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金粉世家 >

第54章

金粉世家-第54章

小说: 金粉世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缎庄没有什么生意,冷冰冰的没有什么意思。到了下午,那可就好了。太太小姐少奶奶全都去了,不说买东西,瞧个热闹,也很有意思的。”燕西笑道:“胡说!我不管你们,你们越发放肆了,倒常常拿我开玩笑!你对大爷二爷说话,敢这样吗?”金荣笑道:“谁让七爷比我小呢,小时候,听差的伺候你,你随便惯了。所以到了现在,谁也不怕。”燕西道:“别废话了,叫他去开车罢。”金荣道:“不是我多嘴,你做事就是这样性急,这样早,大干大闹地坐了车出去,不定上房里谁知道了,都得追问,这一问出来了,就是是非。到了吃过午饭,你随便上哪儿,别人也不注意。这会子打草惊蛇地往外跑,不能说没有事。这不是自捣乱子吗?” 燕西想了一想,这话很对。便笑道:“我就依你的话,下午再去。这一说话,我不要睡了,你把今天的报,拿来我看。”金荣听说,便把这一天的日报,全拿了来,报上却叠着两张小报。燕西躺在沙发上,金荣就把一叠报,放在沙发边的茶桌上。燕西先拿起两张小报,什么也不瞧,先看那戏报上。好几家戏园子,今天的戏都不错,又不由得想去看戏。但是要看戏,买东西就得早些才好。

正这样盘算着,门一推,玉芬伸着半个脑袋进来。燕西看见,连忙坐了起来,笑道: “嗳哟!怎样这么早,三嫂就来了?”玉芬才扶着门,走了进来。笑道:“二哥不在这里吗?”燕西道:“不知道为了什么?昨晚上就在这沙发椅上睡了一宿,刚才匆匆忙忙地就出去了。有什么事找他吗?”玉芬道:“我不要找他,我问他为什么和二嫂生气?我很想来作一个调解人呢。”一面说话,一面就拿起茶桌上的小报来看。笑道:“嘿!今天共和舞台的戏不错,配得很齐备的《探母回令》,这个小旦陈玉芳,不是你很捧他的吗?今天得请我去听戏。”燕西笑道:“别家我无不从命,这共和舞台,算了。”玉芬道:“为什么算了?你捧的角儿我们不配去看吗?”燕西道:“不是那样说,因为《探母回令》这出戏,我实在看得腻了。”玉芬道:“谁叫你看呢?你听戏得了,看腻了,听总听不腻的。若是听得腻,为什么大家老在家里开话匣子呢?”燕西只说一句,她倒前后驳了好几层理由。实在他的意思,因为逢到陈玉芳唱戏,鹏振一班朋友,共有七八个人,总在池子里第二排上。那第二排的椅子,是他们固定的,并不用得买票,戏园子里自然留着。今天既然有好戏,鹏振岂有不去之理?若是两方碰着,玉芬是个多心的人,岂能不疑呢?因此,他所以不愿去。玉芬哪里知道这一层原故,笑道:“你非请我去不可!你不请我去,我就和你恼了。”燕西沉吟了一会,说道:“我就请你罢。可是……”玉芬笑道:“别可是,这用不着下转语的。”燕西笑道:“不是别的要下转语,因为吃过饭,我有一件正经事要办,不定耽搁一个钟头,或者两个钟头。若是我回来晚了,三嫂可以先去,反正我一定到就是了。”玉芬摇着头道:“哼!你没有正经事。你不声明,我还不疑心,你一声明,我倒要疑心你想逃了。”燕西笑道: “我一不读书,二不上衙门,照说,是没有什么正经事。但是朋友我总是有的,会朋友还不能算是正经事吗?”玉芬道:“好罢,反正你不来,我也是要去,而且我代表你作主,钱花得更多。花了钱,我还怕你不认帐吗?”燕西也不再说,就这样笑了一笑。但是他心里可在计算,要怎样知会鹏振一声才好。若不知会他,事情弄穿了,鹏振不要疑心自己在里面捣乱吗?因是各处打听,看鹏振究竟在什么地方?偏是各处找遍,并不见鹏振一点影儿。只得慢慢走着,走到鹏振自己院子这儿来。一见秋香站在回廊上晾手绢,便和她丢了一个眼色。秋香一抬头,见他站在月亮门中,心里已经会意,眼珠儿对上面屋里瞟了一瞟,然后望着燕西点点头,微把嘴向前一呶,燕西也懂得她的意思,于是站在月亮门屏风后边来。一会儿工夫,秋香来了,笑道:“七爷什么事?要我给篦一篦头发吗?”燕西说:“不是。”秋香道:“要不,就是洗手绢?”燕西道:“也不是。”秋香低着头一看,见燕西手甲很长,笑道:“是了,要我给你修指甲呢?”燕西道:“都不是,我给你主人报信来了。照说,你也得帮他一个忙。”秋香笑道:“这又是什么事呢?你为我们三爷来着吗?”燕西道:“你知道三爷哪里去了吗?你见着他,你就私下告诉他,今天千万别去听戏,就说你少奶奶要我请她,已经包下一个厢了。”秋香道:“三爷一早就出去了,不知道回来不回来呢?”燕西道:“不回来就算了。若是回来了,你就把我这话告诉他。”燕西说完,他自出去。秋香听了这话,又有一件小功劳可立,很是欢喜。玉芬正在屋里捡箱子,燕西和秋香说话,她果然一点也不知道。倒是事情凑巧,鹏振上午在外面忙了一阵子,恰好回来吃午饭。秋香心里藏着一句话,巴不得马上就告诉鹏振。谁知鹏振坐在屋里老不动身,秋香有话,没有法子说,只是在屋子里,走进走出,她倒急得心里火烧一般。鹏振不明就里,反说道:“秋香,你丢了什么东西吗?老是跑进跑出作什么?”秋香被他说破,只好走了出去,不再来了。一直等到送饭进来,将碗筷摆在桌子上的时候,玉芬不在这里,秋香趁了空子,站到他面前,轻轻地说道:“三爷,七爷说……”刚说到这个说字,玉芬在隔壁屋子里咳嗽着,秋香就把话忍回去了。到了此时,鹏振才明白过来,今天上午秋香所以来来去去,都是为着这一句话了。听了这话,当时搁在心里,吃过饭,便直接去找燕西,看他有什么话说。但是燕西记着去买绸缎,已经坐了汽车走了。鹏振向回走时,恰好秋香追了来。鹏振问道:“七爷对你说什么了,你怎样不说完?”秋香道:“七爷说,今天请三少奶奶去听戏,可请你千万别去!”鹏振突然听了这话,倒愣住了。便问:“那为什么?”秋香道:“我也不知道,是七爷这样告诉我说的。”鹏振仔细一想,这决计是指着共和舞台的事。但是他们何以好好的要听戏?这却不可解了。当时走回房去,忍不住,先问玉芬道:“你要去听戏吗?”玉芬道:“你听见谁说的?”鹏振道:“老七告诉我的。”玉芬道:“瞎说!老七早出门去了。”鹏振道: “这是很不要紧的事,我瞎说作什么?老七出去了,他就不能留下话来吗?”玉芬道:“他请我看戏,这也是很平常的事,他还巴巴的留下话来告诉你干什么?”鹏振不能再往下辨白了,只好对她一笑

