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清穿之乌雅格格+番外 >

第69章

清穿之乌雅格格+番外-第69章

小说: 清穿之乌雅格格+番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怕如今呼声最高的十四阿哥,被康熙亲封为抚远大将军,并由固山贝子超授王爵,在清岚看来,其气运还及不上胤禛。

“皇阿玛不肯册封弘昀为世子,要么是他的能力不行,这一点显然不可能,要么……”胤禛想到一个可能,猛然抬头,眼神微闪,心跳陡然加速。“你方才的意思……”

清岚慢慢点点头,“爷想到了什么,奴婢也是这么猜想的,不然也说不通啊!”

胤禛的头脑一刹那的空白,很快又压下心底深处涌起的激动,片刻便恢复了理智。一时间,各种思绪纷至沓来,脑中迅速分析判断了半晌,定了定神,声音平静道:“这不过是个猜想,皇阿玛的想法,不是我等可以猜透的。”

清岚微笑:“奴婢知道。”

、登基

这日康熙莅临圆明园;胤禛带着一家子大小出来迎驾。

“都起来吧。”康熙心情看起来很好;环视四周,发觉除了胤禛、那拉氏、清岚还有弘昀和弘时之外;其他人都没有什么印象,包括自己另外的两个孙子弘历和弘昼;也是几乎没有见过面;从未放在心上过。

年氏自从第一胎产下一个死胎后,修养了好久,如今又怀上一胎,病病歪歪地整日在屋里养着;也没有现身。

嬷嬷抱着永瑞,站在清岚身后。

永瑞不过一岁多;活泼好动,什么也不懂,只是眼见着周围的大人们小心恭谨的样子,也不敢妄动,只是瞪着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

康熙在人群中看到弘昀,眼中一抹笑意,招手:“过来朕身边。”

弘昀走上前,说了几句吉利话,又露出欣喜的微笑,凑上前亲昵道:“皇玛法,孙儿的儿子,您还没有见过呢!”语气里满是想将自家儿子抱出来向自己最亲近的人得瑟一番的小模样。

弘昀的口气让康熙很是受用,“哦,朕记得你那儿子……”想了一下:“有2岁了吧!”

康熙说的是虚岁。

“皇玛法还记得呢!”弘昀一边道,一边示意嬷嬷上前将永瑞放下。

永瑞吮着手指,看了看清岚,又看了看康熙,慢慢地摇摇摆摆地走向康熙。

“翁库玛法!”软软糯糯的声音让康熙笑了起来,心中也起了几分慈爱,张开手臂将他一把抱住。

“几岁了?”

但凡大人一般都喜欢这般逗小孩子,康熙也不例外。永瑞想是被人问这个问题问得多了,立时声音响亮道:“2岁!”还伸出了胖乎乎的两个指头。

“永瑞最喜欢谁?”康熙又逗道。

永瑞歪着小脑袋想了一会儿,扳着指头:“翁库玛法、玛法、玛嬷、阿玛、额娘、三叔……”

“怎么这么多人?”康熙笑着打断了他。

这个问题永瑞听不懂了,小脸一派迷糊,弘昀忙笑道:“这些都是孙儿教过他的称呼。”

康熙闻言呵呵笑起来。“倒也难得,你这个儿子教得不错。”

“皇玛法过奖了。”弘昀腼腆一笑:“永瑞平时调皮的很,今儿个还是在皇玛法面前,才显得乖巧了些。”

这种家常又不失敬重的语气让康熙很是满意,对胤禛点点头,“都散了吧,朕和朕的孙子走走。”

胤禛恭敬地躬身:“儿臣告退。”又对弘昀道:“皇阿玛前几日脚面略有些浮肿,你搀着皇阿玛,莫走太多路。”

康熙挥挥手,面上不耐,口里却笑道:“就你事多。”

一行人很快退去,那拉氏去厨房张罗着晚膳,清岚和胤禛望着远处慢慢走着的一老一少,相互对视一眼,不用多话,彼此便明白了心中所想。

康熙和弘昀聊了半晌,兴致很高,晚上又在这里用过晚膳方回宫。

康熙一走,胤禛便将弘昀拎去了书房。

“皇玛法考了儿子一些书上的问题,还问了儿子关于吏治的看法……”弘昀摸了摸脑袋:“让儿子明年去避暑山庄伴驾……”

