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寓-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拥娜匀禄疃急匦肷媳ㄉ弦患兜ノ唬牢且膊豢梢晕嗜醚∈置悄芽暗南附谖侍狻�
《超级XX》是全国最成功的选秀节目,这一通知的出台,对它们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通知的各个条款都直指该节目。遥想当年,《超级XX》火遍神州,很多位国内非常知名的老歌唱家,老艺术家都来为选手们加油打气,在一个个纪念册里签名,为“想唱就唱”的理念高声叫好。可如今,想唱未必能唱的权威通知一出,再加上所谓批评家们煽风点火添油加醋的“净化庸俗”说的提出,很多人都为《超级XX》捏了一把汗。
将一个歌唱节目定性成限制级,真的有些过了。更何况权威们早不发文,晚不发文,偏偏要在地方台拉足了广告费,一切就绪时发文。人家招商引资会都开了,各路粉丝也摩拳擦掌准备好了,偏偏要在这临门一脚时吹哨喊停,难怪有老百姓念叨,这简直是在乱发脾气、乱发文。如果真像权威们所说,发文的目的是为了“净化庸俗”,那么就不应该在通知中意味深长地留什么“上级审批”余地,为人情活动埋下伏笔。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通知”的威胁下,《超级XX》依然意气风发地开始了,老百姓又可以端坐在电视机前,聆听久违的歌声。据说,报名参加《超级XX》的人像从前一样多,只是在《超级XX》的主办地区,卖假身份证的突然多了起来。可见,《超级XX》和“通知”较量的过程,无非是一群人出招,再由一群人拆招的一个过程。
伯夷、叔齐的噱头
商朝孤竹国国君的公子伯夷、叔齐一向以特立独行著称。孤竹国国君死得匆忙,没来得及写遗嘱,朝中大臣不知道该让这两位公子谁做国君。伯夷、叔齐过惯了自由的、不受拘束的生活,心想老爹也太不负责了,留下了个这样的烂摊子让我管,自己倒去阎王殿享福了,这怎么能行呢?于是,兄弟二人你推我让,谁都不想做这个劳神费力的破国君。还是伯夷聪明,他与弟弟叔齐说:“老弟,你我过惯了悠闲自在的生活,谁都不愿意继承父王的遗志,那我们何不走为上计呢?看他们去那里找得到我们。至于国君一职,爱谁做谁做!”
果然,兄弟二人趁着天黑,偷偷摸出孤竹国城门,双双弃国而逃。两人或吟诗作对、或游山玩水,日子过得惬意而自在。为了不至于与外界失去联系,他们建起了自己的博客,把自己的诗歌散文发表上去。在这一时期,他们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个商朝人,并以一个商朝人而自豪。
后来,由于商纣王的倒行逆施,其属国周开始起兵反抗,一路所向披靡地打到了商的首都――朝歌,商朝危如悬卵。一向以爱国、忠诚著称的伯夷、叔齐从互联网上知道了这件事,连夜马不停蹄地赶到周军的驻扎地,企图阻止周军这大逆不道的行为。
伯夷、叔齐大义凛然地站在周军总司令姜子牙的战马前,威胁姜子牙说:“你这样的行为,老天都不会原谅的,你若是不退兵,就从我们身上踏过去吧!”姜子牙笑笑:“就凭你们俩的力量,怎么能阻挡得住我们这一支正义之师呢?你们还是识相一些,乖乖让路吧!”说完,姜子牙挥了挥手,就让士兵把伯夷、叔齐推到一边去了。
看到周朝浩浩荡荡的队伍,伯夷、叔齐知道商朝灭亡是大势所趋,为了不做亡国奴,他们决定不做周的臣子,到首阳山去隐居,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他们特意在博客上发了帖子:“我们,商朝孤竹国二公子伯夷、叔齐在此作最后的声明:我们郑重承诺不做周的子民,并决心不食周粟,不穿周帛,只以野菜果腹,树叶遮体,誓死不做亡国奴。同时由于众所周知不可抗拒的原因,本博客从此关闭,望众网友体谅。”