但是这个时候燕西正在绸缎庄楼上,将绸缎大挑特挑呢。两三个穿长衣的伙计,包围着燕西,笑道:“七爷是自己买料子?还是替哪位小姐买?”燕西道:“我买点东西送人。” 一个老些的伙计道:“送人的料子,要好些的,有有有。”说时,便对年轻些的伙计道: “去!把新到的法国绸缎……”燕西道:“不要那个,我是送小姐们的。”老伙计笑道: “是,我知道,法国绸很好。爱挑热闹些的,就是绮云绸吧?电印绸也好,那是印成的花样,作旗袍最好。七爷都让他拿来看看吧?七爷是要漂亮的,我知道。”燕西笑道:“我只说一句,你就报告这一大套,我都被你说迷糊了。好在绸缎出在你们这儿,爱叫什么都行,就是无缝天衣也好。什么叫作绮云绸?这个名字,倒也响亮,你拿了来给我看看。”但是在他说这句话时,那几个伙计左一抱,右一抱,早在玻璃罩上,堆了一大堆绸缎。一个年轻的伙计拿了一匹料子,将它抖开,就披袈裟一般,披在肩上。他笑道:“七爷,你瞧瞧,就是绮云绸。”燕西一看,是杏黄底子,上面印满了红花。燕西摆了摆头道:“太热闹。”那个年老伙计道:“七爷你瞧,这个不错!”燕西看时,只见他手上悬空拿着雨过天青色的绸料,上半截是纯青的,并无花样。但是那颜色,越下越淡,淡到最下,变成嫩柳色,在那地方,有一丛五色花样,就如绣的一般。那有胡子的老伙计,将绸料贴着胸上悬了下去。那一丛花,拖到两膝边。他慢慢走着路,把下面那一丛花的绸料,故意摆荡着。他翘着胡子对燕西笑道:“七爷,你瞧,多么漂亮!这要做一件旗袍,远望象短衣长裙,近望又是长衫,真好看。”燕西见这一个老头子披上这个,他已忍不住笑。现在这老伙计走起来,还是装成那轻移莲步的样子,燕西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恰好隔壁一架玻璃罩上,有两位姨太太式的女客,在那里剪料子,看见老伙计作怪,也笑得前仰后合,只把手绢子来蒙住脸。那老伙计极力要讨好,倒不料砸了一鼻子的灰,羞得一张脸全成紫色。燕西怕人家过于难为情,就笑道:“这个料子很好,你就照着衣服的尺寸,给我剪上一件罢。”老伙计借着剪料子就把这事掩饰过去。又捡出许多不同颜色的料子,请燕西挑选,说送人的东西总应成双。燕西道: “剪衣料有什么双不双?你们想多卖一点就是了。”老伙计笑道:“七爷,这话不应该你说,遇到你这样的主顾,不多做一点生意,还到哪里去找哩?就凭你七爷送礼,也决不能送一两样。”他们在这里说话,刚才含笑的那位女宾,就不住地向这边瞧过来。燕西见了有人望着,要那个虚面子,便笑道:“那当然不能送一件,但是这几样料子,怕受主未必愿意。”老伙计道:“那很容易办,多买一点就行了,送人家好几样,总有一两样合人的意思。”燕西道:“我也不要这些电印的,我要些随便样子的罢。”那些伙计听了这话,就一阵风似的,搬了许多料子,放在燕西面前。那几位女宾更注意了,彼此交头接耳,好象就在说些什么。燕西见这种情形,落得出个风头,伙计说哪样好,就剪哪样,一刻工夫,剪了八九样。伙计还要送料子给燕西看时,壁上的钟已经一点多钟了。便道:“得了,我没有工夫了,你给我搬上汽车去罢。”伙计一面将料子包起,一面开上帐单来,燕西看也没看,就向袋里一揣。说道:“写上帐罢。若要现的也可以,下午到我宅里去拿罢。”老伙计道:“写上得了,七爷是不容易在家的。”燕西带着那些绸料,一直就坐上汽车到落花胡同来。他先就给金荣十几块钱,买了水果月饼之类。这时,就联合这些绸料,叫金荣捧着,一齐送到冷家去。在他,又是一笔得意文章了。

