齐人少翁能招致神仙降临诸事,此其二。卿今日所言,往日读史也略有所知,但卿综而述之,我有所悟……因卿所谏,我将停建三神山。”

    “万民幸甚!国家幸甚!”何尚之面露喜色。

    从此,湖中不再建三神山。

    后人所见玄武湖中几个小岛,即元嘉年间拟建三神山之遗迹。

第九十五章 沈庆之围剿蛮民武装

    刘义隆开始了再次北伐的具体的准备工作。

    元嘉二十二年初,他任命第三子、十六岁的武陵王刘骏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镇守襄阳。襄阳是南北对峙时期的一座著名的边镇,它是南人阻挡北方势力南犯的要冲,也是南人想要收复失地的前哨。但自东晋江左以来的一百多年间,还从没有任何一位皇子去镇守过襄阳。同年,他又任命第四子、十五岁的南平王刘铄为安蛮校尉、南豫州刺史,随即又撤了南豫州并入豫州,仍以刘铄为豫州刺史,镇守寿阳(在今安徽寿县)。寿阳,也是南北对峙时的一座军事重镇。

    武陵王刘骏在赴任的途中受到了蛮人武装力量的拦阻。

    自东晋以来,南方除汉族外,最大的民族就是蛮族,他们从长江中游、上游地区向东向北展。蛮族各部按所居地域区分,有豫州蛮、荆州蛮和雍州蛮,其中居武陵郡的也叫“五溪蛮”。各部蛮人分别由蛮王统帅,多者有几千户甚至上万户,少者也有几百户;在地域上他们不相连接,语言也不一致。他们多居处于深山幽谷之中,宜都、天门、巴东、建平以及长江以北诸郡的蛮人,都居处在深山重阻之中,人迹罕至。

    朝廷为了使蛮人纳租服役,先后在蛮人地区设立了数十个郡县,规定蛮人归顺者一户只需交纳谷物数斛,其余无杂调,这比汉民的负担要轻得多,因而它也诱使相邻地区的汉民有时为逃避重赋而逃入蛮人地区。在自然灾害或地方官吏治民不力的时候,这些蛮人,尤其是一些力量较强大的蛮族部落,往往会在蛮王的指挥下进攻汉人的城邑,抢掠商旅和汉民的财物。他们又时南时北,依违于刘宋和拓跋魏之间以获取更大利益。

    原先刘道产任雍州刺史时治政有方,群蛮尽归顺刘道产,纷纷从山林中走出来在沔水(古代通称汉水为沔水,又,沔水进入长江以后今湖北武汉以下的长江,古代也通称为沔水)两岸安居,那时村落相连,户口一时繁盛。刘道产死后,诸蛮又故态复萌,致使抄掠骚扰无日无之。朝廷曾任命朱修之为征西司马前往征讨,但朱修之失利;刘义隆又任命颇为信任的沈庆之为建威将军前往增援。因战事不利,且死伤多,朱修之下狱,沈庆之独自率军征讨,大败沔水流域诸蛮,俘获七千余人。

    武陵王刘骏西赴襄阳,诸蛮重整旗鼓,再行抄掠骚扰,截断驿道,致使武陵王的部伍水6受阻,不得不滞留在路上。不但如此,诸蛮还准备围攻随郡(在今湖北随州市)。随郡太守柳元景有谋略,长于作战,尽管城内粮食短缺兵器少,他仍从现有六七百人中分出五百人埋伏于驿道边;夜间见蛮人出来就举火急攻,蛮人不知官军多少,惊扰践踏、赴水溺死者达千余人。官军趁夜色鼓噪追击,又砍杀数百人。

    这样武陵王才得以率领部伍重新上路。

    武陵王虽得以赴襄阳,但是诸蛮屡屡为寇使后方不安,刘义隆考虑到不久将大举北伐,就想斩草除根以绝后患,于是再次重用沈庆之,让他统帅中兵参军王玄谟、随郡太守柳元景和司空参军宗悫诸部二万人进驻沔水流域。诸将兵分八路,沈庆之殿后作众军节度。

    在这诸人中,除了王玄谟稍逊一筹,沈庆之、柳元景和宗悫都是出众的战将。

    此前伐蛮,官军都驻扎在山脚下然后仰攻蛮人,这样蛮人就得以居高临下利用其弓箭飞石,因而屡屡得胜。沈庆之在察看地形后对诸将说:

    “若依旧法仍然必败。去年风调雨顺,诸蛮丰收储备丰足,要靠围困一时难以奏效,那只能使官军受损。如今一改成法,各率所领到山上扎营,这样出其不意,诸蛮必定惊恐;趁其惊乱,可不战而胜!”

    于是诸路军砍山开道,也不与蛮人交锋,只顾摇旗呐喊,以乱蛮人军心。看到官军同样占据山险,蛮人见优势已不复存在,并且担心自己被困在山上,就纷纷溃散四逃。这样,自冬至春,官军有了蛮人丢弃在山上的粮食,省却了驿道的运输。

    不久,原已归顺的南新郡(治所在今湖北房县)蛮帅田彦生带领六千余人反叛,围攻郡县。沈庆之派遣柳元景率领五千人急救。柳元景的军队还没有到达,郡城已经被攻破;蛮人纵火焚烧,仓库及庙舍都化为灰烬,随后他们又驱逼城内吏民屯据附近白杨山。柳元景率军追至山下,把山包围成几重。宗悫率所领将士先登,众军奋力急攻,大破蛮兵,威镇诸山。群蛮这才叩头请降。

    沈庆之患有头风病,常常戴着狐皮帽;群蛮看见他的狐皮帽就害怕,称他叫“苍头公”。看到他的军队,蛮人都会惊叫:

    “苍头公又来了!”

    攻破了田彦生的蛮军,沈庆之就率军从茹丘山到达检城,又大败诸蛮,斩三千级,俘虏蛮民二万八千余人,招降蛮民二万五千余人,收缴牛马七百余头,粮食九万余斛;武陵王在白楚建了纳降、受俘二城来安置蛮民。

    此后,只有幸诸山的犬羊蛮屡屡寇扰,沈庆之又率领众军前往讨伐。

    官军在山下依险要处筑营,营中开门相通;沈庆之又命令诸军只在营中打井取水,这样就可防蛮兵下山烧营。有一天,蛮兵趁着大风在夜间下山,人人手举火炬准备烧营——官兵营房多为幔布及草屋;蛮兵刚点燃,官兵就随即浇灭。同时,官军又多用弓弩夹射蛮兵,蛮兵不能抵挡,于是四散奔逃。后来因山高路险,又因夏雨正盛,不得已,沈庆之就下令建六处营垒在山下戍守。蛮兵被困日久,粮食匮乏,又纷纷下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