消息很快传到姜子牙的耳朵里:“什么‘众所周知不可抗拒的原因’,这不明明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他们单单在如此时刻,用如此深含政治原因的腔调来说话,不是故意与我们对着干吗?让其他国家知道了,不说我们没有言论自由才怪了?我们这样一个新成立的国家可经不起这样的妖言惑众之语。”
于是,姜子牙悄悄与自己的老婆耳语一番。不久,一个妇人就找到了伯夷、叔齐,义正词严地对他们说:“你们为了忠义而不吃周粟、不穿周朝的衣服,而首阳山已经是周的国土了,这里的草木也就是周朝的了。”
伯夷、叔齐听后,哑口无言,只好什么也不吃,活活饿死在首阳山。
且东说寓:
新闻记者的职业就决定了这个行业所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一个新闻工作者有了自己的职业道德并且能够遵守职业道德,才能够面对广大的人民群众。就好比医生不管在医院还是在家里都不能乱开药方一样,新闻工作者必须对自己的文章责负。“说真话”应该是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职业操守。然而前不久,网络上就上演了一部闹剧。
2006年3月8日,正逢两会召开之时,中国内地的网络上发生了非常奇怪的事。某《周刊》记者王某的博客“按摩乳”和著名娱记袁某的博客“奶猪”,突然成为了空白页,在上面只能看“因为众所周知不可抗拒的原因,本博客暂时关闭”的字样。随后,这件事被许多媒体和个人所关注。素有世界四大通讯社之称的英国某报社马上发出新闻,详细报道了这件事,并且推断此事件的背后是中国政府在两会期间控制互联网的行动。
随着英国报社对此事件的报道,西方的各大新闻媒体也都马上转载报道。在新闻中推测这是对记者言论自由的政治迫害事件。国际上最权威的记者组织也迅速介入,向全球报道,并向中国当局呼吁要重视这一问题,保障记者的言论自由。
然而,正在这时,两位博客的主人――两位记者却突然宣布这只是个玩笑而已,两个博客完全是主人自己主动关闭的。紧接着,报道这一事件的国外媒体都被大量的中国媒体嘲笑。
可是正义的力量是强大的,当群众看到这两个流氓记者将大众玩弄于股掌之上时,谴责他们可耻行为的声音马上出现了。两位流氓记者开始害怕了,想要挽回自己得少的可怜的信誉,其中一位流氓记者在自己的博客中声明,自己最喜欢开玩笑,但这次并没有想和大家开玩笑,在此向大家表示歉意。
正因为有着记者的身份,博客才会被大家相信并且被广泛点击。所以,新闻工作者更应该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毕竟,自己的职业就意味着要对公众负责。如果要如此地讲假话,这怎能对得起公众对自己信任,怎能对得起“记者”这两个字。
第12部分
胡雪岩的困惑
自从慈禧老佛爷御赐胡雪岩黄马褂,封其为一品顶戴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红顶商人后,胡雪岩便忙碌起来。他凭借着自己卓越的商业街头头脑,使“阜康”钱庄的分号在全国遍地开花,同时,他还在杭州创立了“胡庆余堂”中药店,并办起了民族工业缫丝厂,事业如日中天般的兴旺。
看到胡雪岩这样辛苦,罗四有些于心不忍。一日,她语重心长地对胡雪岩说:“胡爷,古人云‘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这本钱,钱财再多也是白搭。所以,你要好好爱惜自己的本钱,注意劳逸结合。”一向对罗四言听计从的胡雪岩马上点头表示同意,并打着哈哈:“多谢四姑娘关心,这不是因为忙吗?有闲谁不懂得享受啊!”“正好胡爷今天没事,我们去‘湖边’戏院看戏吧,听说他们刚刚上演了一部新戏,很受观众喜欢的。”胡雪岩也来了兴致,与罗四悠闲地向“湖边”戏院缓步而去。
戏院里座无虚席,老板一看是大名鼎鼎的胡老板驾到,马上把他请到了楼上雅间,还不住地套近乎:“想不到胡老板能够光临,真是本戏院的荣幸啊!今天胡老板可来对了,这部戏可是大名鼎鼎的蓝藻的作品啊!观众没有不叫好的!待会您就看好戏吧!”