“你怎么答的?”胤禛问道。

弘昀一面回想,一面不疾不徐地娓娓道来。

胤禛和弘昀在书房待了整整两个时辰,出来的时候,胤禛依然面无表情,弘昀的步态愈发稳重,双眸神采奕奕,炯炯有神。

次日,册封弘昀为王府世子的诏书便下来了。

从那之后,弘昀时常被召去宫里,康熙去热河避暑山庄的时候,也常将弘昀带在身边。

日子不紧不慢地过去,除了府里的人待清岚的态度越发谨慎之外,其他的也没有什么变化。

清岚倒是私下里嘱咐弘昀,让他每次进宫的时候别忘了去向德妃请安。

人的关系都是相处出来的,胤禛人冷面冷,自然说不出什么好听孝顺的话来,但弘昀却颇能装乖弄巧,德妃对待这个孙子,倒不是一点也不在意。

清岚并非是害怕想要讨好德妃,她只是隐隐觉得,这样做未雨绸缪,以后能够避免不少麻烦。

康熙的几个儿子,太子早被拉下马去,老大老三也下了马,连老八都没了指望,如今数得上的只剩下胤禛和十四。德妃自然是更偏爱十四。

倘若清岚对胤禛的气运“看”的不假,那么以后,胤禛真的有一天得偿所愿,十四必定会很不服气,谁知道德妃会不会为了十四与胤禛打擂台?好歹多少混个人情脸面,到时候也能调和一两句。

若这一切只是清岚多心,那么让弘昀多去向德妃请安也不是什么坏事。

胤禛显然明白了清岚的用意,心暖之余,也默认了她的做法。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胤禛凌晨就被急召入宫,一夜都没有回来,紧接着全城戒严。

清岚若有所感,静静沉默了半晌,当晚也没有修炼。

次日,才传出康熙殡天以及传位于皇四子的消息。

随着皇位的更迭,眼花缭乱的事情纷至沓来,混乱不堪,等到一切尘埃落定,清岚已是身处紫禁城中。

康熙的遗体移入梓宫,每日里还要让诸王大臣、宗室百官前来跪拜瞻仰,然后停灵于乾清宫,上至新帝,下至百官家眷,皆要进行沐浴斋戒,二十七日内不得除服,不得嫁娶,百日内不得饮酒作乐。

满人入关之后,学习汉人的做法,对这些孝道礼节看得极重,兼之又是皇帝大行,一套程序极为繁琐,不能出半分差错。这么数十天下来,人人都已是双目红肿,喉咙沙哑,好点的也就是精神差些,下巴上长了一圈胡渣,脑门上冒出短短的黑茬子,看起来很是邋遢;年纪大些的老臣,有些捱不住的,竟当场昏了过去。

年氏艰难地挺着大肚子,每日里站起又跪下,很是辛苦困顿。

这是她的第三胎,前一胎也没有保住,六个月的时候就小产了。那一次,几乎要了她的命。幸好胤禛日日用上好的药材吊着,总算是熬了过来,修养了整整一年。如今这一胎……

年氏不由心下苦涩,莫不是她没有子嗣的命?

雍王府的旧人原封不动地全部进宫。那拉氏自然是母仪天下的皇后,清岚和年氏封为贵妃,李氏追封为齐妃,耿氏为裕嫔,钮祜禄氏为熹嫔,武氏为宁贵人,宋氏为懋贵人。

年氏因着体弱,又有身孕,胤禛又下旨,免了各嫔妃的见礼。在外人看来年贵妃是圣眷正隆,年羹尧在百官中的风头一时无人能及,但原府里的人却是隐隐明白,弘昀身份已定,哪怕年氏真的诞下健康的子嗣,也未必有清岚的造化。

弘昀入住了毓庆宫。弘时暂且先住在阿哥所,待宫外府邸修建好之后,再搬出去。弘历和弘昼在阿哥所待到成年大婚,再开府搬出宫。

胤禛初登基,诸事繁忙,他个性又要强,事无巨细均亲自过问,纵然他身体强健,也熬不住这么劳累,脸色苍白不说,双眼也凹陷进去,看起来颇为惊心。再加上老八、老九不服新帝的,十四千里迢迢赶回来,在灵堂上顶撞胤禛,让胤禛颇为难堪的,一月里更是人整个瘦了一圈。

“奴婢拜见皇上。”清岚跪下行了个大礼。

胤禛忙一步上前去扶跪着的人,不悦道:“快起来吧,以后不要这么行礼。”握住她的手,苦笑:“其他人倒也罢了,你怎么也这么生疏起来?”

清岚低笑一下:“这不是第一次离皇上这么近嘛。”“皇上”两个字说得玩味。

胤禛摇头笑笑,坐在椅子上,揉了揉眉心:“十三弟也是,动辄跪拜,若是连你也客气起来,那真是……”

“你现在是皇上,身份不同以往,自然该有帝王的威仪,”清岚倒觉得这是理所当然:“怡亲王真是个聪明人。”

胤禛当然明白,只是他再有城府,也不免有些失落和感喟。

疲惫地叹了口气,合上双眼。

清岚走到他身后慢慢地给他揉太阳穴。

“永瑞呢?”