  第二卷 第一十三章

这个时候,宋润卿在天津有事耽搁还没回来,冷太太突然又收了这些礼物,真过意不去,便亲自到这边来道谢。因道:“金先生上次过生日,一点也不让我们知道,我们是少礼又少贺。这会子,我们正想借着过中秋,补送一点东西。你瞧,我们这儿东西还没预备,你又多礼,直教我过不去。清秋的舅父又不在家,我们想作一个东道都不能够。”燕西笑道: “伯母快别说这个话,宋先生临走的时候,他还再三叮嘱,让我照应府上。偏是家父这一阵子,让我在家里补习功课,我来到这边的时候极少。”冷太太道:“我们那儿有个老韩,有些事也就可以照管了。若是真有要紧的事,我自然是会请教的。”燕西笑道:“我实在没事,倒好像极忙似的。不然,天气现在凉了,我应该陪伯母去看两回戏。”冷太太道:“我又不懂戏,听了也是白花钱,清秋现在和同学的家里借了一个话匣子来,一天开到晚,我就觉得听腻了。她倒很有味,开了又开。”燕西道:“我不知道冷小姐喜欢这个,我要知道,我有一个很好的话匣子,可以相送。借的是怎么样子的话匣子?”冷太太道:“若没事,可请到我那边去看看。现在她正在那开着呢。”燕西把玉芬看戏的事全忘了。便笑道:“很好很好,我也过去谈谈。”于是冷太太在前,燕西跟着后面。那话匣子在北屋门口一张茶几上放着,清秋端了一张小凳,两手抱着膝盖,坐在树底下听。这个日子,树上的红枣子,一球一球的,围着半黄的树叶子,直垂下来。有时刮了一阵小风过去,劈扑劈扑,还会掉下几颗枣子来。就在这个时候,扑的一声,一样东西打在清秋头上。头发是松的,那东西落下,直钻进人的头发里去。清秋用手摩着头道:“嗳哟!这是什么?”手一掏,掏出一看,是粒枣子,就随手一扔。这一扔,不偏不倚,恰好燕西一举手,扔在他衫袖里面,燕西用手在袖子里捏着。伸出来一看,见是一粒红枣,就在冷太太身后对她一笑,把枣子藏在袋里了。清秋无意之中,倒不料给燕西捡了这样一个便宜。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