一会儿,戏就开始了。果然是美女帅男纷纷登场亮儿相,好不热闹。罗四看得津津有味,可胡雪岩却哈欠连天,对戏的内容一点儿都不感兴趣,不一会儿,他就提前退场,留下罗四独自一人看戏,弄得她扫兴之至。
罗四回来后不免要兴师问罪一番,胡雪岩急忙解释:“四姑娘明鉴,那出戏糊弄那些没有生活常识的人还行,在我看来全是胡编滥造,一点儿生活依据都没有!”罗四面容有些缓和:“那就要请我们的胡大老板说说看,究竟哪里有纰漏了!”胡雪岩侃侃而谈:“漏洞首先出现在男女主角到钱庄去开对公账户一节。正常情况下,对公账户是不能转账对私账户,私可以对公,公却只能对公。而这对骗子竟然用自己的身份证开了个对私账户,在几分钟之内就把对公账户上的钱转到自己名下,一个大集团的资金,说转就转,说转哪就转哪,这可能吗?”
罗四不禁宛尔:“果然是了,你不说我还真看不出来呢!还有呢?”“什么还有,没有了。我看到这儿就出来了!这样的戏,不看也罢!”他补充道:“这戏的编剧也真够可以的,撒了个天大的谎言,让看了这个戏的有贪念的人心想,原来骗钱是那么简单的事情,然后拿身份证弄了个账号,满世界地找公司给他们划钱,真是笑死人也!”罗四佩服得五体投地:“果然是钱庄大老板,眼光就是与常人不同。我还看得津津有味呢,真是太傻了!”
不久,胡雪岩就上书慈禧老佛爷,让她整顿编剧行业,以正视听。其奏本的一部分内容如下:“没有真实生活的故事是空洞的,用编造的谎言拼凑的故事是可笑的,而当编造的谎言错漏百出时,就应该是可耻的了。”为了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胡雪岩还捐款设立了“剧本贴近生活奖”,以鼓励剧本创作贴近生活。
且东说寓:
时下,看电视剧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消遣的最好工具,人们看电视大多只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并没有想着要从电视剧里获取太多的东西。
特别是看长篇的电视剧,那些情节总是带着似曾相识的故事,这些故事看了就忘,忘了再看,如此循环,人们并没有太多想法,反正期望不大,也就谈不上什么失望了。
反正看电视剧不当真,现实中没有谁还真傻得以为这世界是真的遍地都是王子少爷,俯身就得捡一个的。
许多时候,电视剧就像一个又一个的谎言。
要知道没有真实生活的故事是空洞并且是不会长久的,用编造的谎言来拼凑的故事更是可笑的,让人唾弃的,而当编造的谎言漏洞百出的时候,就是可耻的了。
坏孩子李白
李白是个早慧的好孩子,从出生他就显示出与其他小孩不同凡响之处。在怀他的时候,李妈妈梦见自家庭院里的李树上开满了白花,她兴奋地告诉了李白的爸爸李客。李客听后大喜,预言自己的儿子李白一定是个“超文”――超级大文豪,现在不是流行超女、超级美少年吗?就给自己的尚在老婆肚子里的儿子取名“李白”。
李白果然是个聪明的孩子,三岁能文,七岁能武,是乡里出了名的神童。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他有些骄傲自满的时候,能从一位用铁杵磨针的老婆婆那里得到教训,重新开始努力学习写诗,并很快成为举国闻名的超级诗人。
李白写出的诗,酣畅淋漓、有如神助,羡煞了世人。什么“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气势,一个绝啊;什么“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那气派,一个豪迈啊;什么“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那气魄,一个牛啊……无数的“白米”们拜倒在他长风飘飘的白袍下;无数的星探、老师们、艺术家们围着他转,吹捧他为“全球最杰出的诗人”;长安城里的第一美人杨贵妃邀请他为自己的专职作词,但李白看都不看她一眼,轻轻地挥一挥衣袖,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最近,诗仙李白又出新诗了,叫什么《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听听这诗句多美啊,这首诗刚发表出来,就成为了彩铃热门,在大街小巷被热播,并在长安城一年一度的中秋晚会上朗诵。
然而,好景不长,很快就有人举报说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是抄袭崔颢的《黄鹤楼》一诗而来。原来,李白一直想超越崔颢的《黄鹤楼》。机会终于来了,他在游金陵凤凰台的时候,仿效崔颢的诗,写了这首《登金陵凤凰台》。
知道真相后,人们忿然不平,原来李白的诗都是抄袭的啊,我们都被他愚弄了,什么神童,整个一小骗子,一个坏孩子,他爸也不知怎么教育他啊!于是,原来罩在李白头上所有的光辉都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