宫里各处人人都忙,别说弘昀和弘时,连懒散的弘昼都被拉了出来帮忙。弘历跪了几天,在日头下昏了过去,也没敢勉强他。那拉氏打理后宫忙不过来,西林觉罗氏在旁边帮忙,就把永瑞和端宁放在清岚这里。

“在屋里睡觉。”永瑞大礼上跟着一同跪拜先帝,但他毕竟只是个三岁的孩子,被嬷嬷抱着回来时就睡着了。

胤禛的呼吸渐渐放缓,整个人放松下来,这一会儿功夫竟是累得睡过去了。

清岚示意屋里的下人放轻了手脚。

没待多久,就听得外面苏培盛急促的声音。

“万岁爷,奴才有要事禀报!”

胤禛立时睁开眼,坐正了身子:“进来。”

苏培盛满头大汗地走了进来,向前几步,躬身道:“永和宫那边发了脾气,连皇后娘娘都被赶了出来。”

胤禛脸色迅速沉了下来。

德妃生气不为别的,自然是因为十四。

十四年少气盛,生得时日好,出生时生母就已位居妃位,因着前两个儿子的遗憾,对他宠爱备至。康熙也喜欢他少年英姿飒爽的样子,因而一直以来十四顺风顺水,既没受到过哥哥们被康熙猜忌打压甚至圈禁的经历,又从没有看过人脸色办事,年轻人的锐气和骄傲在他身上从没有被磨去。

西北大捷,十四踌躇满志,凯旋而归,满以为康熙会龙心大悦,他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谁知迎接他的却是新帝登基的旨意。

本以为是成竹在胸的事情,却一朝外出,回来时已是面目全非、满盘皆输,让他如何甘心?一时冲动,竟在灵堂前与胤禛冲撞起来,再加上老八老九在旁边煽风点火,场面越发不可收拾。

胤禛下令暂且将他圈禁家中,他却极为愤怒和不甘,传了消息到宫中。

德妃自然是心疼小儿子,让胤禛即刻将十四放出来,母子俩一时僵持着。

作者有话要说:康末雍初是个过渡,很快就过去。

本文已经考虑收尾,预计十章以内就结束。

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劝说

按照常理;德妃(下面称太后)应该移居慈宁宫;但她只说自己在永和宫居住多年,不忍别舍;执意不肯搬走。

胤禛和清岚赶过去的时候,那拉氏正在外面难堪地徘徊;见到他俩;如蒙大赦。

“里面怎么样了?”胤禛沉着脸问道。

那拉氏面有难色:“皇额娘大发脾气,说是……”

“她说什么?”胤禛隐隐猜出,强忍着怒气问道。

“皇额娘说,只要皇上将十四爷放出来;她就接受太后的封号迁宫。”那拉氏低声一口气说完。

胤禛静默了半晌,拳头紧了又松;松了又紧。

清岚也微皱眉头。

怎么会有这样的母亲?

胤禛这个时候安抚朝廷内外已是困倦不堪,太后身为亲母却不考虑为儿子分忧,反倒徒惹事端。当朝以孝治天下,太后这般不给胤禛面子,传扬出去,让天下人如何看待新帝?肯定又会被廉亲王拿来作为攻歼新帝的借口了。

但就清岚长期看过来,太后并非一点也不顾忌胤禛,只是如今受难的是她心尖上的十四,自然是气狠了,拿自己做要挟,不择手段。

胤禛将心头涌起的怒气压下去,迈步进门。

清岚跟在身后,心下无不忧虑。

太后端坐在殿中,见到胤禛,冷冷地瞥了他一眼,随即便移开视线。

胤禛面无表情地弯腰:“儿子给皇额娘请安。”

太后冷着脸并无反应。

昔日不过是四妃中的最末位,如今已是当朝最有身份的女人,为了心爱的儿子还要这般折腾。

“奴婢给太后请安,太后娘娘万福金安。”清岚也跟着道。

太后鼻子里冷哼一下:“你如今是皇上的宠妃,以后便是太后了,何须对我这个老婆子行礼?”

太后这话就有些诛心。弘昀确是内定的下一任皇帝,但太后这般直辣辣地说出来,倒是让清岚很是尴尬。

胤禛怒极反笑道:“贵妃再如何,也是该对皇额娘尊重的。”

“尊重?皇上要是真的尊重我这个老婆子,就该把十四放出来。你已经得了皇位了,什么都有了,为何还不放过十四?”

太后的话题绕到十四身上。

胤禛木着脸道:“朕不放十四,只是因为他和老八老九牵扯不清,只是因为他在朝堂上兴风作浪,太后能够保证十四出来了就会安生?”

